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侠隐全集Zei8.com》第4/216页


茅舍破败不堪,门窗朽坏,缠满蛛丝,茅顶破陋,满是灰尘,茅舍门上有一个残旧的牌匾写着“结网庐”,看来茅舍主人也是一个雅士,取义“退而结网”吧,怎奈如今这茅屋竟真成了蜘蛛结网之地,也是天命凑巧吧。楚天阔推开朽烂的门扉,挣断缠在门上的蛛丝,进入屋内,只见屋正中间放着一只方桌,门左侧隔间是灶台,右侧有一张木床,木床上斜躺着一具包着布衣的骨骸,缠满蛛丝,不知道已经死去多少年了,骨骸怀中抱着一块木匾,一直手指骨还停留在木匾上。

楚天阔凑头过去,但见木匾上写着一段文字,从笔迹看竟是用手指生生刻出来的,这等深厚的功力实在闻所未闻,楚天阔心里不胜唏嘘,一代高人竟寂寂而归,于是先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前辈高人孤死深谷,晚辈楚天阔意外流落至此,得见前辈骇世指法,深感敬佩,有此福报也是机缘,磕此长头以慰前辈在天之灵。”

磕完头起身,伸手将尸骨中的木匾取出,拭去灰尘,但见木匾上写着:“致后来有缘人:余少年时因机缘而堕入此谷,大难未死,而得识此世外桃源,实乃奇遇,遂名为‘天馈谷’,意指天之所馈赠。时年轻气盛,志在江湖,后由石壁水池中凫水而出。数十年间行走江湖,遍访高人试剑,终有小成,六十岁后深感江湖喧嚣,而武道中落,随退隐此谷,筑‘结网庐’以安身参道,不问恩仇,乃至老死。

余身即将死,而无有人埋骨,乃望后世有缘人见此,将余骸骨收埋至庐外‘火云果’树下,化余骨肉,以滋草木。此‘火云果’树未见药典,实乃奇果,每十五年结果,每次结果不过数颗,然余亲尝此果,入腹即化为热流,穿梭百脉,归元纳气,凝聚丹田,实能增强十年内家功力。如后世有缘人得遇此果,可每七日服用一果,服用后需至石壁窟中‘凝霜槽’中借寒玉之阴,化‘火云果’之烈,行转七七四十九大周天循环,以达阴阳调和,炼精化气,增进功力之效,且淬‘火云果’之热质,补千年寒玉之冷阴,可保身体达到百毒不侵之效。

‘凝霜槽’实乃水底千年寒玉,能解热毒,其寒气能滋养太阴,润生元气,常年卧而修炼,能元气盈冲,百脉流转,练气还神,增补内息。但此玉寒气太重,宜在太阳、少阳等时辰修炼,借天地阳气,相辅相成。‘火云果’与千年寒玉乃天地阴阳造化相生之物,如能善加利用,定能有辅于武学修为。谷中潭水奇寒,乃为山中寒玉所致,余名之为‘碧渊潭’,潭中有奇鱼,亦为造化奇物,有助修为。

此乃老朽为有缘人点化之修炼方法,相遇即缘,相传为因,愿后世有缘人善用天赐,造福苍生,余道将不孤矣。结网老人绝笔”

楚天阔读完结网老人的遗书,追思老人风骨,为老人孤老而死感到不胜悲凉。只是不知老人是何年何代的侠者,其往事也无可追慕,一代高人竟如此默默向死,让人扼腕长叹。

老人遗书中指点的‘凝霜槽’用处,让楚天阔想起了肩膀上的伤口外的污血,恐怕唐门的暗器实乃有毒,只是自己被水冲到凝霜槽中,寒玉的阴气流转,才将毒血排出,方得以大难不死,楚天阔想想不禁一生冷汗,只要欠缺一丝巧合,自己的小命就不保矣。实则楚天阔所中之毒,乃是西域沙漠中出没的一种毒性极烈的蟒蛇‘赤纹蟒’的牙齿中萃取的,毒性极大,毒气进入身体,一时三刻之中得不到解药,毒血一旦进入心脉,就回天乏术了。

放下木匾,楚天阔本来想去吃‘火云果’,但转而想吃了‘火云果’需要去‘凝霜槽’修炼,放着老人骨骸在此毕竟不敬,因此楚天阔打起精神,准备先将老人入土为安。他前往庐舍另一边的灶台,想寻找一个挖土的工具,但遍寻屋里,竟没有任何铁器,无奈之下,只有随便拿了一个狭长木板和自己的断剑,走出门外,来到‘火云果’树下。

只见火云树气根蔓延,在地面上铺伸开去,只有靠近茅舍处有一处没有被虬枝树根覆盖,于是楚天阔决定在那里挖掘老人的墓穴,他先用断剑松土,然后用木板把土挖起拨出,土质坚硬而且工具不顺手,楚天阔挖得筋疲力尽,几欲放弃,但想到前辈高人暴尸深谷,殊为孤苦,因此坚持挖了下去。

