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许阳的十八世纪全集.com》第16/120页


许太太也想抽他,不过最后抽抽嘴角还是忍了回去,这家伙没谱儿也不是一天半天了,反正又没人会当真,理他呢,只是小七弟到底怎么想的,每年都派这家伙回来?其实许子清派这么个活宝回来,纯粹就是因为他那比针鼻儿大不了多少的小心眼,知道他嘴坏,往年专门拍他来是为了顺便膈应族里人,结果今年不小心,把许太太给膈应到了。这也是意外,秦管家只要神经绷紧点脑子还是挺正常的,对许太太他一向是毕恭毕敬的自然不会出问题,只是今天见到许阳有些激动了,于是脑神经一不小心又搭错了。

许阶的表现就正常多了,不过也掉了泪,他一见许阳便道:“阳儿跟小时候一模一样,半分都没变的……可恨那拐子,让伯娘骨肉分离这么多年!幸好老天保佑终于让伯娘母子团聚……”话没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许阳的汗刷刷的,这古人就是感情丰富,过去看三国的时候就纳闷,这古代人的泪腺是不是比现代人泪腺发达啊?一个个大男人说哭就哭……今儿才算见识了,确实不是罗贯中夸张,这才几百年前啊?男人就这么会哭了……再回溯一千多年的话,可不是哭功还得要更惊人?

好吧,脑神经最经常搭错线的,其实是许阳。

第十九章

客人来去匆匆,毕竟到了腊月,谁也不准备在路上过年。各自都带了许太太的回礼回家。许太太给许子清的回礼要轻了大半,却把族人的礼物都翻了倍的还礼了,还让人给许阶安排了与个还乡的行商凑了一船一起回去。

许太太看许阳瞅着礼单子发愣,便主动跟他解释:“你七叔送礼,是为了报你父亲跟我当日待他的情分,我若是反倒加了倍还他,让他心里怎么过得去?况且他做官,手头本就宽裕,咱们何苦打肿脸充胖子?便是这些都不论,他也本就比你父亲小……”喝了口茶,又笑眯眯的说:“族里则不然,从上到下,就没有一家比咱家宽裕的,往年他们给我的礼物比今年的要薄,我回的还更多呢!只是今年大家都知道咱们家里出息少了,比过去简薄一些也无妨。亲戚原本就该相互扶助,本就应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

许阳这才恍然大悟,便有些不好意思,许太太看他窘了,便又宽慰道:“这些东西你知道个皮毛就好,不用那么用心去想具体怎么做……有我呢!便是以后,这些事情也自有你媳妇儿操心。”许阳一听这话更不好意思了,不知怎么接话,便又装小孩:“谁要媳妇儿,我只要妈妈就够了。”知道他是装傻,许太太便戳了他的额头,故意板了脸道:“还不赶紧念书去,要是连秀才都考不上,看谁家小姐肯要你,到时候与你说个大字不识的黑面村姑可别嫌丑!”黑面村姑这四个字威力太大,许阳忙蹿下椅子一溜烟跑去读书了。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已经是腊月初八了。又下了一场雪,这次雪不比上次。这会天气完全冷下来了,雪都冻的极其干爽,想团个雪团都要使劲的捏才不会散开,落在身上也是一抖就掉,不像上一场雪那样走一路就沾一身。

腊八自然要喝腊八粥,林家的腊八粥是孟姨娘指挥着熬着,贾敏去世后都是她管这些的,大大小小分了五六种粥,除了下人吃的送人的,主人吃的要分上几种,而送人的外包装也要分上几种。就为喝点儿粥,孟姨娘折腾了好几天!也不知道折腾个啥劲儿,这真是有钱有闲的人家才能折腾的事情。别的不说,家里这四个半主子喝的三种腊八粥,早上许阳去厨房偷偷都尝了,许阳觉得,这三种,真的,没啥区别。都是甜的,都是放了很多种东西……

许阳真的尝不出来湘莲跟建莲这两种莲子口感上有什么区别,至于用冰糖还是用蜂蜜调味也真的都是个甜味,至于山西的小米确实是很好的,可是放在一锅里的那么一小把真的能尝出好坏么?许阳深切的怀疑着。不过说真的,亲眼见到古人在粥里放食品雕刻,实在是太震撼了!每人的碗里一头狮子,太震撼了有木有!(亲,那叫果狮!)(注1)这狮子口感也太差了有木有!

