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曹操全集.com》第127/128页


其实秦军的自律和那鲜明的盔甲旗帜以及那超强的战斗力已经让辛美利亚人,布迪诺人,萨罗玛泰人为之心折,在知晓安息战败的消息以后,三国都动了彻底归顺的念头,三国之中,除了萨罗玛泰人是个战斗族群以外,其实另外两国并不是好斗的民族,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太平日子罢了,现在他们觉得找到了一个足够的强国可以庇佑他们的安全,他们自然不想放过,而且他们觉得此时投靠大秦,将为他们带来好处。对于两国国王的意愿,曹昂表示了接受,同时拒绝了两国要求上贡的请求,他只是要求两国在大秦的治下,不能向来往的大秦商人收取赋税,同时要接受大秦对他们的‘援助’,曹昂的条件让两国的国王欣喜若狂,他们认为他们不但找到了一个强大的庇佑者,同时这个庇佑者还是如此的仁慈和慷慨,他们简直满意极了。

在确立了三国的忠诚以后,曹昂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对付斯基泰人和打探安息情况着两件事情上面,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歼灭斯基泰人。现在阿登被围,曹昂定下了围城打援的计策,同时还得到了另外三国的情报支援,他有信心在曹操到来之前将斯基泰人这个中亚的磁头解决掉。

但是,曹昂显然低估了安息拜火教的教宗对于大秦的敌意,当西域的战报传到曹昂那里以后,没有多长时间便经由辛美利亚人他们传到了安息本土,这个消息顿时在安息国内掀起了滔天大浪,其中反应最为强烈的便是穆贝德,当初他想与秦国合作,无非是希望借助秦国之手除去班尔达和那班王族世家,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曹操一出手竟然是直接将三十万安息军队灭了个干干净净,连点渣子都没剩,要知道被覆灭的除了二十万普通征召的民兵以外,还有十万安息的军队精华,铁骑兵啊,这十万人中有不少是拜火教的信徒,他们本来是打算借皇帝战败,贵族误国之机,一举取得权柄,让拜火教成为安息至高无上的存在,而他则成为实质上的皇帝,那么从秦国兵败的安息军队就是他所争取的对象,现在倒好,曹操将三十万安息人灭了个干干净净,虽然让他在安息的敌人死了个七七八八,但是安息的军力也是由此而大衰,再加上曹昂在中亚的举动,穆贝德完全将大秦作为了最危险的敌人,于是尽管他忙着在安息夺权,但是他仍旧尽他最大的力量去帮助斯基泰人,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还是懂的,换句话讲,曹昂将要面对的是有安息国力支持的斯基泰军队,而不是原本一个中亚强国的力量。

不过穆贝德并不知道,在罗马还隐藏着一个更加危险的敌人,之所以更加危险,是因为这个敌人还是躲藏在暗处,冷冷地观察着安息的局势,想要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而那个危险的人就是罗马基督教的教宗圣安乔,他是一个精通医药哲学和催眠的人,现在的罗马皇帝康茂德就是他手中最厉害的棋子,原本他策划了刺杀康茂德的计划,想挑拨信仰不同主神的罗马军团为了皇帝之位互相残杀,削弱罗马的国力,好让基督教兴起,但是最后当计划快要成功的时候,他改变了主意,他又救活了康茂德,同时利用药物彻底控制并催眠了那个脑子里只长肌肉的角斗士皇帝,并且让那个家伙深信自己就是过去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康茂德昏迷的期间,他将希腊罗马的典籍一古脑地念给了康茂德,让原本只知道厮杀的康茂德变成了一个博学的人,同时暗中给康茂德洗脑,让他成为了一个基督徒,将他推到台前,整合罗马的势力,并且不断抬高基督教的势力,可以说他进行得很成功,作为一个极端的基督教分子,他的理想就是让世界信奉基督教,让上帝成为唯一的神,因此安息和大秦就成了他的敌人,而他正躲在暗处,希望大秦能和安息进行全面的对抗。

