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水三千》第2/13页


齐厘公有两个女儿,生得都是妖娆妩媚,艳绝一方。这两位MM不但人长得标致,而且感情生活丰富多彩、曲折生动,是春秋时期知名度极高的绯闻美女。大女儿宣姜是卫宣公夫人。这位可怜的MM本来许配给宣公的儿子――公子急子为妇,谁知道宣公这老不羞听说儿媳长得漂亮,就把儿子发配到别国去公干,打个时间差将儿媳的使用权和所属权划归了自己名下。卫宣公,大概算得春秋时,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最为不堪的一只老流氓了。就说儿子急子,乃是他当初和父亲的侍姬夷姜私通所生,所以说他们的家庭关系极为混乱,宣公的老婆群中既有自己的继母也有自己的儿媳,急子的母亲既是自己的祖母又是自己的母亲,最惨的宣姜则是急子变继子,宣公变老公。《诗经•邶风》中有一首名叫《新台》,正是为宣姜所作的挽歌,诗中唱道: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大意是说: “设网捕大雁,大雁却不见。想求少年郎,蛤蟆跳上床。”
宣姜姑娘的命运虽然悲惨,一朵活生生的鲜花插在将要干枯的牛粪上,比起她妹妹文姜来说,却可称得上履历清白、夫贤子孝了。文姜的相貌,据说比起她姐姐来更要好看N倍,简直是%¥^&×#(请原谅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说到这里,我要插一句,这两天大家一直在讨论什么地方MM最漂亮的问题,现在嘛,不好说,但是在春秋时期,齐国绝对是个出产美女的大户,以至“齐姜”一词在古中国,就像“HE??EN”在古希腊一样,成为美女的代称。举例如下: 《诗经•陈风》中有一首赞美人安贫寡欲之作,叫做《衡门》。诗中唱道: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翻译成便于现代人理解的意思就是: “吃饭不必去顺风,老婆不用娶明星。”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文姜MM非常非常漂亮就是了。而文姜的异母哥哥,叫做诸儿的,据说长得也是%¥^&×#,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来二去,当当当当(以下省略一千二百八十字)。他们两人的不幸就在于生在了中国。我们知道,在古埃及,为了保证王室血统的纯洁,法老经常娶自己的亲生妹妹为后,有些法老甚至会娶自己的女儿。但是由于当时亚非大陆相去甚远,中国还不具备引进这种先进生产关系的条件,厘公毫不犹豫地把女儿嫁给了鲁桓公,完全不顾及自己儿子小心肝碎得哗啦啦的。
齐鲁二国如今俱属山东,在春秋时期可是一对老冤家。让我们追溯到源头看一看,周成王时期,周公的儿子伯禽在父亲死后受封鲁地,是为第一代鲁公。他到了自己国家后三年才回来向成王述职,成王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因为需要纠正当地风俗,规划礼制,服丧三年才可除丧,所以来得晚。而当初,受封在齐地的太公姜尚只用了五个月就回镐京汇报,正是因为太公因俗简礼,才使得人心归化,齐国迅速成长为超级大国。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比如在帝国时代里吧,一上手你的任务就是生产尽量多的农民,让他们造田、砍树、挖矿,尽快建立一支所向披靡的铁甲军。如果你非要不辞辛苦地说服那些农民穿上衣服,播种的时候不要不三不四地和旁边的张家妹子搭讪,甚至连看也不要看她,那么你一定会在进入城堡时代前就被赤身裸体的野蛮对手打个稀巴烂。姜太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虽然没有玩过帝国时代,却仍然明白这个深奥的道理。
于是他说: “完喽完喽,鲁国将来一定得向齐国俯首称臣喽。”(鲁国代表反驳: 虽然俺们被灭了,你们也没好到哪去,而且俺们的礼教产生了孔子,现在曲阜可是咱们山东省的旅游大户,你们有什么?齐国代表反驳: 俺们有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国际观察员秦国代表发言: 腻舍地布堆泥,胎共荡处栽恶们蛰力背发先,雕鱼台移制栽扇系习俺夫金。特约翻译波罗发言: 秦国代表说,齐国代表说得不对,太公当初在我们这里被发现,钓鱼台遗址在陕西西安附近。齐国代表: 当~~)
