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中剑综 剑三》第143/314页


  尤其是之前代表师父道贺小琴萝的满月宴,看到小琴太抱着妹妹,被西门吹雪细心护着,孙秀青仿佛真的死心了一般,不再目光直往西门吹雪身上飘了。
  少年慕艾,本是常事。每个女孩子年轻的时候,心中都会住着一个英雄。孙秀青慕恋西门吹雪并没有错,错的是时机――西门吹雪已经有了家室。
  杨簌歌打心底里没有将孙秀青当做情敌,但是孙秀青能够自己想通也算是一件好事。毕竟她是独孤一鹤的弟子,杨簌歌也不希望她行为有所差池。
  天欲宫事了,出了西南,蜀中唐门的弟子也纷纷告辞回转蜀中,然后就是同在四川的三英四秀也要会峨眉见师父。余下之人也是打算回各自门派,其中以杨簌歌和西门吹雪最是归心似箭。
  “爹爹、娘亲~”
  西门吹雪一行才到长歌门,就看到小琴太抱着裹成小团子的小琴萝跟奶娘、侍女在门口等着他们。虽然已经十一月末,但是阳光照在身上,还是暖洋洋的。
  “我们煜煜真是好孩子,都能帮娘亲照顾妹妹了!”杨簌歌亲亲小琴太和小琴萝道。
  “妹妹好乖!煜煜是哥哥,要保护妹妹。”小琴太高兴道。
  将余下的事情交给杨霆锋处置,杨簌歌和西门吹雪分别抱了儿女去见杨青月。
  杨青月不方便出门,极少离开长歌门。不过这次小琴萝满月宴,杨青月也来了大明这边。满月宴后杨逸飞等人纷纷回了大唐,杨青月却暂时留了下来。
  知道杨簌歌和西门吹雪回带领长歌弟子赶赴西南,围剿天欲宫。杨青月不放心小琴太和小琴萝就留在了这边。杨青月虽然不适合出门,但是在长歌门内,要是有人来犯,杨青月绝对能够护的住小琴太他们。
  大明这边的建筑几乎是原样复制了大唐长歌门的建筑。杨青月的院子更是百分百复制,对于不喜欢出门的杨青月来说,呆在大唐长歌门和大明长歌门,区别还真不是特别大。
  杨青月虽然不管事,杨簌歌还是将在西南的事情跟杨青月说了一遍。这次剿灭天欲宫并未大肆杀戮,又有六扇门和西域魔教善后,还算圆满。
  临近年关,长歌门除了督造余下的建筑,倒是将精力放在了微山书院和万书楼。长歌门许多大儒悄无声息的到了这边,如今日日都在万书楼整理大明搜集的各类书籍。
  对传承中流失的内容进行补益,对唐之后的书籍去芜存菁,尤其是程朱理学的一些内容,让大唐的大儒们很是看不上眼。一些极端的书籍程朱理学学术直接被微山书院的夫子列为孩子们的□□。
  大唐虽然也是女子地位略高于女性,但是女性至少能够保留基本的人格尊严,得到基本的尊重。若是夫妻不和,大唐的女性可以选择和离再嫁。正是这种风气,才会有房玄龄夫人这般刚烈女子存世,武则天能够称帝?
  可是受程朱理学中极端学说影响的大明朝呢?女性要裹小脚什么不说,但凡有点家底的人家就要求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莫说和离再嫁,就是没过门死了未婚夫都要求女人守望门寡。并非宋之前没有望门寡,可是至少不像大明这么强的强迫性。相较于大唐贵女可以纵马长安,大明女性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
  大儒们虽然都是男人,可是他们的母亲、妻子、女儿却是女人。习惯了大唐开放的风气,再见识大明这种思想,便觉得被强加了一层束缚,让人难以喘息。
  除去对女性的压迫,对于这个世界文人的很多做派,大儒们也极为不屑。
  宋之前,读书人讲究的是文武双全,君子六艺乃是必备技能。在大唐,书生也喜欢佩剑,骑射武艺无论高低,都要会一点。可是自宋之后,文人就越发四肢不勤了。
  自己武艺荒废不说,竟然还看不起武者。殊不知真正的国之栋梁,就该是马上征战,马下治国。以文安邦,以武治国,文武不可缺一,偏偏,大明的这些酸腐书生似乎并不太明白这个道理。
  这日,小琴太跑去万书楼玩,就听到门中几位大儒激动的讨论批判当下一些极端的思想,气愤不能将大明那些文人聚在一起好好教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好吧!这些大儒平日里在微山书院兼职当夫子,代入夫子的角色已经太深了。
  “各位外公好!”小琴太在门口叫了一声,见外公们没有答应,加重声音叫了一声,“外公们好!”
  “原来是小煜儿!”杨尹章看到小琴太站在门口,立即笑着招手道,“煜儿进来便是!”
  “刚才外公们说的话,我都听到了。”
  “煜煜听到了,难道有好主意?”杨尹章笑道。
  杨尹章本来是玩笑,没想到小琴太却认真的点了点头。
  “之前丹凤姐姐给我们说故事,说他们家乡有什么电视啊、电脑啊、报纸消息传送的特别快。我们不知道什么电视电脑,可是现在不是有活字印刷术么,为什么不办一份报纸,让跟多人看到外公门的文章啊?”