第十九章 士兵的正义

行走在荒原上的斯基泰‘黄金狮’禁卫军,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成了大秦军团眼中的一块肥肉,或许在斯基泰的军队当中,有着‘黄金狮’称号的他们是很强的存在,但是那也顶多和大秦军团处在相等的水平线上,可是为了伏击他们,曹昂却动用了一个军团的骑兵,由枪神赵云亲自指挥来伏击他们,说得直白一点,他们死定了。

在接近阿登的草原上,‘黄金狮’遇到了他们的敌人,一万黑色的大秦骑兵横亘在他们的面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对于挑衅自己的大秦骑军,‘黄金狮’们自以为是选择了战斗,尽管在阿姆河背水战役中,阿登的斯泰基军队被魏延杀了个七零八落,但是他们在向王都报告和求救的时候,还是将一切归结在了秦军的狡猾上面,对于大秦士兵那可怕的战斗力他们不知道是不是记性不好,根本没有提到半点,以至于斯泰基人仍然认为大秦军团只是一支会耍些阴谋手段的军队罢了。

看着策着战马呼喝着冲过来的‘黄金狮’,赵云脸上露出了冷酷的笑容,对于残忍的斯基泰人,他没有半点好感,总体来讲,这是一个残忍嗜杀的民族。他们在战斗结束以后,会用刀沿着敌人头颅的两个耳朵在头上划一个圈,然后揪着头皮把头盖骨摇出来,再用牛肋骨把头肉挂掉,把头皮揉软,当作纪念物保存,凡是拥有最多头皮纪念物的人,便被认为是最勇武的战士,还有许多斯基泰人把这些头皮缝合在一起,当作外衣穿,他们还从敌人尸体右手上剥下皮,指甲等等,蒙在箭筒上以示武勇,而且他们喜欢收集自己亲手杀死的敌人首级,包上牛皮,作成酒杯。

“残忍而野蛮。”这是赵云对斯基泰人的评价,在了解了斯基泰人以后,赵云对这个种族有着说不出的厌恶,基本上全部的秦军对于这个种族没有丝毫的好感,事实上大秦军团中洋溢着一种英雄观念,每个大秦士兵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代表着绝对的正义,甚至,他们的远征并不是不义的征服战争,在他们看来,他们是在将大秦的文明之光传播到世界,帮助那些未开化的种族步入文明,接受伟大的大秦文化,并且成为光荣的大秦帝国子民,这便是他们的普遍心态,可以说他们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强烈的宗教信仰,但是他们已经全身心的将自己献给了名为大秦军团的团体,他们对于自身军人的资格有着一种近乎执着的自豪,他们严守曹操制定的戒律,他们对荣誉无比渴望,他们信奉正义,尽管那只是从大秦的角度出发的正义,但是他们就是将之视为自己牺牲奉献的对象,和基督教,拜火教,又或是日后伊斯兰教那些最虔诚最偏执最疯狂的信徒相比,大秦的军人们丝毫不逊色,大秦本身代表的就是绝对的正义,他们坚信,同时他们也坚信他们能够公平地对待任何种族,所以他们代表正义,而正义和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因此,像斯基泰人这样邪恶野蛮的种族应该被抹去,不留一个,杀光这些野蛮的罪人,他们不会有丝毫的负罪感,因为那是正义的杀戮,不知不觉中,大秦的士兵们已经有了这种观念,甚至就连赵云自己也不觉得。

‘黄金狮’禁卫军放弃了斯基泰人最擅长的射术,而是选择了和大秦短兵相接,他们想证明自己的武勇,但是那无异于以短击长,如果他们使用他们那可怕的‘连射’,那么即使是强如赵云,也是没有半点办法,但是现在他们偏偏却和大秦铁骑近战。‘一汉当五胡’这绝不是夸大之词,在近身骑兵战中,这个世界上绝对没人能打得过大秦骑兵,而唯一可以利用装备优势与大秦的轻甲骑兵较量的安息铁骑兵已经覆灭,换句话讲,大秦的铁骑现在已经是无敌的,更不用说是在他们最拿手的近战中。

