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换夫记全集Zei8.com》第138/140页


一大早东桐推开房门,望见外面没有再飘雪,反而有点阳光照射下来,她不相信的抬头往天空望去,阳光照得她眯了眼。新君举行仪式的这天,连天公都照顾着,居然没有下雪,东桐微笑起来。宫里早早派来三辆大马车,此时已等候在行思院门外,园里的人一个个穿着新衣喜气洋洋,满面笑容兴味盎然的互望着,快步往院门走去。

东桐和张家人坐一个车里,路上张静观对东桐兴致勃勃的说:“桐,西城历来节日前后难得不下雪,今日还是个大晴天。今上一定是明君,我们西朝百姓是生而有幸,有福气再遇明君。”车里众人纷纷点头赞同。东桐虽说不信这些,不过仪式这天,天气好,让百姓心有所归总是好事,她笑着说:“小苠历来聪慧明理,这样的人天生是做明君的料,连老天都赞同他登大位。”东桐和张家人多了些接触后,才知张静观因年轻时的识人不明,情伤之后大受打击兼而伤了身体,多年精心调理都无法恢复,这也是张家人最恨东夫人的地方。

张家人原本在西城算得上大商户,那时张家、崔家、东家三家分割西城主要的生意。当年张静观入东家后,张家人那时已开始迁居去温暖的迷城,不过因张静观还在西城,张家便没有放下这里的生意。直到张静观与东夫人之间事发后,张灿然父亲赶来接弟弟离开,伤心下才处理一些店面,留下几间放不下的店面,交给手下可以信任的掌柜打理。至那之后张家全心营造迷城的生意,对西城的生意完全放手。东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东夫人的确是有生意手腕的人,东家慢慢在西城做大起来。

张家人历来以诚信做生意,手下的人同样如此。留在西城的掌柜一个个用心打理着生意,就那么几家的店面,都做成西城的名店。这几年随着张灿然的接手张家生意,他对西城的生意再次用心,而东二小姐却没有东夫人那样的心机,东家的生意慢慢下滑。张灿然认下东桐这个妹后,他每半年到西城查看生意商机时,都会带来迷城的特产当礼物给东桐。

张灿然见多识广言谈有趣,他懂得转着弯在东桐面前提起张静观,说张静观性情多思敏感,偏偏身体瘦弱经不起思虑太多。时日一长,崔惜笑着说:“桐,你这哥是有心人。张家难怪是在哪里都可以竖起来,这日子一长,当年东家抢去张家的生意,会物归原主。”崔家一直以来在西城是手艺取巧,他们的生意是有心也抢不了的。张灿然愿意对东桐用心,东桐自然是有所感念,这世上多亲戚朋友,路始终是要好走许多。

马车经过的这一路,不时可以听到人们喜悦地说:“天晴了,西朝又迎明君。”马车接近宫门时,缓缓停下来,所有人下马车后,跟着前面的队伍排着队。慢慢到宫门口时,男女分开两边分别由男女护卫查验,东桐跟着队伍排到黑衣女护卫面前时,把手中宫牌递过去,她后面站着的黑衣女子接过来打量,她还给东桐时,眼神特意的多看东桐好几眼。东桐由着女护卫在自已前后轻轻拍拍后,听她说:“多谢合作。”

东桐进宫门后,走到已检查完的曾明悦一行人身边,曾明悦凑近东桐小小声音说:“桐,一会在正宫殿举行仪式时,只有今上亲属与众位高官观礼。”曾明悦还要说下去时,两个粉衣宫女过来对东桐行礼,她们对东桐说:“东姑娘,今上说请行思园里的客人,全部入内观礼,以主子的亲属之礼节相待。”东桐笑着点点头。

曾明悦握紧东桐的手,说:“小苠认我们当亲友。”东桐轻拍拍她的手,等到人全到整齐后,跟着两个粉衣宫女往正宫殿而去。到正宫殿附近时气氛慢慢庄严起来,东桐一行人跟着宫女进到宫殿里面,一行人分成两起坐入两个亲属席位。各国来宾就在亲属席位旁边,东桐打量一眼,各国的位上都有许多年轻相貌美丽的女子,她们一个个脸上笑意盎然打量着四周,眼神里有着不服输的表情。

