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全集.com》第102/114页


——怎能令骑兵自由冲撞?

——最重要的,弓弩怎能一发十矢!?

飞箭如雨、风卷残云!司马懿似乎又听见了西征道上哗啦啦的雨声,双脚又陷入了当日的泥泞,无法拔起。铺天盖地的血色被搅乱在呼唤、杀伐声里,就像樱花被一阵狂风吹散,像海水一瞬间变得红彤彤的。错了!错得一塌糊涂!司马懿下令鸣金收兵,金声刹那就消散在轰轰隆隆的车轮滚动里。他胸口一疼,拔腿想往战场上跑,却被身旁贾穆一把拽住。

《“文》“收兵!收兵!”贾穆扯着嗓子喊。

《“人》银锣声声,虚弱无力地飘荡着,是绝望的哭泣。

《“书》贾穆突然泪流满面。

《“屋》这其实是两国主力军第一次正面交锋。

是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第一战,也是最后一次白刃相见。

战争只进行了一天,这天的夕阳是用血水泡出来的,分外腥红。它拉长了那羽扇纶巾的身影,使他倍显孤单。战事虽然暂时中止,诸葛亮的心却仍在急促飞跳,一阵阵头晕目眩侵袭着他,令他不禁反胃。卤城外原本干干净净的原野上,横倒了支零破碎的身躯,青草正贪婪地吸吮血迹,以备来年蓬勃生长。“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他低声吟着,琴弦割动在心里。

此战,蜀军缴获盔甲五千套、角弩三千一百张、人头三千颗。

血红的暮色里,一个漂亮得像女孩儿的少年,朝诸葛亮飞奔而来,高喊着:“丞相!陛下口谕!陛下口谕!”

3

“陛下口谕么?也不必慌慌张张,那么远就叫起来了。”

将少年迎入帐里,诸葛亮笑着说。他注意到少年鞋上沾着血迹,不禁又轻叹一声:“太酷烈了,难免有伤阴德。先贤说非不得已不要征战,原来竟是养生之道。元俭,陛下派你来的吗?”

漂亮的督粮官岑述摇摇头:“不,是李大人。”

“正方?”

“嗯。李大人说陛下有口谕,召丞相回朝。”

“回朝”二字一出,营里魏延、姜维、高翔、杨仪全怔住了。

片刻后,魏延高声道:“曹魏新败,士气可用,我军正该一鼓作气,直捣长安!万没有听个小娃娃,”他狠狠瞪了眼岑述,“空口说了两句白话,就退军之理!谁知他不是假传圣谕呢?”

“矫诏”是滔天之罪,被大帽子一压,岑述冷汗涔涔。

“魏将军危言耸听了。”杨仪撇撇嘴,“元俭……”

“住口!”魏延厌恶地打断他话,“我魏文长岂容你个匹夫说三道四?!”他握拳威胁地晃了晃。

“丞相……”杨仪照例苦着脸求助。

魏、杨不合,人所共知。连孙权也托费祎传话:“魏延刚猛、杨仪谲狭,势同水火。孔明在,还能制服他们,一旦孔明不在,必然生乱!”诸葛亮爱惜二人才干,不忍偏废,写《甘戚论》劝他俩放下私怨,以公心相处,却总不见收效。此时,看看惶惶然的杨仪、怒冲冲的魏延,想到孙权的提醒,再想到远来的“回朝”令,诸葛亮不禁一阵心烦。

“好了!”他厉声道。

杨仪赶紧低下头,魏延鼻子一哼,也松开拳。

“元俭,”诸葛亮问,“陛下要亮回朝,所为何事?”

“李大人没有说。”岑述小心地回答。

“粮草呢?”他又问,“正方筹备得如何?”

“还好。”岑述搓搓手,“蜀中又下雨了。李大人再三督促,我说栈道难行,倒还不至接济不上。”

“粮草是大事。”诸葛亮思忖道,“莫说接济不上,就是延误几日,督管官员依律也要问罪。”

岑述脸一白:“延误的话,卑职情愿领罪!”

“亮不是说你……”诸葛亮接着问了第三问,“君嗣怎么说?你从正方兄处受命后,问过张君嗣吗?”按惯例,皇帝口谕势必要在丞相府存档备案,凭张裔的才干,倘若事有蹊跷,必然能够发现。

“丞相知道,张长史从不肯和我多讲一句话。”岑述涩涩笑道,“我去问时,他忙着稽查锦税,只说:李大人之命岂能有假?”

诸葛亮慢慢坐回几案后。

当前:第102/11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