当两支军队交接在一起的时候,埋伏的另外两路秦军从‘黄金狮’的两个侧后翼,将他们给包抄了,将他们团团围在了一起,开始了大秦骑兵擅长的攒射,在圆形流动的箭阵中,斯基泰骄傲的‘黄金狮’们只有哀号的份,进行着不成建制的反抗,直至最后,只剩下了两千人,他们终于意志崩溃,选择了投降。

两千俘虏被送到萨罗玛泰人的城池中,这两千俘虏作为两千秦军士兵的聘礼,送给了他们的新娘,传承自传说中女战士阿玛松的后裔们杀死,来完成他们的婚礼。

在连续击溃了几股援救的斯基泰军队以后,曹昂手上的俘虏已经足够一万大秦士兵和萨罗玛泰人那些英姿飒爽的女战士成婚,而且他毫不犹豫地那样做了,男女失衡而且因为传统关系的萨罗玛泰人是大秦在这片土地扎根最好的选择,那些萨罗玛泰的女人长的并不难看,相反她们长得很美,更重要的是她们很勇敢,但是对于丈夫则很依顺,这很符合大秦士兵的择偶观,而且萨罗玛泰或者说是在这片广饶的土地,根本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文化,那么在大秦那宏伟迷人的文化下,很快萨罗玛泰人将从这块土地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有着萨罗玛泰血统的大秦子民,在这片土地上,所有的语言将消失,唯一的语言,便是汉语,唯一的文字,便是汉字。

大秦和萨罗玛泰人的联姻,让其他两国眼红得很,在他们看来,萨罗玛泰人已经成功地融入了大秦中去,依附强者本来就是他们的天性,更何况他们一直都是依附着安息,现在到了换主人的时刻,他们自然不想落后,而且曹昂给他们的条件比安息人更优越,现在在辛美利亚人和布迪诺人眼里,把族中的女人嫁给那些武勇的大秦战士成为了头等战事,于是在斯基泰人咬牙切齿地积蓄军力的时候,曹昂开始操办着大秦军团士兵们的婚事,现在他并不担心斯基泰人的大军了,因为他的父亲,大秦帝国的皇帝很快就要到了,同时到达的还有十万大军,以及无数的战争物资,而大秦国内,商会们组织的一支庞大移民队伍也在筹建中,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陆续到来。

对于大秦的军队而言,远征最大的难题就是军粮问题,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多了三个附庸国的大秦,在军粮上面的压力骤然减少,只要他们能够在三个月里面解决掉斯基泰人,然后在国内移民到达以后开展农业生产,那么一年以后,他们就算是站稳了脚跟,可以直接在中亚获得补给,而不需要国内的粮食支援了。

但是问题是,曹操和曹昂也将因此在中亚长期逗留,或许他们将好几年都不能回到长安,也就是说大秦的政事将全部由文官集团完成,由此产生的后果很难说是好是坏,不过曹操却已经下定决心在中亚逗留,在他心里,认为这是检验大秦政治制度最佳的方法,如果大秦的文官们能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继续将大秦管理得稳稳妥妥的话,那么他这些年来为之奋斗的就不是白费,让当初这些跟随他的桀骜军人在中亚为大秦扎根,只留下少部分人回去重建一支维护大秦安全的军队是他最后的思量,也是他为大秦日后的格局所作的最后安排。

