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全集Zei8.com》第171/194页


比如太极拳,老师教的时候架子很低,你当时做不到不要紧,一点点的去模仿,每天练低一些,终有一天能达到标准,许多人得过且过,练了8年还和初学一样,基本上是站着练习,这样不出功夫,永远也锻炼不到那些该锻炼的血脉,白耽误了时间,不如回家擦擦地板,干点家务活那种锻炼的好。

打完了并步的右崩拳,这时候右脚向后退一大步,脚尖外撇成90度,这时候左脚退到右脚的后方,与此同时打出左横拳。这个退步横拳在这路拳里叫“青龙出水”。

然后右脚向右前方开进一大步,左脚随之跟上半步,然后打出右手崩拳,这个崩拳要向右斜前方出拳,这个顺步崩拳与前两个动作也组成了进退三崩拳,只不过中间的一拳,改成了横拳而已,这第三个崩拳要打出黑虎出洞的气势。

下一个式子是“猛虎归洞”。把右拳右腿回收回来,两手抱肋两腿并拢在身前,和前文讲过的:白虎蹲穴“是一样的,我在打这路拳的时候,打倒这个地方有意的略微停顿一下,调整自己的身形和气息,然后再做下一个式子。

形意拳就是这样,如果这一个式子的呼吸没有均匀,身形没有调正,那么我们就停在这里,把这个式子当成一个桩法,慢慢地去调整,知道自己的身形和气息没有问题了,再练下一个拳式。

一招没有练好,绝不练下一式。有了精细的心,才能很快的提高自己的拳艺,在形意拳学练的当中,要做个有心人。

下边一个动作叫“白鹤大亮翅”,这个动作在这路拳中,是一个经典动作。右脚再次向右前方迈一步,两掌握拳从小腹处沿身体中线上升到胸部附近,然后双拳向两侧分开,略低于头部停在头部两边,两拳距离约一米远近。这时候两肘的肘尖要下垂,要打出沉坠的感觉。

如果说前边的“猛虎归洞”的动作是“合”,那么这个接下来的“白鹤大亮翅”就是“开”,有开有合才是形意。在河北派的形意拳中,这个动作别具一格,许多进退连环拳这个动作都是用掌做的,只有这路拳白鹤大亮翅是两个拳头翻亮出来。

这样练习有什么好处呢?

这个还真不好说,我的理解就是握拳能更好的体会劲力,前文讲过的进退连环拳里,这个白鹤亮翅主要是腰的拧转。在这路五行合一进退连环拳中,这个“白鹤大亮翅”更多的是开合之力,这个力与其说是“亮”不如说是“掀”。

当年父亲讲这个“白鹤大亮翅”的时候,用河北农村烧的大灶来讲解。在河北的农村中,家家户户用的锅都很大,这个锅是不用现在的煤气的,而是烧柴禾。锅盖的直径大约有一米,木质的锅盖是很沉重的。

在饭熟了一刹那,因为下面的灶膛里还烧着火,大大的锅里会有很多的水蒸汽,为了避免烫伤,掀开锅盖的时候就要使一点力气,这个快速的一“掀”,就合上了白鹤大亮翅的意。

两只手握住两个锅盖,猛地把锅盖掀起来,然后向身体的两侧抛扔出去,这个力道就是“白鹤大亮翅”。

在五行合一进退连环拳中,这个“白鹤大亮翅”是个习练的难点,道理我都讲明白了,我搜尽枯肠也找不到再合适的形容词句了,剩下的就是练了,多从拳里去找,多重复这个式子,从量变到质变,你做一次和做第一万次的感觉会截然不同的。

当年家中的长辈关于这个式子,只留下了12个字:“软中带硬、刚柔相济、意动神行。”今天我把这12个字原封不动的打成了文字,留待有缘人去探寻这个式子中的奥秘。

“白鹤展翅”这四个字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慢,展翅翱翔嘛!白鹤在公园等着游园的人给它拍照,慢慢地摆了个“泡丝”,这是字面的意思给人的感觉。

那么“白鹤亮翅”在速度上给人的感觉就要快的多,“亮”的反义词是“灭”,“一亮一灭”能有多大的功夫呢?

