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好媳妇》第374/423页


  张翠莲觉得也不错,旅游团比较方便更适合这样的一家老小。但是谢军却不同意,觉得旅游团不自由。早起还是晚归的都得跟着大家伙,而且他还想去其他的地方。
  董丽华是没有主意的,一切听从安排就行。张翠莲知道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网上订购,不能事先订好酒店、火车票的。想要随性少不得就要选择一些较为比较高的交通方式。但是谢军并不这么想,只要买得到卧铺就行了,其他的要求并不高。
  好在顾致城出门在外,经常会在北京驻留。居住的酒店虽然不是什么五星酒店,但方方面面的都不错。
  他给那边的酒店打了电话,预定了一间标间。那边也会车接车送,十分的方便。张翠莲更是千叮咛万嘱咐,既然是出门在外不要心疼钱。老人小孩的不要挤公交挤地铁,打车去旅游景点很方便的。
  谢军满口答应下来,张翠莲心里七上八下的也不知道能不能信。这老两口可是节俭得很,就怕他们大热天的被热坏了。
  平时这两口子确实仔细的很,洗手间偷水那是乐此不疲的。半夜起来都得换一桶水,就为了占那点小便宜。
  可现在身边带着个康康,他们可不敢大意。虽说不敢肆意炫富,但也从来不苛待自己。
  前两天住在酒店里还算新鲜,后来谢军发现四合院的宾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三个人就搬到了四合院里面去,跟着老北京人一起起居。
  早上去胡同口早点铺子吃早点,吃两个焦圈来一碗豆汁儿。康康喝不惯那豆汁儿的味儿,董丽华也大呼那是刷锅水。她们娘俩只吃豆浆油条、包子豆腐脑或者来个烧饼。
  但谢军似乎对老北京的小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面茶、驴肉火烧迷之喜爱。
  董丽华带着康康去吃北京烤鸭,孩子吃的满嘴流油还要打包带回家给父母。谢军却一头钻进了护国寺小吃街,跟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大快朵颐。
  他们哪舍得康康去吃路边摊,带着康康去吃市还没有的外国饭店。去尝一尝汉堡包,吃炸薯条。又去吃了意大利面,对于那个酸不拉几的味道董丽华觉得顶的慌。又去吃了外国人爱吃的披萨,谢军大呼一股臭脚丫子的味道。
  在天安门门前留念合影,在故宫里面感受皇家的威严。爬了长城,在好汉碑面前叉着腰证明自己是条“好汉”。爬了香山,并没有看见什么枫叶。颐和园里划了船,天坛、大观园、恭王府也都去了个遍。
  最后谢军用一天的时间带着康康去了北京大学跟清华大学。小孩子的感受如何他不知道,反正董丽华跟谢军是被震撼到了。
  这是大所有没有氛围,虽然这个时候已经放了假。可里面来参观的小学生不少,也有留在学校里搞研究的高材生。
  “都是大学生,清华出来的研究生博士生,那就是国之栋梁啊。”谢军拉着董丽华的手叹气道:“我们没有福气,要是有个儿子就好了。我一定给他送到清华来上学,嗯,去念军校也行。”
  此时康康在一旁好奇的问道:“姥爷,军校是什么学校?”
  谢军摸了摸康康的后脑勺,笑着说道:“那是给部队专门培养大学生的地方。跟我们不一样,我给你爸都是去当小兵去了。军校的学生人家学的是指挥学的是怎么研究大炮,人家搞得是真正国防咧!”
  “国防是什么意思?”康康第一次听见这个词。
  “就是保护国家的意思!”
  “很厉害么?”
  “最厉害!”
  康康眼睛一亮,高喊道:“姥爷,那我长大了要去军校学国防。保护国家最厉害了!”
  谢军听见这话简直就是老泪纵横,他从来都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有些人心中有一团火,岁月荏苒满藏于心底。有些人心有抱负,却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些遗憾往往就会强加在自己的子女中,拼了命的要让他们走往自己当年没走完的路。
  张翠莲当年与顾致城结婚,因为那一身军装,谢军就有一股子的天然的好感。顾致城转业回老家,遗憾难过的不只有他自己也有谢军。
  如今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孩子,奶声奶气的欢呼表达自己心中的渴望。这让谢军如何不激动?如果可以美梦成真,就算是跟老天爷借,也得活到他进入军校的那一天!
