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翘传》第23/25页



督府正襟静听,候弹完,问翠翘道:“此是何曲,令人闻之凄惨如此?”翠翘道:“此犯妇幼时所作《薄命怨》。今事到其间,果应此词。抚今追昔,不觉兴念及此,情愈不堪耳。”督府道:“眼底兴亡,其不可逆料者,大约如此。然以子才色,岂无问奇之人,而必恋恋于亡贼乎?”翠翘低头不语,微微流泪。时督府酒酣心动,降阶以手拭翘泪道:“卿无自伤,我将与偕老。”因以酒戏弹之道:“此雨露恩也,卿独不为我一色笑乎?”翠翘〔凝〕眸熟视,移时道:“亡命犯妇,怎敢奉侍上台。”但见两行清泪,生既去之波;一转秋波,夺骚人之魄。督府益心属之,乃以酒强翠翘饮,翠翘低头受之。体虽未亲,但嫩蕊娇音,已沁入督府肺肝矣。诸参佐俱起为寿。督府携翠翘手受饮,殊失官度。夜深,席大乱,翠翘知道祸必及己,辞之不得脱身,直至五更乃散。

次日天明,督府以问门官,门官悉陈其颠末。督府暗悔道:“昨夜之事,岂是我大臣所为。若收此妇,又碍官箴;欲纵此妇,又失我信,不如杀之,以灭其迹。”又转思道:“三次招抚,谁人不知?因平彼寇,士民皆识,功高而见杀,何以服天下万世之人心?留之不可,杀之不忍,如之何则可?”点头道:“得之矣。将彼赏了一军人,既灭其迹,又不杀其身,人岂议我乎?”出堂召翠翘道:“尔有灭寇之功,灭尔之死。今将汝配一永顺军长,可随他终身。”翠翘泣道:“翠翘命薄,失配徐海。以国家事大,诱而杀之。不赦则请死,得赐不杀,愿求老爷开恩放雪衣,令翠翘黄冠归故里,以遂归顺之初意。若配军长,非妾愿也。”督府道:“念尔之功,恕尔不杀,以配军长,何负于汝?须知胜如贼人妇。”乃召所调永顺酋长,问其无妻者,以翘赐之,即令回军永顺。翠翘不得已,含涕从之,登舟长发。

诸军为酋长作宴庆贺。舟泊钱塘江,但见此江:

巴东之峡,夏后疏凿。绝岸万丈,壁立赮驳。虎牙嵥竖以屹崒,荆门阙竦崦磐礴。圆渊九回以悬腾,溢流雷响而电激。骇流暴洒,惊波飞薄。迅澓增浇,涌湍叠跃。砅巖鼓作,漰湱澩灂。□□□□,溃濩泧漷。潏湟淴泱,□□□瀹。漩澴□□,澴灅濆瀑。□淢□□,龙鳞结络。碧沙溃□而往来,巨石硉矹以前却。潜演之所泪淈,奔波之所磢错。厓隒为之泐嵃,碕岭为之喦崿。幽涧积阻,□硌菪确。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瀇滉闲泫。泓汯洞□,涒□渊□。混瀚灏涣,流映扬□。溟漭渺沔,汗汗沺沺。察之无象,寻之无比。气滃浡以雾杳,时郁律其如烟。类胚浑之未凝,象太极之构天。长波浃渫,峻湍崔嵬。盘涡谷转,凌涛山颓。阳砐硪以岸起,洪□涴演而云迴。□沦流□,乍浥乍堆。□如地裂,豁若天开。触曲崖以□饶,骇崩浪而相礧。鼓□窟以漰渤,乃溢涌而驾隈。

