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好媳妇》第300/423页


  张翠莲第一次听见有人说这么好听的话,忍不住那眼睛瞄顾致城看他的反应。没想到人家老僧入定一般,对糖衣炮弹毫无反应。
  “嗯,不管是什么样的养殖方式。咱们首先要有市场,保证了销路能够卖出去赚了钱这才是好方法。我也知道目前市场上鸡鸭的需求量不小,很多地方都开了小型的养鸡场。也听说别的村子有的人家养鸡就养了一百来只,每天下午收蛋的摩托来了一卖就能卖十几块钱。”
  顾致城坐在单独的一张沙发上,穿着居家服跟拖鞋身上依然能够散发出严肃果断的气息。大喇叭情不自禁的将顾致城跟自己丈夫比,一个怎么看都像是办公室里的大老板而另一个还是一个普普通通小老百姓。
  她推了一下自己的男人,后者正在认真的听着顾致城的话。对妻子的小动作毫无反应,手上的西瓜都拿了半天却忘记了放在嘴边吃。
  “那顾书记,你能保证咱们能卖出去么?”这话问出了大喇叭的心声,说了半天还不是担心卖不出去么。
  顾致城点点头:“目前市场上大鹅还是挺稀缺的,因此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当然大鹅的生长周期要长一些,不比鸡鸭来得快可是大鹅它价格也贵。我已经跟一个老板签了合同,他现在主要就是做烤鹅生意。他名下有很多个熟食店,主打不同的品牌。”
  具体的顾致城也不好多说,总之其中一个就是做烤鹅。烧鸡、板鸭他也卖,在很多个大型小区附近都有门市。各种熟食拌菜都有销售,而且店的名字也不同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老板。
  有的店就叫XX鸭,里面卖板鸭、烤鸭、酱鸭、卤水鸭。有的店就叫XX肉联,各式各样的酱菜、熟食、生肉还有挂在橱柜里引人垂涎欲滴的各种烤鸡、烤鱼。
  除此之外在站前批发市场也有家禽老板有需求,他们与各个饭店之间也有供货往来。我国某些地区是从来不吃鹅,但是东北人喜欢吃铁锅炖大鹅。虽然需求量不如鸡鸭,但也不是卖不出去。
  而且羽绒服厂也是有大量需要的,鸭绒服鸭绒被的价格要比鹅绒低廉很多。
  在一些高档的餐馆里,讲究的厨师会用鸭油鹅油来做素菜。而鹅油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东西,常吃鹅油对身体尤其是皮肤非常的有好处。
  只不过现代人很少会了解,顾致城也是在张翠莲时常翻阅的红楼梦里窥见过一二。
  当时没有放在心上,某一次跟靳文去省城一个高级饭店吃饭。席间有一个极其讲究的七十多岁的华侨老太太,据说她的家族曾经也是显赫几百年的世家贵族。也不知道谁起了话题,老太太就聊起了鹅油的诸多好处来。
  这才让顾致城记忆犹新,之后机缘巧合让他有机会大力推广养殖白鹅。
  大喇叭焕然大悟的点点头,心里暗暗惭愧。只觉得自己眼界太低,自己能想到的肯定别人也都想到了。人家既然是领导,肯定也有不同凡响的地方。
  “嗯,既然你说养大鹅能挣钱那我也回家养大鹅。等到我们家不错了,我就给我哥哥去电话让他别在外头打工了。回家养大鹅吧!”大喇叭笑的满面红光,好像此时已经看到了曙光一样。