  董丽华提议要带着康康去军校看一看,谢军翻了个白眼说道:“别做梦了,我没去都能知道。国防大学是啥地方?菜市场啊,还让你们参观那!别想了,那里头都是军事机密,不能进!”
  此话一出,康康这个小小的人觉得更加的厉害了。一双大眼睛直冒金星:“对对对,厉害的地方都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
  他发现姥姥似乎有些失望,忍不住安慰道:“姥姥,你别着急。等我上大学了,我领你进去。别人要拦着,我就说你是我姥姥,他们就答应了。”
  董丽华的心里热乎乎的,又是感动又是激动。对着谢军连连点头,应允道:“我看行,等你上大学的时候。就让我跟你姥爷送你去,我也看看国防大学长啥样!”
  孩子有了这个决心,谢军心里面就更高兴了。想着暑假的时间还长,出来都出来了不如一路南下带着孩子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生你那年,我跟你妈去了一趟上海。那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城市,哎呦老的天呀,真是不一般。”谢军摸着康康的头,喃喃低语道。
  董丽华没好气的说道:“当然不一般了,别说现在,就是以前上海也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你没看《上海滩》吗?过去那些江湖老大,黑涩会,交际花,舞女呆的地方。不是有那么一首歌...”
  说着董丽华唱了起来:“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

  ☆、第五百一十一章 康康的作文

   第五百一十一章
  张翠莲感觉到康康自打旅游回来之后,整个人都变化了很大。壮了、高了、黑了整个人也变得不一样了。
  临出去的时候,张翠莲给了他一个笔记本。让康康把这一路的见闻都记录下来,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做到。过了几天就没有这个心情跟精力了,总觉得这就是一个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作业。
  回来之后,张翠莲将相机里的照片洗了出来。康康兴奋地夺过照片如数家珍的说着每日的行程,张翠莲心生一计道:“儿子,你说得真好。妈妈还是很羡慕你啊。可是你这些长大了还是会忘记的,不如你做一个游记如何?”
  康康不明所以好奇的问道:“什么游记?”
  张翠莲笑着说道:“你看国外有很多历险记,说的都是不存在的,作者想象的世界一点都不好玩。咱们手里面有照片,你可以把你跟姥姥姥爷这一路上的趣闻都写下来。姥姥跟姥爷还可以帮你回忆,把当时住的旅店还有你们出行的路线都记录下来。回头妈妈给出版社的编辑看,能不能造福大家来一份旅游指南!”
  这别说小孩子了,就是谢军两口子都觉得很有意义。不用张翠莲多说,当下就拍板下来让康康写,他们在一旁补充。
  康康也不觉得苦恼了,就拿着照相机里洗出来的照片。按照大家的行程,将一路见闻以及有趣的事情都描写出来。
  小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很多想要表达的词汇又不知道怎么说。就让奶奶安荣给他买来辞典,安荣心疼这个大孙子直接买了全套的《辞海》给他。
  康康描写这长城的壮丽,故宫的巍峨,颐和园的风景还有地道的北京小吃描写的非常详细。又将写出了上海那座大都市的繁华,杭州西湖的美景,秀气的江南小镇都一一列举出来。
  都说祖国好风光,康康在游记里面写道:“以前以为全世界都跟家里面没什么区别,夏天烈日炎炎冬天漫天飞雪。出了门之后,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多姿多彩。每一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每一个地方的食物也都不一样。”
  张翠莲看这康康写的文字,忍不住摇头笑道:“真是个小吃货,这一路吃了那么多东西,还真是没落下。”
