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传说全集Zei8.com》第11/328页


“一年,最多出三本书,赚够钱就撤。”我说,“还有更多的事等着咱们去做。”

张小桐注意到我用了“咱们”,脸上立刻绽出笑容:“好啊,听你的。”

我点点头,把写好的手稿揉成团扔了。

“你这是干什么?”

我翻开一页新稿纸,吹干净纸面,落笔下去。

“我要重新写,用心写。”

创作是个寂寞而痛苦的过程,所以大多数读书人的梦想都是红袖添香。但他们就不知道,红袖只能用来添乱。张小桐在身边的时候,不是找我说话就是对我动手动脚,我就差大喊非礼男童了。大多数小说的内容只能在学校里写,还得遮遮掩掩不能让人知道,对同桌许佳佳的台词是“这是我表姐的小说”。学校每天都有两节自选自习课,实际上是非参加不可的。一般同学都拿这个时间来做作业,我却用来写小说。

作业?作业有张小桐这个好同志帮助,我还怕什么?

三个星期下来,快期末考试了,我为未来科幻小说界明日之星张小桐小姐量身定做的小说也接近结尾。在结尾处停了一下,我问张小桐:“你觉得用什么样的结尾比较好?悲情略带希望还是喜剧?”

张小桐想了很久,问我:“有什么区别吗?”

“结尾并不重要。”我说,“不管赋予它什么意义,它都只是一部商品,重要的是结尾将决定你一年内的发展风格。你想当叛逆型的还是正统型的?”

“区别在哪里?”

“叛逆型能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传统型能多赚一些钱。”我解释。

张小桐笑嘻嘻地问:“你的意思是哪种?”

“叛逆型,”我低头看稿纸,“代价是可能小姨小姨父会不高兴,好处是以后办事方便。”

“那就叛逆型吧,”张小桐像做决定晚上吃什么一样随便,“我爸我妈不怎么管我的。”

当天晚上我就把结局写出来了,最后主角一个没剩,全杀,在黑色中探讨人性。这种结局在91年的少年创作群里基本上没人尝试过,果然引起争论。我铁了心要把张小桐炒成知名小作家,干脆匿名写了一篇讨论作品与人品挂钩是否得当的文章,痛骂了当时做书评的一些所谓“德高望重”的前辈。在文章中我质疑了某些专为少年写作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们的成就,明确提出“你们现在的心态是否能理解青少年儿童”和“你们希望懵懂持续到什么时候”。这篇东西分三份寄给了三个全国知名的行事逆天的著名杂志和报纸。后来三份刊物分别经过修改后刊登了这篇名为《成长要素和营养不良》的杂文。张小桐的小说之争由此展开。

事情闹的不小,学校里老师找张小桐谈话,让她在报纸上道个歉,受了教唆的张小桐态度强硬:“我不道歉,我只是写小说,他们自己小题大做,跟我没关系。”

老师觉得没面子,通知找家长。小姨和小姨夫知道了,全家都知道了。

大伯先找张小桐谈话,以长辈姿态询问张小桐:“小桐,听说你写了个小说?”

张小桐笑得灿烂:“我想让爸爸妈妈减轻点负担,有人说给钱,我就写了。”

大伯显然被绕得开始跑题:“哦?给钱,给多少钱?”

“刚开始收一千字给30块,后来有好几家找我,我给其中两家写,每家都是一千字50块。”

“啊?这……这么……不少啊……”大伯显然有点吃惊,“那你写了多少?”

“大概有三十八万字吧。”张小桐做天真状掰手指算,“三万八千块,如果单独出版的话,还能多一些。”

“乖乖,这么多钱……”大伯更吃惊了,“小桐你写了多久?”

张小桐又掰手指算:“三个月多一点吧……反正也不影响学习,我想下个月再写一部。”

大伯没说话,估计在心里计算一年能写多少本,能赚多少钱,算了半天,大伯觉得现在得罪这样一个大有前途的外甥女有点不值,开始说好话:“呃……我说小桐啊,你们学校好像挺反对你写小说的,你多少也注意点嘛。”

“我今年还是学年第一啊。”张小桐笑吟吟地提醒自己的大舅,“老师说我去重点中学没问题。”

大伯用力点头:“嗯,要小心,不能松懈。学习为重啊……”

说完,念叨着“一年这就是十二万啊”出去了。

轮到小姨和小姨父双亲会审。

小姨是姥姥年轻时一个好姐妹的孩子,当时全国闹吸血虫病,小姨全家只有她一个人活下来。姥姥把她抱回来当自己女儿养,小姨也跟了老爷的姓姓陈。后来姥爷和姥姥都过身了,她就搬过来跟我母亲一起住,再后来小姨夫和小姨的工厂因为改制效益提升,夫妻俩开始跑供销,买了新房子才搬出去。

小姨对我们一家人极好,跟大伯他们相处的也很融洽,尤其最近几年家里有钱之后。

我对张小桐的教导就是:对自己父母,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前我让她在自己父母面前表现成熟一些的细节现在就要发挥作用了,这件事若是能摆平,估计之后张小桐再做什么都没人管了,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过。

当前:第11/32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