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之晴雯升级路》第2/87页


匆匆回去的傅景可不知道自己这次的耍帅让自己在未来的雍正帝面前留了名号。给了看东角门的小厮一包点心,得了声“多谢傅哥”,上赶着到了二门。正好看见鸳鸯从门里经过,扬声喊道:“鸳鸯姐姐,且等一等。”鸳鸯转头望过去看到时傅景,微笑着说道:“是傅哥儿,有事吗?”傅景乐呵呵的把手上的点心递给鸳鸯,“劳烦姐姐给我家妹子,那包玫瑰酥是给姐姐的谢礼。”鸳鸯细细打量了傅景,心里百转千回,面上还是说道:“哪里,倒是劳你想着。你且回吧,保准完好无损的交到晴雯手上。”傅景再次道谢后,转身回了院舍。
走在繁花似锦的后花园,看着手上的点心,心里叹气。“晴雯真是好命,有个这样疼她的哥哥。再有三年就可以家去了,总是比我强。但是”,算计的眼光幽幽的看着水中的莲花,“哼,只是两个没家的小孩子罢了,等出了荣国府,看他们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逍遥!”甩着帕子去贾母处不提。
远远一个穿紫衣的小丫鬟迎上来,接过鸳鸯手里的点心,讨好的说:“鸳鸯姐姐回来了,老太太刚正找您呢。还是鸳鸯姐姐的老太太的心,一刻都离不开呢。”鸳鸯被奉承的晕乎乎的,摆摆手说:“哪里的话。都是伺候人的,不过是尽自己的心罢了。”小丫鬟晃晃手里的点心,“鸳鸯姐姐,这是哪来的点心啊?还是宋吉点心铺的呢,很是难得。”鸳鸯心口一滞,一股无名火冲上脑壳,“不过是些便宜点心罢了,哪有什么稀奇!要是喜欢,你尽管拿去就是,我是不在乎这些的。”小丫鬟喜滋滋的说道:“那可是沾了姐姐的口福了,姐姐这样的人物自是要那些难的的点心才能配得上。”鸳鸯不在意的摆摆手,“你这丫头倒是伶俐,叫什么名字?以后有好事我好交代你,也算不枉费你今儿说这么多的话。”自已丫鬟惊喜异常,马上拿了个绣黄鹂鸟的荷包悄悄塞到鸳鸯手里,“谢谢鸳鸯姐姐提携,婢子叫鹦哥,是老太太跟前的三等丫鬟。”在袖笼里捏捏荷包的份量,不由高看鹦哥一眼。是个有心的,这怕是银票,数目还不少,以后照顾这些就是了。“知道了,你且去伺候着。过些天林姑爷家的林姑娘就要来这里暂住,这一段时间可要好好表现,到时候也好给老太太留个印象。”鹦哥再次谢了才看着鸳鸯扭着细腰离去。
晴雯此时正手腕拴着小沙袋,屏气凝神的写字儿呢。来到这个时代,没什么娱乐生活,除了最爱的刺绣,习字和画画更是调节生活的必要手段。原先看小说的时候说是挂着小沙袋习字效果显着,所以对书法一窍不通的晴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坚持了这几年,倒是习了一笔漂亮的簪花小楷,现在正在学习董其昌的字。清穿迷都知道康熙最喜欢董其昌的字,雍正帝更是写的一笔好董字,所以清穿女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哦。
今日轮休,晴雯穿着嫩黄色锦华锻做成的镶兔毛边的碎花襦裙,脚上蹬着自做的银狐样毛拖鞋,屋里熏着清新的暖香,外面凛凛秋风和这里的温暖闲适形成鲜明的对比。穿着淡青色绵绸夹袄,同色绣兰花的绸裤,腰间系着一条紫色带印花的腰带,轻巧的走进晴雯身边。“哟,看看我们的大小姐,这是又练哪出呢?我瞧着这字和以前倒是大不相同了。”
写完最后一笔,洗净墨汁,将毛笔轻放在笔架上,才从斜襟里拿了淡黄色的帕子擦手,打趣道:“我这没出什么幺蛾子,但是你那倒是要恭喜一番了。听说你和蕊珠一起派去伺候宝二爷了?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到的好事,到让你这个老实人得到了。”
“就数你嘴快,我是说不过你。不管去哪里都是伺候人的,哪像你再过几年家去了,可就翻身做主人了。”晴雯从桌角的雕花小橱里端出来两样果子,递给麝月。“哪有那么多怨气,都是个人的缘法罢了。既然你这样说了且容我多说一句,宝二爷是荣国府的凤凰蛋,多少人想着巴结都见不到面。现在你伺候在这样的人物身边,按说时刻提着一万分的小心都是应该的。你是家生子,要是伺候的好了,二太太看在你兢兢业业的份上,给你配个好人家最好。万不可让眼前的富贵迷了眼,作出什么让二太太不容你的事儿来,被发卖都是轻的。你要知道,这个家里,看着是老太太最大,可你想想,再过十年,老太太还会如现在这样吗?”
