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古玩商全集》第18/147页


伍子在图片上一指:“喏,就是这个,一块瓷片都值100,不知道整器能拍多少。”

“这个嘛,我看得100万,如果竞争激烈,突破150万也有可能。”韩笑雨说道,听她那语气,好像对自己的判断很有把握。

“150万!”伍子从心里惊叹。如果能把那些瓷片粘成一个整器,并且外人看起来完好无损,那该多好。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当然现在的科学技术还达不到,如果谁能率先突破技术上的瓶颈,无疑谁就能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什么比尔盖茨,什么巴菲特,让他们望着青花瓷器落泪去吧。

伍子正在胡思乱想做白日梦,韩笑雨用力捅一捅他,“快看,古玩大亨来了!”

伍子顺着韩笑雨的眼光望去,一个中年男人正在几个保镖的护卫下向前排走去。这人伍子见过,自从秋拍开始以来,这人没少露面,前几天还以450万的价格拍下一枚田黄印章。今天这人又来了,面对收藏大热门瓷器类,不知道会有什么大手笔。大厅一片骚动,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也有不少人主动跟这人打招呼,这人的人脉显然很广。

第29章:大腕云集

“你对他很了解吗?”伍子问韩笑雨。这话一出口又觉得多余,韩笑雨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直在古玩圈子里混,怎么可能不熟悉这人呢。他接着又问一句:“这人什么来历?”

韩笑雨一脸惊愕:“他你都不知道?北京民间收藏协会的会长,张文平。张老师在北京的收藏界可是一言九鼎,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他夸上一个好字,立马升值一倍。每天不知有多少人捧着心爱的古董请张老师长眼,他家别墅前的汽车,天天能排出几百米。”韩笑雨边说话边盯着张文平的背影,眼神表露出来的,除了崇拜,还是他妈崇拜。伍子和韩笑雨坐在拍卖大厅的后排,只能看见张文平的背影。

“我靠,有这么夸张吗。真要这样,鉴定一件古董收费一万,不出几年就发了。”伍子悻悻地说道。他开始努力回想张文平的长相,见过几次面之后好像还有点印象,这人中等身材,白净脸,眼角眉毛向下垂,不自然中透出一脸奸相。相书上说,这种人非常攻于心计,喜怒不形于色,属于老奸巨猾之辈。

听韩笑雨对张文平的介绍,这人也属于古玩界的泰斗一级的人物,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请他鉴定,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相信他的鉴定,经他手鉴定过的东西才会一路飙升。这从侧面反映出古玩街一个弊病:过于相信某一个专家,认为专家是万能的。假如张文平徇私,将赝品说成古董,高价出售出去,吃亏的还是相信专家的买主。当然,古董的鉴别又离不开专家,古董的估价也得依靠专家,这就形成了前后矛盾的两方面。如今的古玩市场,就是在这些专家和“专家”的主持之下,带着弊病运转的一部机器。当然这里没有诋毁专家的意思,古董的鉴别、发掘、保护、抢救等等,还得依靠专家,我们前面提到的是“专家”不是专家。

“快看,快看,又一个古玩大亨!”韩笑雨用力捅一下伍子,仿佛她面前出现的是一颗流星,稍微迟钝就会错过。

伍子很顺从地向着韩笑雨指的方向看去,又一个中年男人在保镖的前呼后拥之下走进大厅。这人中等偏下的身材,圆脸,前额稍微有些谢顶,一缕挺长的头发护住头上光秃的部分。跟刚才张文平进场时一样,这人一出现在大厅,人群又是一片骚动。显然,这位也是古玩界的一位大腕。

“这人什么来历?”伍子歪着头问韩笑雨,眼神正好瞄在对方精致的五官上,伍子心里一阵蠢蠢欲动。他赶紧把脸扭过去,这时候那个稍微谢顶的中年人已经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做好。离他座位较近的人,纷纷站起来打招呼,一副讨好的架势。这更增加了伍子的好奇心,来这里竞拍的,随便一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能让这些“爷”们屈尊,这人自然绝不简单。

韩笑雨没感到伍子的异样,回答道:“这人也不简单,市民间收藏协会的副会长,姓李,叫李刚。他跟刚才的张文平张老师,共同主持协会的工作,在北京古玩界都属于一言九鼎的人物。”

