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明全集》第613/614页


“天气真好,咱不谈这个,出去走走吧”李辉急忙搪塞过去,高元华也是一笑。并不反驳。

清晨,虽是繁花落尽的仲春时节,但是早晨的空气还是比较冷的。

李辉站在北京城最高的景山之上,身后跟着王信,王宽,雷通,王承化,王秀楚,李俊,高元华,周能等一批开国功臣。他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不远处那棵歪脖树,正是当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那一棵。

“要在这里修建一个‘崇祯皇帝殉国处’,让后来人记得这段历史。”李辉呆呆的看着那棵歪脖子树,“坤兴公主去琉球看望他的哥哥去了。或许两三年里,他们兄妹就会回来祭祀。到时候崇祯皇帝泉下有知,不知当做何感想?”

“陛下,有一件事臣忘了,那美洲殖民地今年移民可要达到十万?”王秀楚问道。

“当然,美洲基地是我大楚在新大陆的落脚点,要牢牢的控制在手中,你马上责成商部黄生举完成此事,必要的时候可以出动西太平洋舰队进行配合。”李辉的眼睛盯着远方,淡淡说道,“未来的大幕已经拉开,如果我们不能坐失事机,就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兄弟们,用咱们手中的刀和枪为子孙后代开创一片可以自由飞翔的天空吧”

“就像您所说的,让太平洋成为我们的内湖,让印度的阿三为我们纺纱织布,让昆仑奴为我们种植橡胶,每一个大楚人行走在天下,都将获得最为尊贵的礼遇。”李俊应和道。

李辉点点头,看着山下的京师,看着飘扬在城中的凤凰旗,看着遥远的地平线处,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

(全剧终)

(结尾二)

三年后,西域,阿尔泰山脚下。

“启奏陛下”斥候单膝点地,向端坐在马上的李辉汇报前线战况,“我南方集群前锋已经攻入喀拉湖,前锋已经到达瓦汗,守城大将扎瓦里克拼死抵抗,请陛下定夺”

“抓紧攻城”李辉下令道,“中央集群越过安集延了么?”

“我中央集群已经越过安集延,前锋抵近浩罕城,”斥候回报道,“北方集群已经攻入一个名叫莫斯科的城镇,和当地哥萨克展开多次战争,我军蒙古骑兵伤亡甚多,不知……”

“传令北方集群继续西征,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敌人”李辉皱皱眉,“为蒙古骑兵提供连珠铳作为火力支援。”

“是”斥候冲李辉一拱手,跨上战马消失在远处,李辉叹了口气,信马由缰的在草地上闲逛。远处的草地上,两名衣着淡雅的女子正帮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学习走路。

“莹儿阿秀”李辉看到他们,心中郁闷一扫而光,下马跑过去,将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把抱起,“乖儿子,这么小就开始学走路了?”

“陛下,你看你,把宝宝都吓到了。”李莹一脸嗔怪,阿秀也跟着笑起来,“是啊陛下,承宗这么小你就让他学走路,等到长大了你还要教他领兵打仗不成?”

“爱妃颇知我心”李辉调笑道,“宝宝,看,天上是白云,蓝天,那高高飞在天上的是鹰,雄鹰……”

李承宗,未来的楚太宗李承宗眨着一双黑宝石般的大眼睛,手舞足蹈的看着天上高高飞翔的神鹰,嘴里含糊不清的学者李辉的发音,“鹰,恼(老)鹰,会灰(飞)的鹰……”

婴儿的眼睛眨呀眨的,拍着手不停的笑,当目光和立在高高山上的凤凰旗相撞时,就再也挪不开了。

“宝宝,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李辉见他的眼睛紧盯着凤凰旗,调侃似的问道。

“凤凰”孩子的声音清脆而又清晰。

“是啊”李辉也呆呆的看着那随风飘动的凤凰旗,慢慢的,凤凰旗似乎活了起来,振动双翅,翱翔在天地间,一道道赤红色的光芒充斥苍穹,将天空映得片片血红

“凤凰飞起来了”李辉掐了宝宝胖胖的小脸一把,孩子咯咯笑了起来,父子两人四目相对,一大一小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全剧终)

