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证全集.com》第51/132页
按据" 椒房香可纫" 句,则李煦家亦有秀女选入宫内。
《白茅堂集》自前年开雕,历去年,至本年竣工,顾昌携版归蕲州。昌在此三年,多所唱和,有《西轩唱和诗》行世。
顾湛露《皇清拣授文林郎顾公培山府君行略》(上略)康熙戊午,征君(按谓顾黄公景星)力疾赴召至京师,府君与俱。
征君辞疾归里,门著述,府君常在侧间,与藩台即山徐公往来唱和,亦左右趋承。岁癸亥遵征君命;读书太平寺,手辑征君《白茅堂诗文》四十六卷,编年为次。丁卯征君捐馆,即于庐次复较录征君所著《说字》二百馀卷。卷帙既繁,念家贫不能授梓,乃遍谒诸名公交好,车马奔驰,舟楫劳瘁无虚日,冀一获刊布其遗文,以表扬先德。顾是时食口多,生计竭蕨。己巳、庚午而后,教授生徒,取资馆谷。迨壬午,以中承牧仲宋公招,自都门达姑苏,宋公有意梓征君集,时幕客有以费繁议芟薙者,府君不欲也。去止金陵,晤银台曹公,(讳寅,字子清,号荔轩,别号楝亭。)公时织造江南,兼盐漕务察院,前与征君燕台雅集,舅甥契谊,遂捐千金,代梓《白茅堂全集》,府君一手较正。历癸未、甲申,欹厥告成,征君诗文始大行海内。(下略)在江南时与楝亭曹公有《西轩倡和诗》,久经行世。(又有《栗荫轩诗文》、《锦树堂填词》,《江山笔助集》时艺数十卷,俱藏家待梓。生于顺治癸巳年五月十四日戌时,殁于康熙丙戌年十- 月三十日戌时,享年五十有四。)(下略)按《楝亭诗钞》有" 答顾培山见嘲" 、" 送培山之鹿城" 、" 夜饮和培山《眼镜歌》" 诸题。《行略》作于乾隆二十年二月,见顾昌《耳提录》附。《耳提录》郭浩跋云:" 先生《白茅堂全集》乃前银台曹公楝亭刊行,锓版久归蕲州。" 《白茅堂诗文全集》喻成龙序其令子所称授梓为钜公曹荔轩,是能文者,是能知先生学之有本者,而先生传矣。
张士伋序蕲州顾孝廉文饶奉其尊人赤方先生像并诗文若干卷,走金陵,历吴会,叩中丞宋公为之论定,而今直指使者巡鹾曹公为先生宅相,谋以其集付之劂氏,文饶乃返楚,丐制府喻公为之序而并问序于余。(中略)今曹公将梓其集以行于世,安知其不声施后世与唐之李、杜,宋之欧、苏,并传不朽哉。(下略)本年正月,谕大学士等:" 朕数巡幸谘访,民生利弊,知之甚详。小民力作艰难,每岁耕三十亩者西成时除完租外,约馀二十石,其终岁衣食丁徭,所恃唯此。为民牧者……今乃苛索无艺,将终年之力作而竭取之,彼小民何以为生耶?如朕前遣侍卫至铁索桥挂匾,还京回奏彼处督抚馈六千馀两,夫一侍卫而费至此,则凡部院司官笔帖式等差遣往来者,又不知烦费几何。……" 至于督抚,则暗资所善之人,教彼掠取" 清" 名,二三年间即荐举,互相粉饰,钓誉沽名。
又云:" 至于蠲免钱粮,原为加恩小民;然田亩多归搢绅豪富之家,小民所有几何?从前屡颁蠲诏,穷民未必均沾惠泽,约计小民有恒业者十之三四耳,馀皆赁地出租,所馀之粮,仅能度日,加之贪吏苛索,盖藏何自而积耶?……" 按可参看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十八:" 朝廷一免江南银米,即二百万,自古无如此之多者,只是天地间却不见有宽裕润泽之气,是何缘故?总是无好官。……" 又一则云:" 国家免钱粮,动数百万,而民不感恩,民不受惠。想是官不好。上有法捐(蠲),他有法征。州县敛之以贡府道,府道敛之以贡两司,两司敛之以贡督抚,督抚又有交际及办差请事:宛转归上,民穷日甚。今日泽州(陈廷敬)言其苦,几至泪下。……" 谕大学士等:近八旗援军俱图任外吏,不思在京效力,或一家兄弟子孙数人俱外任者。著都统察明酌调还京,不则罪在都统。