晴雯捻起一颗蜜渍话梅塞到麝月嘴里,默默拿起本山川游记看着。麝月呆呆的含着话梅,好一会子才猛然醒悟,想问一问晴雯,却不知从何问起。看着晴雯俏丽的脸蛋,举手投足之间地大气雍容,说是贵族女子也是有人信的。伸手拍拍晴雯的小手,“今日多谢你提醒,我是个愚钝的,不晓得什么锦绣前程,只安安稳稳过好日子,以后也能安稳就行。我且回去想想,过些日子在和你说话。”拿帕子擦擦手,起身走到门口时,猛然想起件事,“今儿你哥哥不是出去吗?怎没见给你送进来什么稀罕东西?倒是鸳鸯今儿赏了一个叫鹦哥的丫头两大包点心,还是外面宋吉点心铺的呢。”
晴雯头也没抬,只在书后轻轻嗯了一声。麝月自是满腹心思的离去不提。

  ☆、第3章 林黛玉来了

眼看是吃晚饭的时间了,晴雯收拾好给傅景的冬衣,出门招了个看着顺眼的小丫头过来,“你可认得我是谁?”小丫鬟喜滋滋的点头,“自是认得,晴雯姐姐的绣工我最是羡慕了。”“那就好,这十个大钱你拿着,算是我给的跑腿费。你去东角门下人房找我哥,只说是找傅哥儿就行。把这个包袱亲手交到我哥手上,千万别弄丢了。要是办得好,以后有什么好事我还想着你。”小丫鬟欢快的点点头,接过包袱去了。
晚饭晴雯是在房里吃的,一小碗红烧茄子、一小碟蒜蓉生菜,一碗白米饭,吃的饱饱的。正想着在小院里转转,送东西的小丫鬟回来了,“晴雯姐姐,这是您哥哥给您稍的书信,好让我带句话,问姐姐觉得今儿的点心合不合胃口。要是吃的好,改天再让人送进来些。而且大爷还赏了我十文钱呢。”晴雯看着小丫头兴高采烈的模样,觉得甚是可爱。捏捏小丫头没几两肉的脸蛋,“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在这府中干活?”“我叫赵小花,今年七岁。家里弟妹多,爹娘养不起,正好府里招人,就把我送进来几年,也好减轻些负担。”
晴雯摸摸小花小小的鼻头,“恩,没想到还是个有孝心的。进来多久了?现在在哪里伺候?”“才来一个月,在刘嬷嬷手下伺候,是个洒扫丫鬟,一个月半吊钱呢。”晴雯微微思量,“既然好你就好好伺候,这府里没什么花费,一年下来能攒不少钱呢。到时候家去了,也能改善些生活。你刚不说喜欢绣活吗,以后有时间了尽管来找我,我定尽心教你。”笑话喜出望外的谢道:“那就太好了,谢谢姐姐。今天就能教我吗?我五天休一天,今儿正好有空呢。”
看着小花眼巴巴的眼神儿,微笑着点点头,“进来吧。正好我也无事,正好教教你。”两个小姑娘开心的凑在一起商量着绣什么花样。鸳鸯回来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撇去内心的尴尬,温和的说:“这是当师傅呢?可算是有个小徒弟了。”晴雯抬头冲着鸳鸯笑笑,“回来了,快歇歇吧,我还有几针就教完了。”鸳鸯依言坐在一旁吃着果子,眼神明灭着不知想什么。“恩,好了,今儿就教到这,你回去好好想想,没事就练练,有空闲了只管来。你是我教的第一个徒弟,只要你尽心,我定把你教出来。”小花宝贝似的揣着绣着半朵花的棉布走了。晴雯这才有时间和鸳鸯说话:“还有一个月就入冬了,你怎么还穿这么少?”鸳鸯冲着晴雯笑道:“没事,我害热,这样穿正好。今儿遇见你哥,托我给你带点心。可巧遇见个丫头讨喜,喜欢你哥捎给你的点心。我一时高兴就送给她了,现在很是后悔。我知道是我做错了,现在给你赔罪,要打要骂随你,只要你不怨我就好。“
晴雯本以为鸳鸯会直接忽略不提,没想到真真是个伶俐人,怪不得原着中贾母会把自己的私房交到她的手中。“姐姐这就是见外了,不是什么稀罕东西,给了就给了,片你又巴巴的告诉我,可见你是个周全的。要是我因为这样的小事就和你置气,岂不是要别人说我小气?你安心便是。“
鸳鸯面上愧疚的和晴雯致歉,躺在床上的时候却是思绪万千。“晴雯果然是个有心思的,也亏了她还有几年就出去了,不然要是进了宝玉的房里,成了姨奶奶可就不好了。”晴雯倒是没有想到自己没有去贾宝玉身边是因为自己是雇来的,老太太担心宝玉习惯了自己做的活计,以后自己走了就不好了。原着中晴雯之所以留在贾宝玉身边,想来应该是晴雯和自己的堂哥来往不多,没什么依靠,老太太就是看准了晴雯不愿意离开荣国府,再加上老太太的许诺,自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的晴雯不仅有个哥哥可以依靠,平常也没什么追求,老太太抓不住晴雯的软肋,自然不肯让不放心的人伺候宝玉。