不过古代人过节过的就是这份讲究。许太太跟孟姨娘信佛,更是极为虔诚的亲自下厨熬了一锅粥(就是别人把东西准备好,她们把材料扔进去,然后仆人再烧火这种亲自法 > <),大汤盆装了摆在小佛堂的佛像前。让许阳十分无语的是粥里面居然有十八尊罗汉像。有没有搞错,你们把罗汉都煮了还特地拿给佛爷看,想象力真的是要飞天了啊!

不提把许阳震撼的要命的腊八粥,这个腊八也是非常忙碌的。林如海上午带了林黛玉去后面的祠堂拜祖宗,然后居然亲自安排了人去外面粥棚多加两口锅,要知道这种施粥事情平日里都是孟姨娘管的。

平日里大家早饭各吃个的,中午晚饭许阳跑去跟许太太一起吃。林黛玉早饭自己吃,午饭跟许太太许阳在许太太那里吃,晚饭跑去跟下了班的林如海与孟姨娘一起吃。腊八这天,破天荒的全家三顿饭都凑一起吃了,早饭午饭还有晚饭全都在一起,许阳表示压力很大。

别的不说,食不言这一条就能把他憋死。许阳在现代家教是很好的,可是他家的人都很忙,每天晚餐时间其实是他们一家难得的交流时间,不让说话?吃到好吃的东西顺便赞叹一下不是对辛苦的老妈最好的安慰么?当然他会注意不会含着饭说话,不会乱动乱扭冲着桌子打喷嚏神马的。至于敲碗挥筷子,咳咳咳,咱再不懂礼仪也不能跟新红楼那些小家伙们比……

许阳看着自己的晚饭,觉得十分的痛苦。也不知道谁这么缺德,早上的腊八粥是只每人一头狮子,晚上这顿别人的粥都是一小碗,偏给他上了个大海碗,里面,丫,整整齐齐一套八仙!神啊让我死了吧。等他无意中抬眼看到林黛玉促狭的表情,才发现是这个调皮小表妹搞的鬼。准是见他早上吃那个狮子吃的痛苦,于是才让人弄了这么一堆玩意来捉弄自己。还是孟姨娘好心,一发现就笑眯眯把碗给他换了。

好容易吃完晚饭,一家人漱口净面重又坐到了一起。却听林如海问许阳:“阳儿,你的论语读过一遍了?可读得通?”

许阳急忙站起来答道:“粗粗读了一遍,有些不懂的地方妹妹教了我。不然说读得通,只是大略明白了意思,知道了典故出处,还需再读几遍。”

林如海略略点头,却道:“先不忙着再读,你把《孟子》《中庸》《大学》这三本也这样粗粗的读一遍,不求研究的多深,但得会背,知道大致的意思。还是像这几天这样,不懂的典故依然问你妹妹,等过了年,二月份到我这里来,我再与你讲讲,三月份天暖了,四书你也就有点底子了,正好跟你妹妹一起上学去。”

许阳回住处的脚步都是飘的。苍天啊大地啊,居然还要上学,不,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为毛我都经历了一次千军万马独木桥的高考,研究生都搞定了不用再考了,现在居然要从头开始了……太悲催了。唯一安慰是可以跟林妹妹一起上学,别误会,一个学校是做梦,只是顺路一起走罢了,省的家里马车要送两次。

许阳要上的崇雅书院,而林黛玉去的是春薇女学。春薇女学恰是在林家到崇雅学院的路上。林如海只说两人一起去,许太太倒念叨了让他开了春就去学骑马――你妹妹一天大似一天,在家随意点也就罢了,出门跟你坐一个马车也让她怪不好意思的,再说你男子汉一个,坐车也太娇气了,不如学学骑马,也省的整日不见风,比姑娘还娇弱――这是许太太原话。

这话听的许阳泪流满面。我不就是病了一场么,怎么就比姑娘还娇弱了,再说我也没说我想坐马车啊?我早就想学骑马了好不好。

再想学骑马也不可能腊月里学,冻死个人!几百年后的扬州因为全球变,冬天下场雪都难得,可现在的扬州的腊月可真的是滴水成冰,当然没帝都冬天冷,但是许阳估计零下十度还是有的。现在重要的是他的功课,神啊那是崇雅书院啊!林妹妹曾对他说过,开国九十多年里三十二次春闱,崇雅书院就出了六十七个进士,其中两个状元……最多的一年一下子出了四个进士!娘啊,这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这个书院只――收――举――人!也就是说,许阳压根就不够格!所以他根本就不是正式上学,而是作为山长季连江先生的“书童”跟着蹭课的。

林如海实在是没有太多时间教他,又从林黛玉那里得到的反馈发现许阳于功课上确实是少有的一点就透的,真的不想耽误他。再加上许阳岁数大了,要是真的按部就班从头学起,怕是准备考个秀才就要准备十年八年的――这是大部分考秀才的书生起码的读书年限。思来想去,便豁出了老脸求到了自己的老师,崇雅书院的山长季连江先生那里。