三月,以山东、直隶、河间府等处饥民流至京城者甚多,立粥厂数十处,并设法分送回籍。
十一月,谕大学士等:" ……凡车驾巡幸之处一切需用,从不取办于民,而各省不肖官员,指称修行宫供备器物,并建造御书碑亭等项名色,辄行动用正项钱粮,借词捐还,究无偿补;至亏空数多,复加倍私派,科敛肥己,以致重贻小民之累,重重弊端,不可胜指。嗣后著严行禁止。" 天津总兵蓝理奏:" 直隶沿海旷地,丰润、宝坻、天津等处洼地,可仿南方开为水田,栽稻一二年后渐成肥沃,臣愿召募闽中农民二百馀人开垦一万馀亩;倘可施行,招募江南等处无业之民安插天津,给与牛、种,将沿海弃地,尽行开垦,限年起科。" 从之。后又招江浙移民,开稻田至一百五十顷。(按北方种稻,虽前代已有试行,然屡经荒乱,久已废弃;清初时代京郊宫苑之外,民间复始植水稻,以此为嚆矢。当时京城内外统治阶级消费巨量米稻,皆赖漕运,自南而北。)一七〇五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孙氏七十四岁。
曹寅在江宁织造兼盐政任,年四十八岁。三月,康熙帝南巡至于上元,以织造府为行宫。
本年南巡接驾情形,以《振绮堂从书?\u22307X祖五幸江南全录》所记为详,又参《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叶七。酌采其文,录存备考。《全录》所叙日期,四月后即接" 五月一日" ,本年实有闰四月,故为闰四月一日之误,兹校改。其文略云:三月十四日,驾至瓜洲金山寺,皇太子驻七峰阁。与将军马三奇,中堂张玉书,公进御宴百桌。复进古董等物,帝收玉杯一只,白玉鹦鹉一架。随赐督抚学院盐院诗、字不一。十八日,驾至苏州,值万寿,百官上朝叩祝,进献礼物。帝书" 万重春树合,十二碧云峰" 联以赐寅,又赐玻璃墨羊宴礼物不等。
十九日,奉旨刊刻《全唐诗》。
二十二日,帝召原任总兵严弘幼子严文照,年十三岁,严文烈,年八岁,进见;谕总督、抚院、织造云:" 此系功臣之子,着好生照看。俟长成报部录用。" 二十九日,由松江开舟赴浙;提督张赴行宫门外跪进,帝停轿谕云:" 很遭踏你了:赐你的东西,都摆在房子里头。你查明白收拾了,赶着来启奏。" 遂留梁、伍二大人及寅与其收明。
四月甲子朔,二十二日乙酉,帝回銮至江宁府,阖郡文武官员及绅衿军民等沿途数万,欢迎车驾,午刻由西华门进织造府行宫驻跸。寅进宴,随有各官晚朝。寅又进献樱桃,皇帝大悦云:" 朕要进过皇太后,朕才用。" 即差官进京,限二十四个时辰到宫。晚,进宴演戏。二十三日,文武官员晚朝后,进宴演戏。二十四日,皇帝同皇太子宫眷俱往织造机房内看匠人织机,并赋诗;毕,回行宫。传旨于二十六日回銮;随督抚、将军、织造等跪请留驾,皇帝甚悦,传旨再驻一天。晚,进宴演戏。二十五日,各官晚朝,进宴演戏。帝题寝宫诗匾等。