众军吃了喜酒,大家各回床去睡了。那酋长道:“娘子睡了吧,还再吃杯酒?”翠翘道:“且坐一坐。”那酋长见他欢无半点,愁有千端,也不敢相强。翠翘决意自尽。恐人救起不雅,故迟迟捱至三更。忽见冰山一座,自海门涌将上来,轰雷怒震,可闻数百里。翠翘问酋长道:“此是何声?”酋长道:“这叫潮信。”翠翘因潮信二字,顿悟道:“如此,这是钱塘江了。”那酋长连连答应道:“正是,此就是钱塘江。”翠翘点头道:“我王翠翘该在这里结束了。刘淡仙十五年之约,其在此矣。”乃问酋长道:“军中可有笔砚?”酋长道:“有,娘子要写字么?”就取笔砚递与翠翘。翠翘题云。诗曰:

十五年前有约,今朝方到钱塘。

百世光阴火烁,一生身事黄梁。

潮信催人去也,等闲了却断肠。

题毕,大呼道:“明山遇我甚厚,我以国事误杀之。杀一酋而属一酋,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我今不惜一死,以谢明山也。”飞身跃入江中。酋长急救之不得,众兵俱惊起。时潮头正长,立脚不住,怎能打捞救人?浑至天明,只得拿了那辞世诗来见督府。督府顿足称冤,深自愧恨,然事亦无及矣。分咐地方打捞尸首,收葬不题。

且说觉缘自临淄别了翠翘,回来云游越地,访着了三合道姑,学他修炼之法。因记得翠翘托他问终身之事,遂乘间问道:“王翠翘与弟子有情,弟子深怜之,不知以何因缘,堕此恶趣。”三合子道:“大凡人生世间,福必德修,苦因情受。翠翘有才有色,只为情多,遂成苦境。是以金屋之地不敢久留,断肠之天往往促驾。故翠翘烟花债苦受两番,青衣罪深经一案,刀兵内伴虎狼之魔君,波浪中作鱼龙之寝食,方能消此劫数也。”觉缘听了大惊道:“若如此说,则王夫人终身已矣哉?”三合子道:“尔且勿慌,幸喜他初为情迷,雅持贞念,并不犯淫。后遭苦难,纯是孝心,了无他愿。今又不念狎昵小恩,而重朝廷大义,〔尚〕能劝逆归顺,免东南百万生灵之〔荼〕毒,则功德大而宿孽可消,新缘得结矣。尔既与彼有情,可俟其钱塘消劫时,棹一苇作宝筏,渡之续其前盟,亦福田中一种也。”觉缘闻言方大喜,道:“弟子谨受教矣,但不知向何处续此情缘?”三合道姑道:“你不必寻他,他自来寻你。”

自此之后,觉缘遂在钱塘岸上造了一个云水庵儿住下。又买了一只小小鱼船,又将素丝结成一张细网,又雇了两个有力量识水性的渔人,自督他日夜驾了在钱塘江上往来伺候。也是劫数当消,姻缘该续,这夜翠翘跳入江中,恰恰跳在觉缘丝网之内。两个渔人是有心救人的,一见有人跳入网中,即忙忙拽起,那渔船早随着波浪流去数里。觉缘因解开丝网,扶出翠翘,替他换了水湿的衣服。翠翘卧在舱中,尚昏迷不醒。昏迷中,恍然看见向日的刘淡仙远远的看着他,不言语,翠翘认得,因叫道:“刘家姐姐,你前日说断肠教主招我入会,今日肠已断尽矣,何不快快引我去,却远远立着为何?”刘淡仙叹息道:“妾在此候姐姐久矣。不知姐姐因卖身保全父母,孝德动天;劝顺救拔生灵,忠心贯日。且从前苦已历尽,矧今日劫又消完,目此福禄生身,情缘如意。断肠会昨已除名,断肠今当奉壁。徒使妾空盼数年,不敢相近,为之奈何。”因将旧题的十首断肠诗递与翠翘。翠翘接着,因说道:“妾不幸被督府配与军人,故投身入江以谢明山,有甚福禄,有甚情缘?”