东桐坐定后打量高高在上的大位,并没有瞧到今上和东苠夫妻,反而见到穿着淡紫色劲装的慎行,他站在大位之下,对身边人吩咐着。他转眼瞧到东桐一行人后,对身边人点点头,就往东桐这边过来,走近这边后,他礼貌地对坐席上众人行礼问好后。他挨近东桐身边,轻声问:“娘亲,今天你儿子穿这身英气吗?”东桐笑着点点头问:“慎思和小惜呢?”慎行笑着说:“娘亲你放心,她们两人在一起,现在正陪着舅妈梳装,这已快要到仪式举行时间,我一会忙完再过来陪你,现在我先过去。”

慎行走开后,曾明悦感叹道:“那个可爱的孩童,现在竟然能独当一面。”东桐笑望着她,正要同她说一句子时,觉得身边的席位有人看着自已,东桐礼貌的笑着回望,见到王爷已坐在席位上,他对东桐微微点头,神容又苍老几岁。东桐暗叹息地站起来,走到他那边行礼说:“王爷安好!”他淡淡开口说:“听说你上次吹风后生病?年纪轻轻就如此可不行,有空时,让宫里大夫帮你多调理身子。”东桐笑着对他再行礼说:“多谢王爷关心。王爷保重,家人珍重。”明日之后,也许此生再无相见机会,东桐说不出心理的感受。王爷望一眼东桐微微点头后,他对东桐挥挥手。

东桐回到桌位坐定后,对面官员的席位,已一一坐上人。傅冬一身黑衣劲装,独自坐在第一个席位上,他目光扫向东桐一眼后移开。一个粉衣宫女靠近东桐轻声音说:“主子吩咐,慎思和慎惜两位小主子,一会陪同傅大人入坐。”粉衣宫女一退下,就听到宫人大声音叫:“今上到,苠主子到,蓝主子到。”宫殿里的人全部站立起来,西朝独有的欢快音乐响起来。

今上一身金紫色正装第一个出来,随后东苠和蓝两人同样金紫色正装跟在身后。今上走上去坐在大位侧边,东苠和蓝站在她的身旁,一顶金冠和一支金风钗放在大位之上。今上轻轻伸出手一压,音乐停下来后,一直跟在他们身后的年轻男女,从侧旁走出来后,各归各家的席位。慎思和慎惜姐妹两人手牵着手笑瞧东桐,东桐轻轻点头后,两人笑着快步向傅冬的席位走去。

傅冬见到这对姐妹花走向他那里时,眼睛往东桐这边望。小惜此时已一脸笑容对着他,傅冬赶紧起身挪动位置,伸手牵过小惜坐到中间,他和慎思坐两旁。相信整个宫殿的人都打量这一幕,只是大家都没有时间细打量,宫人已大声宣布:“礼仪官到。”东慎行走上前去,站在大位下,向今上和东苠夫妻行礼,今上和东苠夫妻都是一脸微笑点头。

东桐见到后,吃惊望向慎行背影,听着来宾惊叹道:“这少年真英俊,身姿挺立年轻有为。”而曾明悦紧握东桐的手,仪式慢慢举行着,慎行接近大位后,双手捧过金冠递给今上,今上亲手拿起给半跪下来东苠,戴上金冠说:“从此以后,你当以西朝百姓为重,做一代明君。”东苠对着今上大声音说:“孙儿,牢记皇祖教训,以百姓为重。”慎行双手捧过金风钗,今上接过金风钗,扶起要跪下的蓝,亲手给她钗上说:“你身为皇后,从此刻起,应当以天下为重,尽好你的本份。”慎行行礼退到大位之下。西朝从这日开始以“苠”为年号,东苠几十年后,跟随他的前人一样,放手给年轻有为的孙女,隐退后不再有人听过他的消息,同时跟着他隐退的还有东慎行一家。

仪式完毕后,慎思和慎惜才走近东桐这边,跟着东桐这一行人离开宫殿。东桐一行人出宫殿后,跟着众人一样在外面听候安排,这时林立如同从前对待慎行兄妹那般,抱起慎惜甩动转圈起来,小惜笑得欢快,等到林立要把她放下来,她不依地说:“林叔,再来一次。”曾明悦笑起来说:“小惜跟慎行一样,慎行小时也是这般叫着再来一次,只有慎思是用眼睛说话。”曾明悦这次到西城后,多出无数对年华流失的感叹。她放手画坊的事后,曾父和曾母已提出崔家的事宜,全盘交给她和林立两人做主。

东桐笑看着慎思和慎惜姐妹,第一次觉得年华如水般流逝,这感叹才一起,有粉衣宫女走近东桐轻声音说:“东姑娘,今上请你跟我来。”东桐赶紧扯扯身边笑着的曾明悦,对她耳语说:“我过去下,小苠有事找我。”