按南巡者,若照右文所叙,皆为表面热闹景象。然其内情,毕竟何似,可引李光地所亲历之一事以观之。《榕村语录续集》卷十四:" (先叙康熙召熊赐履密谈,熊谮李不晓天文历法事)上便卒然上观星台,众人奔挤上山,乱石嵯岈,予与京江相(按指张玉书)攀步上,通身流汗,上又传呼急切非常;既登,气喘欲绝。上颜色赤红,怒气问予云:你识得星?……上怒犹未平,急传一钦天监。彼人在寓饮酒已醉,又传得急,放马归来,到山上,跌下来死了。上犹责怒其迟。就有人说趺下马来了。上云:着烧酒灌。哈哈驹子附皇上耳云:已死了!……"此犹皇帝也,在陪驾官僚及其随从奔走辈前,肆恶逞威又当如何,恐非吾人今日所易想像矣。
《清圣祖御制文集》三集卷四十九叶十七织造处阅机房终岁勤劳匹练成,千丝一剪截纵横。此观不为云章巧,欲俭骄奢睹未萌。
二十七日庚寅,起驾回銮,闰四月初一日,皇帝巳刻至二十里铺,寅率领扬州盐商项景元等叩请帝驾。午刻御舟到三岔河,上岸进行宫游玩。初二日,盐院进宴演戏,至初六日如之。初七日皇帝自扬州行宫上船,行至宝应五里庵驻跸。帝因李煦与寅预备行宫,勤劳诚敬,即命分授光禄寺卿、通政使司,二人谢恩先回。
内务府奏销档(满文译本摘要)康熙四十四年闰四月初五日,总管内务府等衙门为遵旨谨奏事:查曹寅、李煦各捐银二万两,李灿捎银一万两,修缮宝塔湾行宫,并于工程中尽心管理,勤劳可嘉,理合查其所捐银数,分别加级。惟捐银甚多,仅予加级,实为不符,拟请予以京堂兼衔,给予曹寅通政使司通政使衔,李煦大理寺卿衔,李灿参政道衔。为此缮折请旨。大学士马齐、张玉书、陈廷敬,署理内务府大臣海章,吏部郎中佟尧,员外郎舍伦交奏事治仪正存柱、蓝翎来保转奏。本日奉旨:依议,饮此。按《江南通志》职官志,都转盐运使孝灿,正红旗人,荫生,康熙四十三年并任。
五月,天宁寺开刊刻《全唐诗》书局。先是,闰四月下旬庶吉士俞梅首抵寅署,旋侍讲彭定求,编修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鋐、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等九人亦续至,同事校刊之役,又有张云章等,皆时相唱和。
全唐诗进书表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翰林院侍讲臣彭定求、编修臣杨中讷、臣潘从律、臣汪士鋐、臣徐树本、臣车鼎晋、臣查嗣瑮、庶吉士臣俞梅等上言: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九日奉旨颁发《全唐诗》一部,命臣寅刊刻,臣定求、臣沈三曾、臣中讷、臣从律、臣士鋐、臣树本、臣鼎晋、臣汪绎、臣嗣瑮、臣梅等校对。(下略)曹寅四十四年五月初一日折云:" 恭蒙谕旨刊刻《全唐诗集》,命词臣彭定求等九员校刊。臣寅已行文;期于五月初一日天宁寺开局。""又闰四月二十三日有翰林院庶吉士臣俞梅赴臣寅衙门,口传上谕,命臣俞梅就近校刊《全唐诗集》。" 七月初一日折云:" 奉旨校刊《全唐诗》,翰林彭定求等九员俱于五月内到齐,惟汪士鋐尚未到。" " 臣细计书写之人,一样笔迹者甚是难得;仅择其相近者,令其习成一家,再为缮写,因此迟误,一年之间,恐不能竣工。再中晚唐诗尚有遗失,已遣人四处访觅添入校对。臣因掣盐,往来仪真、扬州之间,董理刻事,随校随写,不敢少怠。" 王士禛《分甘餘话》卷四海盐胡震亨孝辕辑《唐诗统签》,自甲迄癸,凡千馀卷,卷帙浩汗,久未版行,余仅见其《癸签》一部耳。康熙四十四年上命购全唐诗(一本作上命购其全书),令织造府兼理两淮盐课通政使曹寅鸠工刻于广陵,胡氏遗书亦在采访之列(一本作幸不湮没)。然此书版藏内府,人间无从而见之也。
