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证全集.com》第45/132页
韩菼《有怀堂诗稿》卷二叶十三送叶桐初之楚兼简楝亭使君(前五篇题癸酉元日)留君消息待梅花,花信俱过始别家。数口甑尘谁地主?一尊柳色即天涯。
趁程长夏风偏热,上水孤舟日易斜。最是庾公楼上月,应怜客子若浮搓。
七月初十日,徐乾学有赠诗。
徐乾学《憺园全集》卷第九叶十七赠曹子清(癸酉)涉秋已弥旬,执热甚中夏:清风渺难御,赫曦如渥赭。岩栖非不深,编摩无休假;目疲银海枯,腕脱白雨泻。涓埃岂云报?感恩泪盈把!愿言思所钦,豪荡俗情寡;萧闲少公事,万卷拥广厦;斋阁比蓬壶,高吟复潇洒。何日探林屋,披襟一闲写。
按中所云涓埃难报,感恩涕盈,即指被劾获免,领书局归里,近遭革职之事,此等诗实欲借径曹寅而向皇帝表自心情也。
寅既去吴,吴人建生祠于虎邱,尤侗作记。
尤侗《艮斋倦稿》卷十叶二(癸酉)司农曹公虎丘生祠记司农曹公之驻节吾吴,自庚午四月,迄壬申十一月,奉诏移镇于江宁:计前后二载有八月,历年未久也。且公所职者,为天子主衣裳之治,非若督、抚、藩、臬,暨郡、县有司,朝而钱谷,夕而狱讼,日与百姓周旋。偶然相遭,如宾客然,夫岂有赫赫之名,煦煦之惠哉?然而公之来也,人皆喜而迎之;居也,人皆悦而安之;及其去,莫不泣而留之;留之不得,莫不讴而思之;思之不已,则相与庙而貌之,尸而祝之。公何以得此于吴民哉?吾观公之为人,固以至诚格物者也:每发一言,制一事,油然自中而出,未尝矜情矫饰,好大强为;其御下宽简,百执事之在公者,鞭朴不施而工程办;既稟常给,而刍牧有馀,公私便之;然严于律己,绝无苞苴请谒入台使之门,号令所至,虽驺铃走卒,无敢过市廛而问酒食也;即吾侪小人,聚庐马足之下,但见早衙晏罢,有闻无声,若未有宪府之署存焉者:是以家被其德,户服其教,乐公之来如乐岁焉,思公之去如思父母焉。惟上以诚感下,故下以诚应上;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盖公之学问优裕,意思深长,亦于此见一斑矣。公之移镇江宁也,天子以公乃父,宣力斯土者,二十馀年,功绩犹著人耳目间,故俾公嗣服,克成厥终。吾知公在金陵,一以治吴之道治之,方沐浴咏歌之不暇,而抑知吴之人思公者,流连不忘,至于此极也?今从舆人之请,建生祠于虎丘。虎丘者,一人万岁楼在焉,公宜扈从于兹,——而又三年以来,春秋暇日,公与吾辈一觞一咏之地也。倘亦公之所低徊不去者与?秋,钱澄之有书来,叙徵题册页事,并致款曲。
钱秉镫《田间尺赎》卷三叶五(《龙潭室丛书》本)与曹子青(sic )花溪促膝,芝阁衔杯,弹指已是三年。先生年力益富,德业日新;若弟心血精神,如鱼减水;坐见其竭,大不如三年前矣。去秋过吴门趋候,知旌节已入都门,仅晤叶同(桐)初兄,得悉起居为慰。杜苍略遂作古人,此皆素所属望者,业先朝露,平生故交,零落殆尽,可为涕泗!承命以册页征诗,敝邑人士久慕风谊,勇于请教,而诗多页少,未能广征,然能诗者大半在此矣。疑此册未必如此其短,或诗人书法不善,窃自裁去耳。其间有名撝禄者,系小儿;名冠者,系小孙;名于施者,系曾孙:各勉赋一首应命,以志通家之谊。弟老矣,与先生后会何期?此辈少壮,趋风有日,车笠相逢,陈述旧好,兹诗其张本也。因敝乡方舍亲虞律入吴,托其便叩台旌,面呈记室。虞律家世华胄,诗礼名家,其令尊有怀,久擅风雅,与虞律皆有诗,慕义久矣,惟先生进而教之。秋风乍寒,一切珍重。上祝,临楮依依。