这阵子荣国府上下都知道了林黛玉要来暂住的消息,更有贾琏要娶王熙凤的事情。阖府上下忙的团团转,晴雯也随着众人做些针线上的活计,不过是些荷包、枕套、床单之类的,看着量大,其实很是好做。但是不会偷懒的丫头不是好丫头,晴雯也不是管事的,只管做好分给自己的那份,看似忙碌其实很是轻松。偶尔看到邢夫人的时候,也只能感慨这个女人真是可怜。没有个自己的孩子,又一心想要管家大权。结果什么也没捞着,现在又有个厉害儿媳妇要进门,到时候可是有罪受了。因着赵小花和晴雯学针线的事情,加上府里洒扫丫鬟很多,不少这一个。所以刘嬷嬷干脆把赵小花送到晴雯这,帮着做些简单活计,到时候提前完成任务,也能多的些赏钱。
没人的时候,晴雯就和小花说些前世的笑话和动漫,小花简直是乐不思蜀。这日阳光很是明媚,还有几日就过年了,婚事需要的绣品全都做完了。老太太很是高兴,每人多得了二两银子的赏钱,多是印着富贵、平安的银裸子。小花的爹娘就住在京郊的五柳村趁着年节进城买些年货,再看看自家的小闺女儿。一早儿,小花就收拾好攒的银钱和赏的用不完的布料,兴高采烈的去了东角门见家人去了。晴雯还给了小花一匹藏青色的棉布,针织细密,冬日做冬衣最好不过。
当小花带着个大包袱出现在东角门外时,惊呆了等着看闺女儿的赵大福两口子,和跟来的两个弟弟,大全、二全。二全今年才三岁,正是淘气可爱的时候,见到好久不见的姐姐,蹦跶着挣脱娘亲的手,倒腾着小短腿跑到小花面前,黏糊糊地说:“姐姐,你去哪里了?怎么这么久不回家?我都想你了。”小花见到久违的家人,自是开心。揉揉泛红的眼角,将手里的包袱递给爹爹收着。“爹娘这是府里主子们赏的,我用不着,你们拿回去贴补家用。还有这个荷包,是我这一段攒的银子,我在府里没有什么花费,你们拿去给弟弟妹妹们买些吃食,养养身子。”
小花的娘钱氏,眼里泛着泪花紧紧拽着小花的小手,只觉得闺女似乎长了些肉,带着哭腔说:“小花,娘的小花,可算是见着你了。在这里过得好不好?可有人欺负你?”小花没想到自家一向彪悍的娘亲竟是落了泪,心里的一丝委屈倒是没了。拍拍自家娘粗糙皴裂的手,温热的厚实感总是让人觉得安心。“娘,没什么,我过的挺好,还和晴雯姐姐学了绣花,我现在都能绣荷花了。以后回家了,就是刺绣的手艺也够养家了。”
赵大福倒是没想到自家闺女还能有着出息,“人家既然教了你,你就用心学,更要好好敬着人家。家里你不用操心。孩儿他娘,把银子给小花,留些银子邦身总是好的。”钱氏马上把荷包塞到小花手里,小花笑呵呵的说:“爹娘,你们就拿着吧,我还留了些大钱,这些放在身边也不安全。”说着冲着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大弟招招手,大全两眼放光的跑到姐姐身边,和弟弟一人一边牵着姐姐的手,兴奋的满脸通红。
小花握紧大弟的手,严肃的对爹娘说:“我想着送大弟去上学堂,不求他能考取功名,就是识些字也是好的,以后出去做工也不怕被人卖了。而且,我听晴雯姐姐说,朝廷奖励考上秀才的人家可以免二十亩地的税。爹,你想想,要是不用交税的话,咱家可是不用担心饿肚子了,还能有些剩余。我在攒些银子,自是可是供大弟学出个名堂出来。爹娘,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一番话惊呆了赵大福和钱氏,回过神来又觉得真真是大户人家,自家这个疯丫头,才进去几天啊,就有这般见识。赵大福激动的说:“对对,小花说得对。就让大全去学堂,就是考不上秀才,识些字做个管事也比种地强。花啊,照顾好自个,爹娘就是累死也供你大弟读书,不仅是大全,过几年二全也去,咱家也出个读书人。”
钱氏看着自家老头子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是得意。看看,这就是自己生的亲闺女,村里哪家的闺女有这样的见识。小花抱起二全,又拍拍大全的小脑瓜,“大弟,你要好好上学,姐姐以后的依靠可就是你了。要是不好好上学,姐姐的巴掌可不留情。”说着扬扬小手掌,吓得大全缩了缩脖子,忙不迭的点头。一家子说着话,门里又出来个小丫鬟,手里提着两包点心,看到在墙角的一家人,赶忙喊道:“小花,晴雯姐姐让我给你送些东西。”
说话间到了面前,大方的给赵大福和钱氏见了礼,才把手里的点心塞到钱氏手里。“大娘,这是晴雯姐姐给你家的几个小孩子的。晴雯姐姐说才知道小花家的弟弟也来了,没什么东西可送的,就把新得的点心打发我送来,还说要是赵大叔不嫌弃,只管收了。这段时间劳烦小花陪着说话,怎么样也要有所表示。”
