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目标富甲天下!》第109/147页
“并无消息,相比朱重八尚未回去。”做下属的怎么也想不通,自家正值妙龄年轻貌美的圣女,怎么就死心眼的看上了一个和尚呢?
“好了,你也辛苦了,先下去好好休息吧。”圣女挥了挥手,直到大堂中没有外人后才露出失望的表情。最近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她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在这乱世中撑多久。
作为一个和平年代的白骨精,唐诗是没有想过自己也会有穿越的一天的,还是一穿就来到了汉人是第四等人的大元。她以为白莲教只是影视剧里的杜撰,却没想到自己成了白莲教的圣女。她印象里的白莲教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到了这里才知道白莲教历史悠久,此时的口号是反元复宋。只是这口号从蒙古南侵开始喊,直到现在大元已立几十年,目标从来没有实现过。
而作为要扛起这面大旗的二把手,隐性愤青的唐诗觉得自己义不容辞。然而,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情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白莲教能传承百年自有其高明之处,可一直不成功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唐诗从来不觉得女子不如男,但白莲教现在的掌事人是她的母亲,虽然她能撑起一个教派很了不起,然而不是谁都能当武则天的。
眼界决定格局,白莲圣母觉得白莲教式微,她的继承人也年轻浮躁,被人一撺掇,就决定联姻,找一个英明神武的姑爷来继承白莲教的大业。
当时的唐诗听到这个消息时差点暴走。
只是这件事不是她一个人反对就能行的,白莲圣母也不是不疼爱女儿的人,两相妥协,唐诗有了自主择婿的自由。她早就死了在这里找一个能做到三从四得的丈夫的心,如今刨开感情,只看利益,还真的被她找出一个最优解出来。
没错,被她看上的人正是明太祖朱元璋。
既然要嫁人,为什么不去嫁最大的赢家呢?
就算后来知道自己不是在正经历史中而是误入倚天世界时唐诗也没改变自己的决定。朱元璋此时尚未发迹,若自己带着身后的白莲教相嫁,想必他是不会拒绝的。至于以后,不管历史如何评说朱元璋残暴多疑,他对自己的发妻还是足够情深意重的不是吗?
简而言之,唐诗打算带着厚厚的嫁妆,去截马大脚的胡。
只是她运气不佳,想要挖掘一支绩优股,结果找上门的时候,人家出去云游化缘去了。
把这件糟心事抛到一边,唐诗开始回忆倚天的剧情。她以前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江湖闹得再欢腾,对于一个志在天下的人也无关紧要,大势所趋,绝非几个江湖人能撼动的。可就算她把大半剧情忘的差不多了,也还是记得屠龙刀不应该在这时候出世。
张无忌的毛还没长齐呢!
况且屠龙刀也只是有一个名头,所谓的秘密不过是里面藏着一本兵书罢了。唐诗以为,《武穆遗书》被传的神乎其神只因为见过的人少,如果真有那么神奇,郭靖也不会落得一个殉城的结果。就实用性而言,这本兵书未必能比得过倚天剑里的《九阴真经》。《九阴真经》虽然不全,周芷若不还是练出来了?
想到周芷若,唐诗就想起如今在母亲身边那个白净乖巧的萝莉,想必日后不会再为张无忌那个渣男黯然神伤了。
走了一会儿神,唐诗重新打起精神,决定再加派人手,寻找朱元璋的下落。殊不知还未改名的朱重八已经记恨上了她。
白莲教是个民间组织,也是在官方挂上名的造反组织。这两年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皇觉寺里打探朱重八的消息,落在有心人眼里,就足以演变成一场精彩大戏了。
话说朱重八先前奉命去收拢救下来的那些险遭屠戮的村民,那些人因为玉笙救了他们一名而心怀感激,对玉笙派过去的朱重八也很恭敬。他没花多少心思就安顿好了那些人,便回家探亲去了。他之前禀报过玉笙这件事,因此也不急着赶路,家中兄姐并不住一起,他一一探访也花了不少时间,而后恰好路过皇觉寺,想起里面也曾经有两个交好的师兄,便前去探望了。
多亏他当初在皇觉寺里接下善缘,就在他觉得这里人人对他友好的时候,一个曾经和他交好的师兄悄悄告诉他,寺里有人说他与白莲教勾结,要拿他去官府,此时对他热情是为了稳住他,不要他逃跑。
朱重八多机灵的一个人,谢过这位师兄以后,当夜就翻墙跑了。也没跑远,就藏在不远处的树林里。天还未亮,就看见一队官兵进了皇觉寺的门,里面喧嚷了一番,最后那些人无功而返。
朱重八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身上的衣服险些被露水湿透。他不明白自己好好的怎么会牵扯到白莲教,却知道这个地方自己是不能呆了。又怕连累自己的家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村里的人全都策反,一共二百余口人都随他走了。
等玉笙回来的时候,朱重八已经收集了近千人,全都是一心一意想跟着他反元过好日子的。
玉笙只能感叹,不愧是明太祖,果然是造反的好苗子!
