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告慰真情》第2/104页


  “这小桂子,我在民间的时候,也曾在话本中读到过。”紫薇说。
  “唉呀,紫微你先别插话,让皇阿玛接着说,这小桂子究竟有什么能耐,能够跟皇帝爷爷做朋友?”
  “这小桂子就是你小燕子的祖师爷,不肯念书,不学无术,和你一样的机灵鬼巧。所以虽不怎么守规矩,也经常闹些笑话,却在宫里头讨人喜欢,是最得人心的一个。这流传下来的笑话,其中有一个就是这‘鸟什么汤’,同你是如出一辙。你说,他不是你的祖师爷,又是谁?哈哈……”乾隆忍不住又笑起来。
  紫薇也忍不住笑起来。
  小燕子气哼哼地要打紫薇,
  “紫薇,你也笑我,气死我了!”
  “不过,小燕子,人不光要有‘聪明’二字,也要有学问。今后,你要多向紫蔽、晴儿学习学习。你既已嫁给永琪做福晋,就要担起千斤责任来帮助永琪。”
  “是,小燕子一定听皇阿玛的活,认真读书,认真学习。”
  小燕子一本正经地向乾隆屈屈身,一边又向紫薇吐了吐舌头。
  “朕正预备去慈宁宫给老佛爷请安,你们也一起去给老佛爷请个安吧。”
  慈宁宫内,晴儿、老佛爷、令妃正逗着小阿哥。
  “皇上驾到!”“还珠格格,明珠格格到!”
  众人起身迎接,
  “皇上吉祥!”“还珠格格吉祥!”“明珠格格吉祥!”
  乾隆一手提着袍角,笑呵呵地大步跨进殿来,小燕子,紫薇紧跟其后。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小燕子给老佛爷请安!”
  “紫薇给老佛爷请安!”
  太后笑咪咪地看着大家:“不用多礼,都起来吧!”
  乾隆走近太后身边,用手逗弄着偎在令妃怀中的小阿哥:
  “叫阿玛!阿玛来了,怎么还不叫阿玛?”小阿哥却一个劲地往后缩,身子扭来扭去,就是不肯叫。
  太后在一旁心疼他说:
  “看你把孩子吓得!皇帝今天怎么如此空闲?”
  “托老佛爷的洪福,最近以来,各地上的奏折报的都是喜讯,很有点天下太平,国事清明的样子。”
  令妃满脸带笑,深情地望着乾隆:“皇上圣明,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啊!”
  “令妃过奖了。朕一心要当个仁君圣主,有时想起来,比圣祖皇帝康熙在位时,还是差远了。”
  乾隆转身坐在老佛爷旁边,若有所思说:
  “天下太平,国事清明当然好,但朕心里老是有着一点担心,觉得这平静的后面总有些古怪!”
  “古怪?”
  大家都很意外。
  “所以朕想借此机会圣驾出巡,去考察一下各地的民情。”
  太后赞许地点点头,
  “做皇帝的,也该如此体贴民情。阿弥陀佛!”
  “老佛爷,朕想请你老人家一起出巡。一来出去看看风景,二来也显著太后一片慈悲爱民之心啊!”
  太后略一迟疑,
  “这似乎不妥吧,祖上规矩,后妃一般不许随意出宫。”
  “规矩都是人定的。况且太后不比一般后妃,是朕的亲额娘,是朕的意思,要请额娘出去散心,有何不妥?”
  晴儿挽着太后的手,笑着说:
  “是呀,老佛爷,上次你去五台山烧香拜佛,不也是出了宫吗?你要是跟皇上一块出巡,我晴儿也能沾上点光,出去看看美丽的风景呀!”
  “对!对!晴儿说得很对,老佛爷奶奶你就去吧,小燕了也跟你一块去,我还可以保护你,肯定要比那些侍卫强。”
  小燕子按捺不住,又卷袖子又踢腿,兴奋无比。
  “小燕子,你别高兴太早,朕可没说要带你去。至于紫薇嘛,朕是肯定要带的,朕就爱吃那‘红嘴绿鹦哥”
  乾隆一本正经地说。
  小燕子一听急了,赶快跪下:
  “皇阿玛,小燕子这里给您叩头了,求求你带上小燕子,你不知道,紫薇一刻都离不开我的。”
  “是吗?”
  “当然是的!”小燕子赶紧拽拽紫薇的衣袖。
  紫薇拼命忍住笑,点点头。
  乾隆见状,故作惋惜地说:“既然这样,朕只好……”
  小燕子惊喜地:
  “皇阿玛,你答应了!”
  “朕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朕只好也不带紫薇去喽!”
  “什么!怎么能这样!”
  小燕子沮丧地坐到地上。
  众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乾隆也忍俊不禁,
  “起来,小燕子,坐在地上成何体统?朕既然带了紫薇,当然也要带你小燕子啦,而且,朕不光要带上你们俩,还要带上永琪和尔康,这下,你满意了吧?”
  “真的?皇阿玛万岁!万岁!”
  小燕子高兴得一骨碌爬起来,举臂山呼。
  小阿哥也在一旁高兴地直拍小手。
  此刻,慈宁宫内一片温馨祥和的气氛,笑声四溢。
  太后忽然收敛了笑意,正色对乾隆说:
  “皇帝,额娘我有个不请之请,不知当说不当说。”
  “皇额娘不必跟朕客气,但讲无妨。”
  “我想请问皇帝此次出巡,是否准备带上皇后一同去?”
  “这个……”
  乾隆欲言又止,十分为难的样子,
  “这个朕倒不曾考虑过!”
  “皇帝这次请额娘我一同出巡,我也想出去散散心。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苏杭地方的风景秀丽,很是好玩。但前几次皇帝出巡,曾带过孝贤皇后下江南。现今皇后已经封后多年,一直没有出过宫。皇后在宫内为后宫之首,也怪难,怪可怜的。你做夫君的,也应该叫她去玩耍一下,开开心!”
  “皇额娘的心思朕明白。只是朕心中气恼她先前那些有失高贵典雅、有失母仪风范的举止,哪里及得上孝贤皇后的千分之一?实在让朕难以平息掉心中的憎厌。”
  “这个我知道,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额娘我不也曾做过错事?如今皇后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皇帝就该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

当前:第2/10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