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遇重生全集Zei8.com》第2/213页


不过她们只是这样想着,并没谁上前质问,毕竟再怎么质问,闻百翎就是坚持没说什么,她们还能逼供啊?不可能啊,既然不能逼供,又何必多此一举地质问,这也是先前闻百翎出来,除了闻六娘没谁上前询问的缘故,因为她们知道,她们娘俩既然私下说,李氏肯定叮嘱过闻百翎不要说的,问了也是白问,所以她们才没人上前询问的。
这会儿闻六娘倒是想质问,却被她姨娘拉了下衣角,也只得忍住了,没说什么了。
“我娘身体不舒服,大家都散了吧。”闻百翎道。
众人也不好继续歪缠,便跟闻百翎一道离开了。
众人没瞧出来闻百翎身上藏着个锦匣很正常,因为对她来说,这东西其实挺好藏的――她来这边时,也有一个小小的金手指,就是有个小空间,虽不大,人也不能进去,但藏些东西却是极好的,古代女子人身、财产全部不自由,东西放在家里太不保险了,这小空间,倒是帮了她一个大忙,所以闻百翎便将那小匣子放了进去。
里面不光这一个小匣子,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多是李氏私下给她的,没人看到,她就收了进来,没放进她房里匣子了;一般府上月钱、打的首饰、别人公开给的东西等,大家都是知道的,她要放进空间别人会奇怪东西去哪了,这些她就只能放在房里公开的匣子里了。
回去草草吃了点饭――实在是没什么心情好好吃,就听立夏道:“太太把姑娘留下来,都说了些什么?”
闻百翎另一个大丫环春分不由白了她一眼,道:“你打听这个做什么?没看姑娘心情不好?”
立夏道:“我这不就是看姑娘心情不好,所以想跟姑娘说说话么。”
“你总是有理。”春分给闻百翎沏了杯茶,又将果子装了上来。
闻百翎看了两人一眼,两人吐了吐舌,怕闻百翎烦她们吵闹,立夏便拉着春分出去了。
闻百翎呆坐片刻,想了会将来的事,知道不能继续坐下去,便出了门,带上丫环,去了上房。
每日晨昏定省,是不能少的,好在老太太年纪大了,不爱大清早地让人请安,便改在了饭后,倒让小辈们能多睡会觉了,至于几个太太,可没这么幸福了,她们得在老太太吃饭时,侍候吃饭,所以比闻百翎她们去的要早些,这时她们已侍候老太太用过餐,看姑娘们来了,便各家带着各家的孩子,按家分坐着。
康定侯府共分四房,长房便是如今的侯府当家人闻大老爷,他是降级袭封的,位列伯爵。
康定侯府之所以还是侯府,是因为老太太这个侯夫人还在,所以对外仍称侯府,实质只是伯府了。
闻大老爷妻钱氏,膝下有两男两女,男一嫡一庶,为闻大爷(嫡)、闻三爷(庶),其中闻大爷已娶,妻王氏,育有一子大哥儿;女一嫡一庶,为闻元娘(嫡)、闻五娘(庶),其中闻元娘已出嫁。
闻二老爷是庶出,妻孙氏,膝下也是两男两女,男一嫡一庶,为闻二爷(庶)、闻五爷(嫡),其中闻二爷已娶,妻郑氏,怀孕中;女一嫡一庶,为闻二娘(嫡)、闻三娘(庶),其中闻二娘已出嫁。
闻三老爷也是庶出,妻张氏,膝下同样是两子两女,男两嫡,为闻四爷、闻六爷,女两庶,闻七娘、闻九娘。
闻百翎的父亲闻四老爷也是嫡出,妻李氏,孩子不用说了,庶子一个,闻七爷;嫡女一个,闻四娘(闻百翎),庶女两个,闻六娘、闻八娘。
闻四老爷作为上一辈最小的,比闻大老爷足要小十来岁,眼下不过而立。
而闻大老爷已有四十出头了,老太太更是有六十来岁了。