这个白鹤大亮翅怎么形容好呢?

没有合适的词,我就自编一个。我们有个词语叫:“闪展腾挪”,我就取前两个字“闪展”,白鹤的翅膀闪电般的展开,然后闪电般地回收。这个“白鹤大亮翅”要做的比进退连环拳中的“白鹤亮翅”快一些,这样才能合上“闪展”的拳意。

还有前几年比较流行的一句广告词:谁用谁闪亮!这个“闪亮”两个字很好,能合上白鹤大亮翅的拳意。在形意拳中这个“白鹤大亮翅”的动作是要快的,但是这个动作比起其他拳种的快动作,还是要慢一些的,诸君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控行拳的速度。

该讲的我都讲了,该说的也都说了,剩下的及时诸君在不断的练习中,不断的去体会这个式子的含义,我没有在这里说攻防的意义,还是先把拳练好为上策,有了正确的姿势,加上无限的重复,早晚有一天能找到拳中的真谛。

八极拳霸九天

121 步与履的故事

练形意拳穿什么鞋子最好呢?

首推布鞋、球鞋次之、旅游鞋更次之、皮鞋效果最差,这里边是有道理可讲的。

在布鞋中最好的布鞋是手工缝制的,在北方农村的家里,缝制这样的布鞋是没有一点化学的东西在里边的,数显选择棉布,吧这些棉布刷上面粉打成的糨糊,然后把棉布一层一层的粘合起来,加工成鞋底的样子,然后用锥子扎眼,用粗线一点点的连起来,这个工序就叫“纳鞋底”。

这样缝制起来的布鞋,实际上是布底布面的,这样的鞋子穿着最舒服,布鞋具有养脚排汗的功能,这个功能是别的鞋子代替不了的,现在我的脚下,穿的就是这样一双布鞋,这种鞋子叫做“千层底”。

李小龙在电影中穿的那种圆口的布鞋,在北方京津一带被称为“洒鞋”,“洒鞋白袜”在晚清民国时代是最讲究的穿戴,这个在老电影中,甚至在香港电影中都能找到它的踪迹。

用布粘合成的鞋底不打滑,稍微有一点弹性,足弓可以在鞋中很舒服的活动,在打拳的时候,能比较容易的找到脚下的劲力。现代人对布鞋进行了改良,采用轮胎底,使鞋底更加的耐磨,且有一定的耐水性,当年有很多兵工厂生产这种布鞋,这种布鞋京津一带叫“军跑”,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个布鞋的造价很低,如今也就是十几块钱。

个人以为,穿着这样的鞋子打拳是最舒服的,能很好的体会脚下的力道,形意拳说到家是脚下的功夫,既然是脚下的功夫,就不能不说说鞋和袜子。一双舒适的棉袜,和一双布鞋其实是脚最佳的搭配。

老师傅们讲这个人形意拳练出了功夫,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指你找到了脚下的劲道。通过三体式、槐虫步、还有招式地全身的磨练,磨砖对缝筋骨合槽,使自己全身上下内外的骨骼和器官重新搭配定位,达到武者的基本要求。全身都变化了,腰胯肯定含在其中,形意拳从某种程度上说,练的是脚底板的灵敏。

在形意拳中这个脚丫其实是比脸还重要的东西。坦克的履带其实比炮管要有用,没有炮管的坦克就算打不过人家还可以跑,但是没有履带的坦克就是一顿废铁了。我父亲有关于形意脚下独到的见解,父亲说形意拳脚上的功夫只有四个字:“问道于盲”。这个词的解释其实和书本是不一样的。

在大城市中,许多重要的街道都铺设了“盲道”,为盲人的出行提供了方便,这些盲人就靠手中的一根棍子,和自己的脚就能感应脚下的盲道,这样就可以不用人搀扶走在路上。他手中的这根竹竿和脚下的灵敏度是我们比不了的。

正常人是有眼睛的,但是正常人过度的使用了眼睛,就会造成身体其他“感觉”“觉知”功能的退化,武人就要弥补这个退化,锻炼这个人体感知功能。“问道于盲”这里边是大有道理可讲的,换句话说这里边有“道”有“武道”。

当前:第171/19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