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长天艳山河全集》第57/271页


“嗯?还记得吧。”

“呵呵,不知兄长有没有和以前做过一下自我对比,烈却是旁观者看得颇清。兄长本就聪慧过人,只是迫于形势,一直藏拙罢了。这且不去管他,如今兄长可自去照镜观摩,定会看到一个与往日不同的太子。信心、胆气、雄心壮志,所有好男儿真豪杰该拥有的,兄长身上全都具备了。看到这样的一个太子,小烈离开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赵桓从来都没想过这些,现在突然被江烈说起,心中也是不免一阵恍惚。想想以前那个唯唯诺诺,整日战战兢兢躲在太子府中熬日子的自己,仿佛和现在已是两世为人一般。赵桓满含深情的看向江烈,就是这个人,这个敢于把堂堂大宋太子当作兄弟相待的少年,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让自己也知道了什么是真男儿,什么是好汉子。随即又想到,这个比亲兄弟还亲的人很快就要与自己远隔千里,赵桓忍不住又叹息了起来。

(三更结束,稍晚了一些,请海涵)

第五十三章 离京(一)

看到赵桓颇为不舍,江烈也是一阵感动。笑了笑说道:“兄长不必如此,你我兄弟虽相隔两地,却还可以书信往来。我们江家的连锁店如今可是遍地开花的呦。”

赵桓也被江烈逗的一乐,摇了摇头笑道:“知道你是个大奸商了。也只好如此,以后得让茂德往巧若天成跑的勤快点,顺带弄些免单的衣服回来当跑腿费好了。”

江烈摸摸鼻子,委屈的说道:“怎么弄来弄去我倒成了冤大头。”偷眼看见哥俩一番做作还是没把赵福金从伤感中摆脱出来,无奈的摇了摇头又对赵桓说道:“还不仅如此。小烈虽然要往北地,却早为兄长准备好了一个帮手。”

“哦!快快说来。”

“兄长在嵩阳时,是见过我那四个结义哥哥的,不过我等结义兄弟却是六人,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兄长却是没见过。”

“尔等兄弟皆是俊杰,你这兄弟定也不是常人,他姓甚名谁,现在何处,快快言来。”

“呵呵,吾弟崔灿乃尊师沐阳公之孙,小烈一岁。小灿少有聪慧,所习诗文过目不忘,更兼意志坚定,机变多智,胸怀沟壑,就是我也常常被这小家伙骗的五迷三道的。他现在相州家中侍奉我师尊,不过其堂兄崔炽业已归家代父尽孝,是以我前日里给尊师去信,言说来年开春后先让小灿来京师给太子做个幕僚,师尊已然同意。不过我可要提醒兄长一下啊,这小家伙可是个大麻烦,若是招之在侧,以后可有得头疼。”

赵桓的兴趣完全被勾了起来,马上问道:“有何麻烦,难不成还能把我这太子府掀了?”

江烈笑道:“那倒不至于,只是这家伙古灵精怪,说话做事常常出人意表,他要是想作弄你,那简直就是防不胜防。其实这还不是最头疼的,最让人受不了的却是这家伙的模样,端地生了个潘安宋玉之容,一上街身后就跟着一大串小娘子,轰都轰不走。搞的我们兄弟几个全都不敢和他一起招摇过市,省得自惭形秽。我到现在还后悔当初成亲之时,怎么想起来让他给我当傧相了。”

赵桓听的大笑,连茂德也跟着嘴角翘了起来。赵桓笑着说道:“这可是第一次听小烈这般夸人容貌,连你都自惭形秽,那你这个弟弟可当真是了不得了。如此俊美之人,下场大考若得中,这进阶之道定是顺风顺水。不过孤可得先给他打个预防,得赶紧给他说门亲事,若是被我哪个妹子看上了,却也……嘿嘿,那个。”

看见茂德脸上又要转阴,赵桓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打哈哈把话题岔开。

等江烈走后,赵桓走到妹妹身边,轻声问道:“为何不告诉他?”

