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鸡毛全集Zei8.com》第112/164页
“你脑袋坏了?”肃肃藏在袖子里的手一抖,好在多年来在梅都也算见过世面,到底没露怯。
“开个玩笑么。”李孝琰趴在桌子上,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有没有玩笑。
外男不可能在宫里停留的时间太长,李孝琰还有事儿要办,所以不到午膳时候就离开了后宫。到是他最后的几句话一直在肃肃心里徘徊,李孝琰怀疑她与谷雨也不是没有道理,谁都知道他们一共在圈禁地里共患难那么多年,谷雨又有多宠她,瞎子都有感觉,只那所谓巨大的赏赐,肃肃之前一直心里模糊,此次却在李孝琰的话语中解开了迷惑。
父亲有那么多女儿,可九姑娘死了,十姑娘年纪太小,如今能够嫁人的只有她了,但她的身份不同,也不可能像着其他姐妹那样随随便便就这么为了安抚人心就嫁出去了,所以为了增加效果,就要变成驴子前头的胡萝卜,给这些为父亲出生入死的家族一个希望,只要她一天没嫁人,那么她一天就是宫里最金贵的嫡公主殿下。父亲更会因此在表面上纵容,宠爱她,以抬高她在众人心里的价码。
想及此,肃肃微微松了口气,却也在盘算,该如何利用这点给自己增加筹码,探索父亲的底线,甚至于安排谷雨未来的出路。她猜想夏君意当年那么安排自己的儿子,必然还会有后手,那么她到底要不要让谷雨联络夏家呢?
满腹心事转到了御花园,却见三姑娘在与个太监争吵什么,三姑娘一向都是笑面虎,肃肃从小到大还真的很少见她那么激烈。
既然自己之前就对着三姑娘示好过,肃肃也不打算抽身事外,便走了过去笑着问道:“三姐,什么事儿值得你生气的,如果谁不长眼,拖下去就是了。”
李贞如一见肃肃,眼睛都亮了,而相反她身边的太监则抖了抖身子,声音都小了。
“你是做什么的?”肃肃拉着李贞如的手,看向那太监抬抬眼皮,随口问道。
“奴才是涟漪殿的二等太监。”那太监声音有点颤道。
所谓涟漪殿其实很偏僻了,虽然不是冷宫,可也绝不是什么好的宫殿,基本上皇上是不会去的。
肃肃看了眼李贞如一下恍然,她之前一直听说有个嫔妃出宫再嫁,后又被弄回宫里住进涟漪殿,只宫里人嘴巴紧到没问出是谁,如今看三姑娘如此,便想到那应该是崔氏了。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肃肃看着那太监手里提着的食盒,脑海里突然出现这么一句话,当年崔氏离开圈禁地,也算害了吴氏和庄氏,到没想到她回了京城再嫁还没享受几天好日子,就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当年庄氏孤零零躺在床上等死,眼下崔氏孤零零被关在几乎无人上门的涟漪殿,也不知道她现在有没有后悔。
“打开我看看。”肃肃撇了眼那太监,对着晴鸢道。
晴鸢二话不说,上去就抢了食盒,打开盖子让给肃肃瞧。就见里头一碗几乎看不到米粒的白水粥,还有发黄看着就很硬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的馒头,以及一叠碎渣渣一样的大头菜。别说这是皇宫,就是圈禁地后来也没吃过那么差的东西。
“退回去,重新领一份。”肃肃不管这是谁的责任,一个字都没问,直接道。
随后就带着三姑娘往自己的寝宫去,只留那哭丧着脸的太监抖着双腿不知何去何从。
作者有话要说:肃肃的婚事就是这么定位的,渣爹就是想要抬高品质卖个好价钱,噗!
那啥,明天开始可能会是两更,也有可能是6000字一章,先说一下,如果明天没有,十一月一号开始肯定是,准备双更一个月,盼鼓励,以及我会努力坚持!
☆、第九十四章
“不是所有人都能守得住的。”三姑娘接过肃肃递过来的茶杯,暖着手苦笑道:“当年的情况特殊,我舅舅接我们回去也不可能留我们在府里吃着干饭。不过说实话,即便如此我也感激他,毕竟他还存了良心将我们接回去,哪怕他后来为母亲找了新夫婿。”
肃肃听着三姑娘将她们之前回到京城后的事情娓娓道来,大部分距离圈禁地里众人所想的富贵生活甚远,反而是心酸居多,尤其是三姑娘,当初走的时候多么得意,却没想到这么几年时间,就经历了寄人篱下,母亲改嫁再到京城破城,差点一命呜呼的惨痛过往,也难怪再次相见,三姑娘身上那股子神气去了不少,反而多了种被生活磨炼后的忧郁。
“三姐夫……是什么样的人?”不忍看三姑娘那种明显要落下泪,却还坚持笑得灿烂的表情,肃肃转而问道。
“是个好人吧。”三姑娘怔了怔,很快回道。
肃肃见状,就知道自己又问错了话。
“别这么看我,虽然我婆母不喜我,但我现在好歹也是公主,她们到不敢对我如何。”三姑娘犹豫了一下拉过肃肃的手笑道,婆家哪怕不睦,也没吃什么亏。
见状,肃肃是彻底了解了李孝琰所说,皇家的公主在这样的年代,也不过是用来笼络朝臣的筹码。
“我夫君对我极好,只是孝道在那里,我总不好太逼他。到是他对我还算维护……”说到这里,三姑娘叹了口气道:“我婆家是寒门出身,就算全家就我夫君一个独苗,整日里姐姐妹妹的闹腾,也好过四妹妹嫁过去的武将之家。原本那家子就古板,四妹妹又是嫁过人的,总会吃些苦头。”
到这里,肃肃已经听出味儿来了,急忙问道:“四姐是公主,他们还想如何?”
三姑娘看了看周围,凑到肃肃耳边道:“我上次瞧见她,手臂上黑紫的一条,她说是自己摔的,我瞧着明明是竹签子抽出来的。”
“他们是疯了还是作死了?”肃肃吓得往后一缩,不敢相信道。
“那家子的老爷子跟着父皇,战死沙场了,家里一共三个儿子,也死了两个,如今六个孙子其中四个上了战场,只有娶了四姑娘这位四妹夫被逼留在家里传宗接代,只是那么久了,四妹妹都生下一男半女,人家肯定有意见,再说……”三姑娘嘴里泛苦道:“我听说那家老太太的二儿子好像是因为四妹妹前夫家里人才死的,这个恨怕是结大了。”
“那爹也愿意让四姐姐嫁过去?”肃肃的心凉飕飕的,呼吸就像吃了薄荷。
三姑娘嗤笑道:“什么爹啊爹的,六妹妹以后还是叫父皇的好,虽然父在前,可皇为上。”
一句话,竟然道尽其中缘由,却让心塞郁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