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全集.net》第105/195页


  虽然两艘重巡上原本的鱼雷发shè管早已撤除,但此时双方距离极近,又是轰击海船这样的大家伙,舰炮也同样给力,直瞄的命中率几近百分之百不说,威力也相当可观,对于毫无装甲保护的民船来说,别说是203mm口径的主炮,甚至127mm的高平两用炮都可以对其船体造成巨大的破坏,尤其两艘重巡舰上的炮手还故意瞄着水线开火。就更是对其构成了致命的伤害。而且更要命的是。三艘散货船的最大航速还比不上两艘重巡的巡航速度,当其中一艘先被击沉之后,剩下的两艘无论如何也没了摆脱追击的机会
  绝望了的rì本船主这才下决心弃船,但为时已晚。在船上爆炸不断的巨震中救生艇很难顺利放下。而水手们越是心急就越是容易出错。结果这三艘rì本散货船全被击沉的时候,总共也只有两艘救生艇得脱大难,而即使算上他们搜救起来的人数。总共生还的也就区区几十人而已。
  等到这三艘散货船都被击沉之后,台湾高雄航空队的飞机才姗姗来迟,此时海面上早已经不见两艘中**舰的踪影。不甘心的鬼子飞行员驾机四处寻找,但因为两艘重巡上的舰载雷达对于高空飞行的目标探测距离超过了80公里(主要是对于高空目标,地球曲面不再影响短波雷达的视界。),而鬼子的飞机是要寻找目标的,自然不可能飞得太低,因此特遣编队可以提前发现敌机而预先避开其前进的方向以逃避侦查,何况现在即使是鬼子的侦察机,巡航时速也不过三四百公里,而且一开始并未对这次袭击引起高度重视的他们出动的飞机数量也不够多,哪儿有那么容易便找到目标呢?
  次rì特遣编队又找到了他们的第二个猎物,虽然只有一艘,但却价值更大,因为这艘排水量过万吨的大型油轮载满了rì本从米纳斯油田采购的优质原油。值得一提的是,米纳斯油田(以及印尼的其他油田)所产的原油品质世界第一(在北海油田被发现之前),甚至可以直接代替重油给大型军舰使用(注1),虽然因为其挥发xìng较强,散逸出来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一旦碰到明火便有爆炸的危险,但由于此时两舰自带的重油储备才用掉了不到五分之一,混入这点比例的印尼原油完全不必担心(这与历史上鬼子军舰烧的全是印尼原油有很大区别),所以叶飞还是破例同意派人登船,抓紧时间补充一些油料
  不过也正因为两舰的燃油储备之前消耗得不多,因此那艘油轮上大部分的原油就只能放弃不要了,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在大火中烧了个干净,但是仍有一部分流入了大海,再加上原油燃烧时那滚滚的黑烟,这些都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早就从胡卫东那里知道了污染这个概念的叶飞自然明白这一点,但他又不能不这样做,“战争本身就是最大的污染源,想要减轻它的破坏,就只能想办法尽快结束它”
  油轮起火后产生的冲天烟柱就如同古代的烽火一样给台湾的rì军指明了目标,而万吨级油轮被击沉也足以引起他们的充分重视,在台湾rì军将手里几乎所有的三百多架飞机都先后派出进行拉网式搜索后,特遣编队的行踪终于被rì军高雄航空队的侦察机率先发现了,但很显然台湾的鬼子飞行员对于中**舰的强大防空能力还缺乏概念,高雄航空队为了抢功,居然不等友军赶来便独自发起了攻击
  在“七七事变”之前,rì本的飞机总数并不算多,因此当时的高雄航空队仅有不到20架飞机,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rì本的飞机产能飞速增加,但由于台湾远离战争前线的缘故,这里的陆航与海航部队扩编幅度都很有限,就拿高雄航空队来说,飞机总数不过区区36架,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各种机型一应俱全,因此其中的轰炸机自然数量有限,全加起来也就12架,而高雄航空队的小鬼子们居然还真就以这区区12架轰炸机对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特遣编队发起攻击
  注1:历史上太平洋战争中后期鬼子的军舰基本就是直接烧印尼原油的,至于不加提炼就可供给飞机使用的说法则完全是谣传,重油品质要求低,而且本身特xìng与原油较为接近,因此才能代替,而当时飞机烧的是汽油,辛烷值还不能低,别说是比重大、质地粘稠的原油不能代替,就算是炼油水平差一点,都很难生产得出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都是菜鸟

  ps: 感谢书友“y小猪40”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
  当然,这批鬼子也没傻到家,至少还知道让战斗机也一起上去以吸引敌舰的防空火力,然而叶飞一看他们的战斗编队就忍不住笑了,“这么点飞机就敢攻击我们,还以为有多么厉害,却没想到只是一些菜鸟。”
  “菜鸟”一词自然是从胡卫东那里学来的,而叶飞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却很简单,敌机距离己舰还远、甚至都没进入大口径高射炮射程的时候就已经排成了相对紧凑的战斗队形,这不是明摆着是过来当靶子的吗?叶飞不禁奇怪为何这些日军飞行员不采用他们在东北华北战场已经普遍获得成功的新战术,结论是要么他们过于轻视己方,要么就是还不具备施行新战术的能力,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是说明来敌大多是些初入战场的菜鸟,不欺负他们还欺负谁去?