十月,曹操的到来,让整个中亚大地沸腾了起来,现在在辽阔的中亚大地上,四处盛传着这位大秦皇帝的名字,那是威严,仁慈,慷慨的代名词,尤其是萨罗玛泰,布迪诺,辛美利亚三国最为兴奋,因为曹操首先接见他们。而曹操没让他们失望,原本曹昂答应他们的条件在曹操的口中浮现,让他们心底里最后那一抹疑思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大秦即将到来的移民和他们随行带来的技术文化,也让他们为此争破了头,曹操很明白地告诉他们,他对他们的王位没有兴趣,他只是想帮助他们离开野蛮和蒙昧,所以那些到来的大秦移民将在考察之后,进入中亚大地定居,传授大秦的文化和技术,而他们只需臣服于大秦的旗帜下,奉大秦为唯一的宗主国,将来他们的子嗣继承王位得接受大秦的册封,才算合法。对此,三国表达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一直都惊叹于大秦的瓷器丝绸,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让他们也拥有这一切,他们怎么会放弃,在三国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中亚大地上的部落汇聚向了大秦军团的所驻扎之处,向曹操表示臣服,而曹操来者不拒,顿时中亚兴起了一股汉语热,而那些大秦士兵自然成了免费的教师,顺带着也成了中亚各族未婚女性争取的对象。

与此相对的,斯基泰人成了被唾弃的对象,当然他们本来就是被唾弃的一群家伙,在各族的要求下,曹操公开放出了话,要彻底将斯基泰人从大地上抹去,这等于是让斯基泰人走投无路,唯有同大秦战斗至死。不过在与斯基泰人全面开战之前,贾诩在贵霜与中亚接壤的地区所取得的辉煌战绩,让那些中亚人更加地疯狂,要知道贵霜一向以来也是在中亚极有势力的强国,因此也少没干过压榨中亚各族的事情,本来中亚各族倒不觉得怎么样,但是现在和大秦和曹操给他们,对他们的相比,贵霜自然也成了该死的存在了。而贾诩在贵霜的边境上干的的确漂亮,他先是拉拢中亚的本土种族,然后在攻打了贵霜的城池以后,总是分点好处给那些中亚土著,之后在知道西域大捷以后,便借口替那些中亚小国讨回他们国土,索性大举挥军入侵贵霜本土,在和贵霜的交战中,吕布,曹布,马超三个更是大发神威,各自单枪匹马地干翻了贵霜的象兵,让那些随行的中亚联军看得狂呼‘战神’不已,于是大败贵霜军队。而贾诩也由此写信向曹操抱怨,贵霜的军队虽然看上去很强大,但是却外强中干,而且没有半点战术素养,现在只要看到吕布他们和大秦的军旗就吓得龟缩在城池里,不敢交战,让他闲得很。

第二十章 民气

若说大秦现在变化最大的是什么,那无疑就是百姓的精神风貌了,尤其是年轻一辈,几乎个个都是崇尚武风,特别是曹操起家的老地方,原来的北庭一带,那里民风之彪悍,可称天下之冠,而且那里又是大秦的产马地之一,是以这里,人人都会骑马,擅长骑射,而且那对刀子的本事也是丝毫不差。

自从曹操带着大军西征以后,北地的边境局势在大秦人眼里,就不是那么太平了,原来当年曹操横扫北疆,尽收鲜卑等部,是以在大秦的地图上,在那草原上是画了个秦字的,但是实际状况里,在那草原上有相当大一块地方,是属于匈奴的,对于领土意识十分强烈的秦人来讲,只要是地图上标了秦字的就是大秦之土,他才不管你是不是这块地方的实际居住者,如果你想住,你觉得自称大秦子民,讲秦语,习秦俗,否则就滚出去。

大秦的霸道,自然让匈奴人难以接受,在匈奴人的意识里,原本的黄河河套一带都是他们匈奴的草原,在他们心底里是存着恢复过往大匈奴的理想的,现在他们竟然还要在自己的地方受到秦人的指摘,他们怎么受得了,所以他们时常和放牧的鲜卑人,秦人干架,要说那鲜卑人现在基本上全部用了秦文,自称秦人,他们心底里其实是万分看不起那些草原同族的,自然也看不惯匈奴人,再加上他们鲜卑本来就时常和匈奴人打仗,现在他们在大秦的旗帜下越来越强,为什么不去欺负匈奴人,所以他们自然老是去驱赶那些匈奴人,原本高顺夏侯敦他们在的时候,倒还常常压制自己麾下的百姓,现在则是张飞回来镇守,又怎么太平得了,再加上曹操本来就是让张飞回大秦从正面出击匈奴,配合金山方向的夏侯兄弟,将匈奴人提前赶到欧洲。

