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权力校对版作者录事参军》第435/487页


  初始,布朗并没有将她放在心上,但不想,近期民调显示,芭芭拉・麦凯恩在纽约州的支持率一直在上升,布朗的竞选团队这才开始正视起这个对手,展开反击,力求重新夺回主动权。
  来自共产党中国的经贸团住在了明珠酒店,并且一位共产党官员早就通过外事部门向他提出了会晤的请求,这令布朗很新奇,也决定见一见他,因为这位共产党官员,在留心中国事务的情报专家圈子,还是有点名气的。布朗在同一位中情局的老朋友聊天探听这位共产党官员的底细时才知道,这位共产党官员,原来很有故事。
  而这位共产党年轻官员给布朗的第一印象,也很有些惊奇,一口流利的英文,标准的身材,敏锐的谈吐,都打破了布朗对共产世界国家地方官僚的固有印象。
  布朗同他见面的第一句问话便有着刁难的意味,当时布朗和这位共产党官员礼貌的寒暄后,刚刚落座,布朗就微笑说:“陆铮先生,我听说过你在八九年的英勇事迹,我有位朋友和我说,你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你认为这种描述恰当吗?”
  布朗本以为,这句话会令这个年青人无法应答,谁知道,对面的年轻中国官员只是微微一笑,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政见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让我们的国家强大、人民富裕,在这同一个目标下的小小分歧,只是对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的不同看法而已。”
  布朗慢慢坐直了身子,认真的打量起了面前的年青人。
  面前的年青官员又微微一笑,说:“布朗阁下,我想,我们不会有太多的共同话题,不管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类社会的架构,我们的认识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我还是说说我的来意吧,我想和你谈的是李长根的事件,你应该知道李长根的,是吧?”
  布朗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个年轻官员用“阁下”称呼自己,这是参议员的殊荣,显然,他对西方礼节知之甚深。
  “来自中国的李”,布朗又怎么会不知道呢,芭芭拉・麦凯恩正为这个来自中国寻求政治庇护的落难者奔走呼吁,“来自中国的李”,是芭芭拉・麦凯恩的口号,在芭芭拉・麦凯恩的描述中,李是位忠直善良的人,一位工厂的厂长,因为反抗共产党暴政而遭到迫害,不得不离开他深爱的妻子和孩子逃难来到美国,尔后,他的妻子被执行了枪决,孩子们遭遇了酷刑。芭芭拉・麦凯恩希望,移民局能批准“来自中国的李”的庇护申请,让这片自由呼吸之地成为苦难人民的避难港湾。
  “来自中国的李”的悲情故事,毫无疑问,又将芭芭拉・麦凯恩在选民中的形象推上了一个巅峰。
  现在,同样来自中国的官员突然要和自己说说“李的故事”,他会说些什么呢?布朗饶有趣味地点点头,突然对接下来的谈话有些期待。
  “李长根是个罪犯,也是个骗子,布朗阁下,你可能会对这些资料感兴趣。”年轻官员拿出了一摞资料,又接着道:“李长根是因为贪污被调查匆匆出逃的,他并不是持不同政见者,这些资料,你看了就明白了。当然,他是什么样的人对你们来说其实并不重要,但至少现在,我和你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我想不通,为什么用贪污来的钱取悦三个情人的犯罪分子,会被你们称为品格高尚的人,我想,不管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怎样不同,但对于正直、善良的定义应该差别不大吧?我这份资料里,有李长根身边朋友包括亲人的讲述,包括他并没有被‘枪决’的妻子,还有他的情人接受记者采访的简报,而且,涉及李长根案的同案犯,很多已经落网,不知道对于他们来说,早早在美国银行开户转移了他们一起贪墨的工厂财富的李长根,又是不是真的令人同情?”
  “没错,我们现在没法给李长根定罪,我也不可能给你提供案件侦办中的口供,但是,这份资料里有李长根从工作到现今的工资表,有他承包工厂每年巨额亏损的报表,以及他调拨资金进美国账户的记录,实际上,他在美国开的这个账户,在他承包工厂的账目里,为合资联营公司的账户,这些证据,已经足以证明李长根的罪行。”
  布朗翻看着年轻中国官员给自己带来的资料,越看越是摇头,显然,这些资料并不足信,如果李长根真的是个贪污财富的罪犯,自己的那个对手,何必编造出一个故事来博取选民的同情心?她应该知道这个虚构的故事被揭穿后,会给她带来怎样的麻烦。中国李的故事,只是她即兴发挥,在选举中的一个小插曲,实际上对她的选举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如果说只是为了帮中国的李获得庇护,根本不必编造出这样一个故事,来自共产党中国的避难者,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动机,得到她的帮助的话,几乎不可能会被移民官拒绝。
  所以从一开始,自己就没怀疑过“来自中国的李”的故事的真实性。
  她的竞选团队,不可能不将事情调查清楚,大张旗鼓的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您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事实就是这样,其实您完全可以通过在中国的朋友查清楚这件事。好了,布朗先生,我晚上会同麦凯恩夫人共进晚餐,很高兴能和您会面。”
  中国年轻官员的话又令布朗一怔,旋即饶有深意的笑起来:“芭芭拉和你共进晚餐?”