按据方苞撰《杜岕墓志》,癸酉七月卒,知此书之作,不早于本年秋。又据龙眠石经至晚为辛未题《楝亭图》诗已有" 吾师(田间)为说棠阴盛" 之语,足征钱澄之与曹寅交好至是已阅三年,若合符契。澄之初名秉镫,字幼光,改名澄之,字饮光,号田间,桐城人。弱冠以当众折辱阉党御史某,名闻天下,弘光时马、阮欲捕之;南都亡,走闽中,黄道周荐为推官;闽亡入粤,永历授庶吉士,大诏令皆出其手;至桂林,桂林陷,祝发为僧,名西顽。久之返乡里。一生与清为敌之明贞士也,而托付子孙,示好于寅。盖当清初,全国河山舆地需要统一巩固,农工生业需要恢复发展,历史需要前进,此一历史任务,康熙帝努力完成之,东南联络,胥赖于寅,而寅亦不负使命,钱澄之不过例之一耳,然可见全国统一事业,寅亦与有其力焉。
寅内兄李煦自今岁继寅为苏州织造,亦与尤侗交,尤为作《东莱政纪序》,韩菼亦有文。十二月,煦选女伶,以备进呈,帝令弋腔名教习叶国桢到苏教导。李煦本年始继曹寅来作苏州织造,见《江南通志》卷百五叶十《职官志》。
尤侗《东莱政纪序》略云:" 广抚东莱李公毅可名最著,恨未识。及癸酉家居,有内部以织造至者,曰李公莱蒿。予既交而善之,询其家世,知为东莱公长君。问公之年,则七十有五,已致政悬车矣" 云云。按" 莱蒿" ,当作" 莱嵩" ,即李煦字;《楝亭诗钞》卷三有" 戏题李莱嵩使君新舫" 诗是也。士桢字毅可,据此可知李家确为山东莱州人。其馀已详第二章第四节。
《东莱政纪》,书未见。尤、韩二文俱不录。
李煦三十二年十二月某日一折云:" 念臣叨蒙豢养,并无报效出力之处;今寻得几个女孩子,要教一班戏送进,以博皇上一笑。想昆腔颇多,正要寻个弋腔好教习,学成送去。无奈遍处求访,总再投有好的。今蒙皇恩特命叶国桢前来教导,此等事都是力量作不来的。……今叶国桢已于本月十六日到苏。" 按陆陇其《三鱼堂日记》,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九日:" 会徐勿箴,言附龙衣船北来,船中所进,乃优人具也。此亦时事之可忧者。" 其时则曹玺在江宁任卒前一年,已进优人衣具(所谓" 行头" )。今李煦到任即进戏班矣。
龙衣船,指织造解送船。张应昌《清诗铎》卷四有黄永《龙衣舟行》,附录以资参阅:" 逢逢鼍鼓溪边过,百尺楼船万钧柁;大字黄旗隔岸飞,锦衣狞卒当窗坐。千人邪许向前行,赤棒前驱不计程;凤箫龙管穿云去,锦缆牙樯映日明。牙樯锦缆过江来,雾縠云纨几日开;谁颁将士充边赏,谁赐宫娥称体裁。圣明俭德恤民依,曾敕东南罢锦机;皇躬但饰朝天服,贵嫔应无曳地衣。偏憎贾客纷纭集,翠羽明璫载络绎;争居奇货附舟行,敢假天威同辟易。嵯峨大艑入皇州,往来南北春复秋;关吏郊迎晨负弩,邮亭续食夜传馐。关津处处复留停,物价高低自品评;官府学侔三倍利,舆台尽饱五侯鲭。飞扬意气真无敌,长棓大梃纵横列;畜怒偏工侮县官,先声况可凌漕卒。嗟余十载走飞尘,几度扁舟避野津;闻道皇家亲浣濯,民间仍苦虎狼人。" 原附:" 《诗观》评:' 朝廷俭德,自古未有。乃若辈以尚衣之故,恣肆若是,此诗真可入告。' 贾客四句言装搭之苦,关津四句言留停之弊。侮县官,凌漕卒,其恶至此。" 又李煦本年六月有请安折,七月有奏报苏州已得甘霖、米价亦平折,十月有奏报米价折,并进洋漆、雕漆、填漆匣盒等小件,十二月有进元旦龙袍请安折,又附进洋漆等小物件。