文姜嫁过去后有十二年一直相安无事,在桓公做鲁国大当家的第十八个年头,华盖终于灿烂地罩在了他的头顶,于是他发昏决定带妻子一起去齐国旅游探亲。曾有大臣谏止说,桓公你讲话理太偏,谁说那夫人要回返?(大臣从袖筒内掏出鲁国印袖珍普及版《周礼》一册。)根据《周礼》第六版第三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女子出嫁之后,一年可以回娘家一次,叫做归宁。而如今夫人父母俱亡,哪有以妹宁兄的道理!所以我说,人倒霉催的重要标志就是不能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鲁桓公毫不介意,带上文姜这颗大炸弹兴冲冲地往齐国而去。那时候诸儿早由太子升格为齐侯,就是齐襄公。他和文姜二人可谓是亲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就当当当当(以下再次省略一千二百八十字)。


《祸水三千》 一笑倾人国南山崔崔(2)

倒霉的鲁桓公,他只是个半傻,这比全傻和聪明人都要糟些。当华盖戴在头顶时他无从察觉,但是绿帽子他倒是很敏感地发觉到了,于是当即和文姜翻脸。文姜一看事情不对,马上哭哭啼啼去找哥哥。襄公心狠手辣,决定把这个碍事的武大郎彻底了断。(啧啧,为什么山东这疙瘩的桃色案件偏偏比别处的都更有名些?)对比两个类似案件可以发现,齐地人民一直朝着更加文明儒雅的方向迈进,比如襄公,采取的手段就比西门庆暴烈残忍得多,他先假意请桓公饮酒,宴罢找人抱桓公上车,并借机折断他的肋骨,可怜的桓公,生生被撅巴折了,死得惨不忍睹。可是大家是否记得在《神雕侠侣》里面,陆无双MM也是肋骨折断,经蒙古大夫杨过及时抢救接骨治疗,很快痊愈,并且除单相思外未曾留下任何其他后遗症。可惜历史不是金庸写就的,桓公也不是漂亮MM,没有人愿意为了偷看他而帮助他接骨疗伤。于是,他死在了齐国,而且地球人都知道是谁干的。
齐襄公无论走到哪里,脑门上都写着“凶手”二字,但作为一国之主,这对于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妨碍。要命的是,他作为国君的其他方面也非常糟糕。好,让我们看看当年阎王为襄公下的死亡判决书上的罪状: 第一,他派遣一支军队戍边,商定第二年瓜落时分即可回还。可是当瓜期到时,他却说,我当年讲的不是这种瓜,我讲的是傻瓜落地,你们有见到吗?没有吧!那就等啊!由此得罪了一班剽悍的士兵和两名毒辣的将军。第二,襄公有个表弟叫做公孙无知,是他叔叔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姜?也许他叫姜公孙无知吧),襄公的父亲厘公非常疼爱这个没爸爸的侄子,吃穿用度都按太子的标准配给,襄公当初恨得牙痒,碍于父亲的面子不便发作,只等老父蹬腿,马上剥夺无知的这项政治权利终身,又得罪小人一只。第三,我们都知道,襄公爱的是他老妹,宫中因此有一干怨妇饱尝相思之苦,其中有一名恰恰是两名毒辣将军之一的妹妹,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但是如果女子遇见小人,再加上一支暴怒的军队,那么结果将是一个惊天大阴谋。公孙无知收买了毒辣将军作杀手,要他们帮助自己除掉襄公,将军转而去收买自己的MM作线人,奖品是公孙无知一名――事成之后,她将可以成为无知夫人,也就是新的齐侯夫人。
废话少说,让我们尽快把襄公干掉,好进行下面更为精彩的故事。反正弑君的事情总不过如此,一伙亡命徒冲进宫中一通乱剁,如果剁掉的人中没有国君,叫做欲行谋反;如果碰巧国君也在被杀之列,那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弑君篡位了。让我们感谢这伙叛军,正是因为他们的精彩演出,使得一个不世出的英雄得以浮出水面,成就一段千古霸业。
千万别以为我说的是公孙无知,看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家伙有多么衰。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机会知道他到底有多么无知,因为公孙先生即位不久就在一次游园活动中被刺杀身亡,他组织的过渡内阁也因此寿终正寝。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他没有爱上自己的MM也会被杀掉呢?其实很简单,首先让我告诉你,他没有爱上自己的MM不见得是他不想,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MM可爱。然后,我来举个例子你就会明白了,比如说罗儿,是金庸客栈的老板娘,大家都非常喜爱她,发誓效忠于她,为建设有新龙门特色的自由主义客栈做贡献。但是有那么一天,一个叫狗蛋的家伙突然封掉罗儿的爱弟,堂而皇之做起了客栈的新主人,并且向你们发号施令,要求你们为他卖命,你们会怎么样呢?