挖到大约二尺深,楚天阔的断剑插下,碰到一个硬质的东西,响起沉闷的嘟的一声,仿佛在捂着棉被敲钟,于是楚天用手扒开土层,看到底下一个方形铁盒,长约三尺,楚天阔抓着铁盒两边,想把铁盒抓起,不料铁盒竟然非常沉重,楚天阔一抓没抓起来,于是沉肩扎马,一使劲将铁盒抓起,楚天阔一掂量,竟有上百斤重。

楚天阔把铁盒放在地上,铁盒没有严丝合缝地合着,楚天阔从有锁扣的一侧把铁盒掀开,只见盒中放着一柄带鞘长剑,还有一本册子,册子上放着一封信,信封上写“致有缘人”。

楚天阔拿起信封,看到下面的小册中上写着“轩辕秘笈”。楚天阔打开信封,抽出信纸,展开而读。

“见信者:

见到此信,可见你诚意为老夫掘穴埋骨,老夫特意将此地用铁条围起,以免火云树根滋蔓,为自己留一个葬身之地,也为见信的人留下这个铁盒。

老夫少年醉心武学,负剑行走江湖,遍寻天下高手讨教,尝尽败绩,终使剑法有所精进,三十岁之际,偶得上古武学《轩辕秘笈》和‘轩辕古剑’,乃使武艺更上一层,后仗剑行走江湖,与江湖高人切磋,已是败少胜多。经十年磨砺参悟,至余四十岁,达至剑气外展,三尺之内剑气所至,如斩草芥;五十岁,至以气驭剑之境界,剑随气走,无坚不摧;六十岁,人剑合一,意动招至,万物万剑,皆为利器。

六十岁后再无敌手,遂退隐此谷,埋剑参道。然人寿有限,终将殒命,故将自己一生所学所得留于此,寄望天道有情,留赠有缘侠士,望得此法之人,心存善念,锄强扶弱,造福天下。

‘轩辕古剑’为上古奇剑,据传为轩辕帝以女娲补天之余石锻造而成,破蚩尤即用此剑。剑长二尺九,宽一寸一,剑身带有龙蛇饰纹,应为上古图腾。宝剑所用金石,质坚材密,坚硬无比,薄薄一片重达五十公斤,其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所向披靡,用剑者当慎用,勿令沾血过多,沦为邪凶之器。

《轩辕秘笈》据传亦为轩辕帝所创,乃修炼内家功力之法,上古道法奇朴,元气浑厚,余修炼此法,但觉百脉俱通,元气流转不息,功力大进,得此法者,可依经书所示之法修炼,逐步打通脉络,如机缘巧合,遇火云果结实,可借此造化奇果,辅助精元修炼,定能一日千里,事半功倍。

余将毕生所悟之剑法,后补于《轩辕秘笈》之中,剑法无名,以《续轩辕》一章为题,所录即为剑道、剑诀、心法,而剑法招式即为我怀中木匾之字帖,余将剑招划入笔法,遂成此贴,得贴者可依照《续轩辕》中心法要诀,运气使招,可得剑法大成。

天道茫茫,法式无主,得此武学传承者,不必自称徒弟,当以弘扬正义为己任,救扶苍生,所谓正道无界,存善即徒,望有缘人善用此武学珍宝,造福天下,尚祈尚祈。

老朽结网老人陆惊麟绝笔”

看完陆惊麟的绝笔信,楚天阔恍然大悟,原来老人为了考验后来进入此谷的人,将山谷的珍宝分成两次托出,如果后来者先看到木匾,就冲着火云果而去,不理会老人的尸骸,那将会错过地底下的铁盒,而那块写着无上剑法的木匾也不会暴露其秘密;如果后来者宅心仁厚,愿意安顿老人的尸骸,则能得到这第二份馈赠,为了后来人能在这个地方挖墓穴,老者故意将此地空出来,让人不得不叹服于老人的心思缜密,和考验后人善心的巧妙。在这里,老人也将自己的名字陆惊麟道出,可惜楚天阔行走江湖以来,却从未听过这样一个奇人异士,不知道是早多少年前的江湖高人了。

楚天阔将信放入铁盒,寻思着先把老人的尸骨安葬,于是入屋将老人的骨骸收齐,用衣服包好,拿到墓穴前,郑重地放入墓穴,双手合十,“晚辈有幸得遇前辈,为前辈拾骨,实乃前世修来福报,愿前辈入土为安,晚辈定当勤学武艺,秉持正道,发扬武学,前辈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说完,将墓穴填上土,用断剑在木板上刻“一代奇侠陆惊麟之冢”,然后将木板钉入土中,再拜三拜。