按诸家间记江宁收唐诗事。如《三鱼堂日记》载康熙二十年八月语,毛子晋所刊《五唐人诗》则货于江宁。其时则曹玺在任也。又徐用仪《圭美堂集》卷二十言徐乾学有宋版数十家唐诗,后为曹寅所得。疑曹氏早聚唐集,至刊《全唐诗》,其意殆亦曹寅启之,康熙特以名义条件为助耳。
八月,有旧扇之赐。
八月十五日折云:" 臣家人赉捧钦赐御书旧扇一柄。" 按著此示例,后来类似此等者,悉不详录。
时盐务期年,疏贷内府金百万;有不能偿者,请豁免;商立祠以祀之。任满,李煦为继。
寅折又云:" 臣盐务任满,即匍匐谢恩,以伸犬马恋主之诚。所有诗局写刻人工,虽经细心挑选甚多,而一二细碎事务,亦所时有。拟于暂交臣李煦代为管理,俟臣回南,仍归臣身任其事。" 李煦十月某日折云:" 今秋奉旨兼授两淮盐差,愈深感激。于九月二十八日叩领敕印,十月初九日自苏州起身,至十三日到任受事。"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二十一《名宦》叶三十一曹寅,字子清,号荔轩。玺在殡,诏晋内刑部侍郎,仍督织江宁,加通政使,兼巡视两淮盐政,期年,疏贷内府金百万,有不能偿者请豁免,商立祠以祀之。
接祠当在扬州,今不详何处。此与江宁机户立祠非一事。参看四十七年条下。
十月,谢赐鹿肉,并报《全唐诗》刊刻样本。
十月二十二日折云:" 恭蒙天赐鹿舌鹿尾鹿肉条等件。" 又云:" 校刊《全唐诗》,现今镂刻已成者,臣先将唐太宗及高、岑、王、孟肆家刷印装潢一样二部进呈。其纸张之厚薄,本头之高下,伏侯钦定,俾臣知所遵行。尚有现在装潢数十家,容臣赴京恭谢天恩,赉捧进呈御览。又蒙恩赐高旻寺诗,朱圭现儹刻,俟竣工之日,装潢进呈。" 十二月二十八日,内务府奏:曹寅等请将购铜银两就近向江苏藩库支领,以省用费。
本年二月,李煦有请安折。十月有奏报十三日到两淮巡盐任折,朱批云:"知道了。凡苏州来的各行人等,倘有多事者,尔察明即当奏知,不可少懈,不时访访才好。" 十一月报" 蒙圣恩遣来大夫同巡抚臣宋荦之子宋至已于十一月十七日到扬" ,(宋荦)" 病体亦渐平复,回去苏州调养" ,并代转谢恩折。
先是,江宁知府陈鹏年为当事所中,必欲见杀。一日,帝方在织造行宫,寅幼子连生嬉于庭,帝问曰:" 儿知江宁有好官乎?" 连生对曰:" 知有陈鹏年。" 后寅免冠叩头,为陈力请,至额被血,阶有声,竟得解。鹏年与寅素不相中,人以此重寅。
《耆献类征》卷一六四叶十八陈鹏年传宋和乙酉,上南巡。总督集有司议供张,欲于丁粮耗加三分。有司皆慑服,唯唯;独鹏年不服,否否。总督怏怏。议虽寝,则欲抉去鹏年矣。无何,车驾由龙潭幸江宁。行宫草创,欲抉去之者因以是激上怒,时故庶人(按指太子胤礽,后废)从幸,更怒,欲杀鹏年。车驾至江宁,驻跸织造府。一日,织造幼子嬉而过于庭;上以其无知也,曰:" 儿知江宁有好官乎?" 曰:" 知有陈鹏年。" 时有致政大学士张英来朝,……使人问鹏年,英称其贤;而英则庶人之所傅。上乃谓庶人曰:" 尔师傅贤之,如何杀之?" 庶人犹欲杀之,织造曹寅免冠叩头,为鹏年请,——当是时,苏州织造李某伏寅后,为寅,见寅血被额,恐触上怒,阴曳其衣警之;寅怒而顾之曰:" 云何也?"复叩头,阶有声。竟得请。出,巡抚宋荦逆之曰:" 君不愧朱云折槛矣!" 按朱云请斩安昌侯张禹,因而得罪,被执下殿,攀殿槛,槛为之折;卒因辛庆忌之救而得免。后欲修折槛,汉成帝命留之以旌直臣。曹寅则欲救他人,亦非自身得罪当诛。宋荤此语未甚贴切。其时两江总督阿山,为噶礼党。寅幼子,即连生,后易名颙者是。此时当仅数岁,盖非甚幼儿童,自不得在皇帝前" 嬉而过于庭" 也。