赵大福和钱氏赶紧的谢了。小丫头走后,小花才想起来包袱里的那匹棉布。“娘,包袱里有一匹藏青色的棉布,也是晴雯姐姐给的,让你们做冬衣的。你们千万不要舍不得,给弟弟妹妹做件新衣,爹娘也做一套咱家也过个崭新的新年。再说大弟以后上学堂可得穿的干干净净,不求最好,但是没有补丁是必须的。”
钱氏点头说:“知道了,以后咱们家会越过越好。我听着你一直说晴雯姑娘,可见是真心对你的,以后有什么事能帮忙的一定要尽力。”赵大福也说:“我看着晴雯姑娘是个有见识的,以后遇到什么难事,你多问问人家,对你应是有益的。”小花一一应下,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家人,转身进门的时候还听到小弟的哭声。红着眼眶跑进门哭了一场,心里舒畅些,便把家里送来的甜枣带到了晴雯房里。坳不过小花的请求,晴雯自是收下不提。
过了纷纷扬扬的春节,王熙凤就伴着滴滴答答的唢呐声进了贾家的大门。晴雯只在发喜钱的时候到了场,得了两对金裸子,乐呵呵的回房里呆着。因为晴雯比较宅,无事从不在外走动,贾宝玉倒是没见几次。晴雯可不想被贾宝玉看上要去伺候他,这么个猥琐的人,就是长的在好看,也是很恶心的。人家请问可是个身心都有洁癖症的,贾宝玉这样的完全看不上眼。
只说王熙凤嫁进贾家没两个月,王夫人就向老太太说让王熙凤帮着管家,老太太被王熙凤哄的眉开眼笑的,自是满口答应。邢夫人也只是摆着脸,揉碎了帕子不提。只是这琏二奶奶现管着下人们的月钱发放,要是动库房的话,还要禀明王夫人才行。但是就这月钱也是大有文章的,罚哪个人的月钱、罚多久都是有弹性的。琏二奶奶上任这两个月可是狠狠□□了一下府里的下人们,捞了个凤辣子的称号,面善心冷的说辞也在下人们间传开。
六月里百花齐放的日子,林黛玉来了京城。晴雯一早就被通知穿戴整齐去老太太房里伺候着。大约早上九点钟的样子,听到外面一声“林姑娘到了”,贾母急匆匆的起身,鸳鸯和珍珠左右扶着出了垂花门。晴雯站在游廊下,微微踮起脚尖,透过众人,看到了传说中的林妹妹。
好吧,晴雯保证,林黛玉是自己见到的最漂亮的女孩子。虽然才六岁,但是莫名的叫人觉得身姿婀娜,眉眼风流。晴雯低着头跟在众人身后进了门,找了个不显眼的角落呆着,正好可以看到林黛玉。老太太抱着林黛玉说人参养荣丸的时候,一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王熙凤今儿打扮得很是招眼,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米分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老太太指着王熙凤笑呵呵的说:“这是琏儿媳妇,最是泼辣,你只管叫她凤辣子就是。”晴雯见林黛玉眼中闪着疑惑,面带尴尬的看着王熙凤,想来是不知如何称呼。王熙凤倒是热情的拉住黛玉的手,“妹妹只管叫我嫂子就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瞧瞧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自是一一答应。
晴雯在角落看电视剧似的看着一帮子漂亮姑娘演戏,可是比87版的电视剧还好看。这段经典的对话,晴雯之前也想过王熙凤除了随机应变甚是灵巧外,说的话、办的事可是一一都在向黛玉炫耀着自己在这个家中的地位。林黛玉要真是个六岁的孩子,就是再早慧,心里也得对她敬重三分。王家的女儿,真真是嚣张啊。可怜林黛玉,面对这样的亲戚,要是不口齿伶俐些早就被欺负的不成样子了。
一眼瞧见王夫人冲着王熙凤使了个眼色,晴雯再次乐颠颠的看着大戏。只见王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又见王夫人问她:“月钱放完了没有?”熙凤道:“放完了。刚才带了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日也没见昨儿太太说的那个。想必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啊。等晚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熙凤道:“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瞧瞧,这就是贾母对林黛玉的疼爱,要是真疼,哪需要这对姑侄在这里演戏。早早吩咐下人开了库房准备好一切就是了,哪个大家子会当着亲戚刚来的面就谈月钱的!可见是隐晦的向黛玉说府上艰难,让她心理上更加有负担,以后就是知道挪用了她们林家的钱,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不知冰雪聪明的林黛玉是不是明白?之前看小说的时候是真真为林黛玉委屈,又无可奈何啊。
