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话》第271/313页


  李倓最后说道:“而且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必须表明一种态度,对反叛,对作恶绝不容忍。这样才能扭转这些胡人叛附无常的习性……”
  在李倓这边对要不要接受投降的讨论时候,安禄山那边也很快统一了思想,这个一下稳定局面的人,名叫田乾真。
  这次二十万幽州军南下反叛,并且选在安西军陇右军出征吐蕃,天策军出征南诏的时机,为的就是趁大唐中原和关中武力空虚,一举打入长安,奠定胜局,已经造反了,退回幽州是死,停滞不前也是死。
  “……天策军虽两战大胜,都属于出其不意,而且天策军毕竟人少,我南下的幽州军现在还有十九万,主力未损。
  兵法之道,以正合以奇胜,我们军数倍于天策军,就以堂堂之兵,稳扎稳打,以正面优势兵力临之,不给他们奇袭的,出其不意的机会,若对方没有什么新花样,我军自然可以摧枯拉朽将其毁灭;
  若对方有新花样,我军也可见招拆招,想办法化解就是,又何惧焉!”
  田乾真一番话说下来,说明了现在的处境,又指出了双方的优势和自己这边的应对之道,安禄山和军中诸将也一下找了主心骨。
  没错,已经起兵造反了,天策府如此咄咄逼人,难道还有后路吗?这两次只是被打了个出其不意,最终取胜还是要靠战场上的堂堂之兵,我们有我十九万百战精兵,而对方只有一万,其他的新训战兵,和农兵,那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再说了,如果仅仅因为两次这样的败仗,就被吓住了,真要那样的话,还不如找根绳上吊死了得了,所以,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他们,打败他们,全歼他们,将他们剥皮抽筋,挫骨扬灰!
  于是这一番指导思想传达下去,军心果然一下稳定,士气也一下提振了许多。随后十九万大军次第南下,一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几乎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和戒备,浩浩荡荡压了过来。
  而情况也果然和田乾真所预料的一样,这支一千五百人的天策骑兵在上十万人的堂堂之兵面前,没有一丝对抗的能力,果真灰溜溜地落荒而逃。
  幽州军士气一片高涨,奸狗天策府,就只会打偷袭,就只会打出其不意,正面作战就怂了,哈哈!
  于是,两天半以后,十万幽州大军就一路推到了邢州的钜鹿县,贝州的清河县,以及德州的安德县,在此迎面碰上碰上天策军构筑的三道防线。(未完待续。)
  PS: 感谢非常之乐的打赏和GerryY的月票。今天就这些了,其实还码了两千字的内容,但可能要修改,所以就不能发。
  这段很难写啊,资料又多,安禄山和回纥这边造反的总兵力加起来有四十七万,整个大唐北面都是一片战火,规模太大,写起来自然就困难。


第五十三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经过一日的试探接触,幽州军认为天策军不过如此,于是准备休整一晚,明日拂晓,同时对钜鹿县和清河县两道凭城构筑的天策军阵地发动攻击,以堂堂之兵,将当面之敌,击个粉碎!
  而安德县方向,只安排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当道扎营,防止他们偷袭。
  不过,鉴于天策奸狗一向只会玩偷袭,这天晚上,三处幽州军大营的防御,却是布置得非常严密,每名士兵都枕戈待旦,睡觉都睁着眼睛,随时准备应付天策军的偷袭。
  然而,这一天却是平安度过,偷袭并没有发生,近十二万幽州军心里不由地长舒了一口气。
  随后他们就怀着一种:“害老子白担心一场”,“就知道会是这样”,“天策军果然只会打偷袭”的想法,开始埋锅造饭,信心满满地憧憬着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一举冲破天策军的防线,将防线后面的数万天策老兵,战兵,农兵,还有那个建宁王通通杀死。
  然后一鼓作气,杀到那个富庶到遍地都是金银,美酒美食美人的都畿道去,烧杀抢掠,狂欢十天十夜!
  再将时间推回到三天多以前,天宝十三年八月二十一,也就是李倓一天之内接连杀死安忠志和安守忠两员幽州军大将的那天下午,长安大明宫,紫宸殿。
  这天大唐皇帝同时手到了很多来自大唐各地的紧急战报:安西北庭方向,回纥骑兵五万大军围弓月城、庭州甚急;陇右道,瓜州、玉门关、凉州同时被回纥入寇,百姓损失惨重;朔方军,河曲最北方向东西中三座受降城同时被围,八万回纥兵马攻打甚急;最危险的还是河东方向,河东军军无战心,士气低迷,雁门关已经危在旦夕。
  形势如此危急,李隆基一开始也是急坏了。可这些急报后面又能看出同样的端倪,就是似乎这些地方早做好了准备:安西庭州方向,封常清提前二十多天带兵从龟兹出发就在西州等着;北庭军两万五千军马早就做好了坚壁清野的工作。
  河西军、陇右军,也在半个多月前就进行了紧急战备;而朔方军更厉害。竟然早就秣马厉兵,在河曲之地黄河北岸沿线防御同时,竟然在回纥起兵的第一时间,组织了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骑兵队伍,由一名叫做浑瑊十八岁小将率领。一路快要打到回纥王帐去。
  这给李隆基的感觉非常不好,这么多的军事行动,自己这个大唐皇帝竟然毫不知晓,合着所有的事情,都不用经过朕这个皇帝,你们就可以私下做决定是吧!合着朕这个皇帝就是摆设是吧!
