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唐全集.net》第38/441页


  面对着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压力极大,可是河中的种子已经种下,由不得他放弃。
  数息之后,封常清点了点头,道:“既然仁杰不准备念高大将军旧情,那老夫也就直说了。这一次怛罗斯之败,大将军和安西众将商议,上报的汉军折损乃是五千人,所以仁杰带回来的士卒之人数,必须要削减才行。”
  “大夫,欺君之罪,比杀人之罪更甚。”马璘道。
  “仁杰以高大将军为何人!仁杰以安西众将为何人!”封常清脸上现出激愤之色,沉声道,“高大将军和安西众将作此决定,绝非是出于私心!”
  马璘冷笑一声,没有说话。虽然是谈条件,做戏也是少不了的。既然已经做到这里,双方就都准备妥协了,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过是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罢了。
  “仁杰,我安西四镇孤悬西陲,四面皆敌,万里转运何等艰难!朝中诸公多是重文轻武之辈,每年都有人上疏求拔四镇!仁杰,若是朝中诸公知道了这次我安西军的损失,拔除四镇的议论必然再起!仁杰投军十年,所为何事?若是天子心中动摇,当真拔除四镇,我安西军百年血战所开拓之疆土拱手让人,仁杰十年辛劳岂非也毁于一旦!”
  马璘点了点头,这话倒也颇有道理。
  “当是之时,我等并不知道仁杰会带这么多健儿们归来,为了安西四镇计议,才做了那般决定。奏章之上,不惟高大将军和我署名,李嗣业、段秀实、荔非元礼、程千里诸将也都列名其上,更有监军中官的参与。仁杰,你的奏章若真到了朝堂,你可以想象会有什么后果!所有的安西军将都将背负欺君之罪!”
  “若是这样的事情发生,且不说极有可能引发拔除四镇的动议,就算是四镇不被拔除,仁杰心愿得遂当了这安西节度使,难道准备以一己之力镇守安西万里疆域么?恕老夫直言,以仁杰现在的能力,当一镇守使尚可,没有这些老将的襄助,当节度使根本就是祸国殃民之举!”
  马璘笑了笑,道:“这么说,高大将军和封大夫乃是赤心为国,没有一点儿私心了?”
  封常清脸色一滞,哼了一声道:“不能说全无私心,只是公心终究是多于死心而已。仁杰应该清楚,安西靠的就是这些百战宿将,若是这些人全部倒了,会有什么后果!”
  马璘点了点头。
  封常清说的很有道理,安西与别处不同,距长安万里之遥,转运极为艰难。从侯君集击破高昌设立安西都护府开始,百余年间四镇存废的争论便从来没有停止过。持此议的并非都是肤浅之辈,更多的乃是所谓的名臣,比如开元年间的姚崇宋璟便都是此类人物。
  以大唐之国力,维持四镇也许是一个负担,可是从汉族长远来看,汉军在西域的存在是必要的。
  任何一个地方,要么汉民占据多数,要么当地人融入汉族文化圈子,这样才能永久地成为汉人的土地,不至于给子孙后代带来麻烦。河中是这样,安西四镇同样如此。所以无论如何,四镇绝不可废。
  “所以啊,仁杰,若是高大将军和安西众将因你而得罪,导致我安西四镇有所闪失,仁杰自己也不愿意吧。”
  封常清脸色转和,笑吟吟地道:“为了我大唐安西万里疆土,为了百年来战死在西陲的汉家儿郎,仁杰这一次必须要委屈一下。高大将军和安西宿将报了折损五千汉兵,你这次带回来的却有近七千人,这个数字若是不削减,必然会出纰漏。”
  马璘沉默片刻,开口道:“大夫所言,未免有些危言耸听!朝中重臣多有主张拔除四镇者不加,不过是否拔除四镇,别人说了不算,只有天子说了算!如今我带回数千精锐,安西汉军实力有所恢复,这个时候,你认为天子会听那些朝臣的话,拔除我安西四镇么?”