真正到了这个时代,就知道无依无靠的小孩子是不可能撑的起一个家的。林如海的早死,黛玉就是知道自家的钱都被挪用光了,又能如何?即使手里有钱,一个弱女子也没处花去,只能靠着贾母,活活浪费了青春。晴雯自己就是个例子,家中无人的无奈啊。只是,哪怕有一个成年的忠仆,自己和哥哥也不会选择进贾府为奴。可见,整部红楼梦中最傻的人就是林如海,天真的把女儿交给贾家,连个忠心的下人都没有留给黛玉。林黛玉无人可用,就是其悲剧的开始啊。

  ☆、第4章 康熙馋肉记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黛玉去见两个舅舅去。邢氏忙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儿过去,到底便宜些。”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那邢夫人答应了,遂带着黛玉和王夫人作辞离去。众人见正主儿已经走了,贾母也有些累了,俱都告辞离去。
晴雯一路回了屋里,倒没遇见什么人。斜靠在铺着竹编凉席的小榻上,手里拿着本书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习惯睡个午觉的晴雯,今儿却不能睡。老太太晚上还要晚宴呢,到时候一准叫所有有点颜色的丫头摆设似的站在屋里,彰显着排场。果不其然,天刚擦黑,就有小丫头来叫人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许多人在此伺候,挨着一排二等丫鬟站着。一会儿工夫,众人见王夫人来,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杯,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你是客,原该这么坐。”黛玉方告了坐,就坐了。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坐方上来,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纨、凤姐立于案边布让;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饭毕,各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晴雯见林黛玉悄悄看了眼众人饮茶的动作,略有迟疑后也也漱了口,又盥手毕。然后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不由心里叹息,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谨慎呢。你要是当面给贾母说了,贾母自会体谅你,偏偏小小年纪就这样多心,难怪早死呢。又听贾母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说话儿。”王夫人遂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儿,方引李、凤二人去了。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报道:“宝玉来了。”及至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米分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看着这样一身大红的贾宝玉,晴雯偷偷吐槽:“看看贾敏心疼的侄子,黛玉还在守孝呢,就穿成大红包了。”