本年二月,谕大学士等," 今见诸王以下,略无亲睦之谊" ,因议未入八分公以下至于闲散宗室遇吉凶之事如何会集、资助,会集不至者有司察参。如此则" 皆相识而相亲".三月,谕内阁," 朕于包衣佐领下幼童,特派专官教习文义骑射,多有成就,即微贱之子,亦有可观。" 因责国子监教习官学生" 甚属萎靡" ,八旗教习幼童亦皆懈怠,传谕各都统宜择良师勤加训诲。
六月,礼部议覆国子监祭酒吴苑奏" 八旗学习制艺者日多,而中额太少,请增加名数" ,满洲、蒙古乡试增至十六名,会试增至六名;汉军乡试增至八名,会试增至三名。从之。
一六九四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孙氏六十三岁。
曹寅在江宁织造任;年三十七岁。施世纶赠几,寅赋诗为谢,施和韵答之。
施世纶《南堂诗钞》卷七叶十曹水部子清以余赠几赋诗见掷和韵答之名园幽几穪相随,隐见青山若列眉。客退楝亭聊试墨,公馀花署日题诗。
未须伴我乌皮在,何以报君青玉宜。幸傍贤豪频拂拭,不教尘迹蔽多时。
按此诗以原集事迹推之,当是本年事。
五月二十二日有吴门之役,午憩句容驿院,梦为投琼之戏,因赋诗。
《楝亭诗钞》卷二有诗题云:" 甲戌仲夏二十二日,有吴门之役,午憩句容驿院,梦为投琼之戏。予素不解此,醒与客论其祯祥,真不异梦中说梦也!又记欧公' 札闼洪庥' 语,几于脱颐!因题数语,命客书于壁,以为他日来往笑柄。" 按" 札闼洪庥" ,谓" 书门大吉" 也。
李煦四月有进端午龙袍请安折。
按折后朱批云:" 知道了。今春因玉泉超葵多事,打发回南。此人坚不守分,尔当绝其往来方好。" 此为何等人何等事,皆不可晓。或竟系李煦所进优人。
本年二月。兵部奏顺承郡王下散骑郎员缺,开列拟正、拟陪人员,请补。谕曰:王幼,左右宜用老成,此拟正之人与引见补授护卫之人" 皆童稚耳,少年相聚,何以导王为善?" 都统希福,召来切责,原本驳回另拣。
三月,谕大学士:" 礼部奏祭奉先殿仪注,将皇太子拜褥设置槛内,朕谕尚书沙穆哈曰:皇太子拜褥应设槛外。沙穆哈即奏请朕旨记于档案,是何意见!?著交该部严加议处。" 寻定沙穆哈革职,免交刑部。侍郎亦几获罪。
附按《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祭宗祠,有" ……从内仪门挨次排列,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 之文。此亦当时封建礼法之所涉。六月,因熊赐履所保举之吏部侍郎布彦图贪婪秽恶,谕大学士," 自古汉人结为党类,各援引同党之人以欺其上,……今观旗员,亦各自结党……" 七月,以修书故,复著徐乾学、徐秉义、高士奇来京。韩菼请假在籍,亦以原官召还。
