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全集.com》第832/948页


收到李想的电报后,林铁长和季雨霖顿时感到形势的紧迫和肩头的沉重。他们深知这一仗能否打好,不是晋冀鲁豫一个解放区的事,而是关系到全国的形势。完成这样重大而紧急的任务,只能用两个字,那就是??必胜。

然而,必胜是极其艰难的。此时,敌四路兵马的前锋已到达汤阴。北洋军在淇县,新乡,汲县,郑州、开封一带紧急集结。8万兵马一旦全部压过来,势必与林铁长和季雨霖能够集中的、而且刚刚完成邯郸战役来不及休整的6万兵力形成巨大悬殊。

在艰难中求得必胜,唯有依靠谋略。8万敌军,林铁长和季雨霖自然不会全部放进战场。他们决心将其中的3万阻隔在漳河以南,让游击队伍拖住,而把4万多一些的敌人割裂包围起来,予以歼灭。这就需要一个能够容纳敌我10万多兵马,且十分理想的预设战场。

这些日子,林铁长整天埋头于地图之中,不时与季雨霖交换一下意见。渐渐地,他们的目光聚集于邯郸东南由漳河、滏阳河构成的河套。这个河套,像一个口朝东北的簸箕,簸箕的两角,一头连着曲周,一头连着馆陶,簸箕的肚兜是沙土地带,里面装着磁县、邯郸、临漳,肥乡和马头镇等敌人必争的城镇。从地形上看,这里是漳河、滏阳河之间的河套地带,地势平坦,土质多沙,除了稀疏的村落,敌军难以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便于我军进攻。这是阻止国民党军的最后防线,如果让敌军通过,局势将对我极其不利。

林铁长用红笔将这个大“簸箕”圈在地图上,凝视了一会儿,把笔一扔:“季政委,你可记得古书里所说的微子这个人?”

季雨霖吸着香烟,会意道:“那是殷商时期商纣王的庶兄。”

“正是此人。纣王无道,微子被迫逃亡西周时,就是从这里逃跑的。”

“这里古时叫朝歌,微子是从朝歌逃往上党微子镇的。只可惜,如今的上党已被我军收复,北洋军进入朝歌便钻进了口袋,想逃也无路了。”季雨霖掐灭香烟的同时,将吸到嘴里的最后一口烟雾重重地吐到地图上。顿时,“簸箕”上硝烟滚滚。

林铁长和季雨霖率野战军指挥部离开太行山麓的赤岸村,向与邯郸咫尺之遥的峰峰矿区进发,在那里建立指挥部,实施对二次邯郸战役的指挥。

车马队行进的速度渐渐缓慢下来,尘烟渐渐消散。路边的景物清晰起来,邯郸在望。

林铁长、季雨霖信马由缰,欣赏着盛夏的田野,眺望着举目可及的古城邯郸,谈兴随之而来。

邯郸这座地处华北中部,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对于林铁长和季雨霖来说,都不算陌生。他们从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敬侯自晋阳移都邯郸,说到邯郸城里著名的古迹遗址,诸如蔺相如的“回车巷”、赵国宫女的“梳妆楼”、“照眉池”,还有坐落在城墙西北角,至今雄风犹在的赵武灵王的丛台等等。

“还有邯郸城外,平汉路上的一个小车站,名气可不小呢!”林铁长笑着说。

“如果我没猜错,你指的一定是黄粱那个车站。”季雨霖接道。

林铁长点了点头,回身问随行的警卫:“你们哪个知道这个站名的典故和出处?”

