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2》第59/73页


吃完早饭,杨小方正色对郁春玲说道:“二婶,你今儿还得帮我照看一下安安,我一会儿跟成功去民政局。”
郁春玲默然一会儿,试探道:“小方,你们真的要离?”
杨小方点头:“真的要离,我已经想好了。”郁春玲想劝,又不知怎么劝,她心里也是纠结,她是不赞同离婚的,可她同时也不赞同让杨小方打掉肚子里的孩子。
“那你娘家那边?”郁春玲又问。她若真要离婚,应该争取娘家人那边的意见,一般的娘家是不愿意闺女离婚的,一是觉得丢脸,二是怕成为娘家的负担。
提到娘家,杨小方神色黯然,她低声说道:“不用管他们,我妈肯定不同意我离,我也不可能回那边去,我的户口早迁出来了,又正赶上动地,我的田地和宅基地也没有了。我回去干吗?我才不想看着我兄弟媳妇的眼色过日子。”
陆郁梨心中也跟着感慨,出嫁的女儿在娘家没有田地和房子,一旦离了婚,婆家那边也没了田地和房子。她们简直无处可去。幸亏现在她们还能外出打工,要放以前,除了迅速再嫁简直再无出路。
过了一会儿,杨小方反过来安慰郁春玲:“二婶不用为我担心,好在我手头还有点钱。够我们娘仨生活一段时间了。”陆成功千不好万不好,但有一个好,他能吃苦,也不爱花钱。两人的钱一直交给杨小方管着。杨小方跟公婆处得不好,当然也不肯给他们钱。所以这两年,她攒了不少钱,本来打算买宅基地盖房子的。谁想却出了这事儿。
郁春玲见杨小方心意已定,也就不再劝了。她真心诚意地说道:“那你就按自己的意思去办吧。生活上的事你不用担心。还有你和你二叔呢。就算你以后不是我侄媳妇了。咱们的情份也不会变。”
杨小方听到这话,心中感动不已。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在心里记下这份情。
杨小方一直等着陆成功,结果等了半个小时,也没看见他。她让陆郁强过去看看,陆郁强回来说,陆成功不在家,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杨小方无语,这人遇到事就知道逃避。
陆成功到陈光年那里帮忙去了。隔了几天,他才往陆郁梨家打了个电话说,说他外出打工挣钱,等杨小方月份大些,他再回来。并恳求陆国华和郁春玲帮忙照顾杨小方。
期间,李秋云和陆奶奶又来过几回,她们仍劝着要杨小方去打胎。
杨小方冷笑着回道:“别烦我,我马上就不是你们的人了。赶紧叫你儿子回来跟我离婚!”
李秋云起初不相信杨小方真敢离婚,离婚是多大的事啊,哪能这么轻巧?但她看到杨小方态度这么坚决,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她劝也没用,闹也没用。眼看着杨小方的月份越来越大,李秋云和陆国中是心急如焚,硬生生地瘦了十几斤。
陆成功仍旧没回来,但他每月都按时寄钱回来。三个月后,他终于回来了。他不同意离婚,杨小方骂也骂不走。骂得狠了,他才低头说一句:“我不想离婚,我不听他们的了。”
陆成功和杨小方到底没有离婚。但经此一事,杨小方对公公婆婆彻底寒了心,彻底不理会他们了。陆安安越来越懂事,也从村民口中得知,爷爷奶奶想要杀掉妈妈的肚子里的小妹妹。她一见了李秋云和陆国中就不停地翻白眼,嘴里嘀咕道:“坏奶奶,坏爷爷。”把陆国中夫妻俩气得没脾气。
陆成功后回来后,做事愈发用心。因为对妻子愧疚,对杨小方比以前更细心。但杨小方因为心里有根刺,对他仍是不冷不热的,但也没有再提离婚。
陆郁梨对这个不太满意的结局也不知说什么好。她知道很多人的婚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妥协。如果大堂嫂觉得可以原谅大堂哥,她也不好替她做决定,非劝着杨小方去离婚。她能做的就是多多照顾这母女俩。
陆家除了杨小方和陆成功闹离婚的事情外,并无其他烦心事。现在,陆国华忙得是脚不沾地。新厂子刚建好,他们在县城的新家又要开工了。
陆郁梨很快就要小学毕业了。陆郁桃也要升入高中,他想在两孩子开学前把房子弄好。
陆国华在城南买的那块地皮上,花费三万元,盖了一栋三层小楼。为了讨两个女儿的欢心,他还还特意在楼前开辟了三分的菜地,一分地的小花园,什么月季花、凤仙花、菊花都种了一点。
“有等我闲下来,再拉个院子。”陆国华说道。
他们的房子刚建好,隔壁的那家也开始动工了。陆郁梨这才想起,那块地是陈光年家的。这么说,她和陈明泽要做邻居了?