伍子点点头,算是回应。他潜意识里认为,民间的收藏协会,顶多就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群团组织,属于有官无禄、有名无权的组织。其实他错了,民间收藏协会的影响力大的超乎想象,小到古董的鉴定、交流,大到古董的定价、定级,协会都有很大的发言权。收藏协会跟大家熟知的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戏曲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一样,虽然属于群团组织,但是某些方面又有半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少人都拿着国家的俸禄,至于会长一级的,大概也属于国家干部之列吧。

大厅里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后面进来的这几位,几乎每一位进场都能引起一片骚动,北京城就这么大,古玩界的腕自然人所共知,尤其是在收藏这个圈子里。

韩笑雨显得特别兴奋,她身材比较娇小,又坐在后排,看前排有些吃力。后来干脆站起身子,睁大眼睛扫视前排的情况。

“哇塞!龙光宝业的老板许龙光也来了,还有兴元地产的老板柳元,真宝斋的掌柜万家成……这些老板都是身价上亿的主,如果同时看上一件古董,搞不好会有一场龙争虎斗,这下可热闹了!”韩笑雨说这话时带有一种期待的语气,看她兴奋的表情,恨不能拍卖会马上开始。韩笑雨穿着一件紧身的紫色夹克,里边套着紧身的毛衣,向前探身体时衣服跟着往上跑,露出白皙的腰肢。

伍子无意中看见,心里又是一阵蠢蠢欲动,跟女孩这么近距离坐在一起,除了楚珊,韩笑雨是第二个。想到楚珊,伍子不自觉把她和韩笑雨放在一起比较,这两个女人各有千秋,楚珊的身材一流,比起国内的顶级模特也不逊色,只是相貌没有身材那么出众;韩笑雨身材偏矮,属于小巧玲珑的类型,但是相貌绝对出众,一张娃娃脸清纯里透着典雅,典型的玉女形象。这两个女人比较起来,很难说孰优孰劣,只能算各有千秋。当然如果把两个人的长处综合起来,那肯定是逆天级的搭配。

伍子对自己的想法有些好笑,楚珊跟他之间没有任何承诺,虽然是相亲认识的,也交往了一段时间,但是离修成正果还差十万八千里。至于韩笑雨,纯粹是同事关系,他没有任何别的奢望,把她和楚珊放在一起比较,只是男人特有的“想象力”而已。

拍卖师简短的发言之后,瓷器专场的拍卖正式开始。骚动的拍卖大厅沉静下来,来这里的人没有单纯为唠嗑来的,这些人都是收藏界的大腕,时间宝贵的很,没有谁舍得花宝贵的时间去唠嗑。把时间不当回事的人,注定只是事业上碌碌无为的人。韩笑雨重新坐回坐位上,一脸的兴奋和期待,和她鉴别古玩时表现出来的沉稳截然不同。

第30章:拍卖会上的内幕

伍子对此次拍卖专场也很期待,这可是难得的学习的机会,不但可以开眼界,更可以从中学习到意想不到的知识。尤其是那个明天启年的青花图罐,他很想知道它的价值,前几年他见过相同的一块瓷片,小孩的巴掌大小,要价竟然100元,不知道完整的器形能值多少钱,韩笑雨估价是100万,不知道考不靠谱。还有就是他想见识一下这些古玩大亨们之间竞争,特别是他们的竞价技巧,这些人都不差钱,钱对他们来说或许只是一个符号,但是他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肯定会考虑利益的最大化,竞拍是肯定会讲究策略和技巧。这就是伍子最需要学习的东西,这东西书本上没有,只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体会,况且这种学习的机会也不多。

首先上拍的是一件青花梅瓶,什么叫梅瓶呢?梅瓶顾名思义就是瓶口小到只能插梅枝,它的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梅瓶出现于唐代,定型于宋辽,如果哪个梅瓶说是唐代以前烧造的,那纯属扯淡。至少现在还没有发现唐代以前的梅瓶的标准器。梅瓶的出现和演变据说跟辽国契丹人有关,它最早是契丹人烧造的一种储水器,口特别小,这样水才容易储存。当时叫“鸡腿瓶”。后来经过演变,梅瓶的实用性逐渐被观赏性取代,到了元代梅瓶几本定型,再后来,经过明清两朝的发展,才变成现在这样的纯观赏性的瓷器(当然也有将梅瓶当酒器的)。

伍子手里有宣传册,上拍的这件青花梅瓶最显眼的地方就是画有一条蛟龙,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条龙每只脚上有三只爪子。通常意义上龙脚上都是五只爪子,人们也习惯龙生五爪,这条三爪龙看上去挺另类,也挺别扭。是工匠不小心出现差错,还是梅瓶本身就是假的?