  而且李隆基也不傻,他之前是无心政事、追求享乐、醉生梦死,现在花点心思把所有的事情细想一遍,又如何会发现不了,在这中间取最要作用的还是天策府!
  安西北庭军就不用说了。萧去病便是安西军出来的,他本人和高仙芝还是结义兄弟,天策府有很多将领以及萧去病、李倓的亲卫都是之前安西军的精锐;而安西军的财政,武器更新等也大多靠天策府四海商社支持。
  至于陇右军、河西军、朔方军,这些年也受了天策府不少好处,互相之间来往密切。
  特别是朔方军,简直成了天策府的附属了,萧去病为闲厩陇右群牧使,总管全大唐马政,这两年竟然私下给朔方军装备了近三万匹优质战马。还给了三万套优良盔甲,所以朔方军才有能力,才敢派两万精锐骑兵队伍,孤军深入回纥的后方。直捣回纥王庭;而且现在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就是萧去病举荐的!
  李隆基震惊了,在原来在自己不理朝政,放松对萧去病的戒心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这萧去病竟然做了这么多的事,他甚至连杨国忠也给了好处,之前他出征南诏的时候。就送了杨国忠三十万枚金币,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建宁王又派人偷偷给杨国忠许了很多好处。
  虽然目前来说,天策府萧去病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利国家社稷的,但看清楚这一切的李隆基却吓出了一把冷汗,细思极恐啊!
  他建宁王之前就敢忤逆朕,恨不得替朕行事,现在又举荐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朕要依了你建宁王,等安禄山这杂种胡叛乱一平定,这大唐差不多七八成的节度使,都受了天策府的好处,都与你建宁王李倓来往密切,甚至其中几人节度使的位置还是因为天策府的举荐才当上的,到时候这些节度使是听朕这个皇帝的还是听建宁王李倓的,还真不好说啊!
  这不得不防啊,朕当初还是临淄王的时候,不也是一面结交将领,一面结交文臣,之后发动唐隆政变一举夺权,推举阿爹相王做皇帝,自己做皇太子么?
  只要平定了安禄山的叛乱,李倓所面对的局面可比当初自己所面临的局面要好上百倍啊!
  现在问的关键已经不在于李倓会不会这么做,而在于他有这个能力,只要他想这么做,就一定能够做得成,这个萧去病,当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啊!
  想清楚这些,这天下午申时,李隆基便在紫宸殿召见了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达奚珣、崔光远、裴冕等心腹大臣,甚至还有被杨国忠排挤掉的****烈,商议国事。
  “陛下不必忧心,幽州叛军和回纥叛军声势虽然浩大,但必不能成事。现今回纥骑兵多路出击,却都被我大唐边军所阻,朔方军两万轻骑更是一路打到了回纥王帐,回纥兵必定兵无战心,不久必退!
  至于幽州叛军,世受国恩却行反叛之事,不得人心,天策军已经在黄河北岸构筑数道防线,不消半月,只要幽州军不能打过黄河,其军心必乱,到时候我平叛大军乘势反击,二十万叛军必望风而降,安禄山的首级自然会有人乖乖送上!”
  说话的是杨国忠,幽州叛军势大。一路势如破竹,他已经不再说十日之内,就有安禄山的部下将安禄山的首级献上;而是改口,只要天策军在黄河北线守住半个。叛军就会望风投降。
  杨国忠信心满满,其他几人心中却直打鼓,南下的幽州兵可是有二十万,天策军就一万老兵,几万新训战兵和十几万所谓农兵。能守住半个月吗?不过这个时候,皇帝愿意听放宽心的话,他们也自然不会开口提出质疑。
  片刻之后,一直皱着眉头的李隆基开了口:“回纥狼子野心,不过是想趁火打劫,若是占不到便宜,王庭又被攻打,朕再发一道敕令前去招降,必定望风投降,这一点朕以为不足虑。”
  唐朝这么多年以来。不断和北方这些游牧民族打交道,突厥、铁勒、薛延陀、吐谷浑、党项、契丹、奚、还有回纥、葛逻禄等,都是一个德性,叛附无常,形势好就大掠一番,形势不好望风投降。
  之前回纥就和唐朝爆发过小规模的冲突,算是试探,结果没占到便宜,之后就一直比较恭顺;葛逻禄也是,在高宗时候也和大唐打过。打败之后,不就做了唐朝几十年的雇佣兵么?