对于张飞来讲,还有什么事比这更爽的了,回到北地以后,他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了民军召集令,所谓民军召集令,就是指在大秦的边境地带,大秦可以征召平民战士作战,但是这些人必须自备武器军粮,而且也没有军饷,但是参加的人,作战有功,可以享受帝国的免税奖励,而且他们可以对敌对国进行抢掠,不过需要上交一半所得给国家,但是在此刻,面对贫穷的匈奴,大秦民众响应张飞的征召,就是完全为了荣耀。用那些狂热的年轻应征秦人的话来讲,他们要把整个草原变作大秦的牧场,匈奴人要么滚,要么臣服,要么就死亡。

张飞的出击可以说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北庭本来就是大秦牛羊的集中地,再加上他只有三万重骑,所需的随征牛马不需太多。最后随着张飞一起出击的大秦平民人数达到了惊人的十万,他们基本上自备三马,带着牛羊,还有马刀,跟着张飞一起出发。

可以说,张飞的重甲骑军在正面对决里头,根本就是无敌的,再加上匈奴的两百万人口比较分散,直到张飞扫荡了数十个部落以后,匈奴人在觉醒过来,汇聚到了一起,想要对付张飞,但是这个时候,此前从西域出发的夏侯渊兄弟二人,从金山山北出现,给正在集结中的匈奴各部一记致命打击,结果本来汇聚部族想要反击的匈奴人变成了汇聚各部一起逃命。在夏侯渊,张飞两路大军的追击下,匈奴人仓皇的西逃,向着欧洲的草原疯狂逃窜。造成的后果,就是三年后,当罗马自以为做好了准备想和大秦开战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面对这些东方过来的可怕的野蛮敌人,而接受大秦的条约。

在夏侯敦和张飞在和匈奴人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曹操也没闲下来,二十万西征军,在里海附近的草原上和三十万斯基泰人全力拼凑出来的军队恶战十日,最后以三万伤亡的代价,彻底击溃了斯基泰人。然后便是中亚各国,各部族在大秦军队的带领下开始的大扫荡,可谓是有仇报仇,有怨抱怨。

可怜原来雄霸一方的斯基泰人就此被大秦给打得灭族,至于与他们一道的安德罗法戈人由于有着食人恶名,更是被追杀的绝了种,于是整一年里,整个中亚就在做两件事,一样自然就是追杀斯基泰人,另外一件事就是全面倒向大秦。当大秦国内的商人带着迁徙的民众到来以后,中亚各族开始了争抢移民,在他们看来,谁的族中秦人最多,谁的面子就大,而且大秦的这些百姓也没让他们失望,中亚虽然以畜牧为主,但是有几块地方也是适合耕种的,在大秦百姓的教导下,他们开垦土地,修建城池。大秦的城池建筑可谓是让那些中亚人大开眼界,他们开始接受着大秦的舒适生活,为了彻底控制中亚各族,曹操将祖灵圣教那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神谱全部移植了过来,给那些中亚人进行宗教洗脑,由于游牧民族对于祖先的天然信仰以及对战争对英雄的崇拜,因此祖灵圣教很轻易地就被中亚人接受了。而大秦的瓷器茶叶,丝绸开始进入中亚人的用度中,曹操赐予他们的让他们感恩戴德,大秦军团的强大又让他们敬畏尊崇,当第一个一年过去以后,这些中亚人竟然联合起来要为曹操修建一座最伟大的城市以表达他们对曹操的敬仰,于是中亚最伟大的城市‘秦光’开始动工,整座城市有来自大秦的工匠规划,对于曹操来讲,此时的中亚并没有什么文明值得大秦去融合,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是大秦的文化全面取代中亚各族。

