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全集》第275/724页
“万岁!”
“万万岁!”
守在宫门处的老百姓们纷纷跪拜,心眼儿里也激动的很呢。
弘光朝君臣把这如画的江南折腾乌烟瘴气,把老百姓折腾的上气不接下气,江北整个丢了个干净就不说了,眼看着鞑子都打到家门口了,那些个君君臣臣的反而卷铺盖跑路,能不让人绝望?
不幸中的大幸就是大行皇帝的嫡血太子还在,只要圣明君主在位,再加上一支能战敢死的赴死军,这危急的局面就还有希望。
谁不知道赴死军是太子贴身的队伍,谁不知道太子和忠诚伯是千古难遇的圣君忠臣?忠诚伯身上还担着大行皇帝和皇后的托孤托国之责。这一君一臣这么一齐心,这么一合力,小小的满洲鞑子也就没几天蹦?头了。
弘光君臣已经成为过去,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日月血旗引导之下,黄罗伞盖穿过一道又一道大街,所过之处,万民跪拜,老百姓眼中都含着热泪呢。
在城中转了一个大***,魏无牙低声道:“去往各个城门隘口,让守城的士卒都知道新皇在牵挂着他们……”
浩浩荡荡的队伍出了内城,后面还跟随着无数欢呼雀跃的百姓,汇集成一道长龙。
魏无牙不动声色的移在队伍后头,从怀里摸索出一张写满字迹的破纸片子递给杨廷麟:“一会到了城头,把这个给太……万岁,让他照着宣读即可。”
杨廷麟飞快的扫了那破纸片子一言,亦是低声说道:“魏宣慰费心了,这事情我们会办好的。”
赴死军的日月血旗在西门定住,战士们兵分两旁,一顶夺目的黄罗伞盖快速上了西门城墙。
守卫在西门的兵丁早就看见这定黄罗伞盖,一见上来,立刻齐齐跪倒。
杨廷麟急忙偷偷拉了太子一把,把破纸片子塞到太子手中……
面前就是浩荡奔流的长江水,身后就是屹立千年的南京古城。太祖洪武皇帝就是定鼎于此誓师北伐,终于打的蒙元远退长城以外,终于开辟出大明王朝的三万里河山。
太子深呼吸一下,开始照着那纸片子宣读……
一直屹立如山的老神棍,如面对惊天豪赌而又把所有筹码都全部压上的赌徒一般,就等着宝盒揭开的那一刻,精神从来就没有这么好过。
他才懒得关心太子是怎么想的,更没有闲心思去管那些侍卫和东宫学官是如何的心潮澎湃,只管想自己的事情:“李四呀忠诚伯,这南京城我算是给你拿下来了,能不能稳住可就全靠咱们的赴死军了,这城里头以我老魏的三分三,能吃的死死的,就看你在外边能不折腾,能折腾到什么地步。要是你那边能吃架住,我这边就没有一点问题,要是连你都吃架不住了,这全天下都他娘玩儿完算拉倒。”
“来人,趁着现在还能出去,飞马给咱们的队伍报信,就说宁城我已定住。让忠诚伯和外头的弟兄放心打仗。”
PS(绝对不算字数,大家放心):看官又投了一万二的催更票,这真是看得起我短头发了。
句老实话吧,为了这一万二的催更,真的快要吐血了,我给投票的看官商量商量,下回能投九千的不?我给您作揖了,投九千的吧。
第136章 小蛇也想吞巨鲸
论是“稻未分秧麦已秋,豚蹄不用祝瓯”,还是“T[似飞,蚕饥遥望采桑归”,无不预示着江南已进入丰收季节。
桑、麻、麦、稻都在紧张而又忙碌之中抢收,今年不比往岁,这么卖力气的抢收抢打一来是赶农时。更主要的还是鞑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掩杀过来,再不抓紧着点儿,这些收成能不能进袋归仓谁也不敢保。
往年的这个季节,正是“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的好时光,可现如今谁还有那惬意的心思?正按照赴死军的指引,集结在孝陵卫以东。
孝陵卫的那点官军一看到这么多人,头皮都发麻了,除了不让这些人靠近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乌泱泱一百多万人口,男男女女老老幼幼如海一般,这些人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可眼下他们也成了这些人海当中的一份子。
还好是夏天,又都是失了家的,也就不那么讲究了。把家人聚在一起随便这么一窝憋,暂时先委屈几天吧。
虽然赴死军一直在极力收缩这些人的范围,可人口实在是海了去了,方圆好几十里都填的铺天盖地。
推荐德高望重者为首,负责调节安排,抽选丁壮做些简单的保卫事宜,总算是暂时在这荒郊野地里安顿下来。
婆姨们还在念叨如何如何的不方便,娃娃也不时哇哇大哭,家里的男人则在极力安慰:“莫急,莫急,凄惶的日子也就这么几天罢了,挺一挺就能过去。赴死军就是天兵天将,不几天的工夫就能打的鞑子退回去。忠诚伯就是咱大明的武穆爷爷,心里头装着咱们老百姓呢,还用咱们着急?”
忠诚伯心眼儿里肯定装着大伙儿呢,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情。
“赴死军就是咱的岳家军,忠诚伯就是岳武穆岳爷爷转的世,上辈子就是鞑子的克星,这辈子还是!”
可不就是在做岳爷爷地事情么。上辈子没有能够直捣黄龙。岳爷爷心里头就能平静了?在天上看着鞑子又要闹腾。这才下凡过来继续和鞑子干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