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异事录全集》第121/247页
小解和李弘都沉默了,他们意识到这事的诡异,并等待老解再多说点话,多吐露一些,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他们当时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许久,老解回过了头,看向自己的儿子和挚友的儿子,他说话的声音很低。
“老李和另两人说要去看看,那时风沙很大,他们走出五米开外,便见不到了。风沙停后,我们开始搜索,但什么也没找到。。。”
说至此,老解眼里有深深愧疚,是对李弘的愧疚,他当时应该拉住老李,即使老李的牛脾气任何人都奈何不了他。
“这事就像场梦,没有人会信,没有人肯相信。那阵沙尘暴维持不足十五分钟,可我们什么也没找到。”
老解说至此显得很颓废,他当时无能为力,现在他同样无能为力。
李弘没再说什么,是的,这些知情人都骗了他,根本不是一场可怕的刮了整日整夜的沙尘暴,根本就不是偶然出的事故,他们在一个古怪的地方,呆了两个多月,并且即使离开那地方后,还是有两人因此死去。
当时李弘父亲与其余两人失踪,老解等人寻找了他们整整半个月,直到粮尽水绝才离开,才去接受他们失去了带队的队长,去相信李维汉就此失踪了。
“你们发掘两个月,有什么收获?”
李弘很平静,他没有哪一天比今天更了解当年他父亲发生了什么,而他还需要知道更多的。
“有,发现一些埋地表七米以下的木桩。”
老解苦笑,他们发掘这些木桩用了两个月,其实也只是露出了表层,尚且不知道下面有多深。
“还记得木桩出土点在哪里吗?”
李弘十指相交,若有所思。
老解保持沉默,小解看向老解,又看向李弘,他心里激动非常。
“爸。”
小解也迫切想知道。
“你们能承诺绝不去寻找它吗?”
老解神情严厉,看向两位后生。确切地说他目光最后落李弘身上,他儿子的承诺丝毫不可信。
“解伯伯,无论你肯告诉我与否,我都会去寻找。”
李弘说得很坚定,他此趟进罗布泊为的不就是找寻他父亲吗?他不会放弃,尤其是在已经有了眉目的时候,劝他放弃,压根不可能。
老解看着李弘,从李弘那强硬的态度上,仿佛,隔别了十年,看到了挚友李维汉的身影,也想起了那个风沙飞扬之时,他大声喊着:维汉,别过去!但终究无济于事。
“你想让你母亲心碎吗?”
老解不会说,很显然他不会再吐露有关于那个地方的任何一句话。
第十三章 LE方城
第十三章 LE方城
李维汉,这名字自然不是来自新疆有维汉二族,而是来自:“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这是出自《诗经-小雅》的句子。这八字的意思,通俗点的说就是:天上有银河,闪闪发光。汉,天汉、银汉,指银河。
所以老李这名字总是让人联想到银汉迢迢,星光璀璨,而老李的一生也犹如他的名字般。
老解不肯告诉李弘关于他父亲老李失踪时在做什么,很显然出于一个安全考虑: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李弘要是也想去找那处“君王沉睡之地”可怎么办?
不过老解的担忧,现在恐怕得成为事实,解晋正在跟李弘讲一些他父亲不肯讲的事情。秘密要成为秘密,唯一办法就是无论对谁,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说,老解现在深有体会。
今年五月,身为新疆考古研究所所长的老解带队进罗布泊做文物调查,小解也参与了。由于近些年罗布泊被盗极严重,因此此行目的是:在盗墓贼对部分古墓出手前,他们这些考古工作者必须抢险一步登记,能保护的保护,不能保护的组织人员进行发掘。
这个办法实在很无奈,文物重在长期保护,而不是发掘。但罗布泊地区范围太广、环境恶劣、且在保护资金不足下,这是也算是盗墓贼手上抢东西的办法之一了。
调查队进了罗布泊后,便着力对以前有过盗贼踪迹的几处古迹做调查,收获惊人,老解由此也下了血本,此次出马,不“扫荡”一番,绝不罢休。在调查队人员充足,物质充沛,设备也齐全的情况下,老解与小解便各领一部分队员,兵分两路。老解用人不避亲,小解资历也足,别看他进所里时间仅是三年,可绝没有人像他这样三年时光里除过年,都在罗布泊里蹲,建设兵团的人都当他是半个同事,隔些日子就能见到他开一辆黄色旧吉普,前来蹭吃蹭喝。
小解这牛样,有些像李弘老爹当年的模样,有理由相信小解日后可能是另一个老李。
话说小解带了支队伍,他们前往了LE古城,这座古城离楼兰古城不过二十四公里,位于土垠西南,年代早于楼兰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