  “我安西军名将如云,纵然尔等全部得罪,也有年轻一代可以顶上来。不瞒大夫,这次马璘带着数千汉家儿郎纵横河中,从中也发现了不少少年栋梁,只要再稍稍磨练一些时日,未必就输给了那些老将。”
  “这样说,仁杰是不准备答应,非要置我等于死地了?真要是鱼死网破,仁杰自己也只能穷途亡命,一定要这样么?”封常清脸色一沉。
  马璘淡淡一笑:“大夫,我既然肯和你坐下来商谈,已经准备做出让步。不过我让步了,大夫也必须要让一步,不然的话,马璘宁肯坐实了杀人罪囚的身份,也要把你的恩主高大将军拉下马来。”
  封常清脸色略缓,皱眉道:“仁杰,你在安西十年,高大将军未曾亏待过你,为何你会对高大将军有这般的怨气?”
  “自从高大将军雨夜里自己逃走后,马璘的心中已经没有什么大将军了。”马璘漠然一笑。
  封常清摇了摇头,苦笑一声:“当日之事,高大将军也曾和我说过。弃了大军逃走,并非是他的本意。——罢!罢!罢!仁杰身陷敌国,历尽艰险才得脱身,有些怨气倒也寻常。”
  马璘道:“大夫直说吧,我带回来的人数,应该削减为多少?”
  其实他对于高仙芝并无怨恨,以他千年后来人的眼光来看,高仙芝以一个高句丽人的身份,能为大唐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对得起所有人了。至于当时高仙芝逃走,那也是败局已定之后无奈之举。
  现在咬住高仙芝不放,目的不过是让封常清让步而已。所有的一切,都是表演,都是为了取得最大的利益。
  高仙芝已经离开安西了,封常清才是他主边安西计划最大的障碍。对于封常清而言,高仙芝对他恩重如山,有知遇之恩,以封常清的个性,哪怕高仙芝拉着他造反他也不会犹豫。
  高仙芝便是封常清的软肋,这一点马璘非常清楚。想要在安西一步登天本就障碍重重,不过只要跨过封常清这个障碍,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仁杰,老夫这些年还是有些小看你了。”
  封常清苦笑着摇了摇头,缓缓地道:“三千!你带回来的安西健儿,只能三千,不能再多了!仁杰,如果你肯答应,老夫可以保证,长安城中没有人会记得你曾经杀过人的事情。从必死之地带回三千儿郎同样是大功,你的前途依旧是一片光明!你若答应了,安西宿将们都会感激你的。”
  “可以。”马璘直截了当地道。
  封常清怔了怔,似乎没有想到马璘如此痛快,沉吟了一下,继续道:“作为回报,你这次带回来的财富,你可以多留一些。三千人,以一人二马计,剩余的马匹骆驼,仁杰可自行处置。老夫素知仁杰向来豪奢惯了,这些财富足可让仁杰过上一段不错的日子。”
  马璘笑了:“大夫,这些是我带着大伙儿拼死带回来的,如何处置还轮不到大夫做主吧!这都是小事,削减人数的事情我可以答应你,不过我已经说过了,我也是有条件的。”
  “说吧!只要不太过分,老夫可以答应你。”封常清疲惫一笑道。
  马璘深吸了口气,缓缓地道:“我的条件,只有一条。大夫只要答应马璘,永远不做安西节度使,马璘便答应配合大夫,削减带回来的安西健儿人数,替高大将军消除一场弥天大祸。”
  封常清看着马璘,眸子里寒光一闪,呵呵笑道:“仁杰,老夫若是不答应呢?”
  “那高大将军欺君的罪名就要坐实了。而这一切便是大夫你造成的。马璘顶多是浪迹江湖,重新做游侠儿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马璘一脸无所谓地道。


第三十八章 垂为永例!