只见贾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即转身去了。一回再来时,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傅米分,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贾母见他进来,笑道:“外客没见就脱了衣裳了,还不去见你妹妹呢。”宝玉早已看见了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见礼。归了坐细看。看着在烛光下异常美丽的黛玉,晴雯想起原着中对黛玉的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贾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贾宝玉笑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贾母笑道:“好,好!这么更相和睦了。”这段对话是林黛玉悲剧的开始,但是我们的主角大人却不能帮她。晴雯偷偷看看黛玉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贾母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也不知原着上的王嬷嬷和雪雁在哪里。这种有损女子闺誉的事情,不就是奶嬷嬷应该挺身而出的时候吗?一点都不明白林大人把这两个人派来照顾黛玉是个什么意思?
又见贾宝玉那个色丕走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因又问黛玉:“可有玉没有?”黛玉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
这句话一出,晴雯马上睁大眼睛幸灾乐祸的看着贾宝玉,看看这娃砸玉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还这样风流潇洒。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玉来着。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可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的孝心;二则你姑妈的阴灵儿也可权作见了你妹妹了。因此他说没有,也是不便自己夸张的意思啊。你还不好生带上,仔细你娘知道!”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了一想,也就不生别论。
看了一场难得的好戏的晴雯,听到外面敲梆子的声音,都九点钟了,有点困了啊。悄悄打个哈欠,等着贾母安排黛玉和贾宝玉一起住在碧纱橱里,给了黛玉一个怜惜的眼神。这孩子可算是被人给惦记上了,姑娘,祈祷这个红楼是架空的吧,能有一线转机。原着的力量无比强大,鹦哥果然被指给了黛玉。可把这未来的“慧紫鹃”乐坏了,心里只怕是一心等着当姨娘呢。
别人如何晴雯不关心,等鸳鸯传话让回去歇着,晴雯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回到房里胡乱吃了些点心,倒在床上一睡不起。次日没什么事,针线上的活计还没开始,每天到老太太面前点个卯,再找个角落安静呆着就行。靠着平时哥哥带的点心、小玩意笼络了一群小丫头,老太太跟前丫头又多,挣着做事的人更多,晴雯乐的有人替自己干活。实在没事就和鸳鸯说一声,去厨房看着老太太的菜去。顺便学一两手,大厨房的大厨姓陈,是外面雇来的,听说祖上还是御厨呢。为人很是和善,见晴雯这样漂亮的小丫头竟然喜欢厨艺,又有几分天分,自是乐的教几手。今儿大厨做了几道江浙菜,为的就是让林姑娘吃得开心。
晴雯进门的时候陈大娘已经停手了,一些不重要的活计交给别人做就行。“陈大娘,今儿做了什么好吃的啊?老远就闻见香味儿了。”说着故意皱了皱挺翘的小鼻头,深深呼吸一下,“有股子甜味,大娘是不是用了桂花糖,恩,还有麦芽糖,莫不是做了淮扬菜?”