  即使我后来为祸北疆六七十年的后突厥,在最初起兵造反时,开始也是势如破竹。后来紧接着被裴行俭接连打败,他们不就开始内乱,之后裴行俭进行招降,突厥不就望风而降了么?若不是后来武后杀俘处置不当,这场为祸几十年的祸乱,其实是轻易就被平定了。
  既然在回纥起兵造反之前。安西北庭军、葛逻禄军、陇右军、河西军、朔方军早就做好的准备,现在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回纥,回纥自然不会死战到底,到时候自己一道圣旨过去,表示既往不咎,投降免死,对方一定会很快投降,李隆基对此充满了信心。
  众大臣也都点头表示赞同,李隆基继续道:“倒是二十万幽州军一路势如破竹,所过州县望风而降,现在已经打到赵州和冀州。
  天策军虽骁勇善战,却只有一万真正的老兵,其他所谓战兵,农兵,不过才训练三个月之久,如何挡得住二十万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
  河东方向,高秀岩率领的大同军攻打雁门关甚急,河东节度使杨光翙被幽州杂种胡劫持杀害,太原尹王承业毫无统兵之能,雁门关朝不保夕,诸卿可有合适的河东节度使人选?”
  韦见素、魏方进、达奚珣等人心里说道,天策府不是举荐了李光弼么,这就是最好的人选啊,不但身经百战,而且智计百出,当初大唐第一名将王忠嗣就说过“它日得我兵(法)者,光弼也”,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啊!
  不过皇帝既然提出来了,那就是否定了李光弼这个人选,他们也就不说话。
  而说到这里杨国忠就一下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好在他一向轻佻,李隆基和众大臣倒也没太在意。就听杨国忠站起来激动地大喊:“陛下,这事全怪天策府,全怪建宁王啊!”
  “哦?”
  杨国忠激愤道:“陛下你想啊,那萧去病和建宁王李倓,明知道安禄山会反,他们提前和安西军封常清,陇右军留守王思礼,朔方军郭子仪打好招呼,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却唯独不提醒杨光翙。
  坐视,甚至有意纵容幽州杂种胡将其劫持,他们好安排李光弼接替其位,其用心不可谓不毒,其手段不可谓不高啊!陛下,我们要还杨光翙一个公道啊,臣请求下旨训斥建宁王!”
  达奚珣已经出离了愤怒,心中大骂:杨国忠这疯狗还要脸么,在幽州杂种胡造反之前,你不也每天都跑来对陛下讲,安禄山必反,安禄山已经开始造反么?杨光翙是你的心腹,自己的心腹你自己不知道去提醒一句么,你这不但是无能,更加是无耻!
  达奚珣和杨国忠有过一个小过节,在去年的时候,达奚珣主持科举考试,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参加明经试。但杨国忠就是一个赌场小混混出身,现在权倾天下,他的儿子又怎么会认真读书,所以基本上就是打零分的卷子。
  达奚珣因为杨国忠一手遮天,惧怕杨家的权势,于是也只得让杨暄及第,但又觉得应该跟杨国忠说清楚。于是就让他的儿子达奚抚跑去对杨国忠说,你儿子虽然不及格,但我还是让他及第了。
  没想到杨国忠却大怒,指着达奚抚的鼻子大骂:“我杨国忠的儿子还怕考不上吗。用得着你们这些鼠辈来卖好吗?”
  等于就是达奚珣讨好了杨国忠还要被他骂,骂完以后达奚珣还必须给杨暄定为前三名。
  达奚珣也是一个有本事的,当时那个气哟,关在家里摔东西,大骂杨国忠鼠狗辈。赌场混混足足有一个时辰,然后出来还是忍了,亲自上门道歉,表示自己做错了,杨暄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取前三名名至实归,杨国忠这才非常大度地原谅了他,没有将他贬谪。
  不过忍归忍,这个仇可就结下了。现在他每次见到杨国忠心里都有些耿耿于怀,不过杨国忠权势太大,达奚珣也就只能在心里腹诽罢了。
  “许是建宁王有他的原因吧,再说幽州杂种胡行此计,建宁王又岂能凡事都事先预料?建宁王此刻正在河北道平叛,并无过错,正应褒奖,又岂能下旨训斥。”李隆基皱着眉道,话中虽然否定了杨国忠,但其实心里却是极为认同。天策府如此机关算计,其心可诛!
  顿了顿,李隆基再次问道:“说说看,谁人可堪重任。担任河东节度使?”
  李隆基也是没办法啊,他十几年不理朝政,说实话除了眼前这几个经常见的大臣,其他文臣武将,他几乎就不认识几个,现在的朝政他也是两眼一抹黑。实在不知道谁能堪当重任。
  几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好说话,杨国忠拿眼神看着韦见素,韦见素连忙把眼神转过,平时听你的,这回可不能给你帮腔;

当前:第271/31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