季连江先生是四十年前的状元,可是他似乎跟官场犯冲,刚考上状元便丧父丧母,好容易守完孝,才上任做官独子又死了,他悲恸万分,没几年偏偏又得了哮喘,便是连正常的办公也难撑下去。后来有大夫说他这病,适合到温润的地方养着,正好他因连番打击,心灰意冷,所以辞官回了家乡扬州。也是奇怪,他不当官,病立刻就好了,年过三十的妻子竟在五年里一连给他生了三个儿子,季连江先生便认定自己是没有做官的命,硬要勉强,才会折了福气害的家人遭殃。于是病好了,却也不肯再应召为官,只愿做个教书先生教书育人。

林如海虽然祖籍苏州,却是在京城长大,不然也不会娶了贾敏。他十五岁中了秀才后被后来的姐夫许子常出面请托,跟了季先生学习,不过三年便中了举,后来季先生辞官家乡,林如海的母亲去世也要扶灵还乡,便一路同行,季先生在扬州的崇雅书院做了老师,而林如海给父母守完孝便也进了崇雅书院学习,继续跟着季先生做学问直到那年进京赶考被点了探花。

所以林如海与季连江并非普通的书院的老师学生,他是季连江正正经经的入室弟子。林如海这个学生从没求过季连江什么事情,这一次开口,也是求季先生让自己的外甥跟着他几天,只是旁听季先生的课,并不打扰书院里其他先生。又拿了许阳写的论语的其中一篇的读后感给季先生看,告诉季先生自己这外甥从小在海外长大,喜欢学习,却无人教他。字倒是从小练着,书也读了不少,只是没人教,不懂得怎么行文释义。

林如海并不多夸,反而很有些贬损之处,可是许阳的字确实太出彩了,那读后感虽然行文有些稚嫩,难得理解的倒是透――后世的知识大爆炸熏陶出来的名牌大学中文系的优等生就算拿到古代还是很能蒙一下人的。再加上季先生听说这孩子居然只跟了林如海的小女儿学了一个月的论语。才十四岁的孩子如此的刻苦,且已经十四岁了若是不能好好教育恐怕就真的耽误了,也就勉为其难的应下来,让林如海把外甥送来伺候自己笔墨。

伺候笔墨只是个说法,毕竟季先生人家自己有书童。可是让他单独教许阳确实太大材小用了,更没那个时间。可是跟着听课?崇雅书院只收举人的!不过中国人向来会玩文字游戏,明明就是去当旁听生,可是季山长只能这么说,这个头绝对不能开的,不然谁都来旁听书院就乱套了。于是对外的说辞就是,林如海心疼老师教课辛苦,自己又实在公务繁忙,特地派了自己外甥代替自己服侍老师。

这说法就是个摆在明面的借口,可谁能较这个真?季先生快七十岁了,在崇雅书院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当了十年的山长,从没往里面塞过什么后门生,就这么个孩子,算是季先生的后辈,伺候季先生的笔墨,又只是旁听下他自己的课,真就跟(.ME电子书)书童差不多,哪个先生上课不带个书童啊?真想走后门,要不是岁数太大没精力人家回家慢慢教不是更好?只不过就是没精神了还想教教自己喜欢的孩子,让人家跟着顺便听几节人家自己的课,谁都挑不出理来。更何况林如海不是白托人的,他应承了季先生接下来的一年里要给崇雅的学生每月讲一次官课(注2)。

许阳听许太太讲完前因后果,惊得目瞪口呆,就当个旁听生,居然要这么多弯弯绕绕。可同时他更是感激林如海,林如海跟他说让他去给人家当书童顺便上几天学的时候,是那么轻描淡写,若不是许太太跟他说,他真的想不到这个机会如此的难得。顿时没闲心跟许太太聊天了,告辞回了自己院子,捧了本《孟子》就读开了。

※※※

注1:果狮,腊八粥里的装饰物。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注2:历史上的扬州有一座明朝建立的梅花书院,梅花书院原名崇雅书院,是只让举人入学的。上的课便分“官课”和“院课”两种,其中“官课”是由地方官吏来教的。毕竟举子上学是为了考进士,而考上进士的最终目的是做官。所以官员到书院给举人们讲课在明清时期的书院并不是罕见的事情。只是一般6,7品的会多些。四品以上的高官很少有这个闲工夫,就是去讲也是玩票性质的。

※※※

当前:第16/12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