对了,小强,我们要做的就是炸他的信箱,攻击他的爱屁,咒骂他的一切,直到他挥刀自宫,自行了断为止。那么,在这里,情况并没有任何分别,虽然襄公远没有我们的老板娘可爱,但是所有的臣子当初都宣誓效忠于他,臣子的父亲、祖父也曾经世世辈辈效忠于襄公的父亲和祖父,在齐人心中,只有这一支才有权利做他们的主人。
好吧,那让我们来看看这张皇位继承人名单中还剩下谁。据考察,风流成性的襄公大概没有子嗣,有据可查的只有一个女儿,后来嫁给武大郎鲁桓公的儿子庄公,再次把鲁国闹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这个我们一会儿再说。名单中现在只剩下两个人,都是襄公的弟弟。
第一,公子纠。第二,
请记住这个名字,我之所以处心积虑地给他一个如此惊心动魄的亮相就是希望你们对他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我看来,这是中国信史时代以来第一位豪气干云气度不凡的令主明君。他,就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中国古代的谥号体制非常有趣,在人死后用一个字概况他一生的成败得失,而这个字,就是他的谥号。“桓”,应该算得比较不错的一个,是“大”的意思,所谓“桓桓武王”就是形容周武王相貌威武。不过,你别问我为什么赔了夫人又丢命的那个鲁国人也可以谥为“桓”,我想,也许……大傻瓜、大王八,也算是“大”的一种吧!
我们的英雄有着非常崎岖的一生,他的开场和谢幕都异常糟糕,只是中间的那段实在太过精彩,使得人们忽略了两端的不堪。三国时期,有个小男孩说过,“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意就是说: 如果齐襄公玩完了,他的两个弟弟必须马上逃离齐国,否则会有杀身之祸。两位公子的智慧显然胜过黄口小儿,一嗅出危险的味道,马上开始了逃亡历程。这两个家伙并非单枪匹马,他们都组编了各自的训练队伍,纠的教练是管仲和召忽,目的地是鲁,小白的教练则是鲍叔牙,目的地是莒。听说无知身亡,国内再次出现政治真空,两人开始从不同的地方狂奔回国。这真是一场残酷的比赛,胜利者得到一个国家作为战利品,输掉的一方虽然也能得到亚军的称号,但奖品只能是献出自己的脑袋。一场豪赌,纠输不起,小白更输不起,鲁国是纠的娘家,万一赛跑失败,他还可以纠集军队,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小白如果输了,除了一声“小白,你死得好惨啊”,再不会得到更多的东西。
纠不是一名富有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他派出管仲去刺杀比赛对手,妄图以其他手段赢得比赛。管仲追上小白,偷放冷箭,但是参考“经典电影常识第三十一条: 好人中枪的部位一般是手臂或大腿”,小白没有死,管仲甚至连他的大腿和手臂也没有射中,仅仅射到了他的带钩。但就在此时,小白显示了他作为一名准霸主的超凡应变能力,他咬破舌头口吐鲜血仰倒在地假装已死,成功骗过了管仲(小白旁白: 唉,其实我当时眼睁睁看着那只箭射过来,吓得上下牙打架,咬破了舌头,疼晕过去,醒来他们就说我急智无双,有什么办法呢)。


《祸水三千》 一笑倾人国南山崔崔(3)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管仲以为小白已死,不会再施偷袭。其次,纠以为除掉了惟一的对手,自己毫无悬念地赢得了这场比赛,所以行进速度明显减慢。他的美梦还没有做醒,小白已经成为了齐人的国君。
