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恋曲全集.net》第136/136页


以上这些,原著里都已经展现,所以不是《银河恋曲》的笔墨所在。
我的难题是,如何在威斯特朗特之后确保以上这一切。

幸好田中给我指明了方向。

借着杨威利的口,田中芳树先生,也就是创造了吉尔菲艾斯与莱茵哈特的人告诉我们:“不管再怎么不敢面对现实的人类,也不会真正地去相信自己会不老不死,但为何一旦说到了国家,便有那么多的呆子坚信会是永远不灭的呢?你不认为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吗?”

国家不是不灭不变的永恒存在,同样,也不会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存在。那种不能将“不能容忍黑暗”、“野心勃勃”之类标签贴从吉尔菲艾斯或者莱茵哈特身上取下的想法,尤如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妖怪凯列班,因为在镜中看到自己的面目而勃然大怒,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未在镜中看到自己的面目而勃然大怒。

人性并不固执,而是很容易改变的东西,同时改变也未必是一桩坏事。

吉尔菲艾斯十多年来刻意改变着,去面对现实,适应现实,而后才能改变现实。所以,爱情对吉尔菲艾斯而言,是改变,是放下一些青涩而幼稚的观念,然后他才拥有了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可以让莱茵哈特自由翱翔的银河。

莱茵哈特的改变,也许不那么显山露水,但确实发生着。渐渐的,霸权、皇位、帝国、强大、甚至自我已不再是他的全部。所以,爱情对莱茵哈特而言,是改变,是偶尔收起他美丽灼人的目光,只有这样,他才会学着忍耐和给予,于是爱情成了他与吉尔菲艾斯之间的虹桥。
改变了的两人于是心灵相容,但谁又能说,这样的他们不是吉尔菲艾斯和莱茵哈特。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可以如吉尔菲艾斯和莱茵哈特的那样波澜壮阔,甚至已经影响到银河的走向,他们的情话也许总是涉及军国政事,他们的约会结果是影响了千百万人的福利。诚然,莱茵哈特大帝的生活志向不在于风花雪月,吉尔菲艾斯的圣贤也不会让他只关注自己的情感,但伟大如莱茵哈特和吉尔菲艾斯者还是会有凡人的情感,因为风花雪月固然不是爱情的全部,但完全没有风花雪月的亦不能称作为爱情。

然而,当一段无异于常人大爱恋成为亿万人瞩目大焦点,这是幸或不幸?

一直有人在问,《银河恋曲》是悲剧还是喜剧,我总是闪烁其词,因为无以作答。

不是喜剧,因为主角们遭遇了分离、隔膜、苦痛、疾病甚至死亡的磨砺。

更不是悲剧,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对方的全部,并由此发现全新的自我。

既非喜剧更不是悲剧,《银河恋曲》中的吉莱便是超越了悲喜的存在,是我理想中的吉莱所在,也希望能是赤金王道者心目中的吉莱所在――虽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奢望。

传说已经结束,生活还会继续。《银河恋曲》正传结束以后,已经有两个番外的计划,当然还要对正传进行修订润色,另外还有一个短篇的写作计划。至于新的长篇连载,也初步有两个构想,但是要付诸笔墨,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吧。




2007年10月11日
【由www.【网】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当前:第136/13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