正说未完,忽耳畔有人低低唤:“濯泉,快些苏醒。”忽睁眼一看,见觉缘坐在旁边,明烛呼唤。因定一定神道:“妾已投江死矣,为何又与道兄相会?莫非是冥途做梦?”觉缘见翠翘醒转,满心欢喜,因说道:“濯泉妹,休要猜疑,你投江是我救了。”翠翘听得分明,方坐起身来道:“我投江只是一时烈性,师兄如何得知,却在此救我?”觉缘道:“只因妹子前在营中,托我问三合道姑终身。他说你前劫已消,后缘将续,故着我在此停舟救你。不知今日果应其言,料你后日必享情缘之福矣。”翠翘听了,方喜道:“这等说起来,师兄竟是我重生父母了。但只是这一叶小舟如何能藏身,恐督府探知,又起祸端。”觉缘道:“妹子勿忧,我已预造一云水庵在江岸上,为贤妹藏身地矣。贤妹可安心住下,以待情缘来续。”翠翘道:“得苟全性命,为孤云野鹤足矣,安敢复望情缘。”觉缘道:“三合道姑前言既已如响,后言岂有不验!”因分咐两个渔人乘夜将小舟摇至庵前悄悄将翠翘扶了入庵隐藏,不使一人知道。正是:

心似开笼雀,身如再发花。

未知果有情缘来续否,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回 金千里苦哀哀招生魂 王翠翘喜孜孜完宿愿

词曰:

生负明山,愿与明山完死案。死案才完,早已前愆断。再世重欢,又要从算。天心幻,祸兮福倚,做出教人看。

右调《点绛唇》

不说翠翘随觉缘在云水庵中栖泊,且说金重同父到辽阳,收拾了叔子的丧事,并店中本钱,耽耽阁阁,三四个月方得起身回京。只是夜梦颠倒,神思不宁,金生疑是相思搅得他心乱。得整归鞭,恨不得夜以继日打点回来,与翠翘痛说相思,细诉离情。千样打叠,万般算帐,赶到京中把事托与父亲,好到揽翠园中来访翠翘。

此时翠翘已去四月,王家亦搬往别处。金重寻旧迹窥瞷,绝无一人,心中甚是着疑,乃问邻人。邻人将王家被事,翠翘卖身,细说一遍。金重惊得目瞪心呆,魂出魄消,半信半疑,顾不得形迹,怕不得是非,竟跟寻到王家。见矮墙小屋,殊非昔日规模。耐不住叫道:“王兄在家么?”王观走出,见是金重,忙答道:“千里哥哥,几时回来的?请到里边坐。”金重随入客舍,二人礼毕坐下。金重正欲开言,王观向内里道:“金家哥哥阳回来了,快烹茶。”里边听了这句话,好象死了人的一般,没头没脑一齐哭将出来。金生不知就里,上前忙问所以。王员外、王夫人道:“金家哥,我女儿命薄,遭老夫之难,卖身救父,不能完君姻娅。临行再三嘱托,叫我以妹氏代偿盟约。我女儿说得好苦也。他道今生不能与你谐连理,愿到来生续此盟。”言罢,放声痛哭。金重起初还怕王员外夫妇不知,如今说明,你看他捶胸跌脚,撞头磕脑,就地打滚。叫一声妻,怨一声命。越劝越哭,越哭越悲,直哭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三界混沌,四海风烟,五行颠倒,六甲不全,七星南挂,八卦倒悬,九野扰攘,十方迍遭。先前王家哭得凶,到后来看得金重伤心痛骨,口吐鲜血,死去多时,苏而复哭。王员外只得收了眼泪,倒去劝慰他道:“木已成舟,哭亦无益。贤婿那时不去便好,如今虽决江河为泪,徒自伤耳。”金重咬牙道:“难道我妻流落他乡,我就罢了!我明日便差人往临清去访问,若有下落,虽破家荡产,也须教缺月重圆。二令爱高义,非不甚愿,但不忍负了大令爱一段热心。”王安人以翠翘留下的别诗、别书等物件付与金重,金重每读一句,呜咽一声。满室之人观之,莫不泪下。王员外留晚饭,金重不能下咽,更深回家,次日出偏宅一所,接王氏家眷移入居住。令王员外作书一封,打发能事苍头,到临清访问翠翘消息。