后记:《通鉴.太宗本纪》

太宗初生时,红光满室,异香扑鼻,经久不散,太宗母恭孝仁慈敬敏高皇后,温婉有德行,常以大义教之。太宗聪颖,过目不忘。安国四十一年,太祖薨,太宗悲痛,恸哭晕厥,数日不食,百姓多称其孝。

太宗少有为,屡次随太祖出征域外,建功于刀矢之间,士卒多效命。后治理东瀛一地,开矿产,兴鱼盐,蛮荒之所,十载而成鱼米之乡。太祖嘉之,曾与群臣朝会赞曰:此吾家千里驹也汝等宜教导。太宗诺诺,重臣皆喜。

后甲申之乱,闽王郑大木叛,以十万精骑袭南京,楼船百里,声势震天。太祖遣秦王李,郑王张,鲁国公,海国公,晋国公诸将帅国防军二十万,会战江浙,太宗披坚执锐,单舰入敌阵,杀敌数百,海国公高深嘉之。

太宗登基,改元开平。时大楚与西洋诸国交恶,西洋诸国,屡屡犯边来衅。太宗怒,遣上将武扬,率国防军四十万,水陆舰船千余艘,一战英吉利于印度洋,再战英吉利于太平洋,逐寇万里,扬威天下。太宗嘉之,赐以宝玉良马机械之属。

美洲为我大楚固有之地,法兰西,西班牙诸国乘我朝与英人战,自顾不暇,阴使人侵略,建所谓“孤星共和国”,太宗怒,于英人战后,集西太平洋舰队,浩浩荡荡开赴南美,攻略西班牙,法兰西土地,各国恐惧,争遣使议和,太宗遂与之订《西太平洋航行备忘》,浩瀚大洋,浮波万里,尽为我华夏舟楫渔牧之所。

恭亲孝敬荣端皇后,太宗正宫皇后,乃上柱国,太子太保,内阁首辅王秀楚之女,太宗尝拒之,欲自求姻缘,不为媒妁之言。皇后少时,曾游玩市井,二人相见,不知身份,街边相争,因而生爱,欲私奔,幸端妃识之,遂为秦晋之好。此太宗风流事也,百姓乐谈论,至今尚有唱段传世。太宗不以为忤,亦以此自喜之。

太祖开圣朝,建基业,并扶桑,朝鲜,安南,暹罗,南洋之地,建吏、户、礼、军、法、工、商、农、外交诸部,太宗访民间疾苦,降税赋,抚鳏寡,建大学堂五十余所,中小学校百万计。不以八股取士,唯有量才适用。学文、易、法、数术、方物、地理、武器、机械诸般课程。天下学子,尽入罄中。父子两代,殚精竭虑,人才济济,商旅繁荣。诸族共存,互通婚姻,百姓安居,天下归心。为华夏千年未有之盛世也。然太宗时反思己过,常于凌烟阁下,观蜀国公雷通,辽国公王信,荆国公王承化,鲁国公陆谦,海国公高元华,晋国公岳琪,秦王李定国,郑王张煌言诸贤画像,念太祖遗德,潸然涕下,精于国事,如履薄冰,请大政于宿老,民多称其贤。

江浙黄宗羲,前朝内阁首辅也,归隐之后,作《列王记》、《古今昏君集》、《书山小语》等,讥讽朝政,抨击朝廷,大臣多忿之,上表请惩戒,太宗拒之,以太祖所立“不禁书,不毁书,不以妄言杀人”为据,遣使拜会黄宗羲,问朝政,咨方略,黄大恸。入朝辅政,卒于任上,时年百岁。然黄所创之复社尚存,抨击时政,诟病君王,屡见报端,人皆呼之愤青。太宗以为常。

当前:第613/61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