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惊涛全集.com》第2/510页


进了关庙市场,张胜利拉住了一个看起来跟他们差不多大,左顾右盼皮肤黝黑的活象非洲难民的青年人道:“黑娃,五哥呢?”黑娃没说话伸手向外一指,张胜利也没松手;“带我找他”。黑娃看了杨星、范伟二人一眼,没动步子。张胜利拍了黑娃肩头一下“我的两个同学,没事的,我带的人你还不放心”黑娃点了一下头,做了个手势,立马有两个大汉一左一右将三个人夹在中间,他才带头向外走去。

范伟凑近张胜利耳边“那黑娃是个哑巴?”“别胡说,我也不知道他名字,跟着五哥叫的,他可不是哑吧,只是不爱说话。别小看他,五哥说他学过功夫,五六个壮汉都不是对手”“嘶――”范伟吸了口凉气,看看黑娃矮瘦的身材和不动声色的面庞,明白了人不可貌相这句话。

第三章 查老五的秘密

看到查老五时,范伟有种大失所望的感觉,他个子很高,有一米八,但人很瘦,看不出什么肌肉,带副金丝眼镜,除了额头上有个深入发际的伤痕外身上好象也没有什么左青龙、右白虎的纹身和伤疤,两鬓斑白的头发让他更象他们学校的老师。(牛文小说~网看小说)

查老五抬头看了一下三人,面无表情的对三人说:“来了,坐。”范伟两人有些紧张的在查老五斜对面的桌子旁坐下,只有杨星搬了把凳子径直坐在查老五面前,直视着查老五道:“我们三个想做笔生意,想向五哥借笔钱”。对于杨星进乎莽撞的举动,查老五挑了一下眉毛讥笑道:“你们三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屁孩,学别人做什么生意。要是想个理由去泡小姑娘吃顿好的,我甩你们几张四伟人,也别谈借不借的。”杨星没看张胜利他俩有些发红的脸庞,笑着从包里拿出了两个房产证接口道,“我有内幕消息,想去炒股,没本钱,只能从五哥‘借点谷子’了。”‘借谷子’是九都黑话,意思是高利贷。查老五眼中异彩一闪而过,看着杨星全是笑容,就是没半点慌张的脸,沉吟了一下,翻了翻手中的房产证,“胜利给你讲过规矩吧,你是胜利的朋友,这手续费啥的就算了,这证我看没问题,就算你二十万,你打算借多少,好给你个利钱”“二十万,两个月,我一个人签借条“杨星笑容不改,伸出了两根手指。

“什么,你疯了,为啥不带上我们?”张胜利和范伟一下子站了起来。杨星虚按了下手掌示意他们坐下。“主意是我出的,证是范伟借的,线是胜利牵的。你们冒的风险已经很大,这最大的风险还是我一个人来担,真要出了事,五哥只找我一人就行了。”两人还待分辩,查老五已伸出大拇指“行,是汉子。咱们这行的规矩是‘九出十三归’,看你们三个兄弟情份上,九出就算了。”

范伟转移了注意力问张胜利:“啥叫‘九出十三归’?”“就是当期算3个月,月息是10分,即借10万,每个月需要交利息1万元;但在当物时,抵押物品值10万元,五哥只付出9万元,这就是“九出”;到期取赎时,还要加收三个月的利息3万元,共收13万元,所以称为“十三归”,张胜利解释到。“啥,那杨星两个月后不是要还24万”范伟急道。“就这五哥还减了他2万块。”张胜利无奈说道,事情办的比他们想的还顺利,却像个沉重的大山压在范伟和张胜利的心头,只有杨星仍旧谈笑风生,连查老五都有些纳罕这小伙子真是成竹在胸啊!

谈妥后,查老五让杨星和范伟呆在旁边的小屋子里,一边让手下去准备钱,一边和张胜利聊聊天。20万在94年可不是笔小钱,查老五多少也要摸一下杨星的底。范伟象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小屋里转个不停“这咋办,这么多钱。两个月后要还24万啊”杨星微笑道:“怎么,被这么多钱吓到了,怕我到时不还钱,拿不回你的房产证?”范伟一停,脖子上青筋直冒:“我是担心你,房产证算个鸟!”杨星心里一热,走到他面前直视范伟认真的说道,“没事的,相信我吧”。看着以前成天嘻皮笑脸的朋友如今和自己说话,范伟感到他好像换了个人,奇怪的是自己好像没那么紧张,冷静下来了。