茂德帝姬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掉了下来,哽咽着说道:“告诉他又有何用,平白惹人心烦。我又不是他什么人,却是为何要告诉他?”

赵桓揽过妹妹的肩膀抱在怀中,柔声说道:“你若真是不愿,我再去向父皇求求情,准你再晚上两年,或许便能碰上一个你看得上的。哦,对了,等那个崔灿来了,你好好相看一番,若是喜欢,哥哥帮你……”

“不要。大哥你别再管我了,茂德的心思茂德自知,这辈子怕是再难有男子能入我的心了。我本一个人落得清闲,可那个老贱人偏来惹我,说不得这次就和她拼个鱼死网破,也一了百了。”

……

“仙长可识得在下?”汴梁城国立道观神宵宫旁一处幽静的茶舍内,江烈和一个面似胡人的道士相对而坐拱手问道。

那道士淡然一笑道:“相州江郎,谁人不识?”

江烈也报以微笑,轻声道:“尝闻仙长博学多识,精通术数。仙长可知在下今日冒昧打扰所为何事吗?”

“无他,欲求北地一行尔。”

“天寒地冻之处,烈为何要去那里游玩?”

那道人轻轻一笑道:“众人皆醉而君独醒,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在也,贫道佩服。”

“仙长过誉了,不知仙长可肯襄助于烈?”

“呵呵,襄助谈不上,顺水推舟而已。江大人早有伏笔,如今已是水到渠成之时,贫道就帮着扒开最后一层挡路的薄土吧。”

江烈起身长施一礼道:“能得仙长襄助,此事成矣。仙长但有吩咐,烈定当竭力应承。”

那道人镇定自若的受了这一礼,笑道:“无他求,只愿天下少些苦难。”

……

腊月二十三,汉家百姓祭灶扫尘之日,大宋皇室也不能免俗,更何况这还是个极度尊崇道教的朝代。和皇室连上关系,那就是国家大事,是以国家公务员也得跟着帮忙,今年主持皇城祭灶仪式的就是视中奉大夫,神宵宫提举,通元冲妙先生张虚白。

宋朝皇家历来尊崇道教,到了赵佶就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皇帝如赵佶这般崇信道教的,到了最后还自号“教主道君皇帝”。赵佶这般信奉道教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他还在潜邸之时,就有一个道士预言“吉人当继大统”,很不幸恰被其言中,“吉人”合起来的赵佶当了皇帝。当皇帝后起初子嗣不旺,道士刘混康进言,京城东北角风水极佳,若把地势增高,皇家子嗣便会兴旺。这便开始了兴建延福宫、万岁山等一系列大工程,动工后不久,赵佶的老婆们还真就接连怀上龙种。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就连那个花花太岁蔡攸,都靠着和赵佶一起看到仙界幻境之事,屁股猛往上蹿了好几级。(还有一个最神的神人,叫林灵素,这个神棍可真是神的有点过分了,大宋版佛本是道就是他怂恿赵佶干的,《水浒》中武松不能叫和尚,得留着头发称行者或是头陀,就是因为林灵素的改佛为道,还有佛家的观音菩萨成了道家的观音大士好像也是打这来的。不过此时他已死了几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看)

赵佶这般信奉道教,身边自然聚拢了一帮子能人异士,或者说一帮骗钱骗官的牛鬼蛇神可能更恰当些,不过这些人中却有一个洁身自好的真正奇人,不爱钱也不爱官,偏偏术数精通有真本事,这人就是张虚白。他也是跟在赵佶身边时间最长,也最为宠信的一个道士。因其面像胡人,赵佶便一直唤他张胡。此人经常酒醉后发出预言,神奇的是每每被其言中。他曾酒醉后伏在赵佶的大腿上睡觉,也经常酒后对赵佶发出批评性的警告,而赵佶只是笑着说:“张胡,你又醉了。”

当前:第57/27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