这一点伍子有自己的看法,清雍正年间,青花瓷器上的龙爪经常出现三爪。“三爪龙”是雍正瓷器的一个特点,也可以作为断代依据之一。这件瓷器的釉面比较光亮,由于只能看照片,胎质如何不好判断。据拍卖师介绍,这件青花梅瓶,是清雍正官窑瓷器无疑。

拍卖师宣布此青花梅瓶的起拍价是50万,每次加价至少5万。拍卖师话音刚落,有人已经举牌,出价60万。这时候马上有人跟价65万,伍子一看举牌的正是兴元地产的老板柳元,据韩笑雨说这家伙靠房地产起家,最近不知为什么又涉足古玩,或许是扩充产业,或许是买几件充门面。第一次报价的那位很快还以颜色,出价75万。柳元稍微犹豫了一下,看来75万这个价位已触及到他的底线。

拍卖师开始倒计时,75万一次,还有加价的没有;75万两次……柳元犹豫片刻很快做出决定,直接出价105万。从75万到105万,这就属于三级跳了,意在一棒子把对手打死,同时向人们表明一种态度,这东西是我的,别跟我抢。三级跳的竞拍方式也是一种战略,比一点一点加价更有威慑力。一点一点加价属于温水煮蛤蟆,不知不觉价位就高了,还不如一步到位,这样才能使竞争者感到肉痛,进而推出竞争。

最后清雍正青花龙纹梅瓶以105万成交,地产大亨柳元笑到最后。柳元一脸平静,仿佛这件瓷器本来就应该是他的。市收藏协会的会长张文平、李刚;龙光宝业的许龙光;真宝斋的万家成这几位收藏巨头,不约而同向柳元投去祝贺式的微笑。柳元则点头回敬。

这个细节被伍子捕捉到,他不像韩笑雨,只关注拍卖品本身。伍子更在意的是竞拍人的表情变化和手段。或许这几位收藏巨头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拍卖之前就划分好了彼此的拍品范围,难怪这几位大腕没有参与柳元的竞争。伍子第一次感觉到古玩界的深不可测,比起那把“吴王夫差剑”的经历,自己受骗的事情简直微不足道。这就是古玩界,惊心动魄的程度绝不亚于谍战。

第二件拍品是一件清乾隆年的玉壶春瓶,形状呈撇口、细颈,圆腹,圈足样式,瓶身画有梅花图案,笔法刚劲、线条流畅、流畅清晰。玉壶春瓶其实就是典型的酒器,宋代开始流行,元明清均有烧造。仅从照片上看,伍子判断这应该是乾隆年官窑的精品,不过玉壶春瓶存世量比较大,器形又比刚才拍卖的梅瓶小很多,所以伍子估计价格可能要低于刚才的梅瓶。

果然,拍卖师绘声绘色介绍完玉壶春瓶的优点之后,宣布起拍价为38万,每次加价至少一万。说实话,伍子非常喜欢这瓶子,造型精致、小巧玲珑,线条极其流畅,如同两个对着的S形。只可惜他手上没那么多钱,不可能把这东西拍下来。当然即便有38万,他也不可能为得到一个瓶子连饭都不吃,再说起拍价是38万,最后的成交价还指不定是多少。伍子现在还一穷二白,远没有到随心所欲把玩价值几十万的古董的程度。

伍子暗暗感叹,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的人劳动一辈子、奋斗一辈子也不见得挣到几十万;有的人则一掷千金,为区区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瓶子,花费几十万连眼睛都不眨。这就是贫富差距,在如今这个社会,它实实在在的存在。

这时候那个市收藏协会的副会长李刚开始竞拍,他出价40万,当然举牌子的是他身边的一个保镖,这种事情自然不会他亲自动手。很快有人竞价,是龙光宝业的老板许龙光,他出价42万。紧接着角落里一个年轻人举起号牌,出价45万,伍子扭头看看竞价的这位,这人戴着一副大号的墨镜,遮住大半边脸,看不清楚五官相貌。李刚这边马上反击,保镖举起号牌:55万。

戴墨镜的年轻人开始犹豫,对方一次超出10万,显然势在必得。年轻人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显然这人只是一个小弟,后面还有老大坐镇。

当前:第18/14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