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全集.com》第745/746页


考虑到关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宇文成龙还在长安的大学里加了个林业和畜牧养殖的学科,这两大产业将做为关中及西凉地区的主要产业。此举虽然保持了关中以西的原生态生活方式。不过由于农民、牧民尽数改成了大元迁徙过去百姓,反而更便利于了大元王朝对这两地的掌控。

规划好了关中及西凉地区的发展方向后,宇文成龙便将此事扔给大总管魏征。自己则就此撒手不管。

按照古礼,国丧期间不宜发动战争,宇文成龙便专注于国内政事的改革。

而大元政治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削弱皇权。

宇文成龙的想法,是走君主立宪一途。

具体而言,就是将政法事务尽数归于整理总理衙门。大元皇帝,只保留总理的任命权。以及对各级政法工作的监督、检查权。

总理衙门实行选举制度,五年一届,其最高职位总理由大元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并经大元陛下任命后正式生效,负责主持今后五年内大元的政法事宜。

至于军队。则独立于政法系统之外,自成体系,并以效忠大元皇室、保卫大元帝国为己任。

军队系统的最高层是大元中央军事委员,由大元陛下担任委员长,下辖十大元帅,协助大元陛下统领、指挥全国陆海军。而大元军队的职责,便是效忠大元皇室,捍卫大元,保护大元百姓。

如此改革后,大元皇帝终于从繁杂的政法事务中彻底解脱了出来,除了还掌控着大元军队及教育系统外,基本沦为了国家象征。

总理衙门则权力大涨,不但掌管着全国官吏的任免,还政法两大系统一手抓,相应的,遇到什么天灾**、政事不谐之事,也自然有总理衙门来当替罪羊,承受那些百姓的怒火。

这些改革,说起来简单,可真正做起来时,却千头万绪,饶是有大元王朝十数年来打下的根基,此番真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施行此事,也足足消耗了宇文成龙一年多的时间。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元的军政系统虽然出现了些许紊乱,可总体而言,还算平安过渡了下来。

此外,由于年景不错,大元的粮仓也终于再次满了起来。

而这当中,余杭的航海事业,居功至伟。

早年自爪哇林邑等地弄来的水稻,已经大元各地全面铺开,尤其是江南,已经全面推行了一年两熟的耕作方法,琉球、爪哇、林邑等地更是达到了一年三熟。

虽然大元如今采取了退耕还林,限制耕地过快扩张的国策,可依旧可以做到苏湖熟天下足。

事实上,只要林邑、琉球、爪哇等地不全都遭灾,大元的基本粮食供给就不成问题,这还是这些地方没有被深度开发的情况下。

兵精粮足,大元顺势发动了旨在一统全国的统一战。

并州刘武周本就国运不昌,刘武周又是个土匪性子,只知道劫掠盘剥,加上前番并州又被咄苾狠狠地劫掠了一番,时至今日,并州不但没恢复什么元气,反而愈发显得凋敝了起来。

如此情势下,并州本土的那些世族,如闻喜裴氏、河东柳氏、河内司马氏等,也纷纷对刘武周的统治表示不看好,纷纷各找渠道开始向大元暗送秋波。

这也不能怪这些并州世家没有节操。主动投降大元虽然会遭遇打压,可总归还有条活路,而且凭着世家子弟良好的教育体系,将来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如果跟着刘武周那二货一条道跑到黑,毫无疑问,将来毕竟是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在灭族与被打压之间,毫无疑问,并州的这些世家都选择了后者。

是以,当宇文颢天第一次做为元军主帅,领军杀入并州时,不但没遭遇十分顽强的抵抗,反而到处都是举旗投降的并州世族。

自盟津渡过黄河,宇文五宵小与徐世绩、苏烈、王雄诞、薛家四虎等一众武将,带领十万大军,分进合击,很快便扫荡过河东、河内、长平、上党诸郡,最后合兵一处,杀到了太原城下。

自从一年多前,遭遇好基友东突可汗阿史那?咄苾的背叛后,刘武周就已经知道,自己这个定杨可汗没几天当的了。

及到大唐帝国覆灭,刘武周就更加绝望了!

奔着破罐子破摔的心里,这一年多来,刘武周非但没有整军备武,励精图治,反而一口气纳了上千个宫女嫔妃,每日躲在晋阳宫里,玩了命的胡乱折腾了起来。

本就身体素质不过硬,这般折腾了一年,刘武周终于把身子彻底搞垮。

到如今,还不到天命之年的刘武周已经是满头华发,走路都颤颤巍巍,需要在宫女太监的搀扶下才能缓缓挪两步了。

待到听闻元军杀到了太原城下后,刘武周躺在龙床上,很是安详地说了一句,“他们终于来了”便溘然长逝!

刘武周死后,其便宜小舅子宋金刚自知不是对手,便打算带着妻儿和一小部分心腹精锐逃命。

不想这厮刚刚逃出太原城不到十里,便被傻小子宇文元霸堵了个正着。

结果,号称并州第一勇将的宋金刚仅仅一个照面,便被宇文元霸砸成了肉饼。

至此,风风火火地在并州肆虐了五年多的刘武周一系,终于彻底烟消云散。元军携大胜之威北上,趁势收取楼烦、马邑诸郡,终于正式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当前:第745/74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