  中国年轻官员微微一笑,很绅士的起身告辞。
  看着他的背影,布朗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显然,这个中国官员对自己和芭芭拉之间的竞争很了解,甚至,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了解,而他也不在乎自己和芭芭拉之间的竞争结果,他想要的,只是阻止来自中国的李的避难申请。
  芭芭拉会和他共进晚餐?为什么对共产党国家深恶痛绝的芭芭拉,会和一个来自共产党国家的官员会面,而且是共进晚餐?这可太有趣了。
  布朗目光转向了中国官员带来的那叠资料,难道,这些内容都是真的?
  ……
  在一间环境幽雅的西餐厅,陆铮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麦凯恩夫人,当然,对于自己的圈子来说,用“臭名昭著”来形容她更为贴切。
  虽然早见过这位女议员的照片,但其本人的优雅气度还是令陆铮微觉意外,金色的长发很别致的在脑后盘起,黑色连身裙,深邃蓝色眼眸盯着人看的时候,压迫感很强。通常来说白种人显老快,但这个定律完全被麦凯恩夫人打破,而且,成熟女人的魅力在她身上体现的特别浓烈。
  陆铮突然冒出个念头,如果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位麦凯恩夫人肯定会被排入全球最美女政客的前几名行列,而不是现在提起她名字就觉得恶寒。
  “长话短说吧,我的选票是选民们一张张投给我的,我和你会面,只是不希望破坏我和支持者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也从来不介意剔除不合格的支持者,现在,我给你两分钟时间。”说完话,麦凯恩夫人看了看白皙手腕上的表,显然,她没有和陆铮共进晚餐的意思,仅仅要了一杯咖啡。
  麦凯恩夫人这几年在政界异军突起,离不开她强大的竞选团队和纽约酒店工会组织建立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对她的支持。
  但是昨天晚上,纽约酒店工会组织的一位重量级负责人,同时也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行动委员会的发起人波特曼先生,提议她同这位来自中国的市长见面,而且,在她拒绝后又一再提出请求,现今竞选形式如火如荼,为了不破坏竞选团队的合作氛围,麦凯恩夫人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已经打定主意,等竞选结束,一定要和波特曼先生划清界限。
  一边品着咖啡,麦凯恩夫人一边打量着这位中国年轻官员,其英语的流利倒是令人印象深刻。
  听到麦凯恩夫人强硬的开场白,陆铮微微一笑,从某种角度,倒挺欣赏她的,波特曼可以说是麦凯恩夫人竞选团队最重要的成员,为她的政治献金募捐不遗余力的奔走,是麦凯恩夫人四年前和两年前竞选众议员成功的主要幕后推手,但是,仅仅安排她和自己见一面而已,看情形,已经令麦凯恩夫人决定和波特曼分道扬镳,只是暂时隐忍不发而已。
  其实美国政治献金制度,限制企业和工会向竞选活动捐款,更对个人每次对每个候选人的捐款规定了一千到两千美金的上限,加之种种监督保障,最大程度的杜绝了大企业的非法捐款,美国大选,从总统到参众两院议员,都很烧钱,比如麦凯恩夫人同布朗先生之间的竞选,处于纽约州这样的州,偏偏实力相当,可能最终要花费五六百万美元,但是,要说大企业可以凭借金钱操纵选举结果,那几乎不可能。
  所以,不管波特曼对于麦凯恩夫人的团队如何重要,实际上,选票还是在选民手里,两党各选区竞选,从来不是说谁烧钱多谁便能赢,麦凯恩夫人看来有足够的自信,失去波特曼后,并不会影响她任何事。
  陆铮微笑道:“我是来和你谈谈李长根事件,来自中国的李,其实是罪犯和骗子而已,这些资料我希望你看一看。”说着话,陆铮拿出一摞材料,推到了麦凯恩夫人的面前。
  “不可能!”麦凯恩夫人的回答斩钉截铁。
  陆铮笑道:“同样的资料我提供给了布朗先生一份,嗯,还没有两分钟吧,我告辞了。”说完,陆铮一口气喝了杯子里的咖啡,起身微微行绅士礼,离开了餐厅。
  看着陆铮的背影渐渐离去,麦凯恩夫人深邃蓝眸慢慢转向了杯子旁的这叠资料上。
  来自中国的李的悲情故事,是自己竞选团队中一位资深成员给自己讲述的,并且保证故事的真实性,听着李的遭遇,当时令自己难过得想流泪。在上周末的电视演讲中,抨击中国时,自己想起了这个故事,临时加入了演讲稿,这个故事怎么可能是虚构的?