东桐跟着粉衣宫女穿过人流,向宫门口走去,东桐略微吃惊的跟着宫女出宫门后,见到东苠和蓝两人一脸不舍的守在一辆马车旁。东桐脸微微变色,走近后东苠伸手扯扯她说:“皇祖说,她最后有话要同你说。”东苠扶着东桐上车后,今上和两位贵君在车上,她微笑着对东桐说:“桐,满目河山空念远,何不怜取眼前人。傅冬他是一个不会表达的孩子。你给他一个机会吧。”

第二百六十二章 四年

西朝‘苠’四年,恰逢四海升平,八方宁靖,国力最为强盛,政治又清明时期。西朝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两个字。而作为统领的傅冬不久前,上书陈诉说:“国力强盛之下,更加需要培养新一代的军卫。我身为统领以来,一刻不敢放松……”

东苠没有多久接东桐进宫后,私下感叹的对她说:“难怪皇祖当年走之前,都不放心傅大人终身大事。他的确为西朝付出太多。”东桐只是微微笑着聆听,果然没多久就听到东苠万分不舍的说:“姐姐,我听从他的意见,把慎行派驻边城。”东桐听后虽说舍不得慎行要远行的事实,可她知晓最舍不得慎行的人是东苠,多年来他对慎行一直疼爱有加,舍不得他远离西城。而傅冬认为慎行将来要担当大任,始终要去边城磨砺一番才能有所作为。

东苠当君王这几年来,朝政上的决策从未有人多议。最多是对他私生活有话说,有些官员无法接受宫内只有蓝一个女人。好在蓝这四年来,心情宽松下,接连生了两个儿子,让官员们说话时多少软下调子。东苠在既位不久便对提起此事的人说:“宫内有皇后一人足矣,她性情平和体贴入微,足以照顾好我。大家心有余力,不如在西朝各地多走走,瞧瞧下面官员是否清正廉洁。”

官员们明面上动作不敢,私下却小动作不断。东桐最初两年不断的接到拜帖,说有事相商,上门求见上一面。东桐最初还真以为有重要事,后来问护卫来几人时,护卫说:“上门来的官员,后面跟着几个亮丽的女子。”东桐一听情况,连忙把帖子递回护卫说:“我现在休养时期,闲人一律免见。”随后对方潮说:“跟所有的人打招呼,以后我出门,不许透露我的行踪。”

东桐一直喜欢蓝,觉得她是个深明大义的好女人,而且与东苠两人伉俪情深。东苠历来不是个爱美色的男人,他说得最明白的一句话:“这世上总是会有层出不穷的美女出现,比蓝更美的女子一定有,不过如她这般贴我心的人,我又愿意让她体贴的人,我想是永远不会有第二个,就是有第二个,也没有最初的那份纯粹。”

傅冬和东桐两人又纠缠三年后,在一年前总算再次成亲。傅冬是用世上最笨的追求方法,感动东桐和她身边的人。他几年以来只会静静的守在东桐身边,默不作声的关注东桐情绪,默默的在背后关心她,有时间便陪着她的身边。最初东桐闪躲过,劝阻过他,后来更清楚明白的对他直接说:“傅冬,我的心里只有崔惜,容不下第二个男人。”

傅冬听东桐的话转身离开,在东桐以为他从此不会再来时。他过了三天再上门,对东桐慎之又慎的说:“人一辈子有这么长的日子,我一直以来对别的女子都没有兴趣。我想好了,既然是这样,我再等你几年也不算啥,我总能等到你的心里能多容一个人时。崔惜已经不在了,而我的要求不多,就是活着时,有时间好好陪着你,给你时间,让你慢慢的习惯我在你身边。”好在东桐已开窍,要不听傅冬头一句话,大约就会自动闭上耳朵不听。自那以后,东桐由着傅冬来去,反正自已也劝阻不了他。

东苠在一年前,忍不住对东桐说:“姐姐,你们成亲吧。”吓得东桐惊愕地望着他说:“我心里有人,没有法子多容一个人。这种情况下和他成亲,挺对不住他。”东苠听后笑起来拍手说:“姐姐,第一次听你说,感觉到对不起他,这事我做主,可以成了。当初我接受蓝时,也认为这女子对我太好,而我那时根本没心关注那事,当时心里同你想的一样。现在我们俩人不是过得非常好。你只要点头,傅冬大人只会认为你很对得起他。”

东苠说完这话后,有点恶趣味的笑起来又说:“姐姐,你就当做为西朝付出一回吧,我们不能让傅大人单身太久。”东苠大笑着走后。没多久换蓝私下里对东桐劝说:“姐姐,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找个伴吧。我瞧傅冬大人对你不错,再说他又是慎行兄妹的爹爹,而小惜我瞧着同他也亲热。再说傅家兄弟早已分家,分家后他爹娘自愿跟着小儿子过。苠说这样最好,你少掉许多麻烦事。不如你就将就他一回,以后有合心意的男人,再迎进门来做二郎君。”蓝这话雷得东桐看她好几眼后说:“你就不怕小苠知晓你这说法?”