去月余。回道并没有个马监生。金重号哭不止,饮食俱废。其父恐其过忧成病,勉强替翠云纳采,择日成姻。虽男才女貌,极其相得,而一言及翠翘,则涕泗交横,呜咽不能忍。

其岁同王观俱得为附学生,王观念终事之德,往谢拜之。终事愿妻以女,以成两家之好。是年以遗才科举,金重中春秋魁,王观亦得登榜。二人亲往临清探访,并没消息,闷闷不已。

越三科,金重举进士,选河南绿衣县守。未之任,丁父犹。服阕,补山东临淄县令,挈家眷到任。事暇,与夫人谈起罹难旧事。夫人道:“连夜梦见姐氏,莫非此处觅得个音信!”金重顿悟道:“夫人不言,我几错矣。临淄,临清,只争一字之别,要知非失记之谈也。我明日只做一件没头公事,查问书吏,看是何如。”夫人道:“老爷之言是也。”

次日金重升堂,分咐皂快,拿十三年前马监生在北京讨王翠翘一干人犯,限三日要人。皂快拿了这张牌,没些把柄,又不敢去问,只得领牌回家,与二三伙子里商议道:“这个惑突的官府,没根没绊,发下恁一张牌,教我们到那里去拿人。又只限得三日,列位大哥有甚主意,指教指教,待我大大做个东道相谢。”一人道:“十三年前事,我们后辈哪里晓得。都总管在衙门中多年,那件那色瞒得他。他若回道不晓得,再没有人晓得了。”皂快大喜,即忙去见都总管。

都总管此时已出了衙门,在自家门前替孙子们玩耍。皂快叫道:“都老爹在此玩耍,晚辈有一事相问。我闻得十三年前,甚么马监生娶了一个北京女子,叫甚么王翠翘,怎么起止?他们讲不明,算来老爹定知详细,特求指教。”都总管点头道:“是,他们也说不明白,我尽数晓得。说来话长,今日我不耐烦,明朝你来我说与你们听,要哭的哭,笑的笑哩。”皂快满心欢喜,拱手道:“我明日携茶来听讲。”

别了都总管。两个商议道:“这事能管不如能推,都老儿既晓得,我们明日早堂禀了老爷,推在他身上,其功在我,知不知在他,岂不是好商议。”

次日早堂,来禀金公。金公不待开言,便问这干人犯有着落了么。皂快道:“人虽不曾捉获得,音信却是有人晓得的。”金公道:“甚么人晓得其事?”皂快道:“这是十三年前事,小人们年幼,不知其详。老爷衙门的旧役都来得,尽知其事,求老爷唤来一问便知。”金公批在快手手道:“仰差即拘旧役都是来得公干。”快手飞走,去见都总管。都总管着了一惊,不知甚事。吃上一壶酒,来见金公。金公正坐堂等,都老儿进见,磕头道:“都来得磕老爷头。”金公道:“都来得,我要追究那马监生娶北京女子事,道你晓得,从直说来。”都来得道:“原来老爷跟查这件事,小的尽情知道。那马监生名叫马不进,生平好酒贪花,不事家业,流落江湖。遇着一个鸨婆,名叫秀妈,也是姓马,合得相投,便跟了秀妈做帮龟,替他当家,支撑门户。出外依然作监生行径,专一骗讨良人妇女。假名娶妾,带回接客,非止一人。十三年前到北京充作富翁阔老,要讨一女子为妾,其女名叫王翠翘,十分齐整,弹得好琴,唱得好曲。说因父被贼干连,卖身救父的。带了回来,要他接客。那女子十分烈性,自刎一刀,弄得七死八活,被邻里们也诈了些银子。那妈儿的造化,一日一夜救醒了,却用下一个调虎离山计,挽出一个浪子,名唤楚卿,哄诱翠翘逃走。至中途拿住,此番捉回,那女子吃得好苦也。皮鞭豁了三百,棒槌打了一千。受刑不过,落了火坑。过了两三年,嫁了一个束秀才,也享了年余快乐。被那大娘宦氏,劈空拿回无锡,打作逃奴。熬煎不过,奔走他方,不知怎的嫁了个大王。两年前,兵至临淄,肢解了马不进,活剥了楚卿,倒点天灯偿报了秀妈,鸳鸯鞭酬答了宦氏,宦鹰、宦犬杀无赦,束家父子俱免死,姥姥、道姑俱有厚赠,薄幸、薄婆碎判以死。果然是个有恩有义的女子。邻里地方,老幼男女,一人不伤,屋宇坟墓,一樵不采。大吹大打,吃了三日酒,方领兵去了。以后事情不晓得。”金公听了,哑口无言。半晌道:“如此依你说来,这马监生等已受过报了。那女子随着甚人,可晓得姓氏否?”都老儿道:“这事要问束生员,现在老爷马足下开缎铺生理,叫来问他,便知端的。”