  这样好的战机摆在面前,两艘重巡上的高射炮手们自然不会放过,数十门大口径高射炮不约而同地发出了震耳的轰鸣,将无数颗安装了最新的晶体管近炸引信的高射炮弹打进了远方空中的日军机群阵中猛烈爆炸,肆虐的金属风暴将邻近的一架架日军飞机直接打成了筛子,而与以前的战斗不同,如今日军的飞机已经普遍安装了美国人提供的先进机载电台,这令鬼子的飞行员们得以留下最后的遗言......
  “我的飞机失去控制了,完全失去控制了。啊!”,一架被弹片打得千疮百孔的九六式舰载战斗机伴随着飞行员惊恐的尖叫坠向海面,由于坠落产生的巨大动能,海面几乎变得比水泥还要坚硬,这架飞机连同它的操纵者一起直接摔成了碎片......
  “我不行了,望诸君继续奋战,天皇万岁!”,自然也有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至死不悔,不过话说回来,人都死了。管他后悔不后悔呢?
  而理智的人则开始安排起了后事。“诸位如果有能活下来的,万望告诉杏子一声,她还年轻,找个好男人嫁了吧。但请她一定要将太郎好好抚养长大啊!”
  ......
  穿过敌舰射出的无数大口径高射炮在空中爆炸所产生的密集弹幕之后。参与攻击和掩护的二十余架飞机仅剩不到一半幸存。高雄航空队队长虽然侥幸未死,却也心知此次行动已经必定失败,心想与其回去接受军事法庭的判决。还不如拼死一搏,无论成功与否都可以为家人多争取一点抚恤。但出于为国惜才的心思,他还是命令队里唯一一个虽然年轻却才华横溢的战斗机王牌道,“坂井你还活着吧,马上带着战斗机撤离,下面已经没你们的事了!”
  “为什么?我们连敌舰的边都没碰到,就这么逃跑了吗?”,一个年轻的声音语气生硬地回答道。
  “此次行动的失败责任在我,你们都是帝国海航未来的王牌,不要为此白白送掉性命。”,队长劝了几句没有起到效果,这时两艘敌舰上的大口径高射炮却再次发出了怒吼,顿时又有数架日机被击落击伤,在对敌人大口径高射炮几乎两三秒就是一轮齐射的恐怖射速感到惊骇的同时,队长不禁心中大急,不顾身份地大叫道,“坂井快跑!”
