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圣人王阳明全集.com》第27/29页


那些彷徨踟蹰的岁月里,陪伴阳明的是徐爱和黄绾。
徐爱说,孔子也曾诛杀少正卯。
黄绾说,孟子云国人皆曰可杀则杀之。
难道王阳明不知道这些?
他当然知道,甚至知道的比翰林院那帮皓首穷经的学究们还多!
然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笑话!“心即理”早已悟透,不敢说老少咸闻,至少也是天下耸动,弟子影从,“未知”二字,从何谈起?!
从黄绾谈起。
黄同学从认识王阳明第一天起就对阳明心学进行着持续不断的质疑,极端时甚至毫不客气地将之比作佛老,指责其教人避世。
黄绾不明白的是,王阳明欲矫程朱之枉,不得不过正,不得不用坚定不移的语气告诉世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不在外部世界,不在官职高低、权势大小,而在你的内心。心安自足、充实强大才是安身之本、成功之基。
然而,正是由于黄绾长年累月的找碴挑刺,才成就了一个完满的心学理论。
明朝一哥王阳明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 叫板当年明月 电子书制作:李玉法
本电子书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130
这个理论,直接颠覆了流行了数百年的程朱理学,使之再无藏身之处。
明朝一哥王阳明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 叫板当年明月 电子书制作:李玉法
本电子书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131
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那点事儿
五百年前的湖南,那个喜爱莲花的周敦颐鼓捣出一本书――《太极图说》。
这本书根据《周易》的世界观,甩出一个词语――太极。此太极不是现在小区里老大爷打的那个太极,而是由无极衍生出来的一个东西。
无极也不是那场由馒头引发的血案,而是指代宇宙生成之前那种混沌无边的状态的一个名词。
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一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这是周敦颐对宇宙生成的基本认识,在他之前还有个人叫张载,此人提出一个观点叫“民胞物与”。这个观点很墨子,就是让你不分贵贱美丑,管她是林志玲还是凤姐都要一视同仁,就像爱自己的手足一样去爱她们。且慢嘲笑张载迂腐,人家是有一套自洽理论的,先抛出一个词儿“气”唬住你,然后解释说,气这个玩意儿是世界的本源,万物都源于气。人为万物中的一员,人的本性和万物的本性是相同的,所以要“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让周敦颐和张载这么一忽悠,宋儒中有些追求的人开始狂飙突进了,于是出现了两个猛人。
程颢和程颐。这俩兄弟是周敦颐的弟子,名声向来不好,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留下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脑残语录供人批判,还特喜欢装13,经常大雪天的让人在他们家门口罚站(程门立雪)。但此二人对理学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忽悠,甩词儿是必备的基本功,二程也不例外,直接甩出了“理”这张王牌。
据二程忽悠,理这个东西又称天理,为什么要加个天呢?因为要强调它是先于万物而存在的,天生就有的,雷都打不掉的。
于是张载从棺材里爬出来不满道:“靠,那老子的‘气’呢?将其置于何地?”
二程不紧不慢道:“你丫一边歇着去,听我继续来忽悠。你那套‘气’的理论已经过时了,应该与时俱进改造一下。理是爸爸,气是儿子。由于龙生九种各个不同,儿子里面有人才也有人渣,有自我奋斗的也有待业啃老的。终于有一天,爸爸一怒之下,把这帮儿子都赶出家门让他们自己去闯荡江湖,于是各种气就开始在天地之间游走,其中的败类浊气浸染于人心,就变成了人的私欲和邪念。为了改造大家的世界观,我们要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向外界格物穷理,赶走坏儿子,找到好爸爸,你就豁然贯通了。”
明朝一哥王阳明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 叫板当年明月 电子书制作:李玉法
本电子书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132
没过多久,一个更猛的人跳了出来,此人吸纳整合了前几位大忽悠的思想,又旁收佛老,构建了一套完整而庞大的哲学体系。
朱熹。
朱熹说,太极是一切的源头。太极很淘气,有多动症,动来动去就衍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分化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并进一步形成了春夏秋冬,天地万物。
然后太极又像孙悟空一样“拔毛分身”,分出无数个小太极附着在万物身上。
其实朱熹版的太极实质上就是“总理”,小太极就是“分理”。“总理”和“分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分理”散布于万物之中,“总理”囊括散布于万物之中的“分理”。
万物可以分别通过自己的“分理”呈现出一个“总理”,即呈现出一个太极。
这有点晕,不过没关系,朱熹知道你会晕,所以做了一个比喻――月印万川。
月亮只有一个,万川各不相同,却都能倒映出完整的那个月亮。
接着,朱熹开始一板一眼地给理下定义了:
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出现的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东西。
2.理是万事万物兴衰运行的总规律;
3.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而气呢,与理相对,有形有状,化为万物,比如美女、佳肴、豪宅、名车,挑拨你的情欲。
理就是道,气就是器。
OK,下面注意看这几条对应关系:
理――性――道心
气――情――人心
理跑到你的心上面就叫做性,性本善的性,用人话说就是“道心”。
气跑到你的心上面就叫做情,情欲的情,用人话说就是“人心”。
明朝一哥王阳明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 叫板当年明月 电子书制作:李玉法
本电子书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133
道心秉承天理,有仁义礼智信的特点;人心秉承形气之私的特点,饥食渴饮爱美女。朱熹并不否定人心,也承认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用他的话说就是道心需要人心来安顿,人心需要听命于道心。
道心与人心相互交织融为一体。比如范跑跑平时站在讲台上人模人样地传道授业,地震一来他还是得自己先跑;再比如有些美女年轻时以玩弄感情为乐,四处骗吃骗喝,等到有朝一日成了大龄剩女,还是愿意找个忠厚踏实、事业稳定的工科男嫁了好好过婚姻生活。
归根结底,万物的构造都离不开理和气。理是指导事物运行的规律,气是构成事物形态的材料。二者彼此相依,不可分离。
但是朱熹认为,人心有私欲,因此危险;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前者应当克制,而后者应当主动向外界求取。
当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之后,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最终的结果便是否定人心,肯定道心。
性统治了情,理主宰了心,人悲哀地沦落为理的载体,存在于世的意义与山川草木无异。说难听点,就是植物人儿。
于是,以陆九渊为首的,不愿被忽悠成植物人的反对者纷纷跳了出来。
一直反对到陈白沙,陈白沙收了个徒弟叫湛若水,湛若水有个铁哥们叫王阳明。
王阳明廓清了陆九渊以降所有朱熹反对者纷纷扰扰的观点,六个字解决问题:少废话,心即理。
明朝一哥王阳明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 叫板当年明月 电子书制作:李玉法
本电子书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134
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
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王阳明说,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出于孔子,也不敢以之为是;求之于心而是,虽其言出于庸常,也不敢以之为非。
但在朱熹看来,只能说“性即理”,至于心,因为它包含了“性”和“情”两部分,“情”就是情感和欲望,未必与天理和本性尽合,所以断不能说“心即是理”。
王阳明不听他叽叽歪歪,用一个公式解决问题:心=性=理=良知。
恒等式,我给它取个名字叫“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中的性融合了情,王阳明没有将情一竿子打死,只说将情之过与偏(即欲)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即可。

当前:第27/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