呜呼哀哉,虽然正式比赛胜负已判,但是为了坐稳宝座,小白还需要与哥哥打一场加时赛。这并非另一场赛跑,纠终于祭出了最后的法宝: 战争。可惜,这场比赛他又输了,除了被淘汰出局别无他法。这是一次彻底的淘汰,因为拥有正宗的皇室血统,小白永远无法剥夺纠的参赛资格,无论何时,只要他认为合适,都可以发起新一轮挑战,这是小白所不能忍受的。于是他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我的哥哥纠在贵国盘旋已久,手足情深,我不忍杀他,就请您为我代劳吧”。多么高超的手法!同学们要用心记诵,仔细研读,适时应用,比如某一天,如果今何在欺负了四眼,四眼就可以捎信给今同学的爸爸说,“今叔叔,何在今天第七次借口忘带文具盒用光了我的新橡皮,我们同学感情很好,我不忍心把他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请您帮这个忙吧”。相信第二天,何在同学一看到四眼的橡皮就会浑身筛糠,冷汗直流。
纠虽然被杀,但是不要忘记,在纠家军里还有两名干将: 召忽和管仲。召忽不用说了,跟着纠同赴黄泉。然而管仲因为和小白的教练鲍叔牙私交甚好,得以保全性命。叔牙向桓公推荐射钩仇人管仲,遭到桓公拒绝,叔牙语重心长地说: “哎呀小白,我说你又死心眼子了,那管仲当初不是因为跟他们一伙才射你嘛。等他归顺了你,还不是你让他射谁他就射谁!”(这些话用古文说起来有种白话没有的气势,大意是: 彼时,仲但知有纠,不知小白,若能致之,当为君射天下,岂特一人之钩耳!)桓公这时又展示了他作为伟人卓尔不群的一面,听了叔牙的劝告,他就着一大杯凉水生生咽下这口恶气,任管仲为相,尊他为仲父。正是因为管仲这位天纵奇才,齐桓公才得以成就霸业,号令天下。
说起来,管仲这名同学的人品很成问题。当初他和叔牙合伙经商,经常性地多吃多占,叔牙说,“没事儿,因为他家穷”;他带兵打仗总是进攻时作殿后,撤退时作先锋,叔牙又说,“没事儿,因为他家里还有老母亲”。管仲知道后非常震惊,没有想到自己的贪婪和怯懦竟然有如此理直气壮的原因,于是将叔牙惊为天人。
这次经叔牙保荐,得居高位,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对先前的主子表示哀悼就忘我地投入了繁忙国务之中。而且在很多年后,管仲的私人生活极端腐化,有人指责他时他却满脸无奈地说: “我也是不得已啊,你们看主公的宫殿多么豪华,衣着多么堂皇,我们做臣子的无法劝阻,能做的只有比他更奢靡,这样别人就会来指责我,而不会去说主公了。”管仲扭过头去,对目瞪口呆的鲍叔牙说: “叔牙你知道吗,这真是件非常艰巨的工作,我用尽全力,也刚刚能和主公比肩,要超过他还得更加努力才是啊!”
你们也许不知道,管仲还是我国某项行业的祖师爷,是什么呢?小强,我早告诉你了,他的名字是管仲,而不是管种,你不能从这里推断出他和我国农业发展有任何关系。算了,还是我来说吧,那就是妓女业。大家不要瞎猜,管仲同学虽然品行并非无暇,志向也不那么高洁,但他还是有原则的,在这件事情上非常清白。他之所以成为妓女们供奉的对象,只是因为当年他将齐国的妓院由私营变为国有,向妓女们征收过夜税来充实国库资源,使得妓女们终于扬眉吐气地成为中国最早的公营企业员工和纳税人,(影视协会代表周星星发言: 对啊对啊,妓女也可以爱国嘛!)据考察我国的妓女国有化比起古希腊等地都还要早些。(小明,不许胡说!老师虽然告诉你那时候的妓院是政府开办,你也不可以管那里面的姐姐叫做公务员,明白了吗?)
