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全集.com》第1348/1363页


伪君子好歹还有底线,真小人是没有任何的操守和底线的。

高淮又扯了几句淡,见宋钱度一点妥协的意思也没有,拂了拂袖,转身离开。

在他身后有几十个太监和武官模样的跟着,见状也是一起跟随而去。

高淮一走,宋家的人便拥出几个来,一迭声的埋怨起来,无非就是说宋钱度态度过于强硬,不如软下身段,求一下高淮,没准高太监一高兴准定把人放了。

这几个堂兄弟的心思宋钱度也明白,无非是觉得当家主事的就是他,求个情把旁人放了,不连累他们,那日抄家时就有这么一段,宋钱度吸了口气,冷然道:“宋钱彬,宋钱敬,宋钱明,你们等着瞧好了,待总兵将我们救到辽阳,我必定和你们分家,到时候撕撸清楚了,你们莫要后悔才是。”

“一个总兵有这么大能耐?”

“他无非就是有个顺字行,能翻出天外去不成?”

“这天底下还有谁大过皇帝去?老大你莫在这里发白日梦了。”

这些话其实不仅是宋家子弟的话,也是江南不少人的想法。

江南纵称“鬼国”,有不少对抗朝廷法度的办法,拉拢官员下水也不在话下,自成一脉,势力庞大,但那是对普通的势力和某个官员而言。面对庞大的国家机器和皇帝意志,这些人的精气神都是早就跨了,多少财可通神的大商人被抓了来,开始也是死硬,后来还不是乖乖交银子才能走人,宋钱度再厉害,难道又能比那些人强多少去?

除了长洲申家,华亭徐家,还有那些真正的书香官宦世家,普通的商人家族又哪能和朝廷掰腕子,更不必提和皇帝顶牛了。

几个老爷子也是苦口婆心劝道:“钱度你莫气他们,都是想大家好,浮财虽然要紧,不过到底不能和各人的性命相比,我宋家的货和田产反正还在,祖宅还在,守着小生意到底比普通人过的强得多,不如将银子交些出去,大家安心回家过活才是。”

“各位叔公莫乱,此事小侄自有主张,到底是谁对谁错,日后自见分晓。”

什么浮财不要紧,这些家伙多半将自己钱财守好了,公中的钱大头都是宋钱度的,交上去当然不心疼了。

俟宋钱度回到自己屋中,妻小自是围了上来,其妻担心道:“相公,说来说去还是和皇帝斗,凭张平虏再厉害亦恐怕没有办法顶的过皇帝,若是满江南士绅也一心还罢了,现在看来大家是盼着我宋家倒霉,这样的话,硬顶怕是真的不成了。”

宋钱度叹息一声,摇头道:“现在这局面,已经不是交银子就能无事的局面了。”

一句话说的各人大惊,想想却也是这般道理,当下各人都是愁肠百结,几个妇人,险险便哭出声来。

“平虏不会放着我在此不管。”宋钱度无论如何不会相信自己被抛弃,这是他多次前往辽阳,了解辽阳那边情形之后方有的自信,不过这些和眼前的人却是怎样也说不明白,他知道南京虽无税监,而且南京勋贵和大官多,又是东南政治中心,是以万历虽然荒唐却不会放人到南京胡闹,但就算如此,李文昭也是已经举家搬迁,只将生意委托给本家几个掌柜,本人却是带着家小已经搬到辽阳去了。

若是数年之前,相信不仅宋钱度,就是李文昭也不会下此决断。可眼下的事明摆着的,大明这边是皇帝带着不守法度,随意妄为,说是国用不足,暂苦吾民,其实都是敛财的借口。国用不足当以国家政令法度来更改税制,或是做一些正式的尝试,皇帝派家奴到民间来明抢算怎么回事?而辽阳那边却是法度森严,有些事不要说普通的官员,便是惟功也做足了守法的姿态,惟功入主辽阳十年,从来未听说有以权坏法之事,诸般行事井井有条,各司权责分明,对普通的百姓和工人都能护卫有方,更不要说商人了。

上回商会之事,事非十分分明,并不是辽阳开始有意打压商人,只是在维护工人与商会之间的平衡,不仅如此,在商会门前惟功发表的权力制衡的言论,更使宋钱度和李文昭等人如推窗见月,更见世间道理分明。

