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权力校对版作者录事参军》第73/487页


  赵平凡笑道:“其实陆处做生意,肯定也很了不起,听说,广宁的很多生意人,陆处都给出了好点子呢。”
  显然,与陆铮第一次见面后,赵平凡便很快打听了这位陆处的底细。
  陆铮笑着摆摆手,说:“你这都是道听途说,做不得真。”
  赵平凡真诚地道:“不过我认为,陆处还是应该在仕途发展,最好,能做几任地方官,那,人民群众就有福气了。您在广宁提出的种种构想,现在都正在实践中,我想,在将来,必然会证明它们切实可行。”
  上个月,江海燕已经被任命为广宁县委书记,而化肥厂搬迁已经启动,同时,在阳光竞标下,产生了承包人,厂里,选举产生了老工人组成的财务监督委员会。
  同时启动的另一个国企改制也是采取的相同的模式。
  基本上,便是按照陆铮的路子在走。
  不久前,省顾委向中央提出了设立《罚金法》的建议,据说,很得中央领导重视,这个提案的雏形,还是来自广宁司法口。
  虽然,现今变革的推动者变成了江海燕,但在广宁周边地区,熟悉基层情况的干部眼里,毫无疑问,陆铮才是真正的先驱。
  看来,赵平凡也很是打听明白了这些情况,对陆铮的想法和魄力,是真的佩服,说话时,态度很诚恳。
  陆铮笑了笑,吸着烟,没吱声。
  赵平凡叹了口气,“只是可惜啊,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先驱者,通常都会被误解、被排挤。”
  陆铮笑道:“平凡,你抬得我太高了,咱不聊这个。”从第一次见面,陆铮便对赵平凡印象挺好,这个赵平凡,不但精通做官,更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一套章程。
  现在,见赵平凡又推心置腹的和自己交流,陆铮随即,便改了对他的称呼。
  赵平凡笑道:“好啊,那你说聊什么?”显然,以他的精明,不可能感觉不到陆铮的亲近之意。
  陆铮说:“还是脚踏实地,说说乡村小学的事情吧,咱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这件事。”
  赵平凡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说:“能做好吗?我看啊,卫国县长,巴不得把安总就留在青龙,哪也别去,给县城投资盖座大酒店最好了。想不通,怎么还带这样截胡的?”
  便是十分钟前,赵平凡也不会跟陆铮说这些话,但现在,却觉得和陆铮心情很近,什么话都可以说。
  陆铮笑道:“盖酒店和捐资助学不冲突、不矛盾,这可不是什么对立面,不然给他马卫国十个胆子,敢截黄老的胡?就是麻烦下面等着安总的同志了,说中午到,我看啊,下午也未必能到,怕得晚上吧。”
  提起这事儿,赵平凡就无奈地摇摇头,刚刚,他就是又去打了个电话,告诉张书记,安总怕要晚上到。
  而现在,看安总被频频劝酒,只怕会喝的酩酊大醉,一会儿酒席散了,保不准就在这儿开房休息,晚上怕也未必能起来,更莫说摸黑赶路了。
  回去后,自己定然会被张书记狠狠批评,这点小事,都办不明白。
  陆铮拍了拍赵平凡肩膀,“好了,你不用做愁,迎来送往,繁文缛节,其实都是小事儿,纠缠这些东西,看事情可就成针眼了。”说着掐灭烟蒂,说:“走,咱回去。”
  陆铮和赵平凡回到雅间,陆铮帮安总挡了两杯酒,又敬在座干部了一杯,趁空隙,附耳在安一鸣耳边说了几句什么。
  很快,安一鸣就举起酒杯,笑道:“这样吧,公社的同志们还在等着呢,咱就不喝了,我敬大家一杯,谢谢诸位热情款待,等这事儿完了,我再好好回请大家!这样,咱一起敬青龙的领导们一杯?”安一鸣回头看了看随行众人。
  听安一鸣这么说,同安一鸣一起下来的职员、技术员们也便纷纷站起,举起了杯子。
  马卫国跟着站起,笑道:“安总,不急吧?公社那边您不用操心,我这就叫人去挂电话,通知一声。”
  安一鸣微笑道:“马县,今儿就这么着吧,办正事要紧,回头等您哪天去乌山,咱再好好聚聚。”
  马卫国无奈,只好笑道:“那好,一言为定。”此时,也只能举杯,和安一鸣碰杯。眼角瞥了眼陆铮,显然,他知道,定是刚刚陆铮在安一鸣耳边说的话,坏了他的事。
  赵平凡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耳边回想着陆铮的话,“迎来送往,繁文缛节,其实都是小事儿,纠缠这些东西,看事情可就成针眼了。”
  是啊,这些事,其实自己本不必这般纠结的,就算安总今天下不去,明天也会下去,有黄老的吩咐在前,捐资助学的事情也泡不了汤。
  自己,每日纠缠在这些事上,确实很不应该,便是安总暂时下不去,最多,是被张书记骂几句,并不会影响到捐资助学,毕竟,这才是正事。
  陆处说自己眼界小,确实是,但在基层,整日纠缠的可不就这点事,眼界又能有多宽?