  
  对于马璘而言,几年后的安史之乱并不是最可怕的。反正中原之地打来打去,早晚还都是汉人的地盘。纵然是生民涂炭,经过几十年上百年也就恢复了。
  他最在意的,乃是河中之地。等到黑衣大食国中整合完毕,必然会把目光重新放到河中。若是等到河中粟特人全部改宗了胡大,甚至影响到草原上的西突厥部落,那就什么都来不及了。这种地方在后世是有多麻烦,马璘心中极为清楚。
  所以他并不是吓唬封常清,若是无法主边安西,便没有力量阻止安史之乱爆发,河中之地埋下的种子便无法长大,一切便没有了任何意义。既然如此,靠着这一具蛮牛般的身体当个游侠儿也是不错的选择。要么主边安西,要么就全部放弃,没有折中的法子。
  他在赌高仙芝在封常清心中的地位,在大唐这个年代,情义对人们还是有很大的约束力的。历史上的封常清和高仙芝最后也是一起被边令诚砍了脑袋的,马璘不信封常清会冒高大将军身败名裂的风险。
  “看来仁杰是铁了心的要主边安西啊。”
  “马璘所为绝无私心,赤心可昭日月!有些事情无法对大夫明言,大夫以后慢慢就会明白了。”
  “呵呵,好一个绝无私心!”封常清摇了摇头,一瞬间似乎老了十岁,“既然仁杰你这样说,老夫答应了就是!”
  “老夫答应你,只要你不再往私自往长安发告捷奏章,只要这份奏章由老夫来写,老夫可以答应你,绝对不做安西节度使!仁杰,这下你满意了吧!”
  “既然大夫答应了,口说无凭,立个字据吧!”马璘笑道。
  封常清脸色一沉:“这等阴私之事,哪里能立字据?仁杰以老夫为何等人,竟然这般信不过老夫么?”
  “大夫不写字据,马璘此刻便自己进京面圣,告高大将军欺君之罪!”马璘淡然道。
  “你!”
  封常清气急,咬牙道:“好!好!好!仁杰,既然你要老夫立下字据,老夫可以答应你,不过你也要立下字据,日后绝不反悔。你既然把老夫看作小人,自己便不是君子,你若愿写,老夫就写!”
  “写一块儿吧!”马璘笑了笑道。
  镇守使衙门有上好的笔墨纸砚,马璘快速的写了两张字据,让封常清看了看。封常清也在字据上写了自己的保证,然后两人各自签名画押。
  两张字据,一人各自保管一张。把字据揣入怀里,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
  封常清脸上的疲惫之色一扫而空,笑道:“仁杰,有件事情老夫忘了告诉你了。”
  “什么事情,大夫请说。”马璘此刻的心情也是不一般的好。
  封常清笑道:“安西四战之地,岂可长久无主?高大将军虽然推荐老夫接任节度使,却为朝中重臣阻拦。这也怪不得别人,毕竟咱们打了败仗,没什么好说的。老夫得到密报,接任高大将军的是北庭节度使王正见,旨意已经快到庭州了。过不了多久,王大将军就要到达安西了。仁杰,你的这番心思,怕是白费了。”
  马璘脸色微微一变。
  “仁杰可以当过游侠儿的,最重然诺,何况还有字据在老夫手上,想来不会反悔吧!老夫这就要去替仁杰写报捷奏章了,仁杰,不送,不送,哈哈!”
  见封常清一脸得意的正要出门,马璘在身后笑道:“大夫,莫要忘记你可是答应永远不当安西节度使的,记住,是永远!”
  封常清脚步一顿,再向前走时却被门槛绊了个趔趄,差点儿跌倒在地。马璘上前两步,笑着扶住了他。
  封常清哼了一声,挥手甩开马璘,趔趄着走出了二堂。
  这也是个胸怀大志的人,若说他不愿当节度使那是假的。可是为了恩主高仙芝,他只能是忍痛答应了马璘的条件。
  至于王正见,那是北庭系的一员老将,安西军大败之后入主安西也是合理的安排。不过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他今年就会病死在任上。
  显然王正见是身有隐疾的,在这个时代谁也没有办法。王正见肯定会来,也肯定会病死。在他病死之后,本来是封常清接任节度使的。而现在,封常清却被迫答应了马璘的无理条件。

当前:第38/44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