事后商会也未曾受到一点打压,只是唐志大将商会之主的位子让了出来,商会权力不仅未被削弱,反而有所增强,对各司的监督,渐成体制,现在财务和税务相关各司,每月都会接受一次商会的问询,工会,商会,农会,各种协会在辽阳也成立了,将来要成立评议大会,每年对辽阳的施政进行一次监督。

还是惟功所说的,权力太过分散,容易事权不一,扯皮误事,所以辽阳的权力仍然紧握在总兵府下的中军部和各司之中,不会分给他人。而没有约束的权力又容易使人犯错,有些错误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权力部门与下头多沟通,商议,总能出台一个各方最容易接受,施政也最方便的方案出来,一味胡来,浪费资源和人力,招致不满,管得过多过细,自然也就是将所有的责任背到了有司身上,有了评议会,能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将施政的弊端分一些给各大行会的头上,其实是有利无害。

在舆论管制上,也是尽可能的放松,只是对敌对一方看的特别严厉,不使人有鱼目混珠的机会而已。

辽阳这般的情形,不仅是势力和实力蒸蒸日上,不停进步,实际上对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也是与日俱增,这般情形之下,李文昭才毅然北迁,宋钱度也是存了到辽阳安身的想法,这边的生意固然要紧,但最要紧的当然还是人身安全,再乐意冒险的资本家也不会真的喜欢在刀尖上跳舞。

第904章 行动

“高公公,这厮好生不识好歹,难道就这样忍下去?”说话的锦衣卫使张懋不仅是张惟贤的心腹亲信,亦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在锦衣卫中,只要得到皇帝的掌识,指挥或是千户,甚至副千户都不大要紧,简在帝心便可以领取肥缺要差,不为皇帝所知,就算你是左右都督,一样的毫无出息。

这张懋应是英国公府根脚,年纪不大,看着也是一脸骄横的模样,对高淮这个公公也不是很敬畏,只是说话时带着几分客气。

高淮也并不生气,张懋经常在御前轮值,属于简在帝心的武官,地位和寻常太监相差不多,他自己并不算十分得宠,锦衣卫指挥用这个态度说话,刚刚好。

当下干笑一声,答说道:“咱家奉命来江南是替皇爷收税来了,宋家几百万家私在眼前,吃不到不是太心疼了?”

“就怕公公忙到最后,这厮也不肯松口。要我说,不如用刑,这般软磨硬泡,何时才能弄出银子来?别白忙活了一场才好。”

这话张懋以前也说过,不过高淮并不能下定决心,朝中已经有不少言官因为宋钱度一事弹劾他,虽然高淮不在乎,可说明这宋家背后的势力已经发力,而上次居然出动刺客营救,高淮担心如果自己真的撕破了脸,来营救的变成来刺杀的,自己一不小心居然被刺……那再多的银子也不抵自己的性命更加重要。

“高公公放心。”张懋似是觑出高淮已经心动,趁热打铁道:“我率本部精兵三百余,加上此前的三卫精兵,五百余人近期不出门,专责守护公公,那些许刺客哪能与我等上三卫精锐相比,管教他来多少也是白搭。”

张懋的锦衣卫不是普通的校尉,而是大汉将军的编制,以前是样子货,张惟贤整改锦衣卫后把不少大汉将军混日子的革了职,重新在军户世家里挑选合格的接任,大汉将军要求原本就很高,在身高力气身家清白和品性上都有标准,只是大明中期之后很多东西成了具文,天子身边的禁卫也是糊弄事的多,反正忠诚上是很难说有什么,最少崇祯吊颈的时候,宫门口也没见多少大汉将军在守备,大家早就卷堂大散了。

这会子张惟贤一手主持重挑,人入选后先到锦衣卫新立的军营里去操因为饷银粮食充足,锦衣卫的军训可不是三大营那种糊弄事的,刀枪弓箭阵法都实打实的练习,还练鸟铳合击之术,也有一些京营拨过来的火炮,练上几个月后不仅是技战术合格了,也叫张惟贤洗了几十日的脑,忠于皇帝和大明不知道有多少,反正端的是大都督的碗,替大都督效劳,这句话却是每日都得喊上几十遍才行。

这些大汉将军约有两千余人,轮流到宫中入值,威武之气十分明显,万历对内操和禁军向来都很上心,可能是心底深处就有不安全感,这一次张懋先是奉命去开矿,就是带的大汉将军出门,再紧急奉命赶往苏州,这些大汉将军当然也是随行而来。

当前:第1348/136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