  而且,克里斯为什么要编这样一个故事来骗自己?来自中国的李,本来和这场竞选毫无关系,克里斯根本没必要为了选票编故事。
  对,这不可能。
  可是看着眼前厚厚的资料,想起那个中国官员嘴角笃定的微笑,麦凯恩夫人的眼神,渐渐有些迟疑。


第125章 洪水猛兽
  夕阳斜照,窗外曼哈顿街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多是二战前建造的摩天大厦群充满着历史的厚重感,也展示着其文明的强盛不衰。
  陆铮站在窗边,端着茶杯慢慢品着茶。
  门被轻轻敲响,秘书小王忙过去开门,进来的是杜克诚。
  “市长,我去给您买报纸。”在给杜克诚倒了杯茶后,小王交代一声,离开了房间。
  “怎么样,洽谈会还成功吧?”陆铮笑着问。
  杜克诚笑道:“不成功,你没有出席总觉得缺点什么,用美国人的话说,嗯,叫没有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招商会不会是成功的招商会。”
  陆铮就笑,说:“我看,你要被西化了。不过这次来啊,咱们准备确实不足,反响一般,但这都是咱们预料到的,国内国外的环境就这样,对不对?破冰之旅,这是中央领导给咱们的批示,也是对我们经贸团处境的最好注解。”
  拍拍杜克诚的肩膀,陆铮笑道:“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我们这次对纽约的造访,还是很成功的。”
  两人说笑聊天之时,门被轻轻敲响,小王拿了一摞报纸进来。
  杜克诚看着就笑:“这是把报摊搜刮一空啊?”
  陆铮说:“这就一份,纽约时报,每天三次,每次几十版,嘿,说是报纸,每天内容比月刊的杂志还多。”说着话,接过报纸翻看,又道:“咱们特区在纸媒的广告,主要就集中火力投它上面了,我得看一眼,也算没白花钱买广告。”
  杜克诚怔了会儿,不禁摇头苦笑:“唉,美国,报纸和咱都不一样。”又想起一事,说:“晚上的酒会你还是尽量过去吧。”
  陆铮点点头:“嗯,我去。”突然便是一怔,纽约时报版面虽多,但大多数都是广告,当然,在美国来说,广告的范围很广,比如正在竞选总统、国会议员、州议员的各个候选人及其支持其政党的各个政治行动委员会投放的竞选文章,宣传己方候选人的资料等等,都算是广告范畴。
  陆铮怔了下是因为在一个号召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柯林投票支持的广告下,有麦凯恩夫人的一则致歉声明,“在中国人李长根事件中,本人因为受到不详实信息的干扰,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特此对所有受到伤害的公众致以诚挚的歉意……”等等。
  很简短的模棱两可的声明,麦凯恩夫人的竞选公关团队反应是如此迅猛,在布朗一方做出反应前便登报致歉,这份声明可以最大程度减缓接下来布朗支持者可能就此事对她展开的抨击。
  虽然这份致歉声明极为含糊,但如此一来布朗的支持者却不可能再多在李长根事件中纠缠,一个申请来美国避难的中国人,在民众眼中,本身就处于被同情的境地,证明他是不是个罪犯和骗子根本无关紧要,本来利用这次事件或许可以将麦凯恩夫人扣上善于撒谎的伪君子的标签,不过麦凯恩夫人的团队已经盲羊补牢,将这次事件对麦凯恩夫人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看着麦凯恩夫人的致歉声明,想起她那双阴森的深邃蓝眸,陆铮不由苦笑,或许,在她的选民眼里,她高贵而又优雅,但面对自己这个共产党官员,她更像择人而噬的猛兽,自己在她眼里,也真如洪水猛兽一般吧。
  ……
  晚上的酒会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五楼可容纳上千人的宴会大厅举行,范海会总领事在祝酒词中热情洋溢的对乌山经贸团表示了欢迎,更高度评价了乌山经贸团此行的重大意义。
  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在龚玉门等几位企业家和范海会总领事合影后,经贸团的企业家便都坐不住了,纷纷上前去请求合影,这样的照片是可以一辈子作为留念的。
  范海会微笑着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显然对这样的场景已经司空见惯。
  陆铮夹了几块中式点心,草草垫了垫肚子,等范海会微笑走过来时,陆铮便将盘子交给了一直在身边的秘书小王,在范海会做出请的手势下,和范海会一起进了宴会厅侧门的休息室。
  “陆市长,李长根的事情啊,今天发生了戏剧性变化。”范海会一边笑着说话,一边打量陆铮的神色。
  在陆铮和乌山经贸团来纽约前,范海会就接到部里董部长的电话,在电话里,董部长嘱托他多配合陆铮在纽约的工作。
  范海会听说过曾经出任过驻缅大使的这个年轻市长,也知道这位年轻市长在外交系统时,便很得董部长赏识,而且地市的经贸团而已,董部长亲自打电话过问,由不得他不重视。
  纽约有影响力的媒体,每天领事馆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阅读分类和分析,臭名昭著的反共女议员,刊登涉及国内潜逃人员的声明,马上引起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不但报纸送上了范海会的案头,更有专人开始动用各种渠道打听这件事。

当前:第435/48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