蓝捂嘴轻笑起来说:“姐姐,这话就是他的意思,只是他没我说得明白,他说以后姐姐有合心意的人时,到时傅大人想拦着不让进门,他也会替你做主。”东桐现在知道成亲久了,会让人的思想很不纯洁,没想到眼前这个女子也是这样。东桐轻摇头说:“傅冬那人我可摆不平,这事还是不提为好。”

东桐还是没有点头,直到崔珍有一天来行思园找东桐说:“四嫂,我把四哥给傅大人的信,刚刚送给傅大人。”东桐听后一脸怔怔地望着崔珍,不知何时崔惜还有信留给傅冬。她抬头望一眼东桐,接着说:“四嫂,当年事发前,其实四哥心里有所感觉,他那时同我说过,万一他陪不了你白头,他也希望有另外的人来照顾你,不希望你一个人孤零零过日子。那信就是那时交给我的,说如果他走后三年,傅大人还惦记着四嫂,就把信送给傅大人。如果你们依旧错过对方,那这信就等到你成亲三年后,让我再交给你处理。四哥还说,那信里面有给你的信,如果你要看信,只能在你成亲的情况下。”

东桐是一脸不相信的望向崔珍,她肯定的对东桐点头说:“四嫂,你以后就是同傅大人在一起,我们都当你是崔家人。四哥走后,我们都知你伤心。可是已经好几年了,四哥对你那么好,一定希望你过得很好,那样四哥九泉之下也会安心。四嫂,傅大人等你多年,你嫁了吧。”崔家这几年的确如同从前一般对东桐,也一样在衣着上面照顾着慎行兄妹两人。

傅冬当天就赶过来同东桐提这事,他解释说:“桐,我没有法子给你看信,你瞧崔惜他早有准备,你看他上面写的字。”东桐接过那纸张,崔惜飘逸的字体,清晰明白的写着:“傅冬,如果你和桐已成亲,请你好好的对待她,别吃我的干醋,你可以给她信,由她亲拆。如你们没成亲,而你给她看信,那么我只有咒你,今世无法得到你的意中人。”那纸张顺着东桐的手滑下,飘落在地上。东桐想了许久后,傅冬再一次提起成亲时便点了头。

东桐和傅冬成亲当天,东桐拆开崔惜的信,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桐,不要再伤心我的离去,你忘记我吧,好好开始新的生活,好好珍惜眼前人。我最怕的是这封信,要等到你晚年才能到达你的手中,那样我是永远无法安心。桐,我希望你能许我来生,来生我一定陪你到白头,珍惜你如珠如玉般宝贵。现在请你忘记我,直到你生命的最后一天,才能记起我,那时我会笑着来迎接你。”

傅冬接过东桐的手中的信,看后说:“桐,那天我陪你去看他吧。你不用忘记他。”东桐同傅冬成亲后,才从傅冬口中听到崔惜的一些事情,原来崔惜那时找上傅冬,是为了几年以后解咒的事。傅冬当年听崔惜说明理由后,当场就应承下来,并应承他会保守崔家的这个秘密。

崔惜从那以后便当傅冬是朋友,崔惜有心结交谁时,很少有人挡得住他的诚意。傅冬时间久后,还真当崔惜是朋友。只是他们两人之间很少提及东桐,偶尔崔惜提起东桐时,都会警告他说:“傅冬,你还是早点多看些女人,别再想着我家娘子。桐,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不会给别人机会的,我家桐身边不会有二郎三郎那类人出现。”

傅冬和东桐成亲一年后,两人的关系总算接近些,渐渐不再同初期那般客气,反而进入平常夫妻相处阶段。不久前,傅冬手下有名女将军迎娶二郎君,请傅冬和东桐两人赴宴。傅冬笑着手里的帖子,笑语对站在身边的东桐说:“桐,你命里是没有郎君的,你不用看着掉口水。崔惜当年不肯,我现在同样是不许,今上就是默许都不行。”

当前:第138/14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