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财迷贾瑚》第111/112页


现如今,他等于是放弃了张家的一切,重新开始,看似亏了,其实,能够从嫡母和嫡母所生的弟弟们的压制中抽身而出,何常不是一件好事?
肖氏看着一身大红诰命服饰的李氏,眼睛里跟淬了毒似的。
来致厅中,李氏微微福身,并没有开口,肖氏有心想要刺上两句,又想起老爷的警告,只能黑着张脸看着之前被她压得死死的母子。
早知道,早知道这样,当日就不该留这小崽子一命!
“咳!淇哥儿今日得受皇恩,是咱们张家的福份,淇哥儿亦是我子,虽说分了府,但该得的份例必不能少,你如今府门新立,花钱的地方多着,今儿先将你该得的那份产业分给你,望你好生经营。”张惭语重心长的嘱咐。
“老爷!”肖氏一脸的震惊。
张惭漠然的看了她一眼,无知的女人,遇事也不懂得用恼子想想,如今他年纪已高,几个儿子也都同有能够挑起家族重担的人物,唯一一个出息的,却是要从家族中分出去了,他日族中若是有事,还不一定能劳动他来相助。
当日因嫡长子同荣昌府府议亲,嫡子被批得体无完肤,那个时候他还说贾修之有眼无珠,如今看来,真正有眼无珠的人,是他才对。
不过是给庶子的一点子产业,根本不及嫡子将来继承的九牛一毛,能让长子记得家人的好,何乐而不为?这个女人,却只看到了眼前的那一点东西,难道把长子对亲人的那点子亲情都耗光了,她才开心吗?!
肖氏被张惭这一眼看得胆战心惊,这许多年来,张惭如同大齐大多数的男人一样,并不怎么理会后院之事,别说妾室了,就连那些庶子庶女,也是要看她的脸色过活的,仰她的鼻息,如今这是怎么了?
张惭不再理她,只和谒的对张淇说道,“时候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府去吧,别忘了,无论如何,你都是老夫的长子,往后有什么不明白或是处理不来的事情,尽管来府里,便是为父没空,你这几个兄弟总能顶点事。”
张惭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张淇自然要领下这份情,“是,儿记住了。”拱手揖礼,母子二人相携离了宣威将军府,自此,除非是重大事情,张淇母子,再没踏进过宣威将军府一步。
搬了新家之后,李氏开始着手忙活起张淇和贾?h的亲事。
传说,荣昌伯府嫡女贾?h出嫁那一日,十里红妆都不足以形容其势,相传当第一件嫁妆在绕京城三圈后,入了指挥合法事府大门时,最后一件嫁妆,还没有出荣昌伯府的大门,京中的百姓大呼开了眼了。