做完这一切,楚天阔早已筋疲力尽,打开铁盒,想拿起轩辕古剑,却发现古剑太重而抬不起,无奈之中,楚天阔把身上的杂物,包括断剑、包着“九元还神丹”的油布袋、从伤口拔下来的七星钨金镖,放到铁盒里,把铁盒盖好,准备去采摘一枚火云果吃。

楚天阔在繁茂的枝叶上搜寻,却只看到五枚鲜艳的火云果,啊,十五年才结这么五枚果实啊。于是采摘下一枚最红的,在衣服上擦一擦,狼吞虎咽的吃下肚子,刚吃完,肚子中就弥漫出一股强烈的热流,似乎要融化掉楚天阔的内脏,楚天阔没有防备,身体被灼热炙痛,一时来不及钻进石窟去到“凝霜槽”,不得已跳下水潭之中,好在此地下藏有寒玉,水潭冰冷刺骨,一下缓和了楚天阔体内的灼热,但见身体周围水汽腾腾,仿佛一块烧热的铁放入冷水中。

楚天阔往水潭上出水的石台游去,纵身飞上石台,钻进石窟,顺着“凝霜槽”躺了下去,但觉一股寒气从外向里流,与体内热流逐渐相溶相合,只感到浑身舒畅无比,仿佛置身秘境,慢慢地竟沉睡了过去。

第四章 碧渊潭,练剑

楚天阔醒来时候,已不知道过了多少时辰,仿佛像沉沉睡了一场好觉,觉得神清气爽、劲力充沛、精神饱满,‘火云果’的热流和寒玉的阴气已经糅合为一股舒适气流,窜流大周天,循环不息,楚天阔感到身体内充盈着一股力量需要挥发出来,于是一拍身下寒玉,欲鱼跃而起,岂料这一跃竟力大无比,身体腾空而起,几欲撞上石窟顶,楚天阔腰一收,翻了个跟头,稳稳站下,上下检视一番,浑身自水中而起湿漉漉的,但只觉体内劲力腾突,心念转动,催发元气冲散出来,一股热流由丹田往外激发,但见衣服上冒起阵阵青烟,却原来是体内的热流散发,将湿衣服中的水汽蒸发殆尽,一盏茶功夫就干了。

楚天阔作势收劲,气沉丹田,楚天阔没想到一枚‘火云果’和寒玉的糅合,带来了内劲这么大的长进,不禁喜出望外。楚天阔检查肩上的伤口,竟已经开始结疤了,这一睡可能睡了好几天了,想到着,楚天阔才察觉自己这么多天就仅吃一个‘火云果’,虽则功力倍增,但还是需要喂饱肚子才行。

于是楚天阔钻出石窟,却只见石窟外已经黑夜,透过谷顶的苍松,可以看见一轮明月,上边缺了一弯,马家滩遇袭那天是十五月圆之日,如今照月相看,应该已过了三四天了,脚下水潭中倒映着的月亮,却被鱼跃出水面时泛起的涟漪打碎。鱼,楚天阔想起陆惊麟木匾中提到的奇鱼,想着可以捕鱼充饥。

楚天阔纵步跳过栈道,来到水潭对面,到茅舍中捡了一根木条,用断剑削成尖齿状,下水潭抓鱼,潭水齐腰深,鱼群密集,却是不曾见过的鱼类,浑身白得透明,但鱼身内就透着红色,楚天阔深知五行相克的道理,在这种寒潭中生存的鱼,必定是带有火性,必须配以这寒潭水煮熟,方能克化,说不定也是增益功力的宝物。楚天阔没有猜错,这种鱼是寒潭中生存的“炎鲲鱼”,其肉质鲜美却性热无比,只有配以寒水煮之,方能相得益彰,补元益气。

楚天阔凭借他在漕帮练就的水性,嗖嗖嗖几下,就刺中了三条大鱼,上得岸来,入茅舍以金石相撞生火,杀鱼、洗濯、煮食,不久即闻得一阵肉香飘出,虽然山谷中没有调料,但断食多日,楚天阔也顾不上许多,在鱼肉还滚烫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一会儿工夫风卷残云般把鱼肉连鱼汤都吃完了,食物入腹之后,那种培元补气,气流丹田的感觉似曾相识,楚天阔知道这鱼肉也是自然的异物,学武之人的至宝。

饭足之余,楚天阔重新打开了铁盒,抓起轩辕古剑,这次他有了准备,凝神聚力,抓起古剑,却并没有像上次那么重,似乎也仅比一般兵器沉重一点而已,难道宝剑被掉包了?转念一想,楚天阔为自己的糊涂而发笑,当是服用火云果后,内劲增加,因此不觉得宝剑沉重,何况这绝壁山谷中,飞鸟难尽,何来外人掉包兵器。

当前:第4/21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