《犀利说民国全集.com》第25/129页
一个女人引发的群殴终于以两个男人的倒下而结束。
还有一点补充,那个风头很劲的杨翠喜后来又重操旧业,继续漂泊红尘。可怜的女人,你的名字虽然上了最高指示,但照样漂泊在风尘中。
女人啊,无论你的名字镌刻在哪儿,都比不上被男人记在心窝里。
一切都结束了,这场群殴没有真正的赢家,因为大家都累了。
慈禧累了,这个七十二岁的老太太再也不相信外人,只相信家里人,家里人贴心。从此,年轻的贵二代们历史性地被推上政治舞台。
奕劻累了,年纪大了,身子骨禁不起这样的折腾,主动递上了辞职信。
袁世凯也累了,他在给密友的信中评论这场政潮:“人心太险,真可怕也。”当一个人感到害怕时,他的心就开始累了。
【注释】
⑴杨翠喜案史料主要来源于《京报》、《大公报》、《申报》、《东方杂志》、《凌霄一士随笔》、《异辞录》等。
⑵见赵启霖《劾署抚段芝贵及庆亲王父子折》,施明、刘志盛整理《赵瀞园集》,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25~26页。
⑶《瀞园自述》,见《赵瀞园集》,第334页。
⑷原文见《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3~44页。
⑸原文见《掌新疆道监察御史江春霖折》,《赵瀞园集》,第27~29页。
⑹《谭钟麟不可理喻》,李伯元《南亭笔记》,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⑺见李准《任庵自编年谱》。
⑻《乐斋漫笔》,何平、李露点注《岑春煊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07~509页。
⑼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下册,丁未年三月二十六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020页。
⑽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丁未年五月初六日,浙江古籍出版2004年版,第351页。
⑾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丁未年五月初六日,浙江古籍出版2004年版,第351页。
⑿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五),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1页。
⒀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丁未年七月初一日,浙江古籍出版2004年版,第351页。
第二章 冉冉升起的忧郁王子
〔十年了,那个远渡重洋屈辱赔罪的忧郁王子终于成为中国的NO.1。十年前的那些粉丝依然看好他,期待这个年轻人能带领古老破败的老大帝国重新起帆远航,闯出一片蓝天。
不过载沣还是只喜欢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看看书,写写诗(不是原创),盖盖章。他不想出家门,不喜欢大风大浪。远航,对他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忧郁王子的童话】
斗殴结束了,累够了,也休息够了,生活还要继续。
送别瞿鸿禨、岑春煊,慈禧必须要再次做出抉择,迎来送往,这是政治上的老规矩。选谁是好呢?老太太犯愁了,选来选去,都不出当时的四大政治集团。
亲贵集团:满洲皇亲贵族,说白了就是家里人。他们地位特殊,声势显赫,社会基础狭窄;成员多为年青贵二代,气盛心浮,手段、历练、经验均不足。
老臣集团:混迹官场几十年,圆滑剔透,个个都是忽悠高手,对高层有很大影响力。
北洋集团:当前势力最盛,个个都是实干家,当然也是野心家。
清流集团:居官廉洁,拥有良好的社会名声和群众基础,但随着瞿鸿禨、岑春煊的倒下已经被彻底打垮。
慈禧苦思冥想了几天,最终拟出十二字既定方针:“扶植亲贵,借助老臣,打压北洋”。
千好万好不如家里人好,可是家里这帮阿哥们,很少有成器的。玩票,内行;玩政治,外行。只有那位忧郁王子人还不错,挺老实规矩的。
他的名字叫载沣,光绪的亲弟弟,最显赫的醇亲王,王爷当中的极品。
载沣被任命为军机处学习行走,成年人当然不是学习走路,学习行走就是实习。此时的载沣刚满二十四岁,得找个老臣扶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