闻家算是人丁旺盛的家族了,乌泱泱的一个大家族,这许多人,再加上有时会有亲戚家的姑娘过来,姑娘们真是不少,姑娘们一多,老太太就没那么多精力照应到所有人。
一般多是照应她直系血缘后代,对二房三房的姑娘,就是个面子情。
这时见闻百翎面容憔悴却强打精神地过了来,便不由露出了心疼的模样,招了招手,让她过去,拉住了她的手,拭泪道:“好孩子,照应你娘,可苦了你了。”
闻百翎不由红了眼眶,道:“是孙女的份内之事,不苦,祖母不要伤心。”
钱氏等太太、闻三娘等姑娘、王氏等孙媳妇,纷纷红了眼眶,劝老太太不要太难过。
“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可怜你娘偏是个福薄的……”老太太又拭了拭泪,不敢多说,怕大家都哭起来不像个样子,只拉着闻百翎的手,在一边坐下了。
闻百翎温顺地坐下了,并没再多言。
其实她知道,别看老太太这会儿一幅伤心的模样,事实上老太太并不喜欢她娘,这也是了,谁会喜欢一个病了好几年,仍然没生出男丁的媳妇呢。
所以她知道,老太太看她娘治不好了,其实一直盼着她早点死,这样闻四老爷还年轻,挑继室也能挑个好一点的,毕竟年纪太大,就挑不到太好的继室了,所以她给她娘调理身体,让她娘撑了这么多年,老太太早厌恶死她娘了,哪还会有半点喜欢,这会儿流泪,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第三章 嫁妆之争

面对一个盼着自己亲娘快点死的人,闻百翎自然不想多说什么,好在别人知道她这会儿心情哀伤,只陪着老太太掉泪,没说什么话也很正常。
看老太太安慰过了闻百翎,一边的三太太张氏便向老太太告罪道:“七娘昨天受了风寒,没能过来。”
二房三房是庶出,过往闻老侯爷还活着时,有闻老侯爷照拂,他们在府中的待遇倒还不错,甚至可以说有一席之地,不过如今闻老侯爷已过世,他们算是完全依附侯府生存,听上面的动静,闻老夫人、闻大夫人等嫡支的人看闻老侯爷的丧期已过,已有让他们分出去的苗头,这种状况自然让他们夹起尾巴做人,不敢在府里指手划脚了。
对二房三房来说,他们自然是盼着闻老夫人先死,闻老侯爷后死,那样他们不但能在府里呆的时间更长,在闻老夫人死后,他们少了一层压制,在府里还能更如鱼得水。
可惜天不遂人愿,闻老侯爷死了,闻老夫人还活蹦乱跳的很呢,这下如鱼得水是不行了,如临大敌谈不上,但在府里,日子也不如以前好过了。
从私心里来说,闻三夫人倒是盼望着分家,虽然他们分的东西不多,但那样新家她就能当家作主了,不像在侯府,谁都比她高一等,日子过的委实没有滋味。
但从家庭来说,她又不想分家了,毕竟跟侯府住在一起,出去身份高些――在府里好歹还能报侯爷孙子或侯爷孙女的名号不是?孩子们将来婚嫁也能寻到更好些的,出去了可就什么都不是了,一个什么地位都没有、只是小有家资人家的子女,哪能寻到达官贵人家的子女婚嫁,想到这一点,她又觉得呆在府里较好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能以她的想法为转移的,分还是不分,那是闻老夫人和嫡支才能决定的事,他们只能等他们的通知,半点不能作主的。
虽然搞不好分分钟就会打发出去,但只要在府中一日,他们就要谨小慎微一日,毕竟,跟嫡支搞僵关系没什么好处。
闻七娘是庶出的庶出,闻老夫人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听了三太太的话也不介意,只随意问了下,道:“可请大夫看过了?”
