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三国全集.net》第1/70页


【由www.【网】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书名:血染三国

作品相关
关于黄巾起义是否是中平元年的讨论

写三国,黄巾起义,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故事情结,而众所周知,黄巾起义,就是在中平元年,也就是184年二月,张角起义的。
但最近我在翻资料的时候,确是翻到一些很模糊的字眼。
下面,我来列举几个比较有明确记载的:
三国志曹操传: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注意,这里第一个写的就是光和末,也就是183年。
三国志张扬传:张扬,字叔稚,云中人。。。。灵帝末,天下乱。。。。注意,这里又是一个灵帝末。
三国志任峻传: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汉末扰乱。。。
三国志刘备传:灵帝末,黄巾起。。。。。又是一个灵帝末。
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中平元年春二月,钜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方,皆着黄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以应之。
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朱鉨列传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
符水□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闲,觽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杨数万人,期会发于邺。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孝灵皇帝中中平元年(甲子,公元一八四年)春,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平元年,黄巾贼师张角起于魏郡。托有神灵,遣八使以善道教化天下,而潜相连结,自称黄天泰平。
~~~~~~~~~~~~~~~~~

总结,这里面,不管是曹操,刘备,还是其它人,除了孙坚传以外,其它包括后汉书,包括资治通鉴里,说的都是中平元年三月五日,也只有这一天,才是张角他们约定的起事时间。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这之前,张角肯定也是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坐等着造反了,若不是因着他的弟子唐周告密,从而被官军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话,想来,黄巾起义的结果,也不会如此的凄惨。
不过,这里总的还是要说一句,黄巾起义,个人觉得他不是在中平元年开始的,而是应该在光和末年,中平元年,只是张角理想中的一个打算,也就是张角他们起事时选的一个黄道吉日而已,但他被那个唐周破坏了,急急忙忙的起事后,也就是应该在183年的年尾起事的。



论孙坚

东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191),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汉末期地方军阀,著名将领。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这个,算是孙坚的一点基本资料,其实孙坚的一生,并没有太多的出彩出处,可能这跟他比较短命有关系。
孙坚,应该说是自中平元年讨黄巾贼开始名扬天下的,至十八路诸侯而讨董卓后,因为董卓的一句话,而更是名声大燥。
然而,孙坚此人,名声上确差不太好,而且,个人推断,孙坚就是个武夫,而且是几乎都不懂政治,只知道一点投机的武夫。
他自领长沙太守后,接着就杀了荆州牧王叡,杀王叡这个时候若是说孙坚是为了忠义的话,那杀南阳太守张咨就完全是为了投机了。
因为什么?因为当时在南阳的还有袁术。
袁家四世三公,袁术为虎贲中郎将,占据南阳,但当时的袁术确只有小小的一块地盘,南阳户口百万,乃是中原里有数的殷实大郡,袁术想占为已有,可是,他又顾忌自己四世三公的名头,不能强杀现有的南阳太守张咨,所以只能让孙坚这个想要投靠他这位四世三公的武夫去杀。
说到这里,我倒是想到一点也可能是孙坚在杀荆州牧王叡的时候,就已经是得了袁术的暗示了。
犹记得前文,我还在说孙坚在杀王叡的的时候当时是否是怀着一颗忠诚的心的,我当时还信誓旦旦地说是怀着忠诚之心的,如今推断来,想来,当时的孙坚,就已经是与袁术沟通好了,袁术占据南阳,然后孙坚又杀了荆州牧,以他袁术四世三公的名头,自然是能占尽整个荆襄九郡这等肥饶丰腴之地的。
我们再看看历史评价:
陈寿:“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裴松之:“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