  ☆、第六十三章 新邻居(下)

陈家的房子刚开工,陈光年时不时地过来,每次来时,都会来陆郁梨家呆上一会儿,陆国华若在就跟他聊上一会儿。
“国华,你们是打算全家搬过来还是只让孩子进城上学?”
陆国华道:“这不正在为难呢。都搬过来吧,家里一摊事走不开。单单让两个孩子住这儿,又不放心。还没人给她们做饭。”
陈光年笑着说:“真巧了,我家也是这样。我打算让明河和明泽进城读书,可是家里也忙,你嫂子跟我也走不开。”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
两人商量了一会儿,也没商量个所以然出来。陆郁桃说她会做饭,时间来得及就自己做,来不及就吃学校食堂。可是陆国华却觉得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若是没条件就罢了,既然有条件还是想让她们吃好一些。
“我跟你妈再商量商量,反正我们俩得有一个人过来照顾你们。”
由于房子刚装修好,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入住。开学前,陆郁梨仍然住在家里。
陆国华又是建厂又是盖新房的,村里人起东羡慕眼红,后来估计都习惯了,最后只剩下了羡慕和仰望。况且,这夫妻俩即便是富了,行事也不张扬,更不会像某些人那样,多收了三斗麦子就眼睛长在头顶,动辄看不起别人。他们见了人,仍像从前一样该咋招呼咋招呼。村里谁家真有了困难,张口借钱,只要数目不太让人为难,他们也会借。当然那些有心借钱不还的人就算了。有原则有道义能硬气也会心软,这是村民们对陆国华的评价。
俗话说,这男人有了钱,腰杆子就会硬许多。陆国华这几年赚了钱也长了不少见识,说话行事更加沉稳有度。大家伙有了什么难解的事愈发喜欢跟他商量。年老的觉得他靠谱有能耐,年轻的也服他,既有本事也讲道理,不会像村里有些长辈那样,跟他们说话有代沟。
因此,陆国华在工作之余,还时不时地充当调解员。
“国华,我家那小子不听话,倔得跟头牛似的,你帮我开导开导。”
陆国华不好拒绝,只好试着去说说,有时能说通,有时说不通,不过,还是说通的居多。不过,遇到长辈不合理的要求,他也会反过来帮年轻人说话,劝劝长辈。到了后面,不光是年长的找他,年轻人也主动找他:“叔,我爹这人老古董,怎么说都说不通,您跟他好好唠唠,我去给你们买点好酒回来。”
郁春玲这边情形也差不多。
“他婶子,你帮我说我家那闺女,给她说个对象,她还不愿意。”
……
夫妻两人时常对视一笑,调侃道:“咱俩都成了专门的调解员了,还是不发工资的那种。”
可以说,两人分担了村长和村长老婆的一部分工作。这弄得村长十分不痛快,不过,他可不敢说什么。因为陆国华现在不光是天南村,还是整个镇上的纳税大户,而且还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很多农户的辣椒蔬菜都卖给他家,另外还解决了村子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因为这,村长已经连续几次受到乡里和县里的表彰。让村长庆幸的是,陆国华这人没啥野心,虽然他让他感到不舒服,但好在没有威胁到他的位置。
陆郁梨班里的同学,听说她要转到城里了,又是不舍又是羡慕。
陆郁梨看看这个村小学的情况,学校是有点破,师资力量也一般般。等将来她家的情况再好些,她会考虑说服爸爸给学校捐些钱,改善一下学校的环境,比如盖几间新教室,建个图书室之类的。
陆郁梨跟同学告完别,又去跟老师道别。她先去找了五年级的班主任。班主任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她一番,陆郁梨频频点头,表示自己认真聆听。由于她成绩拔尖,又从不惹事,班主任一直对她另眼相看。但陆郁梨最感激的仍是周老师,那个前世时在她最困难时对她伸出援手的老师。尽管,他现在不教她了,但陆郁梨还是对他的尊敬之情一点也没减少。
跟五年级的班主任说完话,陆郁梨就静静地站在办公室外的大树旁,等着还在周老师下课。
周老师刚从四年级一班出来,陆郁梨就笑着迎上去叫了声:“周老师。”
周老师怔了一下,对陆郁梨点点头:“听说你要去县城上学了?”
