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风流》第1069/1070页


“叮铃铃,叮铃铃……”铃声清浅,渐行渐近。

刘浓微微笑着,暗觉通体舒泰,目光却痴了。

“夫君……”陆舒窈羞涩,一如未着萝袜的脚踝上,那不住战栗的金铃儿。

刘浓伸出手,拉着小仙子,并肩于栏,逐目远眺。清风拂来,撩着二人发丝与衣衫,宛若一对壁人,悄落于画中。汝南郡公大手阖着小手,暗觉如玉暖,似丝滑,轻轻勾了一下,笑了一笑。转目时,恰好见北楼走出一人,浑身白衣,手持火焰权杖。

似有灵犀,一脉通。

伊娜儿眯着眸子向他看来,渐而,嘴角慢慢扬起,按着左胸,朝着他欠了欠身,璇即,默然离去。

陆舒窈道:“夫君且宽心,近月来,游思妹妹曾数度醒来,方醒即问,茕兔何在,茕兔何在。”言罢,歪着脑袋看夫君,神情不解,为何桥游思已将诸事尽忘,却唯问此物。为此,她曾命人捉来各式各样的兔子,奈何,桥游思却仿若未见,仍旧轻声喃问,待得一阵,复又默默睡去。

闻言,刘浓目光一缩,身子颤了颤,心中若有一枚针,正慢慢的扎,一寸一寸。继而,他深吸一口气,笑道:“茕茕白兔,东走西顾,兴许,在她的梦中,亦有一兔如是。”说着,紧了紧陆舒窈的手。

“嗯,兴许如此,游思妹妹那般的人儿,三官大帝必然护佑,使其寻道而回。”陆舒窈轻声说着,眸子洁净如雪,纤尘不染。

刘浓心中五味陈杂,渐而,满腔柔情填满了胸膛,轻轻一拉,半拥着身边人,微笑不言。

陆舒窈水眸流盼,只觉岁月静好,唯愿就此到老,转念间,嘴角却一弯,轻笑:“夫君,咱们庄中有东南西北中五楼,尚且有一栋别院,阿娘居中楼,舒窈居东楼,游思妹妹居北楼,阿姐居西楼,绿萝处别院,却不知,何人居南楼?”

刘浓手指猝然一滞,沉默不言。

陆舒窈撩了他一眼,轻声道:“袁家小娘子,舒窈亦曾见,确乃伶俐玉透的人儿,若居南楼,自是当得。”

刘浓只得唯唯。

陆舒窈顿了一顿,忽地又歪过头,凝视着夫君,直直看得他面红耳赤,方道:“却不知,五楼足否?”

刘浓一怔,更为尴尬。

“格格……”小仙子莞尔一笑……

第四百三十三章曲尽琴在

钱塘,武林水。

微风拂柳荡湖,柳姿妖娆,斜斜冉着腰肢,湖水4静湛,慢慢绽着眉纹。一叶蓬苇飘于湖中,舟贴绿水,浆分清波。操舟的人头顶高冠,身着墨袍,手指修长,一亦如其眉,卧蚕如雪。他的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亦如眼前的湖风,掠湖而过,湖水自徐,却与风无干。

乘舟的人正在烹茶,矮案置于船头,内置各色琉璃器皿,她的神情专注,额间有细汗,伴着汩汩冒泡的茶汤,晶莹点点。稍徐,拾起案上的青竹汤匙,徐徐探入壶中,浅浅一撩,勾了半盏,置于鼻下,轻轻一嗅,微皱的眉头缓缓放开,恬静一笑。

茶汤两盅,一者自饮,一者在对岸。

对岸坐着一人,紫色的花簪,紫色的深衣,紫色的背纱,恰若一蓬紫心兰,静静的秀于湖光山水中。

“蒹葭,且试饮之。”身着桃红襦裙的小女郎捧起茶盏,凝视着碧绿的茶汤,眨了眨眼。

紫心兰挽起茶盏,萝袖遮了半张脸,稍稍抿了一口。

“何如?”桃红小女郎却未就饮,暗暗嗅着茶香,眸子却悄悄瞟着对面的女子,神情略显紧张。

紫心兰微微一笑,答道:“甚好,此茶入喉即香,恰似子房。”

桃红小女郎眉梢一凝,慢慢放下茶盏,幽幽叹了一口气,轻声道:“入喉即香,却难入魂,若论烹茶,郗璇自是不及。”说着,复捉茶盏,想也不想的泼入湖中。

此二女,正是郗璇与顾荟蔚,操舟者,则乃王羲之。

顾荟蔚捉盏细抿,似在细细品着其中滋味,半晌,浅浅一笑:“子房何需自谦,此茶即若忧昙,花开一瞬,无人得见,然,明月已闻。”把盏一搁,又道:“经世灿烂。”

闻言,郗璇眉梢皱得更紧。

顾荟蔚看了一眼王羲之,见其正醉于山水中,她的嘴角一弯,注视着郗璇,低声道:“往事已枉,子房何苦驻足于昔日,而忘此眼前山水。”说着,看向秀丽的青山,翠绿的湖水,眸子渐渐迷离,声音却悠远:“山水相依,山斜于水,水倒于山。两厢隔岸,两厢看不厌。”

郗璇道:“山斜于水,水倒于山,两厢隔岸,虽见却非见,何来看得厌不厌?”

顾荟蔚想了一想,烟云水眉慢慢皱起来:“嗯,如是……”

郗璇接口道:“如是我闻,去岁花已谢,观花人犹醉,徘徊于树下,辗转而忘归。”言罢,一瞬不瞬的看着顾荟蔚。

当前:第1069/10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