董卓:“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
刘艾:“坚虽时见计,故自不如李傕、郭汜。”“坚用兵不如李傕、郭汜。坚前与羌战於美阳,殆死,无能为!”
陆机:“权略纷纭,忠勇伯世,威棱则夷羿震荡,兵交则丑虏授馘,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忠规武节,未有如此其著者也。”
这里呢,陆机的辩机论写的,因着他是吴国人,归孙权手下,称赞的孙坚,我们就不说了。而刘艾,为汉室宗亲,乃是与汉献帝同辈的人,但他当时为董卓所执,孙坚又杀了董卓第一猛将华雄,董卓有多恨孙坚就可想而知。
所以,刘艾在这里说一些孙坚的烂话,说孙坚不如董卓手下大将李傕、郭汜之流,诋毁孙坚而拍董卓马屁也正常。
但另外三人,就不一样了,陈寿,只说孙坚忠壮之烈,裴松有忠烈之称,都说是一个忠烈,其它的没了。再看下面这些。
华谭:“昔吴之武烈,称美一代,虽奋奇宛叶,亦受折襄阳。讨逆雄气,志存中夏,临江发怒,命讫丹徒。”[4]
何去非:“特孙坚激于忠勇,投袂特起于区区之下郡,奋以诛卓,虽卓亦独惮而避之。惜乎!三失大机而功业不就,卒以轻敌遂殒其身,由无谋夫策士以发其智虑之所不及故也。”
洪迈:“董卓盗国柄,天下共兴义兵讨之,惟孙坚以长沙太守先至,为卓所惮,独为有功。故裴松之谓其最有忠烈之称。然长沙为荆州属部,受督于刺史王睿。睿先与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及睿举兵欲讨卓,坚乃承案行使者,诈檄杀之,以偿囊忿。南阳太守张咨,邻郡二千石也,以军资不具之故,又收斩之。是以区区一郡将,乘一时兵威,辄害方伯、邻守,岂得为勤王乎?刘表在荆州,乃心王室,袁术志于逆乱,坚乃奉其命而攻之,自速其死,皆可议也。”
王夫之:“孙坚之始起,斩许生而功已著,参张温之军事,讨边章而名已立,非不可杰立而称雄也;奋起诛卓,先群帅而进屯阳人,卓惮之而与和亲,乃曰:‘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吾死不瞑目。’独以孤军进至雒阳,埽除宗庙,修塞诸陵,不自居功,而还军鲁阳。当斯时也,可不谓皎然于青天白日之下而无惭乎?故天下皆举兵向卓,而能以躯命与卓争生死者,孙坚而已矣。其次则曹操而已矣。”
这里说孙坚,不光是个逆贼,更是个莽夫,而且,常有败迹,比如败于荆州,比如败于三失机败于董卓。
所以,小生个人总结推断,孙坚,是个武力值不错,领军战阵常有机谋,又有点小野心的人,但是对于政治上几乎就是个小白,没有太大的政治大局观,不懂得经营,只知靠个人勇武来折服,威压诸郡,等同于第二个吕布。
群号:12692164欢迎大家来群里讨论,或者是再书里给我评论,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哦


谈谈黄巾贼帅首领能力

书写到这里,终于是把个波才给写的差不多了,可能会有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小生会把个波才写得这般传神。其实,这不是偶然间为之,而是一种必然。
小生自数年前就开始看网文,古典仙侠类的,玄幻内的,历史类的,而其中犹爱历史类,秦汉三国时期。
然而,看了这么多本三国类的书,在每一本写到黄巾贼的时候,其中总是说黄巾贼很肉,都是一些送菜的角色,全都是被人一打就倒的存在。
其实不然,我个人的观点里,从来就不曾觉得黄巾贼里没有能人,从来就不曾觉得黄巾贼不能成事的。
他们的装备是烂,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没有经过血战的磨砺,没有严明的号令,因为是反贼,名声上太臭,所以没有士人能来帮助于张角,这都是他们的缺点,但是,他们确有唯一的一个优点,那就是人口基数大。
人口多,兵员自然就多,他们不怕消耗,以五个,甚至是十个人,换一个正规军,张角也是能赢的,只要张角能打下去,打的胜仗越多,黄巾贼手头上所储备的粮食,武器,铠甲,马匹,弓矢等战略物资,就会越来越丰富,而经得血战多了,只要这一群嗜血的虎狼稍加调教,就不难变成精兵。
所以,只要张角能保持着不败,并与汉庭形成拉踞战,拖得个两三年,以当时的生活环境,百姓们的困苦,加上当朝朝庭里那些无能之辈掌权,张角的黄巾贼,其兵马只会是越打越多,越打越精锐,而朝庭军,只会是越打越少,越打士气越低,最后形成一种如清朝满骑入关的形式,都不用打,都能让一批批的正规军来投。
至时,张角就赢了。
再说武将,比如我们耳熟悉能详的张燕,这位纵横冀,幽,并,司隶四州,坐守太行山,拥兵百万连强大如袁绍,公孙瓒,曹操这等人都只能招降于他的黑山贼。
而人家张燕呢,公孙瓒那鸟都不鸟他,袁绍那,看在他是四世三公的面子,答应帮他,可是,从来就没想过要投靠于袁绍,最后还是见得天下形势逐渐转明,曹操灭了袁绍,尽得河北三州之地,有得天下之志,而若是张燕再不选择投靠曹操的话,怕是要被曹操先一步灭了,所以张燕才答应了曹操的招降,受封平难中郎将,但兵不归曹操管,他还是自成一军,名义上是替曹操坐守幽并二州,其实,也是一个拥兵自重而已,但是智如曹操者,亦毫无办法,因为,当时张燕看得分明,当时的天下,曹操还得顾着眼前的东吴孙权,和那个打不死的刘皇叔。

当前:第1/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