一会儿查老五把两人叫过去,显然得到的消息还满意,杨星背景不象个骗子。他递过一个旅行袋道:“数数吧。”拉开袋子,蓝汪汪一袋“四伟人”,晃的张胜利和范伟眼都花了,杨星却没事人一样把钱细数了一遍,然后签字按了手印。查老五随后挥手让旁边的黑娃走上来道:“小老弟胆子真比西瓜还大,但我做事喜欢双保险,这段日子就让黑娃跟着你吧。”杨星伸手阻止了张胜利的分辨,点头道:“这是应该的,不过要有人对我不利,黑娃哥到时也要帮我哦!”“这没问题,胜利和你同学出去一下,我和这位小兄弟还有些话要说”查老五对杨星的反应很满意。

等他们走开,查老五眼中露出恶狼般的凶光“小兄弟,你给我句实在话,这笔钱你有把握没!”杨星可是看着黑帮电影长大的,从不相信什么虎狼之气,一点没被查老五吓到,好整以暇的说道:“我先问五哥一句话,五哥觉得你现在这个生意,真能干一辈子吗?”查老五有些看不明白眼前这个笑嘻嘻的青年了。“什么意思”他的气焰一窒。“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次我要真能挣到大钱,总是托五哥的福,五哥就没想过做些正经生意?”杨星趁机试探道,查老五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怎么知道我想干正行?”“很简单,五哥这里窗明几净的,五哥的手下都是西装革履的,刚进来时我还以为这是正规公司呢。不做正行,你整这些干什么,其实,天下捞偏门的最后都会走上洗白这条路的,毕竟没人愿意一辈子打打杀杀的,五哥想上岸是最正常不过的。这回就是个机会,五哥不妨就从我这看看,正经生意能不能比你的生意还钱。”杨星娓娓而谈,脸上充满了自信。

查老五摸着下巴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杨星:“真不知道你小子的聪明是从娘胎里带来还是后天自学的,我看他们两个给你提鞋都困难,算了,大富天成就,我就赌这一把。”查老五想了一会,杨星识趣的没有打扰他,最后他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一般从怀里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虽眉眼普通,但妩媚之气隔着照片都扑面而来的女子正在微笑。“不知道今天我抽了什么风,跟你说这些,我和我的兄弟都没说过。这是我的女人,刚怀孕,我年纪也不小了,老是刀头舔血的过日子,她也受不了。我想给她名份,让我的小孩能堂堂正正做人。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洗手上岸,给她们娘俩留笔钱,这就是我最大秘密了。”查老五指着桌上的旅行袋,把照片递给杨星道:“小兄弟你要真能把我拉出这里,你五哥我就豁出身家跟你干了!”

从查老五那出来,黑娃提着袋子紧跟着杨星,张胜利和范伟象做了一场大梦一样跟在后面。早上还兴致勃勃和朋友聊天,下午口袋里就多了二十万巨款了,的确难以置信。杨星可没被查老五的说辞迷惑,认为九都一虎拜倒在自己脚下了,总要拿出点真本事才有让人信服的能力,现在关键是立刻开始行动,如果他没记错,8月就会迎来著名的“解放军牛市”。

原本三个人都有安排,要出去旅游和回老家探亲。现在必须找个理由待在市内并且早出晚归,计议了一番,都认为用勤工俭学的名义为好。至于三个在家连碗都不洗的家伙为什么突然转了性,那就要看各自说服家长的能力了。至于黑娃就说是打工的工友没房子住,暂时在杨星家住两天,等杨星上学了就搬走。

回到家事情进行的出奇的顺利,先前怀疑杨星有事隐瞒的父母知道杨星找了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后出乎意料但很满意,认为儿子终于长大了懂事了,坚决支持。至于黑娃的借宿,一向斤斤计较的母亲都大方的表示不收食宿费了,只要求他帮忙看紧杨星就是了。在杨星老妈眼里杨星还是那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对他身上天翻覆地的变化还没有察觉,这正遂了两人的意。

第二天,四人汇合开始了他们的赚钱大计,经过几天的奔波劳碌,几人终于体会到了创业的艰难。仅是开个证券户,证券公司、银行等部门都要跑遍,天气酷热,几个人都晒脱了皮。三个人虽然手持二十万巨款(当时30万元就可以进上海的中户室,20万在九都就可以进大户室了)。但不到二十岁的小青年要开证券户,两眼一摸黑,94年股市日后的很多规章还没出台,杨星的记忆也帮不了忙,只有老老实实的重新走一遍开户流程,不由怀念日后那证券商方便快捷的服务,心想是不是先成立一家投资公司提供高效的服务,生意肯定不错。在离8月还有5天时终于拿到了证券开户卡。

