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秦全集.com》第571/572页


“小将陈汤,乃李旷都尉麾下。”陈汤恭敬地道。

“噢,想起来了――”扶苏恍然大悟地笑道:“你就是那个六骑吓退六百敌兵的神箭手陈汤,我从军报上看到过,印象颇深!如今看来,果然一表人才。”

陈汤冒汗,惶恐地道:“陛下称赞,小将愧不敢当。”

“呵呵,当得,当得。”扶苏笑着摆了摆手道:“听说你不但箭无虚发,有百步穿杨的本领,而且兵书韬略也很精通,李旷都尉二月扫平银川匪患很得你相助。有这般优秀本领,家学必定渊源,不知师出何人?”

陈汤汗颜道:“回禀陛下:家父乃一寻常低级军官,早年随陛下征战,已战死多年。小将的本领,都是家传,然后又经十年苦练而成。”

“噢――!”扶苏吃了一惊,赞道:“如此说来,你出身草莽,却有这般本领实属不易。但不知今你日有何心中之言?”

“陛下,”陈汤壮起胆子道:“如今四海皆平,国家安定,但大月氏却卧榻于国都之侧,实为心腹大患。月氏人现控轻骑二十余万,如准备妥当,日夜兼程,从河西走廊小道十数日便可入寇关中,直逼京师。如此,岂不忧乎?”

“噢――”扶苏沉吟不语,其中心中却在赞叹:自己图谋月氏的秘密,天下只有数人知晓,而且都不敢泄露半句。这年轻人竟然看得如此透彻,莫非真是一时人杰!?

想到此,扶苏扫视了一下群臣,果然,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于是,扶苏佯装不以为然地笑道:“陈汤,你这是多虑了,大月氏与我国交好,焉能犯我!?”

“回陛下:小将读过陛下的策论,策中好像有这样一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现在,大月氏与我国交好,不等于以后也会与我国交好。万一换了新王,图我中原万里河山,此等身侧大祸实能让人不能安枕。”陈汤也豁出去了,仗言直论。

群臣脸色越加惊讶:此人见事极明,不下名将!

扶苏还是不动声色:“那陈汤你认为朕当如何做?”

“陛下秦秋鼎盛,国中贤臣云集,此诚是华夏千年不遇之盛况,若不趁此良机开疆拓土,恐此后不复有此良机。所以,臣以为当图大月氏。”陈汤声音很是坚决。

“噢,如何图之?”扶苏进一步相问:心中的赞叹已是滔滔洪水般泛滥。

陈汤对此早已考虑成熟,连忙道:“臣以为当有三步:

一、翦其羽翼。河湟地区位处大月氏之南,民族成分复杂,却拥有数十万人口,战乱不休,久为无主之地。现听说大月氏正有图其之意,若让其得逞,不仅国力大增,而且更可南下威胁巴蜀,祸患更大。所以,臣意以为当先下手为强,夺取河湟。这样,我国便可威胁大月氏南翼,与关中形成夹击之势,令大月氏不敢轻举妄动。

二、徐徐推进。西进大月氏,北可走千里黄沙,这是绝地,轻易不可尝试。唯有河西小道数百里可用,但皆是崎岖之山地,不利进军。所以,尝以为当派军沿小道徐徐向前推进开路,一边选险隘处筑关自守,一边移民屯住,同时,派出大批商旅传扬友好之意,趁月氏人现在无心之取之机麻痹月氏人。料三五年后,我国锋锐,便可轻易抵达大月氏边境,大军更是数日可至。

三、断然灭之。翦灭河湟、开避道路之后,便可等待时机,或待月氏之变,或主动出击,勿求一击歼灭大月氏全国。

如此,丰裕富饶的河西走廊便可为我大秦所掌,关中之患可除。长久,更可以图谋西域,一边掩护河西走廊,一边开疆拓土于万里。

此皆为小将之愚见,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陈汤不禁有些口干舌燥起来,但心情却是七上八下,不知扶苏圣意如何。

忽然,扶苏大笑起来:“诸卿,以为陈汤此言如何?”

张良急忙出列,脸色欣喜:“陈汤此言甚善,实为我国日后十年之国政大略,恭喜陛下又得一良将。”

“呵呵呵,萧丞相,你以为呢?”扶苏又问萧何。

萧和有点滑头,连忙笑道:“陛下慧眼识人,天下何人不知!圣意已决,何必再问臣等。”

“好,来人,陈汤文武双全,堪为将大才,现赐封‘神箭震敌胆’勇号。另外,陈汤进此国略,实为大功一件,诸卿以为当授以何职为好?”扶苏踌躇。

韩信一看陈汤是个人才,连忙抢上一步道:“父王,儿臣愿意接收陈汤,授以都尉之职,统率一军。”

蒙恬不干了,论起系统来,陈汤是关中系统的,这等人才如何肯放,连忙道:“陛下,陈汤是我关中子弟,又镇银川,属臣管辖,我亦愿授之都尉一职,调帐下侯用。”

扶苏笑了:“两位将军不要争,陈汤,朕已有用处了。灌大胆呢,出来!”

灌婴连忙出阵,喜孜孜地道:“陛下,可是要便宜为臣?”

“是啊,你亲领三万铁骑,往征河湟,再调陈汤为都尉在你帐下听用。这样,你打算为朕花多少时间平定河湟?”扶苏笑道。

灌婴大喜:“谢陛下成全,臣正在咸阳呆得发霉呢。只要后勤充足,臣等二至三年便可平定河湟。”

“好。”扶苏笑道:“子房,明日你便拟旨来看。”

“是,陛下。”张良笑道。

当前:第571/57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