虽然在齐国的仕途一帆风顺,但是管仲当初由鲁国归国可是费尽周折。鲍叔牙派大夫隰朋到鲁国接回管仲,临行前嘱咐他说如果鲁国不愿放人,就禀报鲁国国君,桓公对管仲恨之入骨,一定要亲手射回他的带钩再杀之才解气。隰朋到了鲁国,鲁大夫施伯果然告诉庄公,管仲只能杀,不能放,如果让他回齐,无异于放虎归山。隰朋忙奏报说: 杀不得啊,现在国际上口蹄疫、疯牛病横行,我们国家限制肉制品入境,尸体不好报关,只有活着才好带回去呢。庄公想了想,觉得这个理由无懈可击,只好放走了管仲。但是当他听说管仲被拜为齐相的消息时,登时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比老父更聪明,于是决定向齐国发动战争,为名誉而战。(这只猪头,自己的老爹被谋杀在异国他都忍了,别人从他这里请走一个爹却如此大动肝火,奇也怪哉!)(编者注: 鲁庄公的父亲为鲁桓公)
这时候,有一个老熟人要出场了,他就是在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客串一角的曹刿。这家伙祖上三代贫农,常年以白菜萝卜果腹,所以对能吃得起肉的人非常憎恨。当施伯代表鲁庄公来请他将兵打仗时,他恶狠狠酸溜溜地说,“肉食者鄙”,大意是说,你们都是大坏蛋!吃肉的时候没叫过我,打仗想起我来了!施伯回答说,“行且肉食矣”,就是说,跟我走吧,保你一日三餐,大鱼大肉。关于曹刿如何打败齐桓公的故事,不用我多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阅成语辞典,查找“一鼓作气”条目,总之这是一次通过赤裸裸的欺骗取得的胜利,但是因为后来有个姓孙的人说兵不厌诈,我们还是不批判他了吧。
齐国与鲁国的纠葛并没有就此结束,相反,这才仅仅是个开始。若干年后,齐国第一次会盟诸侯,鲁国没有参加,桓公感到非常没有面子,于是兴兵伐鲁,这一次,齐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战后通知鲁国到柯地来签署投降协议。庄公在朝堂上征集随行人员,将军曹沫踊跃报名,庄公恨恨地说: “行了伙计,你还嫌丢人不够啊,几次三番输给齐国我还没跟你算账,生怕人家不知道你长啥样是咋的?”曹沫并不以为耻,平静地说: “不,主公,主要是我想知道他长啥样。”(庄公口吐白沫昏厥过去~)庄公携带着他的败军之将们奔赴齐地会盟,就在大家有哭有笑,准备割地赔款时,曹沫突然冲上前去,手持匕首,抓住齐桓公的袖子说: 交地不杀!赶紧把俺输给你的地盘都还给俺,不然俺就~~~虽然管仲智谋过人,也没想到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为了桓公的安危,只好同意了这一要挟(曹沫退下后窃喜: 其实俺是要说如果你不还,俺就死给你看,反正主公嫌弃俺,俺也不想活了)。
像曹沫这样的流氓无产者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在少数,著名的就有毛遂、蔺相如等人,他们作案手法如出一辙,出没在朝堂之上,会盟之所,每每暴起杀人,以命相胁,迫使强国之君们放弃既得利益。这种手段,除了无赖没有更好的词来形容。堂堂七尺男儿,不在战场上杀敌建功,却要靠如此下三滥的手段占人便宜,即使是豁出自己命去也并不值得钦佩,何况他们根本知道自己压根没有性命之虞。首先,他们挟制的对象全部是一国之君,君侯们当然不会蠢到要用自己的性命换无赖的项上人头;其次,那个时候,偏偏人们很重信用,只要保证国君在白刃加身时许下誓愿,将来就不会有秋后算账的危险。他们只要保证自己扑上前去的力道、角度拿捏准确,可以一剑指住对方国君的咽喉即可。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策,是绝望的困兽犹斗,没有人能够通过这样的手段傲视天下,所以最后,所有的这些无赖原产地都无法逃脱被灭的命运,无赖们也只好靠在民间卖注水猪肉、收保护费过活了。


《祸水三千》 一笑倾人国南山崔崔(4)

齐鲁交恶到此为止告一段落,之后他们进入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还是从文姜说起。昨天课后有的同学问起在上集出现的著名美女文姜的情况,带着这些同学的问题,我们星闻快报栏目亲赴鲁国采访了文姜女士,这是本栏目特约记者波罗从采访一线向您发回的报道:
波罗: 各位观众你们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文女士本来一直侨居齐国,但是在襄公不幸被刺后,她孤苦无依,辗转回到鲁国,现在坐在我旁边的就是著名的文姜女士。文女士您好,能否跟我们的观众简要介绍一下您的近况?