  话音刚落,两艘重巡上在出发前不久才新加装的众多57mm中口径高射炮也因为敌机进入射程而纷纷开火,其所用炮弹的杆式战斗部也第一次显示出了强大的杀伤力,之前鬼子的飞机只要没被高射炮弹直接击中,坠毁前好歹还有具全尸,而现在被杆式弹片击毁的飞机却往往直接在空中解体,这给了坂井三郎等残存的日本飞行员以极大的震撼,终于不再抗命,立即驾机逃逸,可是仍在特遣舰艇编队高射炮射程内的他们又哪儿又那么容易就逃得出去?最终除了三架战斗机因为体积较小,被弹片击中的概率也相对较小而避免了被击落的厄运成功逃回(侦察机和留守的飞机也得以幸免,但高雄航空队依然被击落了超过20架飞机,而且机上飞行员全部遇难,可谓是元气大伤。),其余的飞机、尤其是轰炸机全被击落,鬼子的飞行员们甚至都没机会体验一下两艘重巡上小口径速射炮的恐怖,至于高雄航空队队长原本与敌同归于尽的妄想,也和他本人与座机一样在空中被打得粉碎......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坂井三郎这位历史上后来日军海航的超级王牌虽然在此战中毫无建树,但他还是靠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和与生俱来的强烈危机预感(否则历史上这厮也活不到战后)得脱大难,并且座机受创也是侥幸飞回的几架飞机中最轻的,而他的王牌之路也由此开启,正应了那句老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高雄航空队的铩羽而归给台湾其他的航空队提了个醒,须知如今由于重心在北的缘故,台湾全部的日军战机加起来也不过三百余架,而且其中以负责防空的战斗机为主,轰炸机总数还不满一百架,以那两艘敌舰展现出来的强大防空能力,恐怕需要全部出动才有一定胜算,但这却需要各个航空队、尤其是陆航与海航之间协调一致才行,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结果当台湾日军的航空部队全部准备就绪的时候,特遣舰艇编队已经成功地利用夜幕掩护摆脱了日军侦察机的跟踪,当台湾日军花费了好几天时间再次将目标锁定的时候,特遣编队已经将破交的战果增加到了25万吨,其中将近一半是对日本海军来说意义重大的油轮......
  这下日本海军军令部终于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一方面从本土和冲绳紧急调派了不下150架(注1)轰炸机的航空部队转场到台湾助战,另一方面则不得不作好组建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来解决这一威胁的准备......
  注1:二战日本海航的的强大主要是因为飞行员的高素质和海航飞机相对陆航更好的性能(书中由于蝴蝶效应的影响,陆航的一式战斗机已经提前服役,而零式还未定型生产,因此暂时海航的飞机性能反而不如陆航。),数量上直到后来太平洋战争转入防御之前一直都是不如陆航的,何况现在日军的作战重心集中在在东北南满地区,短时间内也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的飞机。(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章 道高一丈

  ps: 感谢书友“看海开心胸”的打赏和书友“xiaomingdesh”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敌机越来越多了,这样下去很危险......”,沈鸿烈看着远处天空中阴魂不散的鬼子侦察机,一脸忧虑地说道。敌机现在也学乖了,他们只要确保不将目标跟丢就行,却并不冲到太近的距离内,而特遣编队的大口径高射炮虽然够得着,但它们并不是适用于点射的精确武器,如果对区区几架侦察机也要进行空域弹幕覆盖,炮弹的浪费就太严重了,要知道现在特遣编队可是在远海作战,储备的炮弹打掉一发就少一发,如果不省着一点,日军的飞机只要反复这么来几次,用光了高射炮弹的特遣编队就只能任其鱼肉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问题还不算严重,因为有雷达的帮助,只要夜晚来临,特遣编队就可以轻易摆脱敌机的追踪,但这几天来,特遣编队的舰载雷达却发现不管军舰向哪个方向开,那一带都有敌人的侦查机巡曳,由此特遣编队的指挥部立刻意识到台湾日军的侦察机数量较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因此才能进行如今这种拉网式的搜索,而只要日军高层脑子没有进水,增兵台湾的就绝不会仅仅只有侦察机......