“是的。临走前来看看您。”
周老师笑了笑,他对陆郁梨这个学生一直十分喜欢,若不是她跳级,他应该会从三年级一直带她到五年级。
周老师也说了一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跟陆郁梨的班主任不同的是,他的这通理论还带了一丝担忧:“咱们村小的教学质量一般,别说是市里就是跟县城都有差距,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什么都要慢慢来。”他担心地是陆郁梨到了新学校,万一成绩不如以前受人瞩目,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以前就带过一个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年年第一,后来到了县里最好的初中,结果发现那里是藏龙卧虎,而且他又因为家境问题心生自卑,种种原因弄得他心里险些出了问题,初中没读完就去打工了,周老师一想起这个学生就忍不住为之惋惜。
“我会记住老师的话。――对了周老师,我听我爸的朋友说,好像教育局里下了民办教书转正的通知。您不去试试吗?”
“是吗?有这回事?”周老师还真不知道有这回事。
陆郁梨暗暗叹息一声,她记得前世时,周老师就错过了这个转正的机会,最后转正的要么是给教育局送礼的,要么是什么长的亲戚朋友之类的人。越往后转正越难,周老师的学历水平不高,试了几次都没转正成功,前世他一直到退休都是民办教师,而民办教师是没有退休金的。这对于兢兢业业了几十年的周老师来说,太不公平了。
“这是真的,我听我爸的朋友在饭桌上聊到的。现在还是内部消息,很快就下达了。”
周老师嘴上习惯性地反问了一句,但他心里是相信陆郁梨的话的。
他笑着点头道:“好,我知道了。多亏你提醒了我,要不然还真不知道。”
陆郁梨张了张嘴,想提醒周老师也去送送礼之类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周老师怎么说呢,他的性格带有为人师者的清高刚正,不屑于走后门。这种品性让人尊敬,但又不可避免地给他带来了很多不便。
陆郁梨决定不劝她了,她回去找爸爸帮个忙,或者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悄悄帮他疏通关系也行。
陆郁梨一回到家里,就跟陆国华说了这事,陆国华向来对小女儿是有求必应。别说是帮她老师,就是让他摘星星,他也会试着跳一跳能不能够着。陆国华一口答应:“行,这事包我身上。”
“爸爸真好。”陆郁梨腻在陆国华身边,一记响亮的马屁送上。
“大太阳的,又乱跑,去吃块西瓜解解暑气。”
他一说,陆郁梨才觉得自己真的渴了,赶紧松开爸爸,奔向冰箱去了。
暑假眼看着快过完了,陆国华和郁春玲商量了多次以后,两人终于想出一个方案。
陆国华买了辆摩托车,晚上就在城里住,早上等孩子上学后,他再骑着摩托回村里工作,晚上再赶回去给孩子做晚饭。
陆国华和郁春玲两人又抽出一天时间,把厨房各式用具买好,为了方便,甚至还买了个冰箱。陆国华和郁春玲两人出去采购,只剩下陆郁梨一个人在家。
陆郁梨没想到,隔壁的陈家也搬来了。

当前:第59/7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