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全集》第353/724页
白了就是有多大的家当就办多大的宴席。
在刀把村的时候,哪年不是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可家里的粮食还是不够。不要说是坚持到来年收获季节,就是能支撑过年的时候都不多。
庄户人家自然是有庄户人家的法子,大活人怎么也不能给尿憋死。
娥子一家人好几口子,一年的嚼裹少不得要十石八石的,再也不能少了。可这十几年来,到了秋后,能剩下五石粮食就是绝对的丰年,值得庆贺一番。
一家子过日子,总是要吃饭的,那剩下的那点窟窿如何填补?
这就体现出中国农民所特有的智慧了。
家里有三石粮食还是五石粮食,都不是最紧要的。最关键的是在这些粮食的支撑之下要做些什么。
秋后就是冬闲,可庄户人家什么时候也没有真正的闲下来过。
家里的男人们都是怀里揣上几个干粮,就钻了深山老林子,不管是提着叉子捕猎还是用篓子围塘鱼,反正就是不能闲着。在山里碰到啥就吃啥,不仅节省了家里的粮食,更主要是创造了收入。
收获回来地皮筒子和兽肉干鱼都不是庄户人自己享用地。稍微处理之后就可以拿到城里变卖了。换成粗粮继续维持。一张不算特别坏地皮。能换小半口袋高粱哩。要是能猎住个狐子什么地。可就是烧高香了。起码能顶俩月地嚼裹。
要是能碰到去口外地老客。那就更简单了。
跟着这些来往于长城内外地商贩们往来一回。连一个干粮饼子也不必揣。就是跟着人家做些搬搬抬抬地力气活。几个月不会饿肚子不说。等开了春儿回来地时候。口袋里还能多一角半角地银子……
这么浅显地道理其实就是在说两件事情:
其一就是把不是必需地物品转化成为必需品。
其二就是让有能力创造价值地那一部分人口。为另外一部分没有能力创造价值地人口创造出维持生计地口粮。
完全没有必要把眼光放在盯着一个地方不放。
赴死军还是可以拿出一些精巧的玩意儿的,自然有法子把这里多人口中相当一部分利用起来。
李四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行,娥子算是给我提了个醒儿,我晓得以后怎么办了。”李四笑呵呵地称赞一声,旋即说道:“我估摸着镇南那小子挨揍也挨饱了,让他先送你回去吧,我还要做事情呢……”
“我再坐一会儿才走,”娥子也是憨脾气,不找那些花俏的借口,直接就说自己不想走:“我哥还晓得陪我嫂子和侄儿哩,我咋就不能在四叔这里坐会儿?刚才那个顶让人讨厌的魏老鼠就和你絮叨了老半天,也没有见四叔撵他走,怎我一来就要撵哩?”
李四大笑:“原来魏无牙和我说话的时候你就在外面了……”
“是呐,把外头的蚊子喂饱了”娥子指着自己脸上的肿包说道:“七月地蚊子是铁嘴儿,八月的蚊子是钢腿儿,四叔看看,这都是蚊子咬的哩……”
“哈哈,魏老鼠……很适合魏无牙呢,哈哈,这样地名字也只有你才想的出来,你为何厌他?”
“这个魏老鼠,总没有个正形,还有顺手牵羊的毛病,去年还偷过我家的腊肉,叫我娘追了好几条街……”娥子气呼呼地说道:“他可不就是一只老鼠么?老鼠还有不惹人厌的?”
无论是个人形象,还是做事风格,魏无牙确实有点象见不得光的地鼠。只不过李四很清楚老神棍是怎么样的一只老鼠,这只老鼠绝对是一只牙尖爪利的硕鼠……
“行,随便你吧,我忙我的,你坐你地,啥时候你要做坐不住了,就自己回家去。”
手头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也不知道有多少,和这个丫头絮叨几句也就算是休息了。李四也不拿娥子当什么外人,径直忙自己地事情。
终究是孩子心性,看着四叔忙碌了一会儿,她自己也就坐不住了,忍不住的没话儿找话儿:“我娘说让我学认字儿哩,还找了几本书给我,可我就是学不进去,这都好几天才学会一句……”
“哦,学会了哪一句?”李四头也没有抬地随口一问。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的意思就是说这人呐,在开始地时候都是好的……”
“哈哈,你甭给我说文解字儿了,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比你知道,”三字经啥的都是几岁孩子的启蒙之书,娥子现在才学会了这么一句,李四大笑着问道:“记住了就好,可会写了?”
“会在沙上写个‘人’字儿,在纸上就写不出了。我娘连一个字也不认的,却逼着我学……”
“哈哈,你这脾气就不是能坐下来读书的那种人,”这个时代,穷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能认字的百中无一。至于通读《孝经》《女儿经》这类简单读物,甚至能活用其中经典者,就绝对是四里八乡的才女了:“你要是真的想认字读书,那就学一学,若是不想学,也就罢了。
这个时代,读书的未必就真懂什么大道理……”
“对哩,对哩,”娥子赶紧附和四叔的这个观点,小脑袋瓜子点的如同鸡啄碎米一般,嘿嘿笑着说道:“我根本就不想认什么字儿读什么书,又当不得饭吃。一见到书本那些劳什子的物件儿,我就犯瞌睡。今天四叔都这么说了,以后我就拿四叔的话堵我娘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