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园田居全集Zei8.com》第35/234页


顾琴却暗自打算着,想着怎么把这件事处理好。

紧接着的日子,顾家一直耗在粮食上,顾琴年纪小,只能帮忙翻晒高粱,把那高粱摊成薄薄一层,晾在大太阳底下。顾氏则背着袋子,去地里把掉落的粮食捡回来,顺便把高粱的秸秆给堆起来,等晾干了,冬天可以做柴火用。

麦收后,人们最怕下雨,好在这几天老天爷似乎很高兴,一直是大晴天,没几天,高粱就晒透了,高粱粒就哗啦哗啦的往下掉。

顾琴拿着烧火棍在上面敲打,促使粮食掉落的更快,等把粮食敲下来,顾琴把高粱剩下的秸秆留下,打算做扫帚用。

顾琴发现,在这个时代,大扫帚是竹枝做的,都有些贵。小扫帚都是拿芦苇稻草等叶子做的,便宜,但是不禁用,用不长就要换。所以顾琴打算拿这些做些扫帚来卖,不知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这天,天气似乎有些阴天了,顾琴赶紧唤顾蓝帮忙收拾粮食,顾氏也忙从地里赶回来收拾,好在等人弄完,雨也没下来,直到晚上才下。

粮食太多,存储也是个问题,顾氏开始没注意,现在一瞅满屋子的袋子,可不能整日在家里放着,不说会不会被人偷,这老鼠都防不过来。

第二十章 上门的人

想到顾琴说的卖粮食,顾氏突然有些动摇了。晚上的时候,两人合计了一下。

顾琴主张卖给城里人,挣个大价钱。顾氏却不想,这有了便宜事,不得先紧着村里人,怎么能流到外人田去?

顾琴却不这样认为,多少兄弟反目成仇不是因为金钱,他日若是这粮食生产的不好,大家还不全赖在她身上?不若脱手卖掉,干净利落。有钱还买不到其他吗?

对于顾琴这种有些自私的想法,顾氏是想不懂的,在她的认知里,拿些粮食低价卖给村民不是很正常的吗?哪里有那么多事情?

面对顾氏质疑的目光,顾琴说不出的难过,气呼呼的出了门去,心想,要不是为了以后打算,她至于这么费心吗?

瞧着顾琴冲出门外的身影,顾氏心里也不好受,却不明白顾琴的想法,明明就是一个村子的,哪里像顾琴说的那般不堪。

却说顾琴自己跑去村西口,望着小广场上一堆堆粮食发呆,慢慢的,心情就平静下来了,脑袋也清醒了些。

也许是她把太多的现代思维带入了古代,所以才和顾氏起了冲突。

现代生活是个很复杂又自私的社会,人们相互算计,相互利用,人之间的交往也不那么单纯,总想着从对方那里得到些什么。大家全部带着面具,明明是笑言相对,却不知面具下面是否藏着一颗害人的心。

长久的生活在那样的一个环境,很容易就养成自私自利的想法,如果有什么好事情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怎么防止别人贪了去,若是坏事,第一的举动就是甩清关系,保护自己。

不得不说,古代这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生活跟现代是有差别的,大家可能也会有些小心思小摩擦,但似乎他们都有一种莫名的信仰,那就是一个村子。

就像是顾氏所想,有好处当然先紧着村子人,为什么要便宜了外面的人?虽然大房的人可恶,但你可以选择不对她好,没有了期盼,你会觉得那人可有可无。

想到这里,顾琴才有些明白顾氏的想法,但她还是不能完全接受,毕竟人心是会变的。

回去后,顾氏已经在忙了,也没顾得上顾琴,顾琴很主动的帮忙去收拾家务了,顾氏瞧见,心突然落了地。

两人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但又不得不觉得对方说的有理,彼此退让之下,决定卖出大部分,小部分自己留着吃,如果有人来买,也会低价卖给村民,但是要立个字据,说好责任,以后出事不负责。

两人商量没多久,就有人来顾家打听了。

原来不少人见顾家的粮食长得好,都纷纷起了心思,想来买一些种子来年种。

顾氏就把顾琴交代自己的话又重复给大家,许多人听了不保证下次的粮食种的这么好都犹豫了,都说考虑一下过段时间再来。

关上门,顾氏想起顾琴说的话,“咱们不生害人之心,断不能没了防人之心,虽说现在村民老实,但不能保证以后,所以还是稳妥点好,这价格种植技术一定要说清楚,不然,出了事,在村子里都难过。”

今日瞧着这来了三波人了,每个人都是惦记着那好种植高产量,谁也没瞧见自己那会没事儿就去地里除草除虫,浇地灌溉的勤劳。

中午吃完饭,顾琴也不知道去哪里了,瞧着最近和刘家的小五走的挺近乎,倒也不是很担心。

这时,门口传来一声苍老的声音,“顾家的在吗?”

“孙大娘,你怎么来了?”原来就是上次顾琴受伤送她回来的孙大娘,所以顾氏对她很是和蔼,见她来了赶紧接待。

孙大娘笑了笑,也没进屋子,瞧着顾琴不在,便问,“顾琴那丫头呢?好几日没瞅见她了,怪想她的。”

“那丫头我也不知打去哪里了,一吃完饭就不见踪影了。”顾氏见孙大娘有些心不在焉,问道,“大娘,这是有什么事吗?”

孙大娘脸上浮起一丝被人戳破后的尴尬,“呵呵,没事儿,我就是瞧着顾琴那丫头许久不来了,看看,看看。”顿了顿,“那个,没事儿我就走了啊。”

瞧着孙大娘欲言又止转身走掉的样子,顾氏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好说等顾琴回来,琢磨着让她去看看。

当前:第35/2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