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月光全集》第2/13页


到了以前的家,苏璧君果然病得厉害,她躺在床上,头无力地垂到一边,脸上直冒着汗。我一看就知道是中暑了,我马上窜到了楼下,在小医疗点买了正气水,让她服上。我问女儿是否给王阿六打了电话,女儿说打了,王叔叔正忙哩,他回不了家。苏璧君呻吟着,手捂着肚皮。她睁开眼,用感激的眼光望了我一眼。我坐了一会,苏璧君的病情逐渐好转了,我起身告辞。苏璧君的病其实是很小的病,但是没有一个男人在她身边,女儿又小,就这么点简单的事,她自然也无法处理。我起身告辞。苏璧君说,你就不能再呆一会儿吗?我说,公司的事很忙哩。我得加班。我没好气地说。然后迅速地离开了。

在路上,我又接到了刘喻的电话,刘喻说,我一个人好无聊啊,你能不能快点。

我告诉她我马上就到。刚才遇上了一点急事。刘喻问什么急事。我说,过了我再告诉你吧。

路上,我在出租车上想着苏璧君,想着王阿六,也想着刘喻,我的思绪飞扬。

我想,如果苏璧君不那么好强,我就不太可能和妻子分开。也就不太可能和刘喻走到一起。

我又想起了离婚的那一幕。六年前的那个早上,久雨天晴,和煦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我的脸上,我发霉的心情正一点点苏醒。苏璧君却在那个早上很平静地也很果断地让我和她去镇上的民政办办理离婚手续。她说再也不能和我呆在一起了,而那时,我们的女儿才一岁半!女儿才刚刚学会走路!那神情,似乎是她和我在一起七年的时间,都是在地狱里熬过。

妻子是个很要强的女人,应该说,妻子也属于有些才气的那一类女人。妻子毕业于名牌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当时本市很有名的国营工厂子弟学校教书,妻子说话做事属于那种泼辣型的事业型女人,妻子工作上很出色,年纪轻轻就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而且所任教班级频频在全校名列前茅,教学上各种竞赛也频频获奖,在学校知名度较高。而我在厂办宣传科做着一名普通的干事,工作不好不坏,好难见到起色。就在工厂出现危机,裁减人员的时候,我被宣布无情地下岗,过了不到两个月,妻子就向我提出了离婚。我可怜巴巴地对她说,再给我三年时间,说不定也能混出个名堂来。妻子见我一副猥锁的样子,说,算了吧,趁着现在彼此都还年轻,各找各的一份儿事去吧。那潜台词应该是,再给我三十年,不见得我就能混出个人样来。其实,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妻子看上了事业有成的王阿六,王阿六叫王成,是一位出身农村的大学生,据他自己说,他家兄弟姐妹多,他排行第六。现在我就这么叫他了。王阿六刚和来自农村的妻子离过婚,三十多岁,是学校的副校长。我想,如果我不和妻子离婚,十有八九她就会提早投入到王阿六的怀抱。与其这样,还不如趁早。看得出来,妻子也不想让别人过早地看到她和王阿六急于成就的一桩恋情。就这样,她向我提出了离婚。

我来到了彼得堡,这天正是周末,公园装扮得色彩纷呈。在公园的喷泉旁,一眼就望见了一身绿的刘喻。刘喻的绿掩藏在树叶更大的绿间,但我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刘喻。

刘喻见了我,很高兴地拉过我的手,丝毫没有责怪我的意思,也没有问我为什么迟到。她知道我最近很忙。在我的印象中,刘喻向来就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性。

我们沿着公园的弯弯曲曲的小径上走。两旁的树郁郁郁葱葱,一阵清风吹来,斑驳的树叶将洁白的月剪成一片片细碎的移动的月影,这月影就在小径上徘徊,煞是好看。

我说,我很想听你的故事,继续吧。

刘喻忽闪着大大的眼睛,许久不说话。她低头踢着脚下的一颗石子,像是陷入一场遥远的心事。

我默默无言地拉着她的手,在一块草地上坐下。

月现在很清晰地显现在我的面前,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洒下清冷的光辉。远处的树依旧婆娑着,偶尔也两三个人在身旁走过。

刘喻说,不知为什么,我相信你。你看,昨天晚上,我就跟你说了那么多。

刘喻所指的那么多,其实全是说的柳如烟,柳如烟是和刘喻同来广州打工的同乡,据她自己说,也是她最要好的朋友。昨天下班的时候,我照约在酒店门口等着刘喻,却在林荫道上遇着柳如烟,那时,柳如烟正挽着一位中年男士的手臂,很幸福也很甜蜜地在我面前款款走过。柳如烟极妩媚地向我投了一个甜甜的笑脸。昨天晚上,我们的话题就是从柳如烟开始的。

我越来越喜欢寂寞得有些开朗的刘喻了。我觉得在刘喻的身上,肯定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或许说刘喻就是一个个谜,这谜对我是一种诱惑,一种我急于想揭开的诱惑。她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让我不由自主地给吸了过去。

刘喻回过神来,她收回望着天空月光的眼神,很大方地说,说些什么呢。你已经了解了那么多。

我说,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我不想太单刀直入,尽管当时我心里想说的是:说说你自己吧,我很想了解你,我也只想了解你。

我害怕她再说柳如烟。

刘喻说,还是说点家乡的童年趣事吧。你是城里人,说不定会对农村生活感兴趣,至少也算是有那么点新奇感吧。

我说,好吧,我洗耳倾听。

刘喻说,实话对你说吧,你想象不出我那个家乡有多么的贫穷。我住在黔东南的一个小山村,我们家乡全是山,重峦叠幛,且地势高险。小说《红日》看过吧,和小说里面描绘的差不多。不过,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倒是别有一番乐趣。

你看过《红日》?我来了兴致,想不到眼前这位在酒店上班的女孩竟然会对文学作品《红日》感兴趣。

看过,我读初中的时候,可喜爱文学了,我那时什么书都看,只要能找到的书,就会反复地去看。那时候能找到的书不多,我在村里一位同学的家里玩的时候,在他家里发现了很多书,他爸是一位老教师,文革期间下放农村劳动,就靠那些书打发日子。很多哩,《红楼梦》、《聊斋志异》、《林海雪原》,唐人的《十三女性》,我都看过。

我不由得对眼前这位女孩有了一种全新的看法。

刘喻的眼睛出神地望着天上的那轮月。然后认真地望着我,微笑着对我说,你看,那月,多可爱啊。但在我小的时候,恰恰就少了这轮月。

为什么?我感到有些不解。

小时候家里穷啊,白天要拚命地干活,到了晚上,往往是天一黑,就累得想睡。再说,第二天还要早起去干活哩,干完活,才能去上学。谁还有心思去看月亮呢?

我为她感到难过,都说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可是对于眼前这位小姐来说,童年却是充满着辛酸,连月亮都没好好地看过。我对她的故事越来越感兴趣了。

刘喻忽闪着大眼睛,说,我开始切入正题啦,你如果不愿意听,可随时打断我的话,然后,我们一起去吃夜宵,或许去别的地方玩。下班了,图的就是一份轻松,你说是吗?

我催促着她快讲这些故事。

刘喻就收回了目光,继续讲着她的故事。

在我小的时候,累几乎成了唯一的记忆。但是苦中有乐。听完我的讲述,说不定你就会迷上小时候的我,哦,不对,应该是我的那断经历。

你快说吧。我说。

当前:第2/1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