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证全集.com》第37/132页


至十月又谕大学士等:" 近者汉军居父母之丧,亲朋聚会,演剧饮酒,呼卢斗牌,俨如筵宴,毫无居丧之礼。至孝服鞍辔等类,所用素帛,皆异常华美,……居丧演剧,满洲所无,汉人亦未有,特汉军为然耳。" 按此犹康熙初、中叶时也,至后愈甚;《红楼梦》中所反映之秦氏丧葬,乃乾隆时情况,又不止汉军为然矣。康熙帝又罗列汉军恶习数事:一、" 汉军外官赴任,每借京债,整饰行装,务极奇丽,且多携仆从,致债主抵任索逋,复谋赡仆从衣食,势必苛敛于民,以资用度;且亲朋债主,叠往任所,请托需索,不可数计:是官虽一人,实数人为之,以致朘削小民,民何以堪?" 二、" 汉军外官,不能骑射,乃自称行猎,多带鹰犬,借宿村庄,滋害于民。禽兽本在山野,岂在村耶?" 三、" 汉军服用,多僭越非分,终日群居,以马吊饮酒为乐。此等物力,从何而出,有非苛取诸民者乎?" 以为" 汉军习尚之恶,已至于极" ,历举总兵、提督、巡抚等贪婪虐民之事。

十二月,太皇太后亡。

按康熙帝自言" 臣眇躬夙蒙慈养,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馀年,鞠养教海,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 遗诏亦言" 予顾此藐孤,难忍捐弃,勉抑哀衷,相依岁月。" 故实为顺、康两朝皇室重要人物也。

一六八八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孙氏五十七岁。

曹寅在内务府郎中任;年三十一岁。辑诗为集,曰《舟中叶》,寄杜岕。参看明年条下。

李煦去宁波知府任。

李煦去任,返京后为畅春苑总管,详三十一年条下。

是年正月,褫大学士明珠职。

以御史郭琇劾其背公营私,招权树党也。明珠继索额图为相,素甚贪,康熙帝曾谓其巨富为" 举国莫及".至明珠以好士称,如徐乾学、高士奇、王鸿绪等,凡皇帝之所宠信者,皆招致之以固权,四方货贿,辐辏私邸,珍异之积,拟于天府。大学士汤斌之殁,或曰明珠实鸩杀之。至是革职,交与领侍卫内大臣酌用。其死党余国柱、李之芳、科尔坤、佛伦、熊一潇等皆得罪。

二月,宗人府奏贝子星尼、镇国将军白寿结交匪类,行止乖张,有玷宗室,革爵。

三月,河道总督靳辅有罪免。亦以郭琇劾其与明珠固结,虚糜巨帑。

五月,谕内大臣索额图:黑龙江之地最为扼要,环江左右,皆系我属鄂伦春等人民之地," 朕以为尼布潮、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旨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于鄂罗斯。" 十月,谕兵部:驻防官承袭管佐领之员未满岁之幼子许随父任所,满岁后送入京师。

是年秋,林云铭自序所著《庄子因》修订板。

按《庄子因》,为讲解《庄子》之书,于《庄子》原文后备以己语贯串文词,发明旨义,犹略沿明代评文圈点风习,稍有启发文章意趣之致,与晚出王先谦,郭庆藩等汉学家之句笺字诂者大异其体制,而雪芹时代人所读《庄子》注本,正此种也。《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写宝玉续《庄》,黛玉题诗,有" 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 指此。校订者乃竟从坊本妄改为" 庄子文" ,由不知" 庄子因" 三字连文,且为专名耳。

一六八九康熙二十八年已巳孙氏五十八岁。

曹寅在内务府郎中任,年三十二岁。杜岕为曹寅诗集《舟中吟》作序。

杜岕《楝亭诗钞序》(亦见《些山集辑》文集卷一叶二)与荔轩别五年,同学者以南北为修涂,以出处为户限,每搔首曰:" 荔轩何为哉?" 既而读陈思《仙人篇》,咏" 闾阖" ,羡" 潜光" ,乃知陈思之心,即荔轩之心,未尝不爽然自失焉。徂岁荔轩寄《舟中吟》一卷,读之如对謦咳欠呻而握手留连也。盖至今日始得叙曹子之诗。诗者,曹子不可须臾离者也。曹子以诗为性命肌肤,于是异之、引之、抑之、搔之,辗转反侧,恒有诗魁垒鬱勃于胸中。此" 精微烂金石" ,视陈思何异哉。昔吾与论诗,有才焉,有学焉,有识焉。三百篇之采风,彤弓、湛露、栈车、幽草、榛苓、苕华,莫不有诗,经圣人排纂,如出一手,兴观群怨合,而多识鸟兽草木,浑镕无迹,四始分而君臣、上下,房中、郊庙,灿若列眉,非好学深思,绝利一源者孰知之?磋乎!起陈思于今日,吾恐不过如茑萝之松木,号寒之不凡而已。荔轩知之,宜乎不可须臾离诗。然有说于此:雍丘之赠友也,有刘桢、王粲、丁廙为唱酬,有白马彪为友于,其求知己易易耳。今曹子二千里外,寄讯于予,如鱼山天乐,写为梵音,此予所以欲笺释要眇,为之旁皇抚卷而不能已也。荔轩之奇怀道韻,又宁独才学识而已乎!昔人品诗,谓建安、齐、梁之才人,皆有君子之心焉。

