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说民国全集.com》第9/129页


孙家鼐赞不绝口:“王爷,您真是冰雪聪明,一点就通,真乃我大清国皇室的千里驹。”

孙家鼐滔滔不绝开始说道理:家里人再差,始终是家人,在一个锅里吃饭;外面人再好,始终是外人,一直都分灶。当一个外人劝你惩罚家里人,你愿意吗?奕?辆退惚话征砹耍?他还是家里人。端午、中秋、春节三节都要给太后送礼、拜年。不怕关系疏,就怕天天见,一来二去,保不准哪天又复出了,何况外面还有个袁世凯给他撑着。

孙家鼐接着问:“王爷,您觉得袁世凯怎么样?”

载沣一时语塞,自己没和他正面打过交道,还真不好评价这个人。好人?坏人?太简单。英雄、枭雄、奸雄,狗熊、趴趴熊……

沉默半晌,载沣还是理不出头绪:“我对这个人无感。”

可是许多人对他有感,跟着袁世凯就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潮流走。以三菱公司能量,能给他们致命一击吗?击而不倒,他们卷土重来,势必……

孙家鼐停了下来,意味深长地看着载沣:“王爷,老臣年纪大了,无所谓了,您还年轻,朝廷的担子还要您去扛。奕?烈?是下台了,奕字辈的宗室,像他这样有经验、熟悉内政外交,对朝廷忠心的,找不出第二人;载字辈的,又太年轻,没经验,不成熟。换上别人,大家会满意吗?亲贵们会放心吗?所以我们要给自己留条后路,要做好善后工作,稳定好广大家里人的情绪,不要把路堵死了。”

载沣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换汤不换药,别人上台了,也许更无耻更贪婪。他若有所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不过他还有最后一个疑问:“可太后那儿怎么交代呢?”

孙家鼐哈哈大笑:“我低调,王爷也低调,太后却让两个低调的人查轰动一时的高调案件,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载沣的灵感终于来了,来了一句诗意的语言:“高调地开始,低调地结束。”

孙大人孙大人,谁最顾全大局?是你;谁最忍辱负重?还是你;谁是维护朝廷的楷模标兵?是你是你还是你。

那下一步,怎么办?

查案啊,而且要认真、细致、耐心、深入地走访调查,要慎重地得出结论。

找到了翠喜,就找到了本案的突破口。

杨翠喜很好找到,早就准备好了,正耐心而又平静地等着专案组的到来。

一问就招,我确实是王益孙的人,是他花了三千五百元的血汗钱替我赎身的,因为爱我们走到了一起。不信,看看报纸上爱的宣言,人证物证俱在。

专案组不怕不开口的证人,最怕一问就开口的证人。

一张口就说,让载沣有点猝不及防,预先想好的种种难关一下被攻克,胜利成果来得太快,让载沣有点飘飘然,甚至有点迷糊。人证物证俱在,杨翠喜就是王益孙的人,瞧他们小两口多恩爱啊,棒打鸳鸯不是我的一贯作风。

孙家鼐心里清楚得很,既然王爷这么说了,还会有错吗?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为什么事出有因?因为三菱公司和庆记公司早有矛盾,挟私报复。

“高调地开始,低调地结束”,这是一个有着普遍规律的专案组调查模式,感谢载沣,他用诗意的语言为专案组的含义作了最权威的解读。

不过载沣还是有个问题没想到,御史们要一直不依不饶怎么办?

这简单,用时间来放倒他们。时间既是一把锋利无比的杀猪刀,也是最好的疗伤剂。让时间慢慢冲淡他们的恨、他们的怒,让他们在时间中好好反省:大家都是体制内的人,都是依附于体制上的蛆虫,扳倒了体制,大家一齐玩儿完。

如果时间还是放不倒他们呢?

呵呵,这个时候,御史们该退休了。

专案组回京了,最高指示下来了:赵启霖恶意诽谤亲贵重臣,毫无根据,任意污蔑,实属咎有应得,革职回家。同时强调指出,朝廷一向都是大公无私,是非分明,鼓励大家说出真心话。希望御史同志们一如既往地大胆直言,揪出蛀虫,还帝都一片晴朗的天空。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家一起努力啊。⑶

可是赵启霖不能努力了,他必须得走,回老家。憋着一肚子气,带着满腹的伤心,悄然一人来到北京车站。他是个工作狂,为方便一心扑在工作上,家眷都留在老家,可没想到换来这样一个结果。

天色尚早,车站冷冷清清,没有一个人来为赵启霖送行。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赵启霖心底忽然涌起从未有过的悲凉,不是为自己,是为人心,人心散了,离结束还会远吗?

自己一直信奉围观就是力量,围观改变朝廷,可现在看着空荡荡的车站,赵启霖苦笑着。

围观就是浮云,工作从此泡汤。

他手里紧攥着车票,大步向前,这一张新车票即将登上旧时的列车。

突然,奇迹出现了。

一个人围了过来,两个、三个……陆陆续续越来越多,江春霖、赵炳麟,三菱公司的全体成员来了,平时关系好的同事来了,关系一般的同事来了,甚至很少打交道的同事也来了,还有许许多多陌生的路人甲、路人乙。大家将赵启霖包围住,一起围成一个圆圈。

难道要玩丢手绢的游戏?

当前:第9/1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