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证全集.com》第31/132页
本年五月,褫鳌拜职,禁锢终身。
鳌拜既专横,四大臣中索尼老病,遏必隆畏其凶焰,依违其间,敢与抗争者唯一苏克萨哈,所恃者父为额驸也,然竟以灭族。鳌拜尝托病不朝,要康熙以亲往问疾,入其寝,侍卫察其色有异,搜榻刀见,康熙故以他语解之,及归,即召索额图入谋。索额图,索尼之子也。鳌拜握兵权,掌宿卫,不宜轻发,乃设计以除之。因料简哈哈珠子(满语男童," 珠子" 或译" 驹子""驹塞" )入内苑侍康熙为角牴戏。鳌拜未以为意。一日,独召螯拜入,所伏诸童突起仆之,遂成擒。此事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开卷第一条即有叙写,当为信史(唯姚误哈哈珠子为" 小内监" )。曹寅幼年入侍,其康熙五十年奏折曾云:" 臣自黄口充任犬马" ,郭振基《楝亭诗钞别集序》:" 自结发侍内直" ,皆可证。盖正三旗哈哈珠子也,疑与擒鳌拜不无关涉。寅自幼能武,可参看十二年条下,又其辛巳孟夏题张纯修临米元晖画三绝句之二,有" 我亦蹒跚负奇癖,短衣徒手逐黄獐" 等句(《楝亭诗钞》卷四),疑暗指此事之隐语也。哈哈珠子事,参看本年附录一条。康亲王杰书等勘问鳌拜,列罪三十款,康熙亲鞫皆实,贷死,革职籍没,与其子那摩佛禁锢终身。弟侄,及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吏部尚书阿思哈、兵部尚书噶褚哈、吏部左侍郎泰璧图,俱立斩。
六月,复苏克萨哈及族人白尔黑图等原官,案内文武各官,已革者复职,已故者荫其后。未几以索额图为内国史院大学士。
按至是年秋,工部尚书都统济世、内秘书院学士吴格塞、兵部侍郎迈音达等均以鳌拜党革职,济世、吴格塞处绞。此一斗争,正白旗进步派竟以压倒镶黄旗顽固派之势而获全胜。
永停旗人圈占民地,今年已圈者,悉给还民间。
按于此可见兹事皆鳌拜一党所为。
「附录」
陆陇其《三鱼堂日记》卷下,七月廿七日条:" 又唐(梦赉)言:皇上之恶朱方旦也,以其劝顺承郡王勿进兵,王鸿绪结交哈哈驹子阴知之,遂上书参焉。慕天颜之复起为湖南巡抚也,哈哈驹子以其' 江南德政歌' 私相看,见皇上来,仓皇藏匿,皇上问是何物,故意支吾,再四迫之,若不得已而出焉。遂有是命。" 又金梁《清宫史略》" 哈哈珠子" 条:" 康熙十五年二月谕:' 朕在花园,有哈哈珠子,往来奏事,必先著太监各处传知,然后递行领送,严密关防,不可忽略。' 又谕:' 凡大臣进宫奏事讲书时,先曾传过不许女人行走。如看守各门太监不行禁止,著哈哈珠子参奏。' 按哈哈珠子译义为男子。初制令东三省选送三音哈哈,译曰好汉子,赏充侍卫。此言奏事及参奏,盖即侍卫之类也。" 观此二例,可见哈哈珠子之地位与手眼。福格《听雨丛谈》卷十二:" 唯皇子及诸王侍从小臣中有曰哈哈珠子者,清语为' 幼男' 之称。" 此为满语原义,金粱之说非也。
一六七〇康熙九年庚戌曹玺在江宁织造任,孙氏三十九岁。曹寅十三岁。
是年二月谕刑部:" 向来定例流徙尚阳堡、宁古塔罪人,于六月十二日停遣,馀月皆令发往;今思十月至正月俱严寒之候,所徙罪人贫者殊多,衣絮单薄,无以御寒,罪不至死而冻毙于路,甚为可悯。" 令自十月至正月及六月俱勿遣。
按康熙帝为此言,未料日后其所亲信之曹、李二家皆有人遣发极边,冻饿以死也。
闰二月,谕工部:" 朕经行城外,见道旁枯骸,恻然可悯。" 令掩埋。此当时京城近旁之情景也。
三月,命发户部十库内木棉丝布茶叶衣服弓矢等物赐各佐领下护军、拨什库及甲兵之贫者。又以八旗甲兵养马备械,贫不能赡家口,增月饷银一两,岁米二斛。