文姜: 唉,女人一过四十,心绪不宁,四肢无力……
波罗: 这是我们的热心观众,一位小报记者特地托我们给您带来的静心口服液,对女性更年期反应疗效非常好。
文姜: 静心?心静不了了,我那挨千刀的老头子啊,你怎么丢下我一个人走了呢?
波罗: 文姜女士,请问您提到的是您丈夫鲁桓公还是兄长齐襄公?
鲁庄公: 对不起,我认为我母亲不适宜回答这样的问题。
波罗: 啊,抱歉,文姜女士,我们的热心观众对您兄长襄公的家庭情况非常关心,大家想知道襄公没有孩子是因为偶然,还是因为近亲繁殖没养活大?
文姜: ……谁说我兄长没有孩子?有啊,他有个女儿,(转向鲁庄公)儿啊,这位记者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十八年前我哥哥的女儿一出生,我就给你们定了亲,如今那姑娘也大了,你这就娶她过来做夫人吧?
庄公: 娘,人家都三十七岁了耶,您不觉得娶个十八岁的表妹不太合适吗?
文姜: 谁说的?儿啊,你怎么就不懂为娘的心呢?人家都说你是你舅舅襄公的假儿,其实假儿真儿我自己都不清楚,我和你舅舅被这万恶的封建礼教拆散,你如果娶了你妹妹,才是圆了我们两辈人的梦啊!
波罗: 观众朋友们,观众朋友们,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意外得知一项重大秘密……
庄公: 闭嘴~
波罗: 据文姜女士推测,庄公与其表妹可能是……
庄公: 闭嘴~
波罗: 同父异母亲兄妹,并且他们可能将在近期缔结良缘……啊,&^^%¥,杀人了……啊&^^%¥#×(信号中断~~)
好了,看完了我们的记者冒着生命危险为您采访到的第一手报道,相信你们一定对这段蜜月的来历有了初步了解。鲁庄公在即位的第二十四个年头迎娶表妹为妻,并立为夫人,是为哀姜。
好,下面就让我们来关注一下鲁庄公的家庭组成。他有三个弟弟: 第一位,一母同胞的季友,是位通常意义上的好人;第二位,异母同胞的庆父,是扫把星的形象代言人,宣传口号为: 庆父未死,鲁难未已;第三位,庆父的亲小弟兼跟屁虫: 叔牙。
庄公有三个见于史料的儿子。第一位,般,是骗婚所得的发妻之子。当初这位叫做孟任的姑娘并没有看上庄公,只是因为庄公歃血为盟,许诺将立她为夫人才勉强从了。没想到庄公的母亲文姜女士自打知道哥哥襄公生下一女后,无时无刻不想将这位小侄女娶进宫来,可怜的孟任姑娘苦盼二十年,评级定职仍然无望,终于呜呼哀哉,死后以妾礼安葬。
第二位,开,是夫人哀姜之娣所生。所谓娣,是一种会让现代男士们口水三尺长的婚姻制度,大意是说嫁女的一方要买一送N,将新妇的妹妹侍女等一股脑儿嫁过去给女婿做妾,所以说,下次再听到“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嫁妆,乘着那马车来”时,要明白这其实是首歌颂春秋战国时期物美价廉实惠多多的婚嫁制度的歌曲呀!但是千万不要流着哈喇子后悔自己晚生了几千年,我们古代MM的泼辣开放绝对超乎你的想像,比如哀姜,自己妹妹送给庄公的同时,毫不客气地霸占了庄公的弟弟庆父,与他一来二去勾搭在一起。
一转眼,十多年时光过去,庄公病入膏肓,到了交接接力棒的时刻。我国古代选择王位继承人时,只有两个依据: 立长和立嫡(当然,可能还会有立贤这第三种标准,但是由于比起前两种来,贤德实在是个太模糊的因素,所以只能作为附加条件考虑)。庄公由于对般的母亲满含愧疚,决意立般为太子,而哀姜,在庆父的支持下,一心要将开推上鲁国国君宝座。庄公只得在自己的弟弟中寻求支持。他先询问叔牙,没想到叔牙竟然推荐了第三位候选人: 庆父!
