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大明全集》第89/357页


世子的房间当然是布置得富丽堂皇,楚王来到一幅山水画前,揭开画卷,显现出一个暗门,楚王道:“打开它。”

朱由椋心中大惊,此暗门极为隐密,乃是自己暗中打造,所知仅有几名心腹,可父王怎么知道的。他已经感觉父王此时前来,必有不寻常之事。当下也不犹豫,飞快的将暗门打开。

暗室不大,约四平方左右,一柜一桌四椅而已。

朱由椋将门关上后,用火折子将室中的蜡烛点燃,一室皆明。

楚王却是不坐,站在一幅画前观望良久。

朱由椋小心的道:“父王,不知找孩儿有何事?”

楚王不答反问道:“这雄鹰展翅图,很不错。你说,雄鹰为何能在天空翱翔?”

朱由椋实在不知道楚王今日为何如此神秘,却反而问些无离头之事只好小心的答道:“鹰飞乃是本能。翱翔,靠的是翅膀。”

“哦。是这样么?那你觉得人的本能是什么?努力向上爬么?”楚王语气渐强。

“父王,您这是?”朱由椋对这位父亲的意图实在搞不懂。

“诶。”楚王叹了口气道:“这鹰能翱翔于天际,实因它的翅膀硬了。能力有多大便多大的事。椋儿,你莫要再想那不应该之事。你这不是玩火,而是投火!”

朱由椋大惊道:“父王,你知道孩儿的事了?”

“知子莫若父。你那点花花肠子,为父又怎么会不晓得。你听为父的,莫要再搞那些大逆不道之事。”

“不。父王,现在正是推翻崇祯的好时机。孩儿已经联络江北四镇的总兵。他们答应帮助孩儿推翻崇祯,另立明君。而父王掌握吏部,提拔之人皆以父王为首,当得………”朱由椋却是反而企图说服楚王。

“够了!”楚王那胡子也差点翘起来,怒道:“你这逆子。难道你想我们这一旁支之人推上绝路么!你睁大眼睛看看,皇上刚来南京便把左良玉给收拾了,左良玉可是手握数十万兵马之人!昨天所发公告,你可曾瞧见了。川中,宁远,河南三地皆是传来大捷。皇上之声誉日隆,群臣拥护之心甚强。听闻史可法正赶往南京,为的便是向皇上效忠。你这竖子,有何本事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啊!?”

破军三千万

第七十一章、阿九归来

楚王怒道:“你这竖子,有何本事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啊!?”

朱由椋也是大声的道:“我没那本事。可是我不服!大家都姓朱,凭什么他就能坐上皇帝的宝座?凭什么!那一点我比不上他,他只是好命,一出生便注定是皇帝。我不服!现今天下大乱,正是我的大好机会。父王,江北四镇总兵支持我,东林复社支持我。只要在恰当的时候,振臂一呼,天下英雄便定云集响应,面对………”

啪,一声脆响,楚王一巴掌打在朱由椋脸上,后者脸上立现五条红印,楚王显然气到极点,手指朱由椋却是说不出话来。

朱由椋似乎陷入癫狂:“哈哈,父王,你打啊。最好能打死我。不然,我仍要去做这事。这天下不是天定的,只有实力便能夺取。李自成那流寇,只是个泥腿子,却夺了京师做了大顺王。凭什么,凭的就是手中那些泥腿子兵。现在我有四镇总兵支持,兵力达三十多万,此事必成。哈哈,此事必成!”

停了一下又道:“父王,此事你便由着孩儿吧。等下,我便收拾行礼离开王府,不会给你老人家添一分乱。孩儿不孝,还请父王原谅。”说完,便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不等楚王说话便大步走出暗室。

朱由椋走出暗门之时,他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原本不知如何向父王交待,现在这种情况下坦白,倒省却不少麻烦。

烛泪不断的往下滴,良久,楚王才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这竖子。难道搬出去便不会拖累么?当真是太幼稚,太幼稚了!”此刻,楚王的身形更加的佝偻。

----------

此时,顶着烈日,两辆马车正缓缓驶进南京城。驾车之人乃是须发皆白的老者,脸上满是风尘却是不过多的汗水。若是绝顶高手在此必定察觉驾车之人那高深莫测的功夫。

马车内坐的并不是别人,而是从山海关出发经山东而来的长平公主朱??。

阿九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一路南下,路上所听皆是百姓与百官称颂皇上贤明,所施皆是利国利民的政策。更有数不清的有识之士和功夫高强之人涌向南京,祈望能得皇上看重,为国出力,为民谋福利。

更有传言,南京将会重新成为大明的首都。这传言一出,所有身具一技之长的人,更回向往南京了。天子脚下,起码可以不用担心盗贼来抢。现在所谓的义军,比起强盗更甚。强盗或许只劫财,而那些义军不仅抢钱抢粮抢女人,还拉壮丁。

阿九一进南京范围便感觉到来往之人脸上皆有了神采,而非愁苦。也许以前的长平公主不理解,可是现在历练磨难的阿九却是明白,生活有了奔头,人生才有目标,才能活得滋润。

这些,正是自己的父皇所带来的。可是,为什么初始之时便实施如此政策,非要到了快亡国之时才能幡然醒悟?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高了点?

阿九甩了甩头,想把这些想法甩出脑海。

一把轻柔的声音响了起来:“九姑娘,可有什么心烦之事?”说话之人穿着一套浅黄色的裙子,一股柔弱之气似乎透体而出,如暮霭中孤单的黄莺,惹人怜爱。可惜却是脸罩轻纱,看不清脸容。从其身姿而看,必定是不弱于阿九的倾国倾城女子。

阿九抿着嘴,摇摇头,没有说话。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似乎想透过马车边的布帘,看清街上的事物。

论年纪,阿九年芳十六,正是人生中最美丽最容易梦想的季节,可她却到处奔波,为了大明,更是为了她的老爹。一想到崇祯那才三十出头便已经如小老头的样子,阿九恨不得以身代其父去处理政事,奈何却是女儿身,能帮的也是微乎其微。不知道阿?与阿炯二人怎么样了?

当前:第89/35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