  ☆、第三百九十二章 臭显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喇叭的哥哥顺子是杨庄第一批外出打工的人。杨庄里面有些辍学的少年或者是秋收之后想要打零工糊口的人,都会找她的哥哥帮帮忙。
  顺子年轻的时候好赌,把自己的地输给了别人之后就成了闲散人员。因为没有地又有个爱赌钱的毛病,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讨到老婆。好人家的闺女看不上他,可长得歪瓜裂枣还有离过婚甚至是寡妇他也看不上。
  随着年纪慢慢的大了,人也变得成熟一些。虽然还是喜欢赌博但也知道要赚钱糊口养家,只有这样才能娶一个漂亮的媳妇儿。
  村子里面谁家想要干泥瓦活会找他来帮忙,盖房子也中炕也搭的好。附近几个村庄也都有一号,如果外面有大活需要很多人手也有人找他。
  他脑子灵活几年之后就不满足于在这样一个小天地里做事。便跑到了城里面,跟着建筑队干活认识了几个老板。
  其中一个这两年干的很大,总是能包到大的项目手底下就需要很多类似顺子这样的人。过了年有了活,就回到老家招呼二三十个人去工地干活。
  前两年又是旱又是涝的,地里的粮食不出产。庄子上很多人跟着顺子去了市里面打工,倒也赚了点钱。去年顺子也回到村子里面招人干活,但是因为是在广东许多人觉得太远就没有去。几个辍学的毛孩子跟着去见世面,没两天都跑了回来。说那边夏天热的受不了,饭菜也吃不惯,总是日子过得太辛苦。还不如回家种地来的轻松,因此杨庄今年没有人出去。
  大喇叭也说过了,许多出门打工人的心里。顾致城了解不了,张翠莲同样理解不了。好在庄子上人口流失的不严重,顶多就是上了大学的去了大城市发展。几家老人家去了城里面跟着儿女居住,其他的人都老老实实的在庄子上呆着。
  顾致城的压力少了一些,毕竟上面的领导特意嘱咐他。要保证青壮劳动力的比例,不能村子变成一个大型的‘养老院’。
  天色已晚,大喇叭推了推旁边的丈夫。二人站起身来笑着说道:“那个啥,也不早了。我们两口子先走了啊,你们再唠一会儿。”
  王大花见状也招呼自己的孩子,想要跟着一起走。可惜康康头一次有一个比自己年纪大的孩子陪着玩,正是兴奋的时候闹着不肯放人。
  大人们正哄着,没想到居然又有客人上门来。来的是张翠莲的邻居,与村委会隔着一条马路的钱宝玉。
  “呦,这么热闹呢?听你们家闹吵多半天了,老想进来看看。”钱宝玉手里拿着一个半旧的蒲扇,呼扇呼扇的走了进来。
  看见大喇叭扑哧一笑,拍着大腿道:“哎呦我的娘耶,我就听是你的动静。还真是你啊,大喇叭你们两口子咋来了呢?”
  大喇叭就担心有人看见自己来顾家,千算万算没想到被眼前这个女人逮了个正着。
  “我咋就不能来了?你个山东棒子,你咋跑来了呢?”大喇叭看见钱宝玉瞪着眼睛,张牙舞爪。显然两个人关系还不错,不然也不会这样称呼对方。
  钱宝玉祖籍山东,家里长辈都是闯关东那一代来到东北的。她的娘家在三十四号,离杨庄不是很远。
  在Q市辖区内许多农村都是用数字来命名的,比如钱宝玉的娘家三十四号还有相近的三十三号。这两个地方的人几乎都是山东人,他们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生活方式也都跟传统的山东人一模一样。
  杨庄虽然大多数人祖籍都是在山东,但村子里面其他的省份的人也不少。近几年跟当地人通婚的也比较多,除了像四叔这样老辈的人之外。口音上几乎听不出来原来的祖籍是哪里。
  但是三十三号、三十四号这样的村子却不同,到了这样的村子仿佛就像置身在山东省一样。他们每一户人家都在山东有很多个亲戚,每隔一段时间也都会回到老家看一看。甚至有的人成年之后,就会回到老家去工作。很多的老人也会选择晚年的时候回到山东养老,落叶归根。
  跟这样的村子差不多的还有五十号,五十五号这两个地方。这两个村子的老一辈也是闯关东而来,不同的是他们都是来自河北。有的人还保持这家谱,祖籍热河某某某地什么什么家族。
  大喇叭与钱宝玉兴趣相投,认识多年喜欢互开玩笑。她喊钱宝玉“山东棒子”,钱宝玉并不会生气。而钱宝玉打趣大喇叭的男人,她的丈夫也不会觉得尴尬反而能说上两句话。
  新的客人一来,张翠莲就知道今天想要关门睡觉怕是得晚一点了。
  钱宝玉这个邻居从来没有来过自己的家,她应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果不其然没说两句,钱宝玉就敞开了心扉诉说了自己的烦心事。
  女人家的烦心事,除了钱那就是家长里短了。钱宝玉憋了好几天,越想越觉得委屈。想着张翠莲是个外人,又是个有文化的跟自己不一样的女人。让她来评评理,兴许就能给自己解惑。
  “我姨家在前面不远,班代住隔三差五的我也得去看看。”钱宝玉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反正都不是外人。
  大喇叭与钱宝玉兴趣相投,认识多年喜欢互开玩笑。她喊钱宝玉“山东棒子”,钱宝玉并不会生气。而钱宝玉打趣大喇叭的男人,她的丈夫也不会觉得尴尬反而能说上两句话。
  新的客人一来,张翠莲就知道今天想要关门睡觉怕是得晚一点了。
  钱宝玉这个邻居从来没有来过自己的家,她应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果不其然没说两句,钱宝玉就敞开了心扉诉说了自己的烦心事。
  女人家的烦心事,除了钱那就是家长里短了。钱宝玉憋了好几天,越想越觉得委屈。想着张翠莲是个外人,又是个有文化的跟自己不一样的女人。让她来评评理,兴许就能给自己解惑。
  “我姨家在前面不远,班代住隔三差五的我也得去看看。”钱宝玉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反正都不是外人。