  “好孩子,你可真是外公们的好孩子!”张九龄一把抱起小琴太,“可给我们出了一个好主意。”
  几位大儒一拍即合,决定办一份长歌门文报。通过报纸抨击大明时下的一下极端思想,还有大明文人的酸腐之气。
  众人商议一番,很快就决定了报纸的主要板块,并决议每五日为一期。正好为了刊印他们重新编纂的书籍,长歌门建起了自己的印刷作坊。只要他们定要报纸内容,刊印也是极为方便的。
  大唐文人相较于大明的酸腐书生多了一些浪漫主义。所以虽然一开始是为了评击时下的极端思想决议开办报纸,到了报纸正式刊印,却还包含了诗歌词曲等内容。
  知道小琴太最初是听上官丹凤说起报纸,几位大儒还非常谦虚的请上官丹凤给予一些意见。于是报纸上又增加了一些江湖快讯,以便吸引更多人看报纸。
  “还可以留出一些小角落刊登一些小广告,当然我们只为一些有信誉的商家刊登广告。想要刊登广告的商家可以付广告费或者认购一定的报纸送给他们的客人。如此可以降低成本,达到迅速传播思想的本意。”
  “好主意!”
  他们办报纸的本意不是盈利而是传播思想,可是成本是必须考虑的东西,一直贴钱的话报纸也办不了太久。刊登广告是非常双赢的事情,前提是广告必须真实有效。
  定下了主意,张九龄亲自主持的长歌门文报于新年时正式面世。第一期长歌门文报因为试水,并没有刊登太过尖刻的文章。主要板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时论,然后是大儒的文章,还请诗仙李白做了一首七律。
  江湖板块则是各派剿灭天欲宫的详细□□,然后刊登了第一则广告是元宵佳节,七秀坊将于西湖上表演剑舞,为公孙剑舞正名。
  作者有话要说:  在想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看琴中剑的读者中有没有人是没看过我的叽萝文哒?
  或者说,是先看琴中剑才入的叽萝坑。
  第一百四十三章 痴汉军爷
  安史之乱时,西门吹雪和杨簌歌曾经救过落单的顾小骏和李云宁。所以这次来大明玩耍,路过大明,顾小骏和李云宁就留在了长歌门。
  因为苗疆对于春节并不是很重视,喜欢热闹朵夏想要留在中原见识一下中原人最热闹的节日。这会儿,长歌门也有不少小伙伴,顾小骏和李云宁自然就没有跟着两个师兄。
  李跃和李潇与西门吹雪夫妻也是老朋友了,将两个小的丢在长歌门,自己出来玩也没什么不放心。天策府弟子精力大多放在武功兵法上,他们想着有这个机会让小狼崽子们在长歌门接受一下琴棋书画的熏陶也不错。
  因快要过节了,杨簌歌作为长歌门副门主,诸事缠身,又有一个小女儿要带着。西门吹雪却是个滴酒不沾,不喜玩乐的。所以毫不亏心的将顾小骏和李云宁丢在长歌门和小琴太玩耍,李跃和李潇自己却跑来长歌门找叶兰歌了。
  “这八百年后的西湖和八百年前的西湖,好像也没有很大区别吗?”李潇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随口道,“大冬天的,你怎么想到叫我们游湖?”
  “呵~就你这眼光,瘦西湖跟西湖都是没区别的。”叶兰歌轻笑道,“阿跃,你说是不是?”
  他们这些人有内力护体,冬天也没几个会穿棉衣。再者今日艳阳高照,虽然是冬日里,却并不寒冷,微风一吹,反而是说不出的舒服。叶兰歌连着几日在剑炉铸剑,一身火气,只恨不得跳下湖里泡一泡,哪里会在意冬天游湖还是春天游湖?
  不想李跃却站在船头发呆,也不知道看什么入了神,竟然连叶兰歌他们跟他说话,也置若罔闻。
  “师兄,你发什么呆呢?”李潇见李跃没有答话,笑问道。
  “在看什么这么出神?”叶兰歌端起两个酒杯,走到船头,正要递一杯给李跃。
  “女、女神――”李跃呢喃了一句。
  “女神?”叶兰歌愣了一下,顺着李跃的目光望去。
  原来远处是七秀坊的画舫,船头立着几个年轻女子正在说话。画舫上隐隐还能听到孩子们的笑闹声。
  “听到了明菲的声音,是小师妹他们在船上玩!”叶兰歌笑了笑道,“阿跃,我们喝酒!”
  叶兰歌看着不远处的画舫,伸手将酒杯递过去,手下却是一空:“阿跃?”
  李跃愣愣地往前面跨出一步,竟忘了自己站在船头上,“噗通”一声掉到了湖中。
  “师兄,你怎么掉水里了?”李潇连忙从船舱中冲了出来。
  “阿跃好兴致,这么冷的天,还下湖游泳?”叶兰歌笑着调侃道。
  李潇脸色一变:“兰歌,快捞人,我师兄他不会游泳啊!”
  “啊!”叶兰歌连忙看去,果然李跃在水里扑通着,都快要没顶了。
  叶兰歌酒杯一丢,连忙跳下去捞人。又有李潇在船上接应,费了好些力气才将李跃捞上来。
  “哈欠~”
  阳光下虽然挺暖和,但是在近乎要结冰的湖水里泡一泡感觉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冷风一吹,李跃立时打了个喷嚏。
  叶兰歌拧干头发和衣服,调侃道:“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娇弱了,水里泡一泡就着凉。”
  “还说风凉话,他呛了凉水,冷风一激自然受不住。”李潇道。
  不想李跃却完全没有听他们说话,正痴痴地看着画舫。
  “师兄,你这是发花痴了?”李潇凑到他面前道,“像被勾了魂一样?”
  “师弟,师弟,我看到我的女神!”李跃兴奋地跳了起来。

当前:第143/31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