陈大娘乐呵呵从椅子上起身走过来,拉着晴雯去了左侧的灶台,掀开个小蒸笼,里面放着色泽鲜艳、香味十足的西湖醋鱼、松鼠桂鱼、蟹米分狮子头。陈大娘拿了几个精致的小瓷碗,一样给装了些,装到个雕白鹤的食盒里,递给晴雯,“这些你拿去,要是你不来也是要给你送去的。今儿个人多,没时间和你说话,明儿再来。前儿你不是说想学着做些有味儿的馒头点心?我已经打发人去置办了,明儿就到,你可一定要来,省的我一个人对着这般子老婆子无聊。”说话间还撇了撇嘴,虽是年纪大了,但却不失率真。
晴雯提过食盒,拉着陈大娘到廊下坐着。“大娘要是喜欢,我自是天天来,只怕你厌烦了。劳烦大娘是事都想着我,前些天我临摹了元朝时张渥的《雪夜访戴图》,已经让我哥送去裱起来了。想着也是明儿送到,我给大娘送来,也算是我对大娘师傅的谢礼。”
陈大娘因祖上是御厨,家里很是有些书香气,她的儿子孙世博最是喜欢书画,偏偏自己不会画。晴雯知道了,闲暇的时候就临摹些荣国府悬挂的古画,送给陈大娘,也算是对她的答谢。人情往来本就是你来我往,才能长久,更何况这礼物是送到了陈大娘的心坎上。满面笑容的说:“那就多谢了,我也不和你客气了,我家那孩子就是喜欢这些个书啊、画啊的,我虽然不懂,但是看着他高兴我也欣慰。不说了,不说了,你快些回去,趁热吃,你哥哥那儿我已经让人送去了,你管好自己就是。”晴雯笑嘻嘻的谢了,漫步朝自己房中走去。
路过后花园的时候看到小花正无聊的坐在假山上,摘草叶子玩。遂喊道:“小花,怎么不去吃饭?今儿的菜可是很好的。”小花听见晴雯的声音马上转过头一看,从假山上跳下来,几步跑到晴雯面前,笑嘻嘻的说:“晴雯姐姐,你怎么也没去吃?”“陈大娘给了我几样吃食,我正要回去呢。你可要和我一起吃,这可是正宗的江浙菜,要不是沾了林姑娘的光,可是吃不到。”
小花闪亮着大眼,盯着食盒,吸吸口水,“那我就不客气了。”拉着晴雯急匆匆向屋里走去。却说现在的皇宫里,康熙也正在享用丰富的午膳,梁九功在一旁布菜。安静的乾清宫只有少许咀嚼食物的轻响,突然康熙问道:“巡盐御史林如海的闺女来京了?”梁九功特有的低沉微带喑哑的声音答道:“回皇上话,昨儿已经到了,现住在荣国府。听说和荣国府那个带玉的哥儿住在一起。”
康熙微微皱眉,“住在一起?林黛玉有六岁了吧,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可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可不是亲兄妹。荣国府是想要做实贾敏私下里说的婚事吗?林如海知不知道?”