钱仪吉《碑传集》卷七十五《河臣上》叶十五陈恪勤公鹏年行状余廷灿(上略)乙酉下诏南巡,制府阿三议益耗羡为供张,公坚持不可;且曰:" 事苟上闻,得罪滋大。" 制府怏怏,寝其议,然心则欲抉去公矣。未几车驾驻江宁,行宫规制颇草创,欲抉去之者即藉是激怒侍从左右,阴以陷公。圣祖心知公,不为动,会致政大学士张英来朝,奏称公贤,而织造使曹寅亦免冠叩头为公请,良久,至血被额,阶有声,竟得解。(下略)同上叶二十五光禄大夫总督河道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谥恪勤陈公神道碑曹一士代某(按原见《四焉斋文集》卷七)(上略)斥南市楼为讲堂;南市楼者,故金陵狭邪处也。会上南巡,总督议供亿期地丁两加三分,属郡唯唯,公抗言曰:" 天子属车所至,丝毫皆自公帑出;我曹顾履亩私取之,以累圣德,如后罪何?" 议遂寝。总督衔之;卒用前改南市楼宣讲圣谕大不敬,劾,拟弃市。先是,织造曹寅免冠叩头,为上言:" 陈某居官廉,民以故爱之。" 上颔之。(下略)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康熙间,曹练亭……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之。
接此云" 密疏" ,不知是否与免冠力请为一事之歧说,或指明年阿山复以《虎邱诗》陷鹏年时情事。张伯行《祭文》云:" 况复荐达能吏,扶植善良,凡所陈奏,有直无隐,天子鉴其诚恳,时赐曲从。以故沈下僚者蒙迁擢;罹文网者获矜全。" 中所云云,当与此等事皆有关涉。
杨锺羲《雪桥诗话三集》卷第四叶二十一乙酉南巡,时陈沧洲守江宁,当事中以危法,子清免冠叩头为上言:" 陈某居官廉,民以故爱之。" 请良久,至血被额,阶有声,乃得解,——尤见风力。本年,与书局诸翰林时有倡和。赵执信亦有诗见寄。又有张云章等题咏甚富。
汪绎《秋影楼诗集》卷九叶二次韵和徐忍斋前辈玩月怀曹荔轩使君校书广陵城,同局恰满十;积阴连晦朔,兀兀若有失。今夕喜开霁,朗月屋头出;冰轮挟水气,滟滟不可极。客况夜深觉,清景雨余得;庭空毛发爽,竹密衣裳湿;纤云巧成绮,宿鸟惊翻翼。从求明月光,偏入幽人室,笑我蠹书鱼,耻彼处裈虱。素影流遥空,万象不敢匿;不知白玉盘,谁人为拂拭?离群亦已久,独坐忽心恻;美人隔江浒,共此长天色;明日驾渔舟,载酒话相忆!按汪绎明年五月即病故,此诗为今秋所作无疑。徐忍斋即树本,字道积者,惟其《薲村集》无倡和迹。《楝亭诗钞》卷五有" 题汪东山修撰《秋帆图》" 诗,东山即汪绎,疑亦本年作。
查嗣瑮《查浦诗钞》卷八叶十五曹荔轩之真州,同晚研、随积、丽上三前辈及东山同年赋别积雨兼旬暗,浮云几尺高。江湖满天地,书卷逐波涛。(时久雨大水,始晴。)佳气迎三绶,晴光及万艘。经邦与华国,何事不贤劳。(君以通政视鹾政,理织造,兼校书局。)按《楝亭诗钞》卷五有" 晚晴,将之真州,和查查浦编修来韵" 诗,查浦即嗣瑮。丽上乃车鼎晋之字,晚研则杨中讷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