面上情总还是要的。
三太太忙道:“已请过了,大夫说歇上几天就好。”
闻老夫人点点头,道:“嗯,让七娘好好歇几天,这几天不用过来请安。”
一时众人请安完毕,便行礼告退,闻百翎便又去了她娘那儿,一直呆到午饭时止,她本想跟李氏一起用饭的,但李氏死活不让,说她精神不好,需要休息一会儿,免得下午的事没精力主持,让她先回去,等她召唤。
闻百翎看李氏死活不同意,再看多说几句累的李氏精神越发不好,不敢再违她的意思,只得回了来。
在焦急等待中,半下午的时候,李氏身边的心腹李婆子过来找闻百翎,道:“姑娘,太太叫你过去。”
立夏和春分看李婆子神色惨淡,知道李氏可能不太好了,毕竟李婆子是李氏的心腹,李氏什么情况她一般清楚的很,会让李婆子露出这种神色,肯定是李氏情况不太好,两人一想到这个,不由担忧地互相看了眼,想着四房以后不知道会怎样,能不担心吗?
闻百翎听了李婆子的话,便带着立夏和春分,跟在李婆子身后过了去。
一进李氏的正房,闻百翎便看到房里挤满了人,包括闻老夫人、闻四老爷、几个姨娘及庶子女们,还有李氏娘家的人,她的舅舅李大老爷等人,闻百翎一看这情况就知道李氏说把嫁妆给她的事不是假的,真是准备这样弄了,而这也说明李氏真是油尽灯枯了,她跟李氏多年母女,很有感情的,心下不由不舍,这一想不由红了眼眶,在给闻老夫人、李大老爷等人见过礼后,便上前含泪喊了声:“娘。”
李氏这会儿精神倒还好――不过闻百翎觉得这可能是回光返照――看她来了,道:“好孩子,你坐到娘身边来。”
“是。”
闻百翎依言在李氏身边坐了下来。
李氏这时便向闻老夫人和哥哥李大老爷道:“娘,哥,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
闻老夫人听了便点了点头,道:“可以。”
李大老爷代表李家自然也没意见,道:“贵府行事,我们放心的很,不过是按礼过来,妹妹开始便是。”
看众人没意见,一边的李婆子便拿起一个折子,道:“上田两百亩,中田两百亩,铺子一个,金银首饰若干,金元宝两对,银元宝六对,衣物布匹……摆设家具……日用品……”
李婆子在上面念着,下面吴姨娘的女儿闻八娘太小还不太懂也就罢了,宋姨娘的女儿闻六娘只比闻百翎小几个月,已是相当明事了,当下听了就不免露出羡慕嫉妒交加的表情,暗道,闻百翎真幸福,有这么多东西,她姨娘还说闻百翎没娘以后可怜,她要有这么多东西,没娘也不会觉得可怜的,闻百翎那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可惜李氏不是自己的生母,这么多好东西一样都不会是自己的,让人能不嫉妒吗?
她却不想想,一个小孩子,拿着这么多嫁妆,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到最后,那些嫁妆能保得住吗?保不住,娘还没了,可不是比她还可怜?
“……各项折合,八千两。”
闻六娘羡慕闻百翎有这么多好东西,一边李大老爷却皱眉道:“你的嫁妆怎么就只剩这么点了?”
要知道当初出嫁时,闻家给的聘礼李家没扣下,而是全给了李氏,加上李家给的嫁妆,加在一起明明有万多两的,这些年李氏把嫁妆照顾的不但没增加,反而减少了?
李大老爷倒不是怀疑闻家将李氏的嫁妆吞了,只是觉得奇怪罢了,其实不光李大老爷皱眉,便是闻老夫人、闻四老爷都有些不太相信。
迎上众人质疑的目光,李氏苦笑着道:“这几年身子不好,不大照应,所以亏了些。”
李大老爷想想她的情况,不由长叹了口气,想着也是了。
闻老夫人和闻四老爷也点了点头,觉得这样说也有道理。
其实哪是亏了,而是李氏怕闻百翎的继母弄走她给闻百翎的嫁妆,便将些东西折卖了,要不然她又不是管家太太,哪能那么快赚到两万两银子,这样,就算明面上的嫁妆没保住,女儿手上有她偷偷藏下来的两万两银子,以后不拘嫁个什么样人家,好歹衣食总不愁的。
也难为她一片慈母心,呕心沥血。

当前:第2/21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