  这样的话,特遣编队的处境可就十分危险了,防空力量再强,也终究是被动的一方。如果日军的轰炸机数量增加到上百架,无论是进行饱和攻击(哪怕损失再大,只要投中几枚炸弹,以重巡并不算强的装甲防护,就算不沉也会受到重创。),还是分成小队轮番袭击(以消耗特遣编队的弹药),都将令特遣编队难以应付,也难怪连破交作战计划的提出者沈鸿烈,心中也难免不安。话说他虽然比叶飞这个原来的陆军将领内行得多,但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却还停留在传统的海军对海军的框架内。却没想到鬼子的对策竟然是以空制海。
  听了沈鸿烈的话。叶飞也不禁陷入深思,但他最终还是脸现坚毅道,“我们现在还未将鬼子的大舰队引过来,无论如何也不能中止任务。不过。我们只要截断鬼子的海上贸易路线就行。没必要一直局限在巴士海峡。我们完全可以一直向南,离开台湾的日本陆基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后继续执行破交任务,这样鬼子就只能派舰队来对付我们了。”
  特遣编队的突然南下令日本海军军令部以空制海的计划失去了作用。反而不得不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让台湾的日军航空部队提前对特遣编队发起总攻击,为此日本海军还不得不放低姿态与陆军方面协商,请求台湾的陆航部队配合作战,以弥补海航轰炸机数量的不足。但即便如此,台湾日军在短时间内仍然调不出太多的轰炸机,而由于特遣编队一旦入夜就能摆脱日军侦察机的追踪、哪怕只是暂时摆脱,以重巡的高航速,只要中国人决心南下,两三天时间也足以让其远离台湾日机的侦查范围,到时候可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因此日本海军明知没有必胜的把握,依然命令台南的几支航空队马上出动,并请求陆航的一个飞行团配合作战,一起追击特遣编队......
  “想不到鬼子还来给我们送行,那咱们可不能太小气......”,叶飞看着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冷笑道。从雷达侦测的结果来看,鬼子这次出动了大约七八十架飞机,数量虽然不少,但对舰队防空能力充满自信的叶飞毫不畏惧,但他还是命令两舰加速南下,原因很简单,无论是轰炸机还是战斗机,作战距离每大一分,作战效率都将相应下降,六七公里的距离看起来不长,但在并非必胜的战斗中,这一点差别或许就将决定成败。
  由于担心敌人的舰队再次夜遁,日军的轰炸机群也不试探,直接就朝两艘重巡猛扑了过去,而且与之前高雄航空队的那些菜鸟不同,驾驶这些轰炸机的飞行员都是技术出色的好手,因而很自然地采用了新战术以减少敌舰大口径高射炮所造成的损失。但鬼子却不知道,自从他们搞出这种新战术之后,包括胡卫东在内,中国的防空部队官兵与军工技术人员一直都在思考着破解的办法,一度被放弃了的57mm高射炮之所以能够定型生产并装备部队,固然是因为晶体管近炸引信的研制成功使得近炸引信的体积大为缩小,也由于这款有效射高五千米左右的中口径高射炮用于对付鬼子轰炸机编队的新战术有奇效......
  由于大口径高射炮的杀伤效率被日军飞行编队的新战术大大削弱了,因此为了节省炮弹,叶飞命令两艘重巡洋舰上的127mm高平两用炮和88mm高射炮暂时不要开火,这无疑进一步助长了鬼子飞行员的气焰。但就在他们冲进五千米的距离内迅速组成作战编队的时候,特遣编队舰上装备的众多127mm高平两用炮、88mm高射炮与57mm高射炮却同时猛烈开火,其中57mm高射炮以其每秒2发以上的恐怖射速、杆式战斗部惊人的破坏力和陀螺瞄准具带来的超高射击精度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这一距离下防空的主力,在其猛烈而精准的打击下,天空中不断有日军飞机被击落、甚至直接在空中解体......
  即使是经验再丰富的鬼子飞行员也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的中距离防空火力,心中难免恐慌,他们刚刚组成的轰炸队形登时就被打乱了,某些勇敢的飞行员驾机冲锋在前,而一些被吓住了的则不自觉地减缓了飞行的速度。而与此同时,两舰上配备的众多小口径速射炮却先后开火,不但弥补了大口径高射炮因为距离太近失去作用而导致的火力减弱,而且给日军的机群造成了更大的杀伤......
  见到敌机飞进有效射程,致远舰上一个“天网”近防火炮的炮班立即操纵火炮瞄准其猛烈开火,“还真有不怕死的,看老子给你点名!”(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一章 胜利余波

  ps: 感谢书友“钢镚与铜板”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荐票^_^
  “天网”近防火炮的射速远远超越了这个年代人们的想象,那个驾机冲在最前面的日军飞行员连惨叫声都没来得及发出,就与他的那架俯冲轰炸机一起被命中机身的至少上百发25mm炮弹撕成了碎片......