九月,广八旗入学额。
一六九五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孙氏六十四岁。
曹寅在江宁织造任;年三十八岁。秋,张纯修至,与施世纶楝亭夜话,并绘为图,三人分咏。
施世纶《南堂诗钞》卷七叶十二楝亭夜话同水部曹子清庐江郡守张见阳分咏斜阳雨霁半栏明,淅淅秋风过楝亭。世事尽皆浮云薄,吾生何处肝胆青?邗江昔日谁同调?博物张华无与并;白下论交今水部,文章子建波澜惊。得逢意气神不隔,我于二妙心炳荧;入门相见各欢笑,山光树色花盈盈;清尊一置开轩牖,白月欲落参斗横。人生聚散岂可定,亦如泛梗与漂萍;况复此会诚难得,恰宜放志相忘形。夜阑不辞秉烛坐,诗书更许重论评。傍人从笑名场拙,各自葵藿相倒倾;古来道合心能醉,何用脍炙吹竽笙。
按《夜话图》卷墨迹,首四句下有" 天高寥廓寻知己,地阔山深空杜蘅" 一句;" 昔日" 作" 学子" ;" 波澜惊" 句下有" 燕昭已烛千年木,洛水竞传作赋声" 二句;" 不隔" 作" 不孤" ;" 炳荧" 作" 耿荧" ;" 欢笑" 作" 颜笑" ;" 山光" 作" 紫光" ;" 聚散岂可定" 作" 聚合岂可多" ;" 恰宜" 句作" 却宜放志忘仪形".末题" 奉和水部曹老先生《楝亭夜话》呈见翁老世台先生政之,施世纶。" 杨锺羲《雪桥诗话?\u19977X集》卷第四叶十八曹子清诗,其题《楝亭夜话图》云:" 紫雪冥蒙楝花老,蛙鸣厅事多青草;庐江太守访故人,建康并驾能倾倒。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文采风流政有馀,相逢甚欲抒怀抱。于时亦有不速客,合坐清严斗炎熇。岂无炙鲤与寒鷃,不乏蒸梨兼瀹枣;二簋用享古则然,宾酬主醉今诚少。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枯槁。交情独賸张公子,晚识施君通紵缟;多闻直谅复奚疑,此乐不殊鱼在藻;始觉《诗》、《书》是坦途,未妨车毂当行潦。家家争唱《饮水词》,那兰小字几曾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 篇末兼感容若,见阳每画兰,必书容若词,子清《墨兰歌》为见阳太守赋云:" 折扇鄣风花向左,鸾飘凤泊惊婀娜;巡枝数朵叹师承,颠倒离披无不可。潇湘第一岂凡情,别样萧疏墨有声;可怜侧帽楼中客,不在薰炉烟外听。盛年戚戚愁无谓,井华饮处人偏贵;饧桃敢信敌千羊,孤芳果亦空群卉。张公健笔妙一时,散卓屈写幽兰姿;太虚游刃不见纸,万首自跋那兰词。
交渝金石真能久,岁寒何必求三友;只今摆脱松雪肥,奇雅更肖彝斋叟。"按《夜话图》卷墨迹," 蛙鸣" 作" 水曹" ;" 建康" 作" 浔江" ;" 伤枯槁"作" 伤怀抱" ;" 小字" 作" 心事" ;" 斑丝" 句作" 布袍廓落任安在" ," 岑寂" 句作" 说向名场此一时".末题" 楝亭夜话,漫为长句,奉题见翁先生绘图,并政。弟曹寅。" 此卷旧藏叶恭绰,字法拙钝,与寅他迹不类,疑是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