朱重八心里却有些忐忑,他已经把人都弄来了,不知道算不算先斩后奏。他只知道养这些人是比不小的开销,虽然没人是懒人只想着靠别人供养,但有时候真的不是勤劳就能吃饱饭的。
玉笙特别庆幸自己从沙漠里捞了不少东西回来,不说别的,用来养不到一千人绰绰有余。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危机却不是这个,不知道元军从哪里得到了消息,派兵来剿匪了。
玉笙:哪个混蛋举报的?
成昆在大都露出运筹帷幄的笑容。
功夫再厉害又如何?我用官兵拖死你!
第125章 你与我有师徒缘分
后世史书将这场战斗称为吹响了抗蒙反元的第一声号角,明太祖朱元璋在这场战役中初露峥嵘,而名声大噪的,却是当时被认定天授使命屠龙在手的玉笙。
这之后,玉笙被不断加以神化,越来越多的人投奔于他,各路文人武士济济一堂,硬是把虽然根基已经不太稳但还能坚持几十年的大元提前扼杀,从此以后虽然不至于一蹶不振,但也被打的七零八落,再加上利益拉拢,已经聚集不出大股的力量了。
不过那都是以后了,把时间拉回那场最初的战役之后,玉笙忙的不得了。大夫在这只刚刚聚拢在一起的义军中是稀缺资源,玉笙不得不亲自下场,抢救那些重伤员,还要抽空指点一二金疮药的配制。
朱重八先前拉拢了近千人,但这其中实际的青壮年不过三分之一,剩下的全都是老弱妇孺。而前来围剿他们的元兵就有千人,玉笙不想妄自菲薄,但不得不承认这很不寻常,只是大敌当前,义军里的人大都是受过元兵残害的,此时见敌我双方实力差距巨大,反而升起了拼死一搏的念头。当时没人觉得他们能在这群虎狼的围攻下逃生,只想要拉着一个垫背,也算是为了曾经被害死的家人报仇了,就算到了九泉之下,也能有脸面再见亲人。
当所有人都是这样一副一往无前的气势冲向元兵的时候,看起来还是很能唬人的。更何况,他们身前领着他们的还是不动则已一动绝对能称得上是大杀器的玉笙。擒贼先擒王,在一箭射死了领头人以后,玉笙很不讲道义的骑着马在元军中逛了几圈,不动声色的洒下了几把药粉。
那药粉虽然没有十香软筋散的威力大,可让人手软脚软反应迟钝还是能做得到的。
事后也证明,玉笙使得这一手是很有必要的。
元兵凶残威猛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再深入人心,也比不上真刀实枪的赶上一场,当他们觉得死在自己手里的蒙古人并没有那么可怕的时候,这支义军才真正的有了脊梁。
“这股元兵来的不对。”在安置好了亡者,安顿好了伤者,安抚住了活下来的那些人以后,在三人的小会议上,花满楼率先提出了疑议。
“他们来的太早了,人也太多了。”在玉笙的目光鼓励下,白日里见了血,放飞了自我的朱重八开口道,“我先前在各处流浪的时候,也不是没见过反抗的人,但这种事,要是不闹大,也少有主动追究的。我们如今只是在山里伐林建寨,还什么都没做,照常理来,是不可能被朝廷放在眼里的,更别说派兵围剿了。”
“除非是有人刻意放出风声,引起了元庭的警觉。”花满楼很认同朱重八的说法。只是,这一路来,他们因为屠龙刀招惹了众多江湖人,但将心比心,屠龙刀江湖人也许会看得很重,但在朝廷眼里,也不过尔尔。而江湖人也没有本事,或者说没有心计和朝廷勾连。
“蒙古人信佛吧?”玉笙忽然幽幽的开口。
“你怀疑我们从沙漠中出来以后第一个遇到的那个僧人?”花满楼很快反应过来。
“不要说你没察觉到不对劲。”玉笙倒没有什么证据,但一遇到和尚就习惯性的甩锅这个毛病短时间内大概是改不了了。况且,他也很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件事有八成就是那个和尚动的手脚。“关于屠龙刀的传闻一开始还是正常的,江湖人都怀疑我解开了屠龙刀的秘密,所以才能大杀四方。但后来的传言就变味了,若没人在里面动手脚才怪。”
传言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得屠龙者得天下了,如果这样元庭还能忍,那才怪了。
“若是如此,此人所图非小。”花满楼的面色也严肃起来。一个武功高绝的人,先是遁入空门少林学医从头开始,一面又和元庭勾连夹杂不清。这里不是大庆,没有六扇门作为枢纽调节朝廷和江湖的关系。就算在有明主的大宋,展昭刚效命开封府的时候,南侠的名声也成了笑话。而此时的朝廷正是外族做主,花满楼很难朝好的方面去想。
朱重八听得一头雾水,只明白了今日被围剿是个和尚搞的鬼。玉笙看到了他眼睛里的茫然,也不管自己的猜测有没有事实依据,直接说给了朱重八听。现在的班底中,朱重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玉笙半点不想自己一个没留神,这颗好白菜就被猪拱了。