金公教拿个名帖,到束铺户家去请束生员来见。束生员不知甚事,〔着〕了公服,来见金公。金公随即赏了都老儿,便分咐接入束生员后堂相见。礼毕坐下,金公道:“王翠翘与我有中表之亲,因父难被匪类所赚。今有一差役都得知,细讲他复仇雪耻,酾恩报德,业已明白。但他道事完领兵回去了,不知他所随的是甚人。闻兄知其根源,特请过来相问。”束守道:“门生山妻之丑态,父师想已尽知,门生为山妻之累,在军营耽阁独久,乘闲细问军人,道那主帅姓徐,名海,字明山,乃是越人。才雄文武,勇冠三军。片席相逢,两侠入彀,便挥金为令表妹赎身,移居醎土。一去三年,成了大寇。率雄兵十万,娶令妹为夫人。大兵所至,无不全捷。目今驻兵闽、浙。闻督府屡屡招降不从,以夫人之劝,约束三军,不淫人妻女,不杀戮老弱,不烧毁民房,不战掘坟墓。东南半壁,俱受王夫人之德。其他不能尽知,不敢妄对。”金公听完,唏吁泪落。

送出束生,回衙对岳父、母、妻子、妻舅细讲一番。一个个心酸肠断,一双双泪滴情伤。因在任上,不敢放声痛哭,吞声忍气,几乎不雨飞霜矣。金公思量欲弃官寻访,想道干戈载道,杀人如麻,军营严肃,怎么插得身子进去。没奈何,思思切切,念念想想。想之无极,与翠云咏一回翠翘的别诗,弹一回翠翘的胡琴,焚一回翠翘的遗香。诗余琴罢,香燕之时,觉翠翘隐隐而前,唆唆而语者。此其别时精神凝注,故见于物者如此。金生便忘记了春花秋节,耽阁了冬雪夏云,咄咄书空,不病似病,好苦恼情怀也。但见:

抚弦兮忽声欲绝,展卷兮泪湿几斑。

舒毫兮欲就还停,启口兮开言又咽。

一个青年进士,弄得不痴不癫,如梦如醉,不便饮食俱忘,连晨昏都不辨了。有白乐天诗为证。诗曰:

若不坐禅消妄想,也须痛饮发狂歌。

不然秋月春花夜,怎奈间思往事何?

愁愁闷闷,度了三年,进京补福建南平县尹。王观登甲,选了扬州回府。二人商议道:“限期尚早,我闻钱塘贼势已平,领了文凭且到浙江寻访翠翘消息,又去还了天竺香愿。”商议已定,领了资文,告过父母。父母大喜,一同起夫马往南进发。来至张家湾,讨了船,竟往浙江。

当前:第23/2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