请以相曹子,庶几孟氏" 诵诗知人" 之旨。使徒赏其诗,渊渊尔,锵锵尔,非曹子所以命予者已。些山学弟杜岕书,时年七十有三。

据方苞《杜岕墓志》云:" 先生生于明万历丁巳四月初九;卒于康熙癸酉七月十九日,年七十有七。" 推知寄诗事在去年而作序事在本年。

按此诗序亦处处以曹植比曹寅,引寅集中" 精微烂金石" 句,谓寅胸中" 魁垒鬱勃" ," 奇怀道韻" ,致欲笺释" 要眇" ,为之" 旁皇" ,皆非泛语。结亦明谓曹寅诗不可徒见其格律音调之美,当注意其思想内容也。

是年春二月,康熙帝南巡至于上元,以吉祥街织造署为行宫。西洋教士毕嘉、洪若接驾,每日入宫待候。

此为二次南巡,月份与行宫地点,仍参《上江志》与《江宁府志》所记。方豪著有《康熙时曾经进入江宁织造局的西洋人》一文,载于《方好文录》页三一七,引法文《耶稣会士通讯集》与中文《熙朝定案》,两方面同时纪载本年毕、洪二人接驾事。结论云:" 现在我们已可以完全确定康熙二十八年南京教士进过江宁织造局(汝昌按:" 局" 当作" 署" ),而当时任江宁织造的正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否认在曹玺与曹寅之间,曾有一桑格为江宁织造。实际此时织造,据《江南通志》,确系桑格;曹寅本年尚在京城内务府,未出为织造,何由在南京?其说误。或有引尤侗《曹太夫人六十寿序》" 逮公(曹玺)即世,仍命长子寅继之;旋移节姑苏" 之语,遂谓寅于玺亡后即继为江宁织造,然后始被召入京任内务府郎中,而织造之事由桑格代理,故《江南通志》载此时为桑格,云云。以余所知,《通志》据官有资料纪载而著录职官,不载本任官而载一" 代理" 人员以当之,未见此例。织造监督而由另一人为之代理,代理而能越四五年之久,皆所未闻之异事。况若果系寅为先有江宁织造之命,复令入京至四五年,必此四五年中另有极重要之差任,而寅在京又仍不过为内务府郎中,是又何理?凡此数疑未释之前,不敢轻从或说。若云尤侗当时作文,知闻亲切,不致误叙,则王鸿绪亦有" 元方(长子曹寅)拜命出,玉节来金阊" 之明文,又叶燮《楝亭记》:" 天子仍授司农公(曹寅)以公(曹玺)之官,而移府治于苏州" ;韩菼《织造曹使君寿序》:" 余与使君同自出也,会董织造驻吾吴" ;姜宸英《楝亭记》:" (寅)比奉命来吴门,纂先职,以事抵金陵,周览旧署,……" ;林子卿《楝亭诗》注:" 司空公(玺)宦金陵,荔轩先生宦吴门" ;徐乾学诗:" 秣陵开府泽仍留,济美吴阊地望优" ;韩菼《楝亭记》:" 自其先公董三服官来江宁,……后十馀年,使君适自苏移节,如先公之任,……" ,诸人皆当时作文,知闻亲切者也,而其言又如此。考察遗事,往往需参互鉤稽,执一而断,恐未必即是。以上诸文预涉此后数年条下,粗引于此,其详更有全篇,可顺检。

九月,左都御史郭琇奏参高士奇、王鸿绪等,命休致回籍。

郭琇所列者,如高士奇谄附大臣,揽事招摇,以图分肥;结王鸿绪为死党,科臣何楷为义兄弟,翰林陈元龙为叔侄,鸿绪胞兄王顼龄为子女姻亲,皆寄以心腹,凡督抚以至厅县、内外大小卿员皆为之居停哄骗、夤缘照管,馈送至成千累万,非党者亦有常例曰" 平安钱" ;令心腹出名多买房屋,何楷为之收租,以姻家伙计开设缎铺,寄顿赃银四十馀万;各地田产千顷,大兴土木,盖造花园,杭州置园宅,苏松淮扬与王鸿绪合伙经营生理又不下百馀万;南巡时禁馈送,而高、王独欺君灭法,背公行私。