  “这炮是真好使,指谁谁死啊,我进这个炮班以来,还没见那架鬼子飞机被其瞄上了之后还能飞回去的。就是这炮弹用起来也太快了,一梭子就是300发,备弹只够打三次(军舰的弹药库里自然还有储备,但是炮班的手边只有900发炮弹可用,毕竟堆太多的话,且不说殉爆的威胁会成倍增加,“天网”的炮座上也得有地方放才行。)......”,这个炮班年纪不大却已经身经百战的老班长感叹道。
  “这种火炮本来就主要是用来威慑敌人的,你看鬼子不是被吓住了么?”,一个有着高中文化的新兵抓紧时间卖弄道。谁知他话音刚落,就见一架尾部拖着滚滚浓烟的敌机竟然朝着致远号撞了过来......
  炮班连忙操纵这门“天网”对其猛烈开火,直接就将其打得凌空爆炸,那个高中生这才松了口气,同时还不忘补充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解决这些能够对军舰构成致命威胁的目标......”
  鬼子飞行员进行自杀式攻击可不是他活腻了,实在是两舰的防空能力太过强大。以致于不少鬼子都心生绝望,才无奈地选择了这种极端的做法。不过严格来说,日军没能取得胜利与其本身的问题也有很大关系,自从当初在世界上率先放弃了鱼雷轰炸机之后,日本海航轰炸机的攻击方式就只有高空的水平轰炸和低空的俯冲轰炸两种,而其中的水平轰炸方式,由于鬼子飞行员近乎变态地追求投弹精度,因此投弹高度往往会放低到2000米左右、而不是通常的3000米甚至4000米,虽然800公斤的重磅半穿甲航空炸弹即使在2000米的高度落下依然足以击穿除了新型战列舰以外任何一种军舰的水平装甲,但是轰炸机本身被敌舰防空火力击中的概率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至少好几倍。别说是大口径高射炮。就连小口径的速射炮(“密集阵”除外)都能够得着了(ps:珍珠港事变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战果,除了偷袭的因素外,港内的战列舰多已老旧,舰上防空武器、尤其是小口径高射炮配备不足、水平装甲厚度也不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同时一样是为了追求投弹精度。鬼子的轰炸机飞行员投弹前一定会尽量保持平飞以减小误差。可这样做同样增大了日军轰炸机被敌舰防空炮火击中的概率......
  至于俯冲轰炸,倒是要比水平轰炸灵活得多,但问题是日军的俯冲轰炸机载弹量普遍偏小。不管是陆航的三菱九七式轻型轰炸机、川崎九八式轻型轰炸机,还是海军新装备的九九式舰载轰炸机,载弹量都只有400-450公斤,而机腹挂载的航弹更是只有250公斤重。客观地说,250公斤的航弹虽然威力略显不足,但对付重巡级别的军舰也勉强够用了,可问题是......
  战后叶飞感慨道,“老军长(胡卫东)对小鬼子的脾性摸得太准了,他就知道鬼子一定会集中轰炸炮塔等要害部位,想要将咱们的军舰一下子炸沉,所以让造船厂特别加强了这些位置的装甲(不光是简单地加厚,而且换用了最新型的双面硬化装甲钢,使得两舰要害部位的防御力甚至超过了金刚级战列舰......),结果小鬼子还真就死命地往这些位置扔炸弹。不过也得感谢鬼子投弹太准,如果扔偏了砸在其他位置,可能反而会比较麻烦......”
  就这样,特遣编队以不足百人的伤亡(其中牺牲29人、重度伤残11人,由于舰上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永久性减员的比例较高。)击落击伤敌机六十余架,令台湾日军航空部队孤注一掷的疯狂攻击完全破产,带着他们几近30万吨的辉煌破交战绩和并未受到实质性破坏的两艘军舰摆脱了日军侦察机的追踪进一步南下,这下日军想要恢复南洋航路的通畅,就非得派舰队不可。但令胡卫东惊讶的是,日本当局在这个时候竟然派人来解放区求和了,或许他们也终于意识到侵华战争注定会以可耻的失败来收场了吧?