梁九功面无表情的说:“荣国府只有史氏想促成这件婚事,现在的当家太太可是很不乐意。林大人一向精明,想来是贾氏新丧,还没有缓过劲,更何况贾氏临终遗言也是这样安排的。”康熙难的抬头看看梁九功,“你个老货,直说林如海不知情就是了,还拐着弯替他说情。当年朕指婚的时候,贾敏在京城名气可是大的很。现在看来,哼。”梁九功夹了些碧油油的油麦菜放到康熙的碟子里,“皇上吃些青菜吧。”
康熙皱眉,“这是什么?一股子青菜味儿,你还敢夹给朕!”梁九功呵呵笑,“青菜可不是青菜味儿,难道还能是肉味儿不成。皇上,四贝勒说了让您多吃点青菜,不然前些天的事就又要重演了。”
康熙“口=口”。“万岁爷,再尝尝这个萝卜丝,最是通气润肺的。”康熙腹诽,“臭小子,不就是让你知道了朕便秘嘛,用得着你管着朕吃什么!”手上却快速的吃掉讨厌的青菜。“把桌上的这些青菜都给老十送去,就说是朕赏给他的。让他少吃点肉,看看都胖成什么样了,吃点青菜去去油。”那一脸的幸灾乐祸使得梁九功很是无语。
可怜的十阿哥正乐呵呵的陪着自家贵妃额娘吃着香喷喷的烤乳猪,就见梁九功的徒弟张德顺带着一溜的小太监来传旨。“给贵妃娘娘请安!给十阿哥请安!皇上让奴才送些菜来给两位主子加菜。还有口谕,说让十阿哥少吃些肉,多吃些青菜去去油。”难的张德顺是个面瘫的,这样的口谕谁都知道是万岁爷自己不能尽情吃肉,嫉妒十阿哥呢。
老十整个白面包子脸都皱成了灿烂的白雏菊,贵妃捅捅老十的胳膊,老十才不甘不愿的起身谢恩。赏了张德顺一个荷包,就睁大眼看着满桌的绿菜叶发呆。末了才泫然欲泣,睁着水汪汪的大眼,委屈巴巴的看着自家额娘说:“额娘,儿子吃不下!这都是喂兔子的,儿子的金刚鹦鹉都不吃这些。”贵妃也无语的拍拍老十,“好孩子,别怕,额娘陪你吃。额娘的老十是个孝顺的孩子,体谅体谅你阿玛不能可劲吃肉的心吧。”
老十这才想起来皇阿玛为什么赐给自己这么多的菜。“哦,原来是这样,阿玛年纪大了,多吃点肉就受不了。做儿子的就陪皇阿玛吃些吧,赶明儿儿子去四哥府上多吃些就是了。”这话让外面的暗卫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康熙,“哈哈哈,这小子真是个呆的,但是不傻,还知道出宫去吃。朕就是想整他也不能大老远的给老四送菜去。”梁九功只是乐呵,“皇上说的是。十阿哥是个孝顺的,听说十阿哥可是皱着小胖脸都吃光了呢,还说为万岁爷减轻些负担,以后好多吃点肉。”康熙再次笑道:“真真是没心眼,他就是吃再多青菜,也不能替代朕啊。传话下去,说十阿哥纯真纯孝,赏贡缎十匹,景泰蓝长颈瓷瓶两对,笔墨纸砚一副。”梁九功行礼传话不提。
这一出馋肉记晴雯可不知道,因为小花被派到了林黛玉身边。原着中贾母倒是派了四个洒扫丫鬟给黛玉,却只是略略提了提。不过派去林姑娘身边倒是好的,事儿少不说,也不会挨骂。林黛玉对手底下的丫鬟出手很是大方,小花也能多些收入。帮着小花收拾好行礼,又把自己做的几个荷包给了小花,“去了林姑娘那里只管安心干自己活,不要和别人扯些有的没的。我是把你当自己人才和你说,林姑娘是个怎么样的人我们都不知道,所以你这段时间要好好观察着。别人怎么说林姑娘你也不要跟着说,只管相信自己的眼睛就是。有什么事你拿不定主意的只管来找我,我们商量着办。和同屋的人要好好相处,这几个荷包虽不是很精巧,样式是外面没有的,你送一个给紫鹃、一个给雪雁,剩下的你看着办。记住,什么事也得好好吃饭,你这个年纪正是长个的时候,营养最重要。”
小花感动的眼泪汪汪,“姐姐,我认你做我的亲姐姐。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得,你要是不嫌弃我,我就捎信给我娘,让他们来见见你,好正式认个亲戚。”晴雯只是喜欢这丫头淳朴又不失机灵,想着对她好些。没想到还收获了个好姐妹,当下也不推辞,“行啊,正好把你学的那些个字好好写写,你爹娘要是看到你亲手写的信,只怕是要高兴坏了。你大弟也上学了,读个书信还是可以的。”
小花跟着同行的小丫头去了林黛玉身边。

当前:第2/8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