  在写的时候,张翠莲也在旁边指导。文章可以随心所以的写,这是作者的自由。但是还是要讲究方法,不能想起什么就写什么。
  “你描述的非常到位,北京这一块呢写得特别好。但是妈妈给你一个建议,要分门别类的介绍。比如第一部分来介绍你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你去的著名景点。写故宫呢就说故宫,这边有跑题说到了黄包车跟四合院。这一块你可以单列出来,就在老北京风情的时候填进去。它的后面就是老北京小吃,这样相互呼应别人看着也不觉得奇怪。”
  康康连连点头,在写作方面他是非常佩服自己的母亲的。就算是学校里的语文老师有多么厉害,那也没有他妈妈厉害。他妈妈可是出过好几本小说的作家呢,还是什么作家协会的成员呢。连他的班主任都说,在写作方面他很有天赋随了妈妈呢。
  张翠莲也不是要康康长篇大论真的写出来一个什么游记,而是要他锻炼一下文笔记住这一次出去是为了什么。
  同时也想通过文字来了解孩子的想法,都说文字就是作者内心的剖白。作品即人品,你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你就要从他的文字里面寻找。
  在清华大学那一篇幅里面,张翠莲看见到了谢军与董丽华说过的话。他们笑称康康是虎父无犬子,将来也想要建功立业。
  张翠莲没有当一回事,触景生情下的豪言壮语就好比酒桌上兄弟情义。都是头脑发热之下的言论,并不一定是出自真心。
  再者小孩子的想法千变万化,康康有时候想当火车司机觉得特别的威风。有的时候又想当个厨子,觉得到哪家饭店都能做好吃的。游泳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当世界冠军,挨揍了又要去当拳击手。
  可是在这篇文章里,康康站在清华大学门口照片还有北京大学里面的未名湖畔的照片。他并没有描述自己在这两所中国最有名的学府里的所见所闻,而是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诉说自己没有进入军校的遗憾。
  他说自己听说北京还有一个国防大学,这是中国最好的军校。这里面有很多的飞机大炮坦克防空导弹,里面的学生将来都是指挥官。他说自己有点遗憾没有能看见,哪怕就是被拒之门外也能在门口瞧一瞧也好。
  不过他想象里面一定很威风,就像姥爷带他去看升国旗的时候。那些帅气的解封军叔叔一样,扯着国旗迈着正步扛着钢枪。
  张翠莲捂嘴偷笑,原来看升国旗的时候。康康比姥姥姥爷都兴奋啊,他觉得故宫再好看那也是房子。不如天安门门前,升国旗的时候那么的让人心潮澎湃。
  当然康康这个小家伙到现在还不会说心潮澎湃,他说自己浑身上下就像过电了一样。一阵阵的酥酥麻麻的,有点想哭又有点哭不出来。
  后面的文章就轻松欢快很多,在描写的同时康康还不忘吐槽一番。这也是因为各地文化的不同,康康是个小孩子自己还不能理解。
  在描写杭州的时候:“电视上都是骗人的,我以为在雷峰塔下面真的有白素贞。西湖真的是湖吗?感觉像海一样大,走也走不完。断桥根本就没有断,为什么要叫断桥呢?还有苏堤,说是一个叫苏轼的人修的。苏轼不是个诗人么?不写诗为什么要修桥呢?难道杭州也要发洪水了么?”
  在写上海的时候康康更是一阵烦闷:“上海怎么那么热啊,比东北热好多呢。原来汗水是可以变成盐的,每一天我都感觉自己要化掉了。真想那一把弓箭,把上海的太阳射下来。那我就是后裔啦,真是造福人类呀!”
  “这个叫周庄的小镇真的很漂亮,但是也非常的小。这里的饭菜分量也很小,我不明白为什么。吃饭的时候,姥姥说要一份米饭。阿姨说这里的米饭都是论盆装的,姥姥说那就来一盆吧。结果就那么一点点,我们三个人吃了两盆米饭。哎!这里的人好小气啊。我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盘子那么小!”
  张翠莲看得前仰后合,只觉得小孩子真是童言无忌呢。
  江南的食物讲究精致,分量小可以多吃很多样。东北菜分量大,一盘菜足够三个人吃。哪里还有机会让你点那么多呢。

当前:第374/42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