  陆处呢?在他眼里,又什么才算大事?
  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却能感觉到,陆处这个人很不一般,更不是外人传言的大老粗,而是很精明,精明的能很快令人不设防的人物。
  以陆处的精明,又为什么在广宁折腾的天翻地覆呢?
  是不是?官途升迁,在他眼里都不算大事?
  那么,他所谋者,到底是什么?又是何等之大?
  陆铮此时正微笑和马卫国握手告别,两人还是亲亲热热的,好像根本没有芥蒂,更没有因为安总的去留暗中较了较劲,而是,很亲热的话别,甚至,还拥抱了一下。
  陆铮自也不会想到赵平凡在想什么,若不然,只怕定要和赵平凡浮一大白。
  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第012章 听课
  马头营小学校园里,响着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外面,可以看到教室里学生或背着手全神贯注的听讲,或捧着课本,用整齐的童音,认真的朗诵课文。
  安一鸣领着人办正事,测量土地,评估预算,真的准备在这几处乡村给盖新学校了。
  陆铮倒无所事事,成了闲人。
  赵平凡本来是想陪陆铮的,他挺喜欢听陆铮说些改革构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谁知道,张书记却把陪安一鸣的正事让给了赵平凡,他则同无所事事的陆铮形影不离。
  显然,在张书记心里,盖几所新学校,远不如陪好这位市里下来的副处级官员重要,更莫说,听闻这位陆处和县委刘书记交情匪浅了。
  官场上的事,很多时候,便是这样以讹传讹,到了下面人耳朵里,早就走了样。
  张书记给陆铮在公社中心小学下午第三节课安排了一堂听课,以便“市顾委领导检验马头营教育改革的成果”。
  听课的对象是梅小芳当班主任的三年级,梅小芳身兼数职,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还兼音乐老师,而实际上,她只是代课教师,便是改民办编制这几年内怕也没有指标。
  张明生书记和片区总校长老贺以及本校郭校长陪着陆铮坐在教室后排听课。
  梅小芳对陆铮印象并不怎么好,但现在也只能抖索精神,希望不能出什么纰漏,毕竟,后面坐的除了陆铮外的三位,对她的工作影响都很大,能不能转为民办,全靠他们三位说话,尤其是老贺和张书记,有一个人肯放话,事情就好办。
  梅小芳上的是语文课,讲的课文是寓言《南辕北辙》。
  实际上,这篇课文学生们早就学过了,但有领导听课就这样,通常都是选讲过的课本。
  有“大人物”坐在后面听课,学生们都很紧张,虽然实际早安排好了哪些问题由哪位学生回答,但这么多学生,梅小芳反而有时自己记不住本来的安排,毕竟每提出一个问题,教室内的学生便齐刷刷举起了手,没有一个不举手的,这也是梅小芳下的命令,同时,也是小学听课的潜规则。
  所以当梅小芳忘了安排谁回答问题时,通常便叫起成绩优秀,比较有把握的好学生来回答。
  这样,有一个学生,整堂课快下课时,被叫起回答了四次问题。
  本来这只是小瑕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偏偏片区总校长老贺可能对教师要求“精益求精”,皱眉说了句:“人为安排的痕迹很浓啊!这不是弄虚作假么?”
  当着陆铮面,他冒出这么句话,郭校长的脸马上就黑了。
  张明生诧异地看了老贺一眼,心说莫非小梅哪里得罪过你?
  郭校长却是知道的,老贺曾经亲自找过梅小芳,给他侄子做媒,但梅小芳同他侄子见面后,根本没同意处,这令老贺很是下不了台。
  但现在当着市顾委的领导,老贺这句话,可就令郭校长有些恼,但毕竟老贺是他名义上的上司,郭校长也不好说什么。
  下课铃声响起,梅小芳眼看几个领导黑着脸从后门走出去,心里咯噔一下,忙追出教室,却见张书记、贺校长已经上了市里那年轻干部的车走了,郭校长正对着车尾挥手。
  梅小芳走过去,问道:“郭叔,是不是我课没讲好?”
  郭校长看着她摇摇头,叹口气,说:“以后再说吧。”转身,也走了。
  梅小芳急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自己太不争气了,就现在的样子,还想转民办?她转身奔回教室,就趴在讲台上哽咽起来,学生们,都吓坏了,本来要跑出去玩的,也都规规矩矩坐着,焦急地看着他们最喜爱的老师。
  梅小芳抹着泪,眼角的余光看到了讲台下,那一双双关心的眼睛,一张张焦急的童颜。

当前:第73/48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