第119章

手捧新鲜出炉的皇后凤冠,黛玉的第一个反应却并不是高兴,而是嘴角直抽,只觉得满脑子的黑线。
讲真,她今年刚满二十,和太子殿下成亲不过三年,嫡长子刚于三个月前出生,太子宫中的一应事务,她也才刚刚熟悉,结果,这就要成为大齐王朝的皇后,母仪天下了?
用瑚表哥的话来说,太过玄幻了些。
虽然自从接到指婚的旨意后,她就被大舅母,和佳惠大长公主各种调教,以期她能成为大齐名留青史的皇后,可也没想过居然这么快啊。
太子,不对,现在已经成为新一任皇帝的申屠枢快步进了他们的寝殿,见到的就是亲亲黛玉这幅迷茫的模样,一整天被那对不着调的爹娘弄得心烦气燥的心情,突然就好了。
上前取过黛玉手里的凤冠,温柔的替她戴上,“父皇和母后昨天留下禅位诏书后,就连夜走了,说是要去和皇祖父汇合,一同去澳洲看野生的袋鼠呢。”
黛玉无语望天,“这么说,陛下是把大齐丢给你了?然后带着母后周游列国去了?”
这个世界的黛玉,因为贾瑚的乱入,再不见那位多愁善感,文采斐然的林妹妹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位合格的王朝皇后。
“可不是吗?如今师父手下的人造出来的铁皮轮船越来越大,上头装载的武器越发先进,在海上横冲直撞,以前海上常见的海盗,一见到咱们大齐的船,都是直接掉头,都不敢靠近的,父皇早就想去周游世界了。特别是最近几年,师父和表叔两位也把手里的事务留给后人去打理,自己却带着一支海军出海后,父皇能忍到现在,已经是母后极力安抚的结果了。”
老爹不着调,当人儿子的,着实可怜。
黛玉和申屠枢面面相觑,继而失笑,现在,想再多也没用,家中大人把这个王朝丢给他们,他们只能扛起,带领这个国家更进一步。
用他师父贾瑚的话来说,现在的大齐已经屹立在世界众强国之列,他们这一辈的人拼死拼活,把一个日渐衰落的王朝带入了新的时代,他们这些继任者如果不能让这个国家稳步向前,他不介意回来吊打他们一回!
想到自家师父的种种手段,申屠枢打了个激灵,跟风出去浪的念头还是别想了,想多了有生命危险啊!
“登基的日子定在五日后,我们好好准备准备吧,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轩儿为太子,从现在开始,好好的培养,等到他有能力能掌理一个国家,咱们两个就可以仿效皇祖父和父皇,把国事丢给他,换我们去周游世界。”
偏殿里,摇篮里睡得正香的一个白胖萌包子,突然打了个喷嚏,吓得守在一旁的宫女和奶娘脸色都白了,忙前忙后的关注小包子是不是真的病了。
小包子完全不知道,他已经被黑心的爹爹惦记上了。
黛玉很想翻白眼,考虑到形象问题,到底没有做出这种率性的举动,不过她还是嗔了申屠枢一眼,“有你这么算计自己孩子的吗?”
如今的大齐,因为与西方世界的交流越发的频繁,那些夷人羡慕大齐的悠长历史,以及她的繁华,文明,大齐人也会把国外一些进步的思想拿来化为已用。
申屠潜是位励精图治,又极有想法的君主,在看到封建制度的不足之后,他采纳了贾瑚的建议,开始大踏步的改革大齐的制度。
改革六部,设立国防部、外交部、监察部,由皇帝直接管理。另设国务院,设内阁总理,下辖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司法部、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工业部、商务部等几个新设立的部门,在某种意义上,实行了三权分立,向着现代化强国又迈进了一步。
申屠潜在位是,已经逐渐的把权利放下,只牢牢的握紧军权,监察和外交的权利。
如果申屠枢上位,也不需要和以前的历代帝王一样事必恭亲,每年甚至可以有几天的年假可以休息,周游列国是不必想了,游山玩水的时间总是有的。
正如他的师父民说的,先辈们已经为他们创造了如此光明的前途,他们要是也能搞砸了,那可真就罪过了。
消息很快就传遍京城,拜瑚大爷的貔貅性格所赐,但凡能赚钱的行业,他都愿意掺和上一脚。早在多年前,大齐就出现了各种报刊杂志,其中,又以朝廷主办的《大齐日报》最为权威。
就在今天,《大齐日报》上,头版头条就登载了申屠潜的神位诏书,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可以这么说,今天的报纸一上架,不出一盏茶的时间,就被人一抢而空。
消息传到荣昌伯府,贾家大房的众人全都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听听也就揭过去了。
身处梨香院的贾母却是心绪纷乱,想起当初刚接黛玉来京城,那个时候的黛玉小小的一团,到如今,却要成为母仪天下的尊贵之人了。
唉,早先的时候,她还想着让两个玉儿亲上做亲呢。
薛宝钗端来一盅炖得火候正好的冰糖燕窝进来,“老太太,昨天您老犯了咳嗽,我特意给您炖了盅冰糖燕窝,您先喝喝看,就是可以缓解一些的。”
贾母放下报纸,取下老花镜,欣慰的看着薛宝钗,虽说出身商户,却是个知书识礼的,把宝玉的后院管理得井井有条。
拍拍她的玉手,笑道,“难为你了。”
“老太太说的是什么话?这本是孙媳份内之事。”视线扫过《大齐日报》,立即被上面的头条惊住了,那个人,要登基了啊!
今日一早,宝钗一起来,就进了厨房,亲自为贾母炖汤,自然还没有听说这件轰动大齐的大事件,现在突然看到,却是大吃一惊。
贾母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等一会儿,备份重礼,送去东宫吧,毕竟都是一家子骨肉。”
“是。”
“宝玉还在研究所里吗?”
“是呢,听他说,想出了一种新的配方,您也知道,不弄出来,他如何能安心。”
贾母点头,“难为他了。”
贾宝玉虽然在科举读书上没什么天份,却意外的对化妆品的制作极有心得,贾环则是对做生意感兴趣。本来贾政在时,因为看不上贾瑚弄出来的学校,一直亲自教导他们两个,两个人都参加了几次童生试,奈何,贾政自身的学问就在那里,又请不来真正有学问的先生,若不是贾政被一场风寒夺去了性命,只怕贾宝玉和贾环两个,都要被他耽误了。
贾瑚发现这两个堂弟居然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中极有天份,如何肯放过他们?于是,一个进了科研所,另一个,借了一笔本钱,自己做生意去了。虽然比不得贾瑚,比起大多数人家,却是好了很多。
而且,这位还在贾氏私学的夜校上课,时时不忘充实自己呢。
天道酬勤,贾瑚相信,这两个堂弟的未来,可期。
“难为你了。”贾母轻轻叹息。
当日,薛家进京时,正遇上皇帝为太子和黛玉指婚,偷眼看着清俊贵气的太子,宝钗的心思活络了。又听说了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就在太子的身上,心思更是活动起来。
可惜,薛蟠虽然中了个二甲进士,也谋了个差事,薛家依旧是商户人家,虽说现在的商户地位有所提高,和真正的上层人家还是不能比的,别说是进东宫成为太子的侍妾了,就是想通过选秀入宫,也是不容易的。
她倒是有心入宫博一博富贵,奈何送上门,人家还不要。最后,只能接受姨妈贾王氏的提议,嫁给了贾宝玉。
恨吗?
不至于。
遗憾吗?
却是有九分。
然而,她却没有一点办法,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往肚子里吞,好在,贾宝玉虽然不是读书的料,凭着那一手调配化妆品的技术,在元丰商行的研究所里谋了份差事,倒也能让一家子生活无忧。
莺了送来贴子。

当前:第111/11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