按明年三月,又命宗室中除大罪革职人员外,闲散宗室年十八以上及无父之子,俱照披甲例给以银米赡养。此入关后八旗不同阶级、阶层经济情况悬殊之一面也。
六月,西洋国王阿丰肃遣使玛讷撒尔达聂等进方物,以地居极远,初次进物,从优赏赉。
按《红楼梦》中屡写西洋器物,绘画、药品、钟表以至玩具等皆有。西洋国者,当时专以称荷兰。王士禛《分甘余话》载荷兰国进物单甚详。其《池北偶谈》" 谈故" 门载康熙二十五年荷兰进物单,略云:" 大珊瑚珠一串,照身大镜二面,奇秀琥珀二十四块。大哆啰绒十五匹,中哆啰绒十匹,织金大绒毯四领。乌羽缎四匹,绿倭缎一匹,新机哗叽八匹,中哗叽十二匹,织金花缎五匹。白色杂样细软布二百一十九匹,文采细织布一十五匹,大细布三十匹,白毛里布三十匹。大自鸣钟一座,大琉璃灯一圆,聚耀烛台一悬,琉璃盏异式五百八十一块。丁香三十担,冰片三十二斤,甜肉豆蔻四瓮。厢金小箱一只,内丁香油,蔷薇花油,檀香油,桂花油各一罐。……" 又一则记康熙六年(丁未)夏荷兰进物中有" 玻璃箱牡丁香,哆啰尼绒之属".暹罗进物中有" 六足龟、孔雀、驯象等物".《红楼梦》中所写,如刘姥姥所见怡红院之大穿衣镜,王熙凤屋中自鸣钟,贾母看戏时所用之聚光灯,宝玉所穿雀金呢等织品,以及各种香露,贵重匣装药物" 依弗哪" ,种种当时异样难得之物事,皆写西洋产品,为一般富家所不能有者。至宝玉口中所说福郎思牙" 金星玻璃" 曰" 温都里那" ,即aventurine之译音。又写薛蟠配药,有" 不足龟" ,则" 六足龟" 之写讹。至曹雪芹写贾母以雀金呢为" 哦啰斯" 所织,此或泛指西洋,或南洋古地名有音近而致讹者。《国学丛刊》第四册周肇祥《故宫陈列所记略》云:" 乾隆时孔雀毛织成蟒衣,……皆罕见之品,提出陈列。" (周氏曾主陈列事)是清代确有此种织品之证。(至于西洋药品、香料、各种油、露等物,应以《永宪录》所载江西巡抚王企靖进洋物单为大观,可参看。)一六七二康熙十一年壬子曹玺在江宁织造任。孙氏四十一岁。
曹寅十五岁。寅自幼侍皇帝读,通经史,工诗文,老师宿儒皆称叹之。
顾景星《荔轩草序》:" 子清门第国勋,长江南佳丽地,束发即以诗词经艺惊动长者,称神童。" 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卷二十三叶十六:《祭织造曹荔轩文》:" 惟公幼而岐嶷颖异,通经史,工诗文,虽老师宿儒,已叹为雄才之倒峡,而邃学之淳渊。" 寅自幼侍读事,邓之诚先生见告出某书,书为一九三九年所购于琉璃厂文芸阁,价二三十元间,八册一函,约为康熙间刊本,四字书名,甚怪异,亦无著者名。藏今北京大学图书馆。惟以书名失记,待检。按顾景星《白茅堂诗文全集》卷二十二叶九《怀曹子清》诗,起云:" 早入龙楼儤,还观中秘书。" 正可为此事佐证。异日康熙帝命寅以私力资助熊赐履,送银二百两,亦师弟之谊而非官场馈送之义。皇帝幼学件读,在明代由小太监充之,谓之小伴当。康熙帝自九年冬开经筵日讲,设侍读、侍讲学士,十年又增设满、汉字侍读等员,正其向学之日,亦合。姑于本年连类书之。
是年纳兰性德、韩菼举顺天乡试,徐乾学为主试官。
曹寅自幼读书,当有师友相资,与纳兰性德、韩菼似同出于徐乾学之门。韩菼为性德作《神道碑》,末云:" 始君与余同出学士东海先生之门,君之学皆从指授,先生亟叹其才,……" 而其《织造曹使君寿序》又云:" 余与使君同自出也。" 所同自出之人亦即" 东海学士" ,当时以称徐乾学者也。但徐乾学与性德、韩菼等师生之谊,实即本年顺天乡试座主门生之关系。曹寅倘无正路科名,韩菼不应有" 同自出" 之语。据此颇疑曹寅亦曾中此科乡试。志以备考。纳兰成德时年十五岁。
是年四月,命侍卫吴丹、学士郭延祚阅视河工,绘图进呈。六月又命工部行知河道总督漕运总督会同往视河工。按三藩、河工、漕运,康熙初政三大事,所最重视者也。
