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证全集.com》第24/132页
十月,青州民军与明衡王联合,自立抗清。
按据王氏《东华录》本年七月,招抚山东河南侍郎王鳌永报称抚定青州郡县,并?V故明衡王降书以闻。而至十月,山东之清军申报:" 初八日(民军)要立衡王登基" ,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五册。《清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十月亦载宣谕往定山东将领云" 衡王府财务,毋得骚扰。衡王曾否与赵应元同谋(按指与当地起义军之首领共谋抗清),应行详察。有谋则严加看守,另行奏闻。" 查继佐《罪维录》卷四则记云:" 衡恭王??颍?宪宗第六子(汝昌按,《明史》表,传俱作第七子),国青州。……恭王支子新乐王载玺(按《明史》,载玺为恭王孙),嗜古好修,善文章,……崇祯甲申,贼围城,玺人发帑守城,城全。南都败,弃去,不知所终。" 而《东华录》本年十月又言" 梅勒章京和托等奏:臣等率师至山东,流贼旗鼓赵应元等诈降,入青州,杀招抚侍郎王鳌永,据其城,臣等率师往援,擒斩应元等,复青州。" 可见其事之经过实甚复杂曲折。青州官民联合抗清自立,英勇不屈。约略而推,当是衡王府初时迫于事势,阳与清官委蛇,暗结地方义军力量,以图反抗。守城一度成功,最后终遭失败。林四娘如非去年死事于清兵入鲁时,即本年与民军共同抗清战死。其非与义军为敌者益明。
又是年十二月登莱巡抚陈锦奏报:"'土寇' 秦尚行、王家忠、翟谔等,乘青。。州之变。。。,复聚众' 作乱' ,欲结连刘泽清,共扶杨威称帝,势甚猖獗,三百里之内人民俱遭' 蹂躏' ……" 盖清廷早知" 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故入京后首遣武将文官往定二省。青州之变,风靡登莱,影响可见。乃知此固当时一大事件,充其量,可以左右明、清未定之局。是以清初之人皆习闻传述之,蒲松龄、王士?等皆借林四娘以追写之。曹雪芹于小说第七十八回忽以特笔写及此事,是否无所为而为之?尚待深入研究。
(及明年正月,据《东华录》,又有" 故明衡王朱由??奏请入觐,命候旨来朝" 之记载。此则青州衡王府本王及支子诸王之事犹有变化发展。参看顺治三年条下。)十月朔,福临即皇帝位于北京。以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后又晋为" 皇父摄政王" ),济尔哈朗为辅政叔王。遣豫障王多铎略江南,英亲王阿济格西击李自成义军。
按多铎系正白旗最高统领,如曹家先此未尝拨于多尔衮属下,则多铎应即当时曹家旗主。阿济格则曹雪芹诗友宗室敦敏、敦诚之六世祖。自此曹家遂随其旗主入关定居北京。
十一月,廷试贡生,上卷以知州用。中次卷以州判、县丞、教职用。
按曹世选之子振彦于顺治七年已出任山西吉州知州,州志等书载明振彦为"贡士""贡生""生员" ,年份资历,似与此次廷试相合。
同月,山西巡抚马国柱奏报,与农民义军战于汾州,获胜,追至青龙、永宁黄河一带,进平阳,山西全省平。
按吉州即隶平阳府(治今临汾)。
汤若望奏进新历法,得旨:" 钦天监印信,著汤若望掌管" ,一切所属事务悉听掌印官举行。汤若望自此益得用。
出故明府库中财物赏八旗将士及外藩官员。
查" 无主之地" 安置满洲庄头。
按庄头事参看明年条下。《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九" 旗地" 条云:" 顺治元年十月,户部奉谕,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朝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凡殁于寇乱者,无主田地甚多,尔部概行清查,若本主尚存或子弟存者,量口给予;其馀田地尽行分与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三年三月,议定此项钱粮,照数永免。今据乾隆六十年田数内府三旗庄田,一百二十七万八千八百亩,宗室庄屯田,百三十三万三千八百二十七亩;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给地,一千四百零六万六千八百六十二亩。初以圈地卖与民人者,雍正七年官为取赎。其官赎之田,乾隆四年议许壮丁具呈领买,其价银以五年钱粮分限扣交,壮丁领买者,限以五晌,计三十亩。其五晌之价,上地银四十八两,二等三十八两,三等二十八两,四等十八两,荒地十二两。四十四年,定官赎地未经领兴者,官收租银,由直隶总督征解,为岁终分赏八旗之用。其旗地征收,雍正十一年,定官地被灾十分者免五,九免四,八免二,七免一,六分者不免。地租银每亩一钱五分,私价自三钱五分至八钱。其井田,雍正时,定以田百二十五亩,公田十二亩五分,庐舍十二亩五分,私田百亩纳公田租十二石五斗。乾隆时,改为屯田,每亩交一斗。"可供参考。
一六四五清顺治二年孙氏十四岁。
乙酉正月,禁包衣大等私收投充汉人,冒占田宅。
按此从《清史稿?\u19990X祖纪》作" 包衣大" ,当是实录旧文,王氏《东华录》引作" 内务府管领" ,疑是改本。
包衣大,满语" 家奴头儿".清之早期凡统治阶级皆有包衣,即皆有包衣大。