大家知道林铁长要说“古”了,而且这个“古”一定和即将来临的作战有关,于是一起围过来,听林铁长讲述这段故事。

这是唐代沈既济所著的《枕中记》里记载的一段故事。古时候,有一个穷酸书生名叫卢生。为了建功树名,出将入相,他几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后来有一次,他中途住在邯郸的驿站中,遇到吕翁,哀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吕翁便给了他一个青瓷枕,让他先安睡一会儿,等着店主人把黄粱米饭蒸熟。卢生一着枕,很快进入梦乡。睡梦中他既娶妻又生子,而且中了进士,立了战功,官至节度使,又当了十年丞相,高官厚禄,儿孙满堂,真可谓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等他一觉醒来,才知道是美梦一场。看看身边,不但吕翁还在,而且连店主人的黄粱米饭还在锅里未蒸熟呢。

林铁长讲完故事,笑道:“袁世凯做梦都想打通平汉铁路。可到底是谁给了他魔枕,让他做起了独霸华北,独霸全中国的美梦呢?”

“当然还是吕翁,他的青瓷枕最灵。”季雨霖认真地说,“只不过,袁世凯的命运还不如那个卢生。在这邯郸道上,我敢打个保票,他的黄粱永远也不会熟!”

第五百七十三章 二战邯郸(一)

北洋军先头集团全部北渡漳河。以冯玉香率领的北洋陆军第7师第14旅旅长为左翼,马法五率领的第40旅、第30旅为右翼,沿平汉铁路两侧全力压来。

这些部队,官兵以河北人居多。这次北上打头阵,是袁世凯利用西北军官兵还乡的心理,给他们一些地盘,笼络他们卖命。另一方面,袁世凯一贯排挤、歧视非嫡系部队,在进攻解放区时,让这些部队在前面拼命,消耗其实力,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对此,西北军将领心里是很明白的,兵马未动,内部矛盾就已经暴露出来。

由于“口袋”和“铁钳”尚未形成,本来作为“口袋”和“钳嘴”的一纵只得绷紧“袋口”,咬紧“钳嘴”,阻住敌人的前进步伐。

林铁长和季雨霖紧急电令井勿幕、马鸿逵:实施大纵深运动防御,在正面节节抗击,以消耗、迟滞、疲劳敌人,并继续钳制敌人主力引向偏东方向,以使其脱离平汉铁路,进入不利于敌人的邯郸东南釜阳河河套多沙地带,一面使敌人陷入不利的地形,另一面保证参战部队在预定地区集结展开,以完成对敌合围钳击的部署。

为了实现统帅部的意图,井勿幕、马鸿逵做了临战布置后,便带领纵队主力迅速展开,组成了阻击敌人的三道防线。

拂晓,第一纵队第4团在傅学阶团长的指挥下进入第一道防线阵地,扼守南东坊及附近村庄。

上午10时,敌40军的两个团向南东坊发起攻击。

看着远处那在晨曦中朦朦胧胧一片的薄雾中隐现出现的身影,傅学阶招呼一边的通讯员,开口说道:“传令下去,等狗曰的靠近了在开火。”

一波接着一波的北洋军潮样的拉开着散兵线向这边涌来,一眼望去,尽皆是攒动的人影。

“狗曰的上来了!”

看着远方的地平线处黑压压一片的人影,以及那几面有气无力耷拉在晨风中的北洋军五色旗,3营长刘子轩冲着前来传令的黄成义挑了挑下巴说到。

“刘营长,团座命令等狗曰的靠近了再打。”黄成义扶了扶钢盔,对刘子轩说到。

“黄副官放心,我老刘这数百个弟兄待会儿肯定给狗曰的好看的。”刘子轩笑着将手里的烟蒂掐灭,摆摆手对黄成义说到。“全体准备接战!”

“弟兄,看,狗曰的北洋军上来了!”从不远处的战壕里传来的傅学阶的声音让正在整理着弹药的第四团的弟兄们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大家伙儿看到没有。狗曰地北洋军这次连炮都不对我们打了,他娘的,他们这是在小看咱们呢。”傅学阶扯着嗓子说道。

傅学阶的声音低沉而又带有着沙哑:“狗曰的北洋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作为革命军人,作为人民军人,愧对那些同胞啊。”

当前:第832/94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