  可是,虽然日本当局已经意识到东北难保,但他们依然希望可以继续保有旅大“关东州”,并在东北、至少是南满地区享受日俄战争之后、九一八事变之前的特权;而赤色党方面却要求日本完全退出中国的国土,并归还侵占多年的台湾、澎湖与钓鱼岛等周边岛屿(这个是胡卫东特别要求加进去的,当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岛......),只同意在朝鲜独立、战犯的名单和战争赔款这三个问题上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双方分歧如此严重,谈判无疑是没法进行下去了,对此谈判双方都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倒是希望中日两国恢复和平而令本国受益的美国和德国要更加失望一些。
  其中美国是希望以此避免赤色中国彻底打败日本、从而获得日本的工业与科技力量变得更加强大,同时以调停之功逼迫日本当局向美国出让更多的权益,特别是那些美国很感兴趣的太平洋岛屿......
  而德国则是希望可以重新脚踩两只船,毕竟中国对于苏联的牵制作用固然巨大,但日本的强大海军同样令德国人难以放弃,虽然因为技术与经济合作的关系,德国目前选择了偏向中国一方,但合作终究有结束的一天,德国人这种微妙的态度从其不顾中国方面的反对,坚持与日本进行舰载机技术方面的合作,就可见一斑了。
  不过就连胡卫东也不得不承认,没有日本人的帮助,毫无基础的德国海军很难在欧战爆发之前将陆基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改成性能合格的舰载型,但是日本海军获得了能够挂载1.8吨航空炸弹、载弹量大得完全不似俯冲轰炸机的斯图卡(日本海军希望藉此解决巴士海峡之战中海航轰炸机部队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之后,无疑将对中国海军本就不多的水面舰艇构成致命威胁......(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二章 火力支援舰

  ps: 感谢书友“看海开心胸”的打赏,顺便求下推荐票^_^
  不管如何,既然谈判不成,那就只有接着打了,事实上双方也都不是省油的灯,鬼子提出和谈本来就有缓兵之计的意思,而已经蛰伏了一段时间的中原野战军也乘此机会进入了临战状态......
  如果从传统的路线前往东北战场,所需的时间必定很长,而且还会加大东北战场本就十分沉重的后勤压力,因此胡卫东的想法是走海路直接在旅大附近登陆,与华野形成南北夹击。从常理来看,胡卫东的这一计划完全不符合战争规律,制海权掌握在对方手里,制空权方面也不占优势,居然想要跨海登陆,那不是找死吗?但是胡卫东却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个对于己方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那就是渤海海峡实在是太狭窄了,最窄的地方仅有106公里,而且渤海海峡中还散布着不少岛屿, 各相邻岛屿间距离1.4~10.7千米,这正在陆军火炮的射程之内。如果日本海军的那些主力舰还在旅大,胡卫东还不敢冒险,但是既然它们已被调走,胡卫东自然要试上一试,而且为了这次出人意料的登陆作战,胡卫东和他直接领导下的军工部门还准备了不少特殊的武器装备......
  登陆作战中火力支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敌人的反击,一开始人数还不算多的抢滩部队几乎肯定会被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守军赶下海。可是中国海军仅有的两艘大舰却都已经派了出去。光靠剩下的几艘驱逐舰和从美国买来的轻巡,根本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对岸火力支援,因此胡卫东很自然地想到了让陆军火炮上岛,但只要一动手,就必然会引起鬼子注意,而遭到日军舰艇和飞机的攻击阻挠,甚至鬼子还会派兵抢占那些之前没有占领的小岛,到那时就得与其逐岛争夺,进攻的突然性没了,而且夺岛行动完全暴露在鬼子海军和航空部队的优势火力之下。损失必定极大。这可不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胡卫东的一贯作风......
  为此胡卫东很自然地想起了后世“火力支援舰”的概念,其实类似的军舰早就有了,那就是所谓的浅水重炮舰。可是胡卫东却并没有选择这一较为传统的方案,虽然浅水重炮舰与同等火力的主力舰种(最大的浅水重炮舰火力与战列舰相当)相比无论是造价还是建造时间都要少得多。但对于造船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负担。何况现在中国有限的造舰产能还几乎全被与德国合作造舰的计划所占用了。因此胡卫东最终选择了后世新中国海军的做法。那就是让火箭炮上舰......

当前:第105/19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