94年因为93年股市的大跌,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在1994年对中国股市动了一次大手术,用时髦的词就是“救市”,随着金融整顿的继续,管理层不仅完善了股市交易规则,也对股市进行了有效的监管,但同时也为股市打下了“政策市”的烙印,这一年的股市注定了要坎坷。

94年到7月底一只十元的股票,可以在短期内跌到1.8,一只4元的基金,可以跌到0.9元,(淄博基金),可以说是最好的入手时机。杨星给了范伟他们一人两千,进场玩玩,随便他们买进,自己则把目光盯在了浦东概念股,包括日后著名的两桥一嘴(外高桥、浦东金桥、陆家嘴),尤其是东方明珠这只股票上。

第四章 东方明珠

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第一家文化类上市公司,公司所属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市标志性建筑。(牛文小说~网看小说)就是这样一家没什么特殊利润增长空间的公司,却创造了94年一个多月从10元涨至39元的奇迹,杨星记得很清楚,94年股市大涨的领头羊是浦东概念股,一个极具号召力的题材,它依赖于国家开发浦东的巨大投资和投资者对浦东开发的无限憧憬,并不看重实质的业绩和利润,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因而造就了东方明珠的奇迹,其它浦东股在“陆家嘴”的带动下也有二至四倍的升幅。

“多亏了自己在证券公司打了那两年工”杨星暗自盘算。他开始很有耐心的慢慢建仓,93年股灾后上证指数从1500点一路狂跌到300多点,令很多股坛老手损失惨重,此时进市买入,既是年青人又身挟巨款,就算杨星很低调,但不少老股民看杨星等人眼中都透着怜悯,心想不知是哪家的败家儿子在祸害家产呢。

杨星在市场上疯狂吃进,就算瞒得过一般人的眼光,也瞒不过九都市证券营业部副总方凯的眼睛。他仔细研究了杨星的手法后,并没有特别发现。虽然在证券市场打滚多年,他可没有杨星那“未卜先知”的本事,只是对杨星的年少多金有些疑虑,觉得是幕后有高人在指点。他决定再多观察一段时间,直到那一天突然到来。

1994年7月29日周五收市的时候,上证指数已跌到333.92点。在当天,《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俗称“三大政策”,但民间戏称为“解放军市”。因为星期一开市正是“八一建军节”。8月1日,在管理层出台了暂停各种新股的发行与上市等三大救市政策的消息公布后,上证综指腾空跳高60.95点开盘,高开幅度达18.25%。压抑已久的买盘似火山喷发,股市一片大红,1994年深沪两地市场的A、B股上市公司有287家,股票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各地营业大厅掌声雷动。杨星站在九都市的营业大厅里,耳边听着如雷的掌声,握紧了双拳,手心也是捏满了冷汗,虽然他在查老五面前谈笑自若,但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惶惑,万一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的轨迹呢?现在看来他终于扼住了未知的命运咽喉,历史还在它原来的轨道上继续前行。是日收盘股指急升111.72点,杨星买进的的股票转眼翻倍,结算后连本带利还清查老五的高利贷绰绰有余,黑娃他们三人被消息震的坐在凳子上久久无语。杨星拍了拍黑娃的肩头道:“给五哥带个信,想发财,要趁早出手哦”。

当然,作为重生者,杨星还知道些更深层次的东西,94年股市大盘的突然大跃进是在94年上半年一片熊市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由于93年开始紧缩银根,再加上管理层出了一系列昏招,因此93-95年是公认的大熊市。94年这次超级反弹只是中国特有的“政策市”的表现,注定是昙花一现。所以杨星要想赚大钱只能抓紧时间孤注一掷,能凑多少钱就凑多少钱。查老五只是他的目标之一,另一个目标就是这些天老在他身边晃来晃去,想摸他的底方凯,不为别的,只是方凯头顶那个证券营业部副总的帽子就让杨星垂涎三尺了。

杨星是通过范伟老妈的秘书了解的方凯,这位证券营业部副经理是人大经济系毕业的,公派赴美留学的硕士,回国后才三十多岁就当上省国投的业务经理,也算是年少有为。只是在省国投的上层斗争中站错了队,才被发配到九都的证券营业部来当个副经理。杨星瞄上他只有一个原因,他是证券营业部副总经理,有可以进行融资融券的能力。

融资融券简单来说,融资是从证券商处借钱买证券,融券是从证券商处借证券卖出,到期后按合同规定归还所借资金或证券,并支付一定的利息费用。严格来说中国股市的正式融资融券业务是在2010年6月才正式推出,当时还很让一帮专家激动不已,认为中国股市终于迎来了“卖空”时代。但老股民都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早在十几年前就见识过了。