十月,左副都御史许三礼参徐乾学。

许三礼所列者,如发本银十万交盐商项景元于扬州贸易,月利三分,本年结算本利十六万两;又本银十万两在大蒋(家)胡同开张当铺,其馀银号钱桌,违禁取利,怨声满道;以门生李国亮为江苏按察使,送银万两,遇节送银四百两,小礼四十两,生日送银一千两,又送其弟徐元文五千两,俱管家吴子章等收;认光棍为侄,通同扯縴,得赃累万;乾学之弟拜相后,与亲家高士奇更加招摇,京师有" 去了余秦桧(按指余国柱),来了徐严嵩;乾学似庞涓,是他大长兄""五方宝物归东海(徐),万国金珠贡澹人(高)" 之谚语;遣弟徐宏基遍游各省抽丰,放赌宿娼;买无锡田一万项,在京买房五千五百两,绳匠胡同、半截胡同、南横街新造房屋甚多,不能枚举,苏、常州县俱徐府房地;其子徐树屏、徐树生夤缘中式,弊发黜革。

按观郭、许所列,大官僚地主之罪恶,亦可见一斑。康熙帝不直许三礼,终于十一月命乾学带修史书局(《明史》、《会典》、《一统志》等)归籍" 省墓" 以了之。陆陇其《三鱼堂日记》卷下,记云:" 义山叔言:郭华野行取进京时,曾执贽于高;其参德胜也,实由皇上先有驱除之意,曾密商之高,高漏之于徐,徐即使郭参焉;徐又素恶王之与争利,复使郭参之;郭商之高,高素与王密,力言不可,郭复与徐谋,并高参之,而高、郭之交遂绝。徐与高亦阳合而中离,而王、高之交则愈固。徐之初得气也,亦重赂高而借其力。" 一六九〇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孙氏五十九岁。

曹寅年三十三岁;四月,自广储司郎中兼佐领,出为苏州织造。

《江南通志》卷一百五《职官志》,《文职》七,叶九载:" 苏州织造:曹寅,满洲人,康熙二十九年任。" 尤侗《艮斋倦稿》卷十叶二《司农曹公虎丘生祠记》云:" 司农曹公之驻节吾吴,自庚午四月。" 《八旗通志》卷五《旗分志》载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三旗鼓佐领:" 郑连缘事革退,以曹寅管理;曹寅升任江宁织造郎中,以齐桑格管理。" 按曹寅出任织造,自苏州始,非直接出任江宁;自佐领以至织造,中间必经先为内务府郎中员外,方得简用;曹寅之晋郎中,早在二十三年玺卒后,所云" 升任江宁织造郎中" ,语欠妥恰。张伯行《祭织造曹荔轩文》:" 至于佐领本旗,……晋秩郎署,……于是特简织使,……初莅姑苏,……继调江宁,……" 叙次最清最确,《八旗通志》等官修书之不可尽为据者,比比皆是,宜详审焉。《江南通志》云:" 苏州织造始于顺治三年,兼督苏、杭;至十年归并一局,遂止管苏州。" 曹寅自慎刑司郎中调广储司,未详确年,其出任织造前系广储司郎中,见内务府档,已见第二章所引。内务府诸司官以广储司郎中为最高,参看《清宫史续编》卷五十三《宫殿?\u22806X朝》三,有按语云:" 臣等谨案:内务府衙门,我国初裁抑中官,肃清内政,爰创斯制,以总管内务府大臣统之,于满洲文武大臣或王公内简用,掌内府一切事务,奉宸院、武备院、上驷院并隶焉。所属广储、会计、掌仪、都虞、慎刑、营造、庆丰七司,内广储司管理六库郎中二员,秩在诸司之上。至掌治堂事,总理府属及各司院事宜,则有堂郎中一员,或由六库郎中升用,或择院卿及内府护军统领摄之。盖总管内务府大臣下,即以堂郎中为要职。等秩厘然,一扫明代内官监司之积弊。"八月十九日同余怀、梅鼒、叶藩赴尤侗揖青亭约,会饮赋诗,并下画师作《会饮图》。

尤侗《西堂餘集》自撰《年谱》卷下叶十二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年七十三岁。八月与织部曹子清(寅)、余淡心(怀)、梅公燮(鼒)、叶桐初(藩)会饮揖青亭赋诗。

按《苏州府志》卷二十八叶十六云:" 尤侍讲侗宅,在新造桥;有鹤栖堂,圣祖仁皇帝御书赐额,园曰亦园,有揖青亭、水哉轩。" 尤侗《艮斋倦稿》卷四叶五(庚午)八月十九日曹荔轩司农同余淡心、梅公燮、叶桐初过揖青亭小饮,拈" 青" " 池" 二韵二首点缀乾坤一草亭,逢迎赖有远山青。秋来已是七八月,客至恰如三五星。

最恋斜阳移古道,细看落叶间浮萍。人生邂逅须行乐,只读《离骚》休独醒。

老圃原于野性宜,西园公子肯来迟。不嫌张翰莼羹淡,偏爱陶潜菊径欹。

禾黍当秋都覆岸,芙蓉向晚尚临池。残樽未了催灯火,收拾诗囊付画师。曹公许令画师作图。

按《楝亭诗钞》卷二有" 尤悔庵太史招饮揖青亭,即席和韵" 一诗,即步"亭" 韵者。

当前:第37/13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