十月,停长芦、两淮、两浙、河东巡盐御史差,归并于巡抚管理。按去年以左都御史明珠请停盐差御史巡历地方,至是并撤御史差。
十二月,裕亲王福全、庄亲王博果铎、惠郡王博翁果诺、温郡王孟峨辞议政,允之。康亲王傑书、安亲王岳乐、顺承郡王勒尔锦、贝勒察尼董额尚善辞议政,不允。
一六七三康熙十二年癸丑曹玺在江宁织造任。孙氏四十二岁。曹寅十六岁,当已选为侍卫。
顾景星《荔轩草序》云:" 《荔轩草》者,侍中曹子清诗集也。" 此侍中即侍卫别称。又云:" 既舞象,入为近臣。""近臣" ,亦即指侍卫言。舞象,本成童之年,普通以指十五六岁。按张伯行《祭曹寅》文云:" 比冠而书法精工,骑射娴习,擢仪尉,迁仪正,翼翼乎豹尾螭头之恪谨,而轩轩然貉冠羽箭之高骞。" 乃指为銮仪卫事,叙于" 比冠" 之下,乃稍后事。此时初为侍卫,品级不可详。《楝亭诗钞》卷一《射雉词》云:" 少年十五十六时,关弓盘马百事隳。" 似正为侍卫习武时也。又《楝亭诗钞别集》卷一随侍入鹿苑诗有云:" 束发旧曾充狗监,弯弧中岁度龙城。" 亦正可参证。袁枚《傅鼐神道碑》云:" 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侍卫,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 王晫《今世说》卷七" 宠礼" 门一条云:" 世祖御极之初,(汝昌按:事当顺治三年)命公卿大臣子弟入卫,时商丘宋文康公长子牧仲(按宋荦字牧仲),年甫十四,仪观俊伟,冠侍从冠,蟒衣,裤褶带刀,侍上左右,上爱重之。" 可见初充侍卫者,皆少年童子。曹寅正式选授侍卫,似不在本年以后。
昭梿《啸亭杂录》卷之四《领侍卫府》条:" 国初以八旗将士平定寰区,镶黄等三旗为天子自将,爰选其子弟仿《周官》宫伯之制,命曰侍卫。其日侍禁廷左右供趋走曰御前侍卫。稍次曰乾清门侍卫。其值宿宫门者统曰三旗侍卫。设领侍卫内大臣六员,外大臣六员,散秩大臣无定员,俱以世荫公侯并王公子弟充之。其班列诸尚书下,侍卫跻三阶,选其才俊者充随邸协理事务班领十二员,每旗四人,掌文书政令诸事。凡其班有六班,分奇偶以为离合。其制凡十二日为一转,每班先于园中值宿,四日后入禁中值宿二日,空闲六日以为休沐之暇,更番轮值。" 可知只有内府三旗子弟方有选为侍卫之资格。徐乾学叙性德云:" 容若选授三等侍卫,出入扈从,服劳惟谨,上眷注异于他侍卫,久之晋二等;寻晋一等。"曹寅为侍卫,亦当依次擢升,但等次年月,皆不可考。如其弟曹宣,即仅升至二等侍卫。
李士桢为福建布政使。
《东华录》:康熙十二年九月,以李士桢为福建布政使,由河南按察使迁。
是年二月满译《大学衍义》书成,赐诸王以下各官及八旗官学各一部。四月,命将满语照汉文字汇集成一书。按康熙十年,罢各院及各省将军衙门通事,以满洲官员已谙汉语。此等亦反映满人入关后之汉化日深。
六月,以李之芳为浙江提督。
禁止八旗包衣佐领下奴仆随主殉葬。至八月御史黄敬玑又奏旗下仆婢自尽者甚多,命通行严饬。可见此风迄未稍替。又,言八旗各有包衣佐领,所以示别于上三旗包衣内务府员,今人言此者往往误说。
七月,复差各处巡盐御史。
八月,谕讲官:" 文章以发挥义理、关系世道为贵,骚人词客,不过技艺之末,非朕所贵也。" 十月,科臣纳鼎奏京城内外时弃婴儿,谕户部:凡民间贫不能养所生子,或乳主人子而弃其子者,严禁,通饬八旗并包衣佐领及五城。
按八旗包衣。往往不能全养所生,今人知者已尠,《红楼梦》写秦可卿为秦业抱养女,本弃婴之得活者也。
十一月,命学士熊赐履、编修叶方蔼、张英、修撰韩菼等各撰" 太极图论"一篇进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