93、94年很多证券商就开始为客户提供“透支”服务,即客户向营业部借钱买股票或借股票来卖,这也造成后来很多券商身陷亏损的泥坑,直到1996年,证监会才明令禁止融资融券业务,直到14年后开禁。要知道中国证券法是1998年12月正式颁布,并于1999年7月实施。可以说在证券法出台之前中国证券市场都是在摸索中前行,遵守的一般是国务院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行政法规,政出多门不说,观念落后还造成了很多制度上的漏洞。

而融资融券业务此时是既合理又合法,只是此时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即使了解了没门路一样拿不到钱。而像方凯这样的营业部副经理,手里掌握着至少几百万的融资融券业务指标,这很让杨星心动。他知道,飞涨的股市会让方凯心动的,他相信一个海归的金融高手是不会甘于在九都市这个小天地里永远蛰伏下去的,否则他老围着自己转什么呢?

8月8号,股市飘红的一周后,查老五找到了杨星,杨星看着查老五手里蓝红相交的大编织袋,没多问什么,只是提醒他等会不要多说话,看自己眼色行事。他和杨星一起去到方凯的办公室里,经过一番寒喧和试探后,大家心照不宣的谈到了核心问题。杨星这时才问查老五“五哥,这回带了多少?”查老五楞了一下,但江湖打滚多年的经验很快让他注意到杨星隐蔽的向他竖了一根手指,“一百砖”他面无表情的答到。“刷”的一下,杨星当着方凯德面拉开了大编织袋的拉链,查老五手微微一动,并没有去阻止。

方凯是地道中原人,当然知道那是中原的黑话“一百万”(一块砖是一万),不过亲眼看到编织袋打开后一摞摞扎好的百元大票,眼角也不由狠狠抽搐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方凯板着脸问。“放心,这不是贿赂,是笔保证金,我想向贵营业部透支一笔钱”杨星笑着答道。方凯盯着杨星的眼睛好一会才缓缓说道:“没见杨先生之前,我是不大相信天才这回事的。不过杨先生在这里玩了几天,我必需承认什么股坛老手在你面前都只有是渣的份儿。像你这样的天才是我们这些人没法猜度的。杨先生能不能给我透点准消息,想借多少买什么股。”“500万,1个月,就买这一支,”杨星觉得和聪明人谈话真是愉快,干脆的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东方明珠,“这只股,能上到36”,这时侯电脑显示的东方明珠价格是12元。

坐在营业大厅的塑胶凳子上,杨星拨弄着编织袋底下压着的十元五元的散票,打趣道:“五哥这是把家底都搬来了”。查老五难得脸上一红,“来的太急了,叫兄弟们把手上的闲钱都凑了来,还没来得及去银行换成整钱。”“五哥觉得我像不像个骗子,用你的钱去诳姓方的那么大笔钱”杨星不动声色的问道。

看了看四周隔开众人视线的几条壮汉,查老五摇了摇头道:“你五哥我看了一辈子的人,无非是三种,一种只会卖两把子力气,一眼就看得穿,街边到处都是;一种有脑子会耍嘴皮,做生意当骗子的当官的大部分都是,虽然要找到弱点才看的清,总算还有些脉络可循;最后一种是有脑子还有城府,你五哥完全不明白,只能给他们跑腿。”“那我呢?算第几种”杨星饶有兴趣的问“你,就是第三种,表面上毫无威胁,但我越琢磨越觉得看不透你,还有点怕你”查老五摇头道。杨星楞了一下,查老五书没读多少,但丰富的生活阅历却让他有种野兽般的直觉。

“那还想跟我合作吗?”杨星问道“为什么不干,你小兄弟什么都没有都敢撑这么大的场面,我跟着你有啥怕的。我早说过大富天成就,跟着你,你要真是骗子,你老哥我认栽。”查老五向杨星伸出手,“有个瞎子给我算命说我命里有贵人相助,如果你真能让我洗手上岸。今后五哥我就听你的,叫我往东绝不往西”。

杨星伸手和查老五的手重重一握道:“那行,五哥这两天在这晃晃,多看看,多想想,我给你说的能发财的正经生意就在这。这股票虽好,但风险也高,我不会推荐你来搞的,但事事通明皆文章,咱不用买股票,一样能挣大钱”杨星用手指着营业大厅里喧闹的人群,对查老五微笑着说。

第五章 牛仔裤的故事

当前:第2/5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