事实证明,玉笙很有先见之明。也正因为他的提前提醒,朱重八才立场鲜明,没有被拐上岔道。
这件事还要从成昆说起。
作为一个偏执的阴谋家,他能把所有过错推到别人身上,也能为了自己所谓的仇恨丧尽天良做尽恶事,时也命也,就算如此,也没人识破他的真面目,还把他当做好人。他的徒弟敬他如师如父,结果他为了分裂明教,奸杀徒媳,把徒弟一家十三口人尽数杀光,愣是给江湖造出一个魔头来。
而这个可怜又可恨的魔头,就是当今江湖中已经被公认是一个死人了的金毛狮王谢逊。
成昆有野心,也足够狠心。谢逊活着的实话他把人利用的彻底,等听到谢逊死了的消息,他还想着怎么把骨头渣子也利用起来。当然,他最看重的还是早些年被谢逊抢走的屠龙刀。成昆并不是一个超脱的人,所以他对屠龙刀的秘密很感兴趣。
至于结果,嗯,差点被打成狗。
连对自己很孝顺的徒弟他都忍心牺牲,一个把他彻底得罪狠了的玉笙,除之而后快简直不能用以形容成昆的决心。这些年成昆待在少林寺中,还拜了高辈分的长老为师,一言一行都十分注意,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亲身下场的成昆了,他要做的,就是暗中挑拨。
侠者该有的美好品质他统统没有,那些骨气立场也都成了泡影。他投身汝阳王府,汝阳王作为手握重兵的亲王,权势自不必说,关键是还有一对聪慧的儿女,他只是提了几句,那个非常受宠而又很有主意的小郡主就坐不住了。成昆只是装模作样的规劝了几句,然后就亲眼看着小郡主去找了王爷,再然后,派遣一千元兵的召令就发了出去。
无论能不能重创那个玉笙,成昆都准备了后手,足以让他报了当日之仇。
结果本应该十拿九稳的事,结果传回来的时候,硬是让他觉得荒谬可笑。
一支临时拉起来的几百人的杂牌军,灭了一千蒙古兵,这不是笑话是什么?然而成昆却笑不出来,汝阳王府里知道这个消息并确认无误的人都笑不出来。
若之前他们只把那个天授之主当做可有可无的笑话,如今被打了脸,也不得不慎重的开始考虑――那个传言是真的?
事到如今,真假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容忍一批如此勇猛的战力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否决了招安的可能性之后,他们都认为应该一鼓作气灭了这伙刺头。
然而成昆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在褪去了开始的冲动后,他的本性浮现,提出了另一个建议。成昆实在太喜欢玩弄人心,与其大张旗鼓的表示多重视玉笙,不如在他身后捅一刀。
小郡主第一个表示赞同:“没错,养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耗费的财力物力不计其数。况且行军打仗也不光是靠个人,一旦一方失衡,再想团结起来就难了。如果有外力压迫,他们会在这种压力下团结一心,但如果失去了外力,再在内部破坏一二,他们就会变成一滩散沙。”
成昆笑的欣慰中带着一丝谄媚,心里却算计不停。三岁看老,小郡主如今就懂得玩弄心计,以后他发挥的余地可就不大了啊。但不管怎样,小郡主如今不过七岁,未来还长,眼下的当务之急便是解决了玉笙,拿到屠龙刀。
成昆很快从大都离开,潜伏到了义军所在的附近。他本以为经过一场恶战,会看到一只疲惫悲哀又充满怨气的义军,没想到他小心翼翼的潜入,发现里面除了几个巡逻的壮年,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
怎么回事?成昆当下觉得蹊跷,一时之间不敢轻举妄动,等回到城里找丐帮弟子一打探,才发现了一个让他心惊的事实:邻近的城池,已经被悄无声息的占领了三座。
这大大的出乎了成昆的想象。他决定,在弄清楚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之前,他不会有任何动作了。
朱重八却很兴奋,尽管之前玉笙和花满楼都告诉过他那个所谓天命之主是有人故意传的谣言,他们为了招揽更多的人才没有否认,但其中到底如何,作为自己人心里还是要有数。尽管两个人都这么告诫过朱重八,可在他的心里,已经和底下义军一样,认定了这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