庄公大惊失色,急忙向季友请求支援,季友将这件事了结得十分利索: 当晚派人带了鸩酒去叔牙处,告诉他,“喝吧,杜丘,唐塔喝了,朝仓也喝了,那么请你也……”(编者注: 高仓健领衔主演的电影《追捕》中,矢村警长对杜丘说:“ 朝仓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你倒是跳啊!”)在带去毒酒的同时,使者也带去两种选择,喝掉毒药,自己死,如果不喝,全家一起死。叔牙没有更好的出路,在那个专制的时代,这位民主制度先驱只是因为提名时出现失误便丢掉性命。庄公自以为除去大患,很安心地去见他的绿帽子爸爸了。但是般并没有如他所愿地做稳皇帝宝座,鲁庄公跷脚不到两个月,他便被庆父买凶杀死。开继他之后成为鲁君,不到两年又被庆父买凶杀掉,终于激起了鲁国人民的愤怒,一路将庆父追杀出鲁国。季友理所当然地奉庄公的第三位儿子,小妾所生的申为君,就是鲁厘公。
这真是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最佳注解,申本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没有成为国君的可能,但是却不经意地拾到一个大漏子,可见,天上还是可以掉馅饼的啊。野心家庆父,虽然为厘公登基扫清障碍,自己却没落的什么好下场,他逃窜于诸侯国间,没人愿意或敢于收留他,走投无路之时,他只得厚着脸皮请大夫奚斯替自己去向季友说情。但是由于《史记》《春秋》等畅销书的大力宣传,鲁国人都知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道理,别问我他们从哪里看到了这些超前发售的书本,总之结果是奚斯的斡旋没有成功,他感觉非常左右为难,不好直接向庆父说明,于是就在庆父下榻的馆舍外哭天抢地,叫道: 庆父,你死得好惨啊!庆父在屋里听到凄厉的哭声,悚然一惊,想: “庆父已经死了,那我是谁呢?我是谁?我是谁……”当奚斯终于哭累了,走进馆舍时,庆父已经被这个问题折磨至死。千年之后,又有一位天才死于这种遭人陷害的“自我失落症”,他的名字叫做欧阳锋。
哀姜的结局大同小异,她和情夫庆父一起逃离鲁国。内乱平息后,桓公派人护送她回鲁,并让使者在途中逼令她自杀,死时年龄大概只有二十八岁左右。这个可怜的MM虽然毋庸置疑地被归于淫妇之列,但她实际上也是一名受害者,她的悲惨命运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祸水三千》 一笑倾人国南山崔崔(5)

齐鲁纠葛就先到这里,我们还是宏观地欣赏一下小白的霸业吧。其实,要做一名霸主非常简单,概括说来只有四个字: 尊周攘夷。
所谓尊周,不言自明,就是对日益没落的周王室给予足够的尊重。当时周虽然号称天下共主,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明白那是“‘天下’人‘共’同知道他早不是‘主’人了”的简称。但至少,这张虎皮扯起来仍可以做大旗,只有周王室颁发的方伯证书才具有法律效力和国际认可。你知道,那时候证书这东西还不能在人大天桥下面随便做一张来用。
而尊周的重要表现之一便是攘夷。还是直说了吧,“夷”,一般就是指楚国。楚王没招过谁,没惹过谁,但因为僭居王号,成了历代诸侯为了向周王室表衷心时必须打击的对象(幕间休息请欣赏楚文王、楚庄王、楚成王、楚灵王的男生四重唱“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齐桓公当然也不会例外,但是他打击楚国还因为一些私人恩怨。
话说桓公三位夫人之一的蔡姬乃是第二集中提到的哀侯献舞之女,现任蔡侯的妹妹。有一次她和桓公荡舟湖上,泼水嬉戏,闹着闹着桓公竟然发起急来,嫌蔡女没有分寸,一竿子把她发回老家去。在春秋时期,如果女子并非因为归宁而回到娘家,是件非常丢脸的事情,蔡侯也是个火暴脾气,心说: K,我们国家本来就小,家境也不宽裕,你还给我送来个吃白食的,想死啊!于是迅速把妹妹转手嫁到楚国,成为成王夫人。齐侯听到婚讯登时抓狂,由此与蔡侯结仇,正好借此机会打击楚蔡两国。

当前:第2/1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