  ☆、第三百九十三章 没有人想要你过得好

  第三百九十三章
  钱宝玉好说歹说终于是让两位老人家上了车,三姨随行在旁三姨夫在后面骑车一个自行车把着另一个自行车回家。
  不管钱宝玉是什么理由,反正两位老人家是不能在她家里住下的。可钱宝玉一看发现三姨既然知道两位老人来家里,居然没有事先准备好东西。别说水果了,这都下午快两点了饭菜也没准备好。明知道他们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中午饭是肯定赶不上的。
  三姨在家里现烧了热水,给老爷子泡了茶。钱宝玉陪着老两口聊天,她自己一边搭着话茬一边去整理父母带来的东西。食物分类规整好,衣服物品搁在应该在的地方。
  “我特意跟三姨偷摸的说,让她整点饭菜老两口吃完了好睡一觉歇一歇。”钱宝玉无奈的叹口气:“三姨说不用我管,那行我就不管了。”
  过了一会儿三姨夫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刚到家就被三姨撵出去买菜。然后她则是去了厨房现焖米饭,又摘豆角洗茄子的忙活。
  “三姨,上午你们吃的是啥?要不先整个汤或者弄点稀粥,对付一口让他俩吃了睡觉吧。你看我姥爷眼皮都耷拉着,我姥也一个劲儿的打哈欠了。”三姨听钱宝玉说的也对,就赶紧整了一个鸡蛋汤又热了两个馒头给老两口垫垫胃。
  等到三姨夫买完菜回来的时候,老两口已经在西屋的炕上歇下了。
  钱宝玉也是手欠,翻了翻三姨夫买的东西。发现就是一些猪头肉、香肠、烧鸡等熟食,另外还有一条五花肉并一个西瓜。
  她想着自己家的太婆婆也跟姥爷姥姥一般年纪,在饮食上应该是差不多的。都喜欢绵软好咬的东西,大鱼大肉太油腻也不太适合老人吃。
  就出去又买了一些长寿糕之类的绵软的蛋糕,还有桃酥饼干一类的东西。又买了一些水果,几瓶罐头跟两袋奶粉。
  想着三姨两口也不容易,自己做外孙女的见到了姥姥姥爷也得亲昵孝顺一些才对。狠狠心又买了排骨、两条鲶鱼,大包小裹的往三姨家送。
  “平时过节啥的,我也没少往三姨家里头送东西。过年的衣服,吃的啥的样样不差。三姨也没说不要,这回也不知道咋地了。我送去了,就给我甩脸子,问我是不是嫌她穷了。”钱宝玉气的没脾气,可又不好说什么。总不能说真话,是觉得三姨两口子有点抠门?
  “一个农村的老头老太太,用吃啥好玩意啊?再说了,他们在家都吃大饼子发糕。来这我给包点饺子就行了,你整这些玩意他们还以为俺家多有钱呢!”三姨老脸一拉,闷闷不乐的把钱宝玉数落了一遍。但还是把东西收下了,可随后不管钱宝玉做什么她都要刺两句。
  张翠莲此时也想到了一幕,虽然邵华也挺怕姥姥的。平时回娘家也会送一点好东西过去,可是若是姥姥来家了在吃穿上并不会特别的用心。反而不如张翠军丈母娘来的时候,那么的显摆那么的铺张浪费。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怕娘家的兄弟们以为自己家里有钱跑过来借钱。不接不好,借了又怕还不了。

当前:第300/42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