如崇德八年即有公塔瞻包衣大达哈纳之记载。迨后皇家内务府制日严,皇家之包衣大须示区别,遂改称内务府管领,而王公诸臣之包衣人等止呼" 家仆""旗下家奴"." 投充" 者,谓" 自愿" 归旗为奴。
二月,令户部传谕州县,凡民间房屋有为满洲圈占、兑换他处者,俱视其田产美恶,速行" 补给" ,务令" 均平".御史赵开心奏:" 近来敕旨,凡民间出痘者,即令驱逐城外四十里。……有身方发热及生癣疥等疮,概行驱逐者,贫苦小民,移居城外,无居无食,遂将弱子稚女,抛弃道旁,……" 按出痘一事,在清初满人视为一极大问题,且常牵及政局大事,其缘故现代人已不易理解。赵开心所揭,足征当时人民所遭之苦难,百端千状。又《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九云:"国初有查痘章京,理旗人痘疹及内城民人痘疹迁移之政令,久之,事乃定。康熙时,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痘医,由撒纳特衙门移会理藩院衙门,在京城肄业。……盖其气始于南洋,争遍及也。……又生身内外札萨克王公未出痘者,亦不至京城也(按已出痘者谓熟身)。" 满俗,出痘家供奉" 痘疹娘娘" ,如《红楼梦》第二十一回所写。
四月间,叠为" 投充" 事谕户部。
略谓" 近闻出征所获人民,有祖父父母及伯叔兄弟亲子伯叔之子并元配妻未经改适在籍者甚多" ,此等拆散之亲属愿入满洲家与亲兄弟同处者,可赴部申请。" 又闻贫民无衣无食,饥寒切身者甚众,如因不能资生,欲投入满洲家为奴者" ,准投充。罪犯投充" 欲图幸免" 者罪发依旧处治。" 此等投充旗下人民,有逃走者,逃人及窝逃之人,两邻、十家长、百家长,俱照逃人定例治罪。" 当时" 逃人" 亦为一大政治、社会问题,律法十分严酷;至顺治四年,逃人" 已几数万" ,此为旗奴反抗方式之一。稍后又谓" 前许民人投旗,原非逼勒为奴" ,实以饥寒多致" 盗乱" ," 近闻或被满洲恐吓逼投者有之,或误听屠民讹言、畏惧投充者有之。" 清初满洲旗人于入关前后所俘所役之旗奴,盖不可以数计。
四月,因庄头。。横行事谕户部。
略谓" 今闻各处庄头人等,辄违法禁,擅害乡村,勒价强买,公行抢夺,逾房垣,毁仓廪,攘其衣服赀财,少不遂意,即恃强鞭挞,甚至有捏称土贼,妄行诬告,且狡猾市侩,甘为" 义子" 豪仆,种种不法,肆行横恶。" 此封建统治集团自承之词也,其事可知。按庄头为满洲特权阶级之二地主,无恶不作,当时恃一" 旗" 字,即地方官亦不敢过问。《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所写之乌进孝,即其类也。孙嘉淦言" 庄头取租,多索而少交。……剥良民以养奸民。" 此种人唯有在大地主面前恭谨谄媚,对佃户人民,则穷凶极恶,势如豺虎矣。大庄头管地多至一百七十晌,即一千零二十亩。
五月,命满洲子弟就学,分为四处,每处俱用伴读十人,勤加教习,十日一次赴监考试,遇春秋演射,五日一次就本处习练。
按此时未立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等,学校事统属于国子监,监内亦设满官。
给事中孙襄奏:" 犯人家口入官,妇女至于给配,渐恐廉耻道丧,节义风微。" 多铎等奏清军十五日入南京,南明亡。旋遣贝勒博洛、固山额真拜尹图、阿山等趋杭州,攻下苏州、常州等地。南京改为江南省,应天府改为江宁府。
按南京后为曹家之久居地,几如" 第二原籍".《红楼梦》中称江宁为应天府,故沿明旧,以讳时代。
闰六月,改民解漕、白二粮为官兑官解。
按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卷一云:" 粮米之目,有四:曰漕粮、白粮、军粮、恤孤粮。……此就州县解放言之,而小民之纳粮则一也。明季乡绅横豪,创为' 拨兑' 之目,国初犹沿其弊。盖军粮、恤孤粮既可迟缓其期,又无增耗之费,故有力之家往往营求拨兑,而漕、白二项,专派于单弱之户,其苦不可胜言。顺治十二年,大兴朱尚书之弼以科臣上言,请敕漕臣粮道亲督州县,画一编征,尽数输纳,敢有拨兑者治罪。上从之,民困以苏。" 此犹清之臣僚委婉之言耳。
八月,阿济格回京,无" 功" 而反获罪罚。
九月,谕户部河间、滦州、遵化等府州县,凡无主之地,查明给与八旗下耕种,其故明公、侯、伯、驸马、皇亲、太监地,酌照家口给拨外,馀给八旗。
按曹家" 受地" 在宝坻境,当即此次所圈占配与。去年之七月,太监吴添筹等曾请照旧例差遣内员征收涿州、宝坻县皇庄钱粮,多尔衮未许,命地方另项起解。至是则分配于旗下矣。
十月,多铎自江南班师回京。加封为和硕德豫亲王。赏赐从征诸王贝勒及藩汉人等。
按十二月多尔衮集诸王贝勒大臣等传语,论及诸人" 但知谄媚于予" ,而不尊顺治帝之事,透露皇太极死后诸人" 率属意于予,疏请予即尊位" ," 所以不立肃亲王者,非予一人意也,尔诸王大臣皆曰,若立肃亲王,我等俱无生理,因此不立,……彼时不肯议立,今则复有市恩修好者矣!" 诸人皆唯唯称是,独多铎不答。于是多尔衮复责多铎:" 昔国家有丧时,予在朝门坐帐房中,英王、豫王皆跪予前,请即尊位,谓两旗大臣属望我等者多,诸亲戚皆来言之。" 诸人欲议多铎" 妄对" 罪,免之。此一事态,即说明当时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一派与福临、豪格、济尔哈朗等派系对立争权,日益激化。两旗者,谓多铎等所统之正白、镶白旗也。
本年夏,回回国、天方国进方物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