对于中亚的改变,安息深感威胁,尤其是穆贝德更是对大秦和曹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惧意,历史上无论任何一位征服者,嘴上说着要对各族一视同仁,但是基本没人办的到,更不要说像曹操一样慷慨的征服者,但是曹操和大秦却让整个中亚都变成了秦文化的子民。于是平息了国内局势的穆贝德,决定放弃和罗马的仇怨,一同对付大秦,这一年里,他通过中亚了解着大秦的军力,因此他深知想要战胜大秦,仅靠他们一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罗马的步兵军团加上他们的骑兵,才有胜利的希望,如果贵霜能够也加入进来,那就更加完美了。

第二十一章 大战略

曹操和二十万远征军在中亚已经待了两年了,两年中,超过一半以上的秦军在中亚娶妻生子扎下了根,而大秦国内过来的移民也达到了三十万,现在整个中亚都是信奉祖灵圣教,以自称秦人为荣,大秦的文化呈现了强大的包容性,那些部族里符合大秦的文化都被保留吸收了进去,这两年里,中亚各族建造了很多城市,他们开始接受城市生活,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跟着大秦移民一起,从事农业活动,曹操运用着他全部的精力,进行着对中亚的改造。

由于吸纳了整个中亚,所以大秦对安息罗马的情报工作也顺利了不少,帝国之眼,征召训练的一批中亚间谍也顺利地进入了罗马和安息,窃取情报。当然这两年里面,大秦本土局势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便是诸葛亮秉承曹操的旨意,在国内展开了调查,撤查国内官员的不法贪污,结果让内阁痛心的是,尽管一再给官员提高俸禄,同时加强着监管的同时,竟然还是被帝国之眼国内部查出了涉案官员近千人,虽然三省六部的大员没有被涉及到,但是对荀彧他们来讲,这个数字仍旧让他们难以接受。

最后,曹操没有行使丝毫特权,他让诸葛亮将那些证据全部移交刑部和御史台,按照大秦律法行事,同时让帝国日报全程记载了处理进程,并且通告全国。此事后,诸葛亮得了一个‘鹰犬’的称号,所有的官员看见他都怕得要死。大秦官员的风纪为之肃然。

曹操在中亚的两年里,江南的周瑜也没闲着,大秦舰队,不断进行远航,与身毒建立了海上贸易,而地面部队则以张辽为首,向着整个东南亚争战,基本打下了整快东南亚的地狱,而这时候,国内的大运河修建贯通,内阁根据曹操临去前的旨意,将近百万的北方奴隶,迁往东南亚,由他们去进行杀人放火,掠夺的勾当,而这些恢复自由的蛮族奴隶对于强大的大秦已经存了彻底的敬畏之心,而且在他们的奴隶生涯中他们原有的社会结构被彻底打乱,本就不怎么多的文化也被毁了个干净,而他们的语言也以秦语为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作为奴隶期间,只要他们不主动闹事,一般都还过得不错,至少当奴隶,只要他们干活,就能吃饱,而且比他们原来自由的时候吃的还要饱,所以对秦人他们还是很感激的,而当大秦宣布他们正式成为大秦子民,赐予他们东南亚肥沃的土地时,所有的奴隶欣喜若狂,大秦的赏罚分明他们清楚的很,所以他们很安分地在大秦军队的护送下,踏上了东南亚的土地,在周瑜的暗示下,这些大秦子民在东南亚制造着无数的杀戮,当地的土著被屠杀一空,那些什么马来人越南人印尼人的祖先被杀了个干净。

这次杀戮的风暴整整持续了一年,才慢慢安静了下来,就像曹操所策划的一样,大秦军团还是那支光荣的军团,手上从没有沾上平民的鲜血,他们依然高傲圣洁。

东南亚在彻底成为大秦的领土以后,曹操派出的信使和周瑜联系以后,在和身毒的贸易里又加上了大秦的军械物资,大秦公开支持身毒击败贵霜,统一印度,但是贵霜的北方领土要全部归属于大秦,对于屡被贵霜压制欺压的身毒来讲,自然是求之不得,更何况大秦所要的土地并不是印度本身的,而是贵霜历代向外扩张所得。

当前:第127/12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