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小姐缘分天空全集》第2/15页


  馍糊中,翟济深仍不由得怀想自己的成功,不关才份,也不关努力。飞行己很久了,他没像旁边的旅客自萤幂上按点餐点,不觉得需要用膳。隔壁女孩虽按出各种餐点,但都只浅尝,大部份食物都放在一旁。他觉得不想吃,何必叫那么些。
  他没多在意她,还在想自己的心事,有点困了。想睡,又没那么倦,仍骨碌碌地望着萤幂。耳机是拿掉了,人物张着嘴,不晓得说些什么?想关掉影像,又觉得留着无妨。思绪又飘回自己的事功。
  画评界认为他独特,独创性强,从作品里看不出特别的因袭。他自己认为;这样的认定并不是来自他的画风与表现手法,乃是基于相信——事后的相信也好;只要成功,就可相信务必要成功。包装或推销方式是另一回事,当然有助于达成目的,但非达致目的的必然功效。
  他走过来的人生,一直都是如许地关注在自己,事业与成名。从不在意过去的,朋友、情人、亲人都在他专注的目的下变馍糊,变得有若魅影飘魑,而且不那么明确留存在记忆内。
  翟济深是为自己的画作而活,意味他的人生就这样过来了。
  廿年前也是在这一天,也同样是在自己的生日当天自纽约搭机回国,廿年转眼过去了。
  那时他刚得到学位,好不容易争取到母校应允的聘书。连毕业学位颁发仪式都不参加,赶紧回到母校报到。不敢大意,生怕又有变化。
  那时候翟济深怀着此后一切展望的憧憬,寄寓一回来就如愿得到了母校的教职,一心想着艰苦挣扎的留学过程终于告了结,可以又回到他能吸收滋养的熟悉土地。从此一面拿出所学教课,一面也望能在艺术创作上耕耘出一片天地。
  但是事情总不会如预算般的美好如意,天意从来不如人所愿。事先急着赶回来而且己得到应允母校教职,竟然被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学弟攫取夺走。对当时的翟济深而言:真像是半途杀出个程咬金,想也想不到就这样落空。对方各方面都不如他,也没有外国正式大学的学位,有的只是背景。他当然不肯休手,一再向学校争取覆议,但有什么用呢?原来帮他争取他的老师,也劝他休手,不能因此搞坏关系,省得以后的不好再争取。他也只有屈从本地学校里的官场文化。
  最后翟济深只有一再托人找到个中学美术教员蹲下来,他把那所省立高中,当作暂且立足的础石。立身在这座基地板块上,得以不忧衣食从容地对着设定底目标前进。
  这就是他起步的历程,当然随后又是更多的挣扎探索,人生的路途也就是从一个盲点跃入下一个盲点胡乱地踅过来。
  机舱上的灯一下都熄了,虽是大白天,可是是飞机上设定的睡眠时间。灯一灭,乘客也跟着睡下,每个人都在自动地设法调适生理时钟,来配合将要去到的目的地之时序。邻座的女孩儿却键亮自己座上的阅读灯继续阅读从自己背包抽出的小说。
  翟济深不能理解她们家庭的关系,应是非常开放的现代母女,做母亲竟的竟能如此放得开,完全无视旁人的眼光,大喇喇的跟外国小情人公然出双入对。而且还带着及笈的女儿。
  他摊开手边的机上提供的薄毯盖住半身保暖,也打算进入梦乡。心想自己几时也这么冬烘,会开始在意旁人的私生活,自己不是顶不在意的吗?一度婚姻破裂后,到现在仍只维系固定往来的多年女伴。无妻无子的艺术家,不是仍旧潇洒得很吗?
  翟济深前座的男人睡着后,身体斜倾在座位上,歪着的头首整个伸出于扶手之外,那情状看在翟济深眼中有若待宰家畜,横亘通道上,使得起身穿越去取饮水或上厕所的乘客,阻隔于狭隘过道,备感不便。要用种种姿势扭曲撑扶才得穿越过去,经过的人动止间有若跳舞。
  坐在那人背后的画家,观看得很有意思,一再考虑要不要取出速写簿来描绘,但他终究还是遏止赶着录绘下来的冲动。
  追逐记述情境的心情和热诚已渐消逝,已逐渐习于让记忆来追述即时的感动,他已不如前那么狂热以及恐慌漏失灵感或情境。也逐渐不在意不曾留存到的意像,已懒于勤绘不缀,一方面更容易让位于籍口来疏失迭散,更惯于让游动的心思来追逐灵感与意像。
  追逐顷刻间的情境与意像,不由让他侧首窥视邻座的女孩,她给人相当生动的意像,应是青春明媚的可人儿,乌黑头发上打的发结如同一椿完善的艺术品。但他也没冲动来描画她,他明白已惯于愈来愈不想急着动手记述稍纵即逝的意像。他曾画了不少,也曾如痴如狂地追寻记录一切可启发心灵的任何眼前的事物与情境。现在慢慢都不在乎,也许记忆里留存的够多,还是真是上了年纪,倦了,疲惫了。
  然而他倒蛮想拿出薄子画下刚才那位空姐,她是不同的,带给他诸多感受。但他似乎也困了,意识馍糊下进入瞌睡。人生到了这时候,不由不自觉愈来愈易打盹,愈不愿意集中心神,自然就更容易困顿。
  像是等待某种事项发生样的,翟济深迷糊地等在路边一旁。等待记忆的丧失,让老年性痴呆的提早来临。那是一片泛翠的草地,他不清楚自己眺望什么?
  但过后发觉并不是草地,是在海洋中,他走过去,只见一片汪洋。他伫立在离沙滩不远处,戴太阳帽之女孩,坐在沙滩椅上低头看那本书,一旁撑着个大阳伞。四周都是海水,浅浅的,不是漫漶而来的,本来就在那,他信步走过去。发觉海水是幻觉,是不远处海水的反映,她坐的地方并无水。
  那女孩就是邻座的女孩,他拉起她的手,她没有回避,仍低着头,看不出有何表示。细看又不是她,然而看起来挺眼熟,像是更年轻时的那位空中小姐,恍惚中有着错觉,觉得原本就认识似的。
  他睡着了,有人为他盖上毯子,他醒觉。空姐正弯身在椅旁,飞机上有点黑,他照着梦境的情况,握住尚在毯子边缘的手掌,她并没有急速收回,过后她转身走回放茶水的隔间。
  他在坐位上待了一会,神智清明后,也起身到茶水间。她在柜台边整理收拾,台上都是倒好在纸柸里的水和不同的果汁。他立在旁边,看着她工作。
  她问他:
  “要喝水吗?还是果汁?”
  “白水就好了。”
  他接过一柸水,问她:
  “我们见过吗?”
  她没回答,半晌才反诘:
  “您都不记得了?”
  他觑着她,他确实不记得。
  那头有人过来,拿杯果汁,走了。他后面也有人过来,是邻座的女孩。她也要果汁。
  女孩对他微笑:
  “睡不着?”
  他点头回答:“是的,睡不着。”
  他望着女孩儿离去。
  “你的女儿也这么大了。”空中小姐忽然冒出这么一句。
  “我的女儿?”
  他诧异的回问,吓了一跳。
  “我们的女儿。”她冷冷的接应。
  他狐疑地瞪住她,她说什么?开玩笑吗?是什么意思?
  “我们的女儿?你说什么?”
  “是的,你与我的女儿。”她转过身子,直视入他眼底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已经快十五岁了。”
  翟济深也瞪住她,满脸惊愕与迷惑。
  “凯茜!你是周佳妤?凯茜?”
  她默然称是,回应认同。
  十五年前的事,一下子都涌现回来。
  “那时你还小……样子不一样,那时你才十五岁……”
  事过境迁那么多年,他几乎以为是错觉,当年的一夜情,此后就消失的女孩。整个事件不像是真的,不像是现实里头发生过,但是他可不曾须臾或忘。
  “后来你就怀孕……?”胡乱间,他不知道如何启问。太突然,他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翟老师,我可不是存心带着女儿跑上飞机来寻认她父亲!”
  空中小姐对着犹自惊诧的翟济深,像取笑似地辩白。
  “我晓得,为什么从不告诉我?为什么不让我知道发生什么事?你回去后,总还有救国团的地址?”
  他不由得不疑惑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如何处理与度过这样的困境。
  “到底你是怎样抚养孩子?那时你才十五岁的中学生啊!”
  昏乱中,连续发问。
  “等下找机会再跟你讲。好吗?我们现在得开始供应餐水。”
  凯茜要求他先回到坐位上。机上即将展开睡醒前的餐水服务,空服员们手忙脚乱不停地准备即将供应出去的饮料。
  “喂!翟大师。”
  男性空服员这时也进来搬运摆放种种饮料,一面跟他打招呼。
  他应好后,回到自己坐位。
--------------------------------------------------------------------------------
第二章
--------------------------------------------------------------------------------
  翟济深坐回机位,思绪与情感搅混起伏。十五年前的往事与情境一下子全都奔腾而至,像满月时涨潮一样,如惊涛裂岸般地汹涌溯回脑海。
  2001年暑假翟济深经甄选后进入当时尚棣属于的国民党所辖的救国团海外学生中国文化暑期进修营,负责教授国画和传统艺术。那时候国民党虽已非执政党,也尚未合并改名,但仍旧拥有原先专政时期所设立的这些旧有的党机构,并未全面让由执政的政府当局经管。
  甫进入廿一世纪的台湾虽然各方面早已踏过种种早期国民党专制与戒严时期的桎梏,政治与社会已相当开明与包容。但跟对岸中国的关系仍处于严重对抗阶段,内部虽一直未有真正浮出表面的省籍意识之争,但统独的争议却仍是尖锐敏感的议题。社会与文化也处于所谓过渡的转型期。电子革命后来到的X世代在各政经商学等各阶层尚处于新荀冒尖阶段,还未全面顶上接递。整个社会各阶层还是早年由大陆迁台的国民党时代制式教育产生的一代领导与掌控。
  基于上述关系,当时救国团所吸收与接纳的海外学子,主要还都是台湾移民出去的第二、三代后裔。对于现在占大宗的大陆出